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3125902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6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能直接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为 U 型管压强计用来研究液体压强,A 不符合题意; B图为托盘天平,用来测物体质量,B 不符合题意; C图为螺旋测微器,用来测物体的长度,C 不符合题意; D图为弹簧测力计,用来测力的大小,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常见物理仪器的测量对象分析解答。 2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 A质量 B深度 C密度 D体积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实验中,只用了

2、很少一部分水,结果桶却裂开,说明不是因为水的质量和体积,同时实验和液体的密度无关,其裂开的原因是因为液体高度很高,产生了较大的压强,故使桶裂开 故选 B 【分析】由帕斯卡裂桶实验的原理可知,用很少的水可以使密封的桶裂开,故可考虑影响的因素 3如图所示的三种模型示意图中,最能体现气体分子群存在形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答案】C 【解析】【解答】甲图中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符合液体分子的模型;乙图中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丙图中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排列极度散乱,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 故答案为:C。 【分析】 (1)固态物质:

3、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以下情形中,体现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C足球在空气中沿弧线飞行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答案】B 【解析】【解答】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足球的形状变化,说明力改

4、变了物体的形状; C足球在空中在重力作用下沿弧线飞行,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均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5关于分子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与细菌大小相当 B分子与细胞大小相当 C水分子与雾气中极小的水珠大小相当 D分子很小,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答案】D 【解析】【解答】AB细菌或细胞都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的,其尺度比分子大得多,AB 不符合题意; C水珠由无数分子组成的

5、,其尺度比分子大得多,C 不符合题意; D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一般光学显微镜都无法观察,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其构造,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直径非常小,一般光学显微镜都无法观察;细菌、细胞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个体。 6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能起到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 D使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车架 【答案】B 【解析】【解答】A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在转动部分加润滑

6、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B 符合题意; 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 不符合题意; D使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车架,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 7新冠疫情期间,长时间佩戴挂耳式口罩容易导致耳朵疼痛,电视节目介绍了几种解决办法,其中一种是在挂耳绳上包些纸巾(如图) 。其缓解疼痛的原理是( ) A减小了挂绳对耳朵的压强

7、B减小了挂绳对耳朵的压力 C减小了挂绳的拉伸和拉力 D纸巾吸收汗液加快了蒸发 【答案】A 【解析】【解答】在挂耳绳上包些纸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口罩对耳部的压强,所以可以缓解疼痛。 故答案为:A。 【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2)F 不变,S (3) 同时把 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8如图的示意图中,能反映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之间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三者之间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故答案为:C。 【分析】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三者之间宇宙最大,太阳系最小。 9电灯

8、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C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答案】A 【解析】【解答】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 符合题意;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B 不符合题意; C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C 不符合题意;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

9、件,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0如图,在抗洪救灾中,许多战士都在迷彩服外穿一件厚厚的黄色“背心”,“背心”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相互识别 B统一着装,便于指挥 C类似于棉衣,起到保暖作用 D当人被风浪卷入水中时,起救生作用 【答案】D 【解析】【解答】这种背心由密度小、重力小的泡沫类物质做成,可以增大人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人受到的浮力,这样当人被风浪卷入水中时,可以起到救生的作用。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人的

10、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大,所以当人进入水中容易下沉,这种救生衣是由密度小、重力小的泡沫类物质做成,因此可以增大人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 F浮=水gV排可知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 11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它们的速度大小(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答案】C 【解析】【解答】猎豹的速度为 40m/s=443.6km/h=144km/h 旗鱼的速度是 108 km/h;褐海燕的速度为 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判断速度的大小。 12把装满水的杯子浸

11、入水中,口朝下如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答案】A 【解析】【解答】当抓住杯底向上提时,杯内水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但这个压强远小于大气压,所以水柱不会下降,故杯内仍然是充满水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此实验的原理和托里拆利实验类似,托里拆利实验中,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 760mm 的水银柱,而如果是支持水柱的话,可以支持 10.3m,所以对杯中的水柱来说,完全可以支持得住,水柱不会下降。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 13如图所示实验中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12、 A沿纸带上方吹气 B用吸管喝饮料 C向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不掉落 D气球撒气松手后飞出 【答案】A,C 【解析】【解答】A沿纸带上方吹气,纸带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下方的空气流速不变、压强较大,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纸带向上飘,A 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不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 不符合题意; C向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被下面的大气压压向漏斗颈而不掉下来;该实验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C 符合题意; D图中气球撒气松手后向后喷出气体,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气球一个反作用力,所以气球向前飞出,D 不符合题意。 故答

13、案为:AC。 【分析】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重 1N,物体 A 重 3N。第一次用力 F 将物体在 2s内匀速提高了 1m,绳端移动距离和速度分别为 s、v;第二次用力 F将物体在 1s 内匀速提高了 1m。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s=2m Bv=2m/s CF=2N D=2N 【答案】A,C,D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知 n=2,第一次用力 F 将物体在 2s 内匀速提高了 1m,绳端移动距离s=2h=21m=2m A 符合题意; B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B 不符合题意; C拉力为 C

14、 符合题意; D、第二次用力 F将物体在 1s 内匀速提高了 1m,拉力为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根据 s=nh 得出绳端移动距离 s;根据 v=得出绳端移动的速度。 根据 F=(G+G动)得出拉力 F;第二次用力 F将物体在 1s 内匀速提高了 1m,根据 F=(G+G动)得出 F。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5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包括两种情况:物体保持 状态或 状态。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解析】【解答】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其所受合力为零,故其运动状态一定不会改变。 【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

15、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6如图所示是站在地上的人相隔 2s 拍摄的两张照片,由此可以判断汽车是 的,飞机是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汽车相对于地面上的大树的位置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汽车是静止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大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判断飞机是运动的。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17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拔高度。如图

16、显示了用同一个普通电水壶在三个地方烧水时水沸腾的温度。从中可知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答案】等于;减小 【解析】【解答】由图知北京烧水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100,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跟高度有关,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分析】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8如图所示,一空瓷碗漂浮在盛水容器中,它受到的浮力 F 受到的重力 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现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并逐渐沉入容器底(假

17、设碗口始终向上,并忽略筷子的大小) ,这一过程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的变化是 。 【答案】等于;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解析】【解答】一空瓷碗漂浮在盛水容器中,它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 F 等于受到的重力 G。 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的过程中,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容器内水面上升,当碗口和水面相平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最大;当碗口浸没时,水会逐渐流入碗中,导致水面逐渐降低;而碗浸没下沉直至沉底的过程中,水面高度保持不变;综上可知,容器内水面先上升,然后水面高度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由 p=gh 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分析】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

18、于自身的重力;空碗开始时在水面漂浮,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的过程中,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容器内水面上升,当碗口和水面相平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最大;当碗浸没下沉直至沉底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面不在发生变化,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开始和浸没时水面的高度关系,然后结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gh进行解答。 19如图所示,A、B 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 30cm、20cm,密度之比 A:B4:9,图甲中 A 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是 900Pa,则物块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如图乙所示,当把 B 物块叠放到 A 上面时,物块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19、。 (g 取10N/kg) 【答案】81;1500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物块 A 的底面积为 S30cm30cm900cm20.09m2故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为 FpSA900Pa0.09m281N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由中可知,物块 A 的重力为 GAF81N 故物块 A 的密度为 因 A:B4:9 解得物块 B 的密度为 B 物体的重力为 GBmBgBVBg0.675103kg/m3(0.2m)310N/kg54N 当把 B 物块叠放到 A 上面时,物块 A 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FGAGB81N+54N135N 解得物块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分析】根据压强

20、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因为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 A 重力等于图乙中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和重力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物块 A 的密度,根据密度之比 A:B=4:9 求出 B 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和重力的计算公式求出 B 的重力。 当把 B 物块叠放到 A 上面时,根据 F=GA+GB得出物块 A 对水平面的压力,根据 p=得出物块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四、作图题四、作图题 20如图所示,画出放在斜面上的均质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从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

21、号 G 表示,重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从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 G 表示。 21如图,在上端开口的瓶子底钻个孔,用力把瓶子浸到水里保持在如图位置。请画线表示出瓶内的最终水面位置。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在上端开口的瓶子底钻个孔,把瓶子浸到水里,瓶子内外形成了连通器,所以瓶子内外的液面相平,如下图示: 【分析】对瓶子底部受力分析即可解答。 五、实验题五、实验题 22用如下实验测量小明短跑时的速度。 在室外测出距起点 40m 的路程,每隔 10m 作一记号; 让 4 名同学分别站在 10m、20m、30m、40m 处; 让小明从起点开始跑完 40m

22、 的路程,分别记录小明通过 10m、20m、30m、40m 处时的时间t1、t2、t3、t4; 根据以上实验,4 名同学需要用 (填一种计时工具)记录时间,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出小明前 10m 内的速度和后半程的速度分别为 和 (均用题中数值及符号表示) 。 【答案】停表; 【解析】【解答】 (3)4 名同学需要用停表记录时间。 在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速度。 小明运动通过前 10m 所用的时间为 t1,根据可知平均速度为 后半程的路程为 20m,所用时间 t后=t4-t2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v后= 【分析】利用公式计算速度,注意路程、时间的对应。 23

23、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的 相同; (2)在水平木板上铺不同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小车与水平面间的 程度,从而改变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3)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 (4)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以上设计是使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力逐步减小,考虑它的运动情况,再进一步 它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这个思路,与 17 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 的研究相似。 【答案】(1)速度 (2)粗糙 (3)慢;远 (4)推理;伽利略 【解析】【解答】 (1)每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

24、静止自由滑下的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属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2)由图知,三次实验中,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改变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3)由实验现象可知:同一小车分别在粗糙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4)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实际上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以上设计是使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力逐步减小,考虑它的运动情况,再进一步推理得出它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这用到了实验推理法。这个思路,与 1

25、7 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相似。 【分析】 (1)探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就必须确保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阻力的大小。 (3)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行归纳。 (4)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进行归纳:如果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这用到了实验推理法,这个思路,与 17 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相似。 24某小组用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是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柱体进行实验的情形。 (1)通过 a 和 c 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

26、)通过 和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 c 和 e 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4)图 f 是进行实验 e 时记录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与柱体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以下是相关分析与讨论; 由图可知柱体的高度为 cm; 小明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从 2.0N 到 1.6N 的变化过程,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的结论,小红不同意,认为这个过程中,物体浸入的深度与排开液体的 这两个变量都在变化; 为此,小红进行如下实验:将柱体部分浸入液体中,在液面对应的杯壁位置作一标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甲 N(如图甲) ;再将柱体横

27、放浸入液体中,当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乙(如图乙) 。比较发现 F甲 F乙。由此小红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答案】(1)0.5 (2)c;d (3)液体密度 (4)4;体积;1.8;液面达到标记处;= 【解析】【解答】 (1)由 a、c 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F浮GFc2N1.5N0.5N (2)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所以应该对比 c、d。 (3)由图 c、e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浮力越大,

28、故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当 h4cm 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可知当 h4cm 时,物体开始完全浸没,即圆柱体的高度是 4cm。 要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从 2.0N 到 1.6N 的变化过程中,物体浸入的深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都变化,不能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的结论。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示数 F甲为 1.8N,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故当水面与标记线相平时,即控制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乙,比较发现 F乙F甲,得出:浸

29、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分析】 (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得出浮力的大小。 (2)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 (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图 f 判断出圆柱体的高度。 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六、计算题六、计算题 25用独轮车搬运泥土。设车斗和泥土的总重 G=1000N,独轮车各部分如图所示。 (1)

30、在 A 处用力 F 抬起独轮车时,独轮车相当于省力杠杆,这是为什么? (2)运土时抬起独轮车需要的力 F 是多大? 【答案】(1)解:由图可知,动力臂 L11.6m,阻力臂 L20.4m,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L1GL2 可得 答:工人运泥土时抬起独轮车需要用的力 F 是 250N。 【解析】【分析】 (1)如图竖直向上用力,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比较力臂的大小可知。 (2)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算出 F 的大小。 26中国高铁轨道线的铺设方法是将多条长钢轨铺好后再焊接成超长无缝钢轨。每条钢轨长

31、 500米、重达 30 吨。 (g 取 10N/kg) (1)以上对钢轨的描述有个物理量的表述不恰当,请你指出来并将它改正; (2)上述钢轨的横截面尺寸如图。将一条钢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解:吨是质量的单位,重一般指重力,故不恰当的描述为“重达 30 吨”,正确描述为质量为 30 吨。 答:不恰当的描述为“重达 30 吨”,正确描述为质量为 30 吨; (2)解:将一条钢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S150103m500m75m2 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FGmg3010310N/kg3105N 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答:它对地面产生

32、的压强是 4000Pa。 【解析】【分析】 (1)吨是质量的单位,重一般指重力,据此分析。 (2)将一条钢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先计算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 ,根据 F=G=mg 得出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根据 p=得出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7一根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原长为 10cm,受到拉力时,它伸长的长度L 与拉力 F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其两端分别与容器底部和一正方体物体相连接,物体边长为 10cm。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此时水深 24cm(如图乙) ,取 g=10N/kg,水的密度 水=1.0103kg/m3。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此

33、时拉力 F 的大小; (3)物体的密度; (4)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没有形变时,关闭出水口。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解: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 V排=V物=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 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答: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 10N; (2)解:由图甲可知,当物体上表面上液面齐平时,物体上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 h=24cm 弹簧伸长的长度L=24cm-10cm-10cm=4cm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 F拉=4N 答:此时拉力 F 的大小为 4N

34、; (3)解:根据称重法可知木块的重力 G物=F浮-F拉=10N-4N=6N 根据 G=mg 和可知物体的密度 物=0.6103kg/m3 答:物体的密度为 0.6103kg/m3; (4)解:物体的底面积 S物=10cm10cm=100cm2=0.01m2 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弹力为 0,对物体受力分析,则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浮=G物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G=水gV排=水gSh浸 可得 h浸=0.06m 此时水的深度 h1=L+h浸=1010-2m+0.06m=0.16m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gh1=1.0103kg/m310N/kg0.16m=16

35、00Pa 答: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1600Pa。 【解析】【分析】 (1)根据 F浮=水gV排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2)由图甲可知,当物体上表面上液面齐平时,物体上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 h=24cm,进而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 (3)根据 G物=F浮-F拉可知木块的重力,根据 G=mg 和 =可知物体的密度。 (4)物先计算物体的底面积 S物,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弹力为 0,对物体受力分析,则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水gV排=水gSh浸,进而得出物体进入水中的深度 h浸,根据 h=L+h浸得出此时水的深度,根据 p=水gh 得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