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第 1页,共 4页新余市实验中学新余市实验中学 2021-20222021-2022 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19 分)材料一: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
2、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 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 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摘编自成中英的世界、人生和艺术材料二: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 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红楼梦成书迄今已 200 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 红楼梦有各种不
3、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其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 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 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 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 18 世纪中叶封
4、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摘编自李海林赏析)材料三: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 ,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 ,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探春是贾政
5、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
6、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
7、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多读几次红楼梦 ,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摘编自蒋勋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B 红楼梦因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C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
8、己的人生。D 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阅读研究红楼梦应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不能忽视文学本身。B 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C 红楼梦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作者引领我们理解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去悲悯和包容。D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对谁都没有恨,对丫头、仆人也尊重、欣赏,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3 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
9、,出神人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B 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C 红楼梦是中国 18 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D 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4如果有人向你了解红楼梦 ,请你结合材料二用一句话介绍这部著作。(不超过 70 个字)5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小题。 (16 分)试卷第 2页,共 4页回家回家朱道能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
10、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刚唠了几句,爹来了。“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也有人对他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于里拿出一瓶酒来。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
11、的滋味。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于是,他也一饮而尽。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他说,“爹,你少喝点。”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爹说:“没事。”又是一杯。酒见底了,爹也醉了。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
12、。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娘说:“你爹是高兴啦。”他点点头。“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纸片片?他愣住了。娘说;“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溡”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
13、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你爹才没有出息呢, 跟俺一样, 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 左瞅瞅右瞄瞄的”说着,娘就笑出了声。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前几天,你
14、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住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说到这里, 娘的眼圈突然红了: “你娘没有啥本事, 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6下列对文
15、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子独自回来过年,父母依然从心底感到高兴。回到家父子对饮的场面虽不热闹,但家人间的深情显得格外温馨感人。B “他”给儿子蛋蛋写明信片地址时, 想起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 不是没这份心, 是父母不识字,寄去没用。C父母违心劝说儿子不要年年回家过年,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表现了父母对在城里打拼的子女的贴心理解。D结尾处写“他”决定明年全家一定都回来过年,这是被父母恩情真正触动后的决定,是痛悔自己忽视父母的真心告白。7下列对本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这一“瞅”一“笑”很符合父亲憨厚内向的性格,表现
16、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B娘拿出装着明信片的包“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爹娘极其珍视这张明信片,透露出对儿子一家爱之深。C“没有出息”“大字不识”“没有啥本事”,娘一再抱怨爹的不是,其真实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儿子无力帮助的愧疚。D小说多用口语,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简明的对话描写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推动情节发展,并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试卷第 3页,共 4页8文章开头写“他”回到村子时乡邻们热情招呼的场面,有什么作用?9文章中母子对话表现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对此作简要概括和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小题。 (20
17、分)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况古人云: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汝之此意,非益政理。”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
18、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诏令百官议之,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之。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
19、有仇嫌,不得不举。”(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公平 )【注】秦府:秦王府。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前,曾被封为秦王。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B 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C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D 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
20、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事,指密封的奏章,臣子上书奏事时,为防泄漏而把奏章密封起来;也可指封禅。B吏部,我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以及科举等事务。C陛下,“陛”指台阶;“陛下”本指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D太宗,我国古代帝王的庙号,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贞观”是其在位期间的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胄认为,不管是校尉没有发觉还是长孙无忌带刀入内,按照法律都应定为死罪;如果皇上念及他的功劳,也可减轻处罚。B在对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如何定罪这件事上,戴胄和封德
21、彝的观点不同;由于戴胄坚持已见,唐太宗最终免去校尉一死。C李道裕认为李亮谋反的证据不足,应判定为无罪;唐太宗虽然当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因为这件事,后来授任他为刑部侍郎。D唐太宗希望大臣们不要畏惧议论而犹疑不决,有所回避,而应秉持公正,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为国荐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2)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14对把秦府中原来的士兵都授予武官之职的建议,唐太宗是如何反驳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唐太宗的三点理由。(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小题。 (9 分)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
22、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的轻松愉悦。B“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C诗歌写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田园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试卷第 4页,共 4页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16诗歌后四句表达
23、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2)杜甫登高中的“_,_”两句表现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处境。(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三三、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本为文学之双翼,两者相互砥砺又_。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评论似乎只会说“好话”了。这种所谓的“好话”,就是那种“强将笑语供主人”式的
24、言不由衷的“好话”,或是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或是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但假如文学作品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又何尝不可以_、逢人说项呢?这种毫无保留的“叫好”,同样亦是“有力量”的评论,而且意义重大。 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讲究象征、铺垫、留白,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令人深受震撼。茅盾_,认为作品难得,为之撰写评论,通篇都是赞语。小说得以转载,赢得好评如潮,至今仍是_的经典佳作。设若当年没有茅盾的着意推举, 百合花是很有可能沉寂于当时的文坛的。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并行不悖 拍手称赞 慧
25、眼独具 喜闻乐见B并驾齐驱 拍手称快 慧眼独具 脍炙人口C并行不悖 拍手称快 慧眼识珠 喜闻乐见D并驾齐驱 拍手称赞 慧眼识珠 脍炙人口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令人深受震撼,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B 百合花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令人深受震撼。C 百合花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令人深受震撼,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D 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讲究铺垫、留白、象征,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令人深受震撼。
26、2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小题。疫情暴发后,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因其在全面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价值而不断登上热搜。传统武术在思想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太极拳、八卦掌中所体现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有度等特性,。少林长拳、罗汉拳等拳种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特征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入肌理,尤其是在武德这一层面。武术竞技时,又要点到为止,这是武术界信守的武德准则。古代记载中有越女和袁公“折竹代剑”的斗智较技,还有曹丕和邓展“以蔗为杖”的剑术较量,这种比武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只有避免真刀真枪
27、,才能达到既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又有竞技乐趣的目的。现代武术散打比赛中,各种对人体要害部位严禁击打的规定,以及大面积护具的穿戴,都是有意识地保护对手。由此可见,。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22请依据上述文段简要概括传统武术的三条价值,每句不超过 6 个字。四四、写作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立群教授在中国脊梁一书中写道:“有一种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是可以成功的,便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最终克服各种困难,得偿所愿,这是成功的人。有一种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是不可能实现的,便改弦更张,不再坚持,终于没有碰壁,这是明智的人。还有一种人明知自己要做的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他还是不改初衷,继续前进,这是有历史使命感的人。”对于以上三种人,你更欣赏哪一种或者哪几种人?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身现实情况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