1、“读智取生辰纲,认识杨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2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刻画的环境的特征,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多重作用。3 通过组织学生采集水浒中有关杨志的故事,
2、结合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分析人物的理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创作规律。一、导入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二、 课文内容解读(一)劫取1、 生辰纲是什么?课文注释2、 中心字是什么?“智”3、 谁的智?吴用。(补充题目:吴用智取生辰纲) 4、 “智”在何处?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
3、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5、 只靠着吴用的“智”能完成这次劫取生辰纲吗?不能。靠的是众兄弟的配合。6、 能说一说这几兄弟是哪些人吗?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二) 被劫1、 如此重要的生辰纲被劫,是否说明杨志愚蠢?不是。杨志的“智”走大路,趁早凉赶路,中午热时休息;走山路,改为大白天走路,避开一早一晚行人稀少之时。禁止众人买酒,确认酒没问题才允许他们买酒。(补充的原文材料)让厢禁
4、军扮作脚夫,把生辰纲装入担内,杨志等人扮作客人。让梁中书授命众人都听命于杨志。2、 “狭路相逢智者胜”,二人都有“智”,但最终还是吴用取胜,可见杨志略输一筹。那么他输在哪?杨志失败的原因: (1) 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杨志与军健、虞候、都管之间都有矛盾。“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休
5、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杨志如此精明,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吴用的计策无隙可击以外,与其性格相关联的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激化了运送队伍内部的矛盾。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杨志性格的另一个方面,即蛮横粗暴,刚愎自用。 (2) 对手太强大。杨志的聪明比之吴用的聪明有点小巫见大巫。杨志的所有疑虑在吴用的设计表演下全被打消,终至丢失生辰纲。3、 在丢了生辰纲之后,杨志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寻死遇操刀鬼曹正遇鲁智深二龙山落草4、 杨志落草是走投无路之举,他的志向本是什么? 做官 武举出身,殿
6、司制使失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用尽,卖祖传宝刀牛二刁难,杀人流配大名府比武,提拔提辖官押送生辰纲,求官失败落草二龙山 经历:得志失意得志破灭5、 杨志有点“官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对于这个,你如何看? 出身将门又有武举功名的杨志,希望凭自己的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并非什么不好的事。首先,建功立业的思想,是每一时代的人都共有的,我们赞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赏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赞赏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再加上梁中书的赏识,杨志也想报答知遇之恩。所以说,杨志的初衷实在是可以理解的。6、 小说刻画杨志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有何典型性? 林冲走上梁山泊,是“逼上梁山”的典型,解珍、解宝走上梁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武松的转折点在于官吏不能秉公执法,不能伸张正义,杨志走上反抗,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动(林冲等人也不完全是主动的),正说明了他想为朝廷效力,却被朝廷抛弃了。是从这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黑暗的。也表现了水浒传的主题“官逼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