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外国语学校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编号时间主备 复备审核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感受文中平实质朴的语言,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教法与学法指导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人复备知学一、 揭题亮标课上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目标。预学二、检查评点预学情况A.字词佃农 ( din ) 祖籍 ( j ) 迁徙 ( x )溺 死 ( n ) 妯娌 ( zhuli ) 勉强 ( qing )B. 作者简介朱德,字玉阶,
2、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C.背景链接学生可看书回答互学三、思考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2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的抒情线索。(二)深层探究1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研习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3研习课文27自然段,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学生测量计算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可小组合作导学四、合作探究4阅读第11、12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5作者在14、15
3、段中感叹道:“我应该感谢母亲”。作者的感谢从几个方面来写?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6作为全文的结尾,第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7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二)品析语言1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怎么理解“和平”一词?)【交流点拨】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憨厚温和2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加点的“竟”字有何深意?)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三)理解主旨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检学五、当堂检测完成自主练习与当堂反馈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各抒己见。板书设计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