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1091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1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1)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站起来) (2)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富起来)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

2、) 3.改革开放的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贸、技术、人才、证券、信息市场)(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5.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3、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必答点)(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4)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二、中国腾飞谱新篇6.中国腾飞的表现(巨变)(1)综合国力方面: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2)人民生活方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4、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3)国际影响力方面: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7.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8.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新时代新篇章)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5、义现代化强国之路。9.党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列举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措施: “一带一路”;“亚投行”;建立自由贸易区; 优化投资环境,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外资。13.建言献策:(国家角度) 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投资者; 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人才。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14.面对改革开放,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个人角度) 大力宣传改革开放政策,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6、,关心国家发展; 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1.2走向共同富裕一、改革进行时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面临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进行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7、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拓展】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挑战?以及对策和意义?些ju化改革的原因(1)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2)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

8、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6.经济新常态:(1)含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措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7.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二、共享发展成果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9.什么是共享发展理念?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引领全体人民携手

9、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10.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源:11.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1)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6)

10、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发展的根本目:增进民生福祉。意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1.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2.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即获得收入的途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投入)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党的基本路线(生命线;政治保证)1.以经济

11、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根本要求2.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3.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必由之路;关键抉择【取得成就(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自信”)(2)主要原因:(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5)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成就)(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成就)(9)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成就)(10)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启示(结论)】改革开放,我国发生巨大变化(取得成就)说明了什么?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6)党的基本路线是生命线

13、,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感悟: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中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图表题】 2017年安徽省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下降总额(亿元)增长率(%)数额(元)增长率(%)数额(元)增长率(%)5%12645.4 8.5% 157186.7%68167.6%3.2%思考: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1)成就: 说明我国(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向好;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2)问题:说明城乡居民收入

14、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表数据变化的原因。(1)取得成就的原因: (见前)(2)造成问题的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等。【对党的认识】(1) 认识上: 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

15、民; 党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 做法上:热爱党、拥护党、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爱党爱国情感,要把爱党的热情转化为具体行动。【民生问题】关键词:“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1、民生问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物价;收入分配;交通;扶贫;食品安全等。2、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4、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5、解决民生的措施: 精准扶贫;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

16、”;免除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教育均衡发展;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并轨等。6、以上措施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或有何意义?)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 (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17、,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怎样改善民生(脱贫)?(1)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坚持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公民: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热心公益,服务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习近平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句话传递了怎样的信息?(1)说明了党和政

18、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贫困群众的特殊关爱。(2)说明了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建设(美好乡村建设)1.意义:(有利于) 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改善村镇发展环境;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2.谈谈你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 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 积极宣传党的

19、乡村发展政策; 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 积极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等。安徽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划的依据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省政府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2.1创新改变生活一、感受创新1.怎样理解创新改变生活?(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改变着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

20、种生活方式。(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创新对生活的影响(1)对个人影响: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2)对社会影响: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二、创新引擎3.相关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创新

21、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创新驱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补充】创新的重要性(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

2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科学技术社会第一生产力;(5)创新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兴衰成败。2.2 创新永无止境一、创新强国1.科技创新的必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我国的科技现状:(1)成就: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在一些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

23、家。3.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我国教育总体落后且发展不平衡;(5)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6)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2)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3)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4)教育质量稳步提升。5.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

24、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拓展】建言献策: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支持; 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重奖创新人才。 举办人才培训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6.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个人角度)(1)树

25、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7.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标语: (1)“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2)“自主创新,中国崛起的核动力”二、万众创新8.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

26、而有尊严的生活。9.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10.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11.创新精神的表现(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12.怎样对待知识产权(智力成果权)?(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1)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

27、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科技现状1、辨析题:“近年来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发达国家。” 2、材料分析题: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并与天官二号成功对接,景海鹏、陈冬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宫二号做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一国独立研发成功的空间站,将承担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任务。材料二:项目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创新投入占国内GDP比重3%1.2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39%每万人专利拥有量1500项10项思考:(1)请

28、列举近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重大科技成就?(4分)(2)材料一、二分别体现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如何?(6分)科技成就1、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最新科技创新成果。 袁隆平“海水稻”种植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二号”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填空)3、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

29、斗、团结协作精神;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4、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5、上述xxx科技成果的取得给我们哪些启示?(1)对国家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全面

30、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6、谈谈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给你什么启示?(中考题:4分) 我省实施科教兴国(省)战略、人才强国(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青少年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

31、略;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2、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获奖学生(或科学家),这充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注重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教育扶贫工作的依据 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育水平总体落后且发展不平衡

32、; 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或统一性); 法律依据:义务教育法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维护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3.1生活在民主国家一、民主的足音1.中国民主思想的源头: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为中心”。(民本思想)2.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3.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探索民主制度的足音)(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

33、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改革开放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公平正义om4.在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

34、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二、新型的民主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6.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7.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9.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

35、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0.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2)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时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1.我国的民主制度(怎样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地位(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

36、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3.2 参与民主生活一、行使民主权利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3)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37、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2.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3.民主选举:(1)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2)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3)对公民的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4.民主决策:(1)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2)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制度保证。(公民通过哪些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8、)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政府决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的意义)有利于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5.民主监督:(1)方式:信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评议政府等.(2)要求:依法行使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

39、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4)【拓展】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途径)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手机短信、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可以涌过互联网在线交流的形式反映。(5)【拓展】公民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什么?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遵守网络规则。二、增强民主意识6.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40、?(1)要求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4)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7.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原因+意义)(1)原因: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意义:有利于塑造现代公民,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8.怎样增强民主意识?(现代公民如何培养民主素养?)(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

41、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石一、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的作用/意义:(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

42、治的要求:(1)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良法的作用)(2)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描绘法治蓝图3.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1)1978-1996:民主法制恢复建设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2)1997-2011: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3)2012-至今: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

43、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做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4.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描绘中国法治蓝图)(1) 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

44、2凝聚法治共识一、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及宗旨:(1)政府的作用:政府管理社会生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2)政府权力的来源: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2.法治政府:(1)含义: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地位: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3)目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 -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45、。”3.依法行政:(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注意角度)(1)对政府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对公民的要求: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知识考点复习提纲(全面).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