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文化遗产保护原则1第1页,共31页。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一)原真性/真实性 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2第2页,共31页。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原始性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原始性 指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遗产原物、指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遗产原物、原貌。原貌。3第3页,共31页。4第4页,共31页。5第5页,共31页。在真实性和原始性指导下的保护原来的真实的东西,对于遗产的维修、恢复不是按照今天人们想象过去的状态进行重建、恢复,而是反对仿造,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维修要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对历史环境的整治要“修旧如旧”。6第6页,共31
2、页。如:天坛祈年殿、颐和园长廊7第7页,共31页。8第8页,共31页。9第9页,共31页。10第10页,共31页。11第11页,共31页。原真性标准有有四项,它们是设计、工艺、材料和环境 材料的原真性:原始建筑材料,历史地层学,由重要历史阶段和历史发展影响产生的迹象、记号。工艺的原真性:在材料和结构中显露出的原始建造技术和处理工艺的内容和痕迹。12第12页,共31页。设计的原真性:明确表述遗产资源的艺术、建筑工程及功能设计的本源和原初形式的意义和信息,艺术和功能的理念,纪念性的形象。环境的原真性:与各时期建筑相关的资源地点与环境,历史或文化景观;遗址或资源环境公园;历史与各个时期的建筑;历史文
3、化景观;城镇景观价值;和整体的价值有关。13第13页,共31页。(二)原整性整体性 未受干扰的原初状态或原初的完整。原整性原则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原整性是以涵盖与自然遗产密切相关的周边空间范围为要旨 景点和周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内容不被随意增添或删减的涵义14第14页,共31页。(1)对于表现地球历史主要阶段的重要实证的景点,被描述的区域应该包括在其自然环境中全部或大多数相关要素。(2)对于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动植物群落进化和演变中重大的持续生态和生物过程的重要实证的景点,被描述的区域应该有足够大小的范围,并且包括必要的元素,以展示对于生态系统和生
4、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发挥关键作用的过程。15第15页,共31页。(3)对于有绝佳的自然现象或是具有特别的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应包括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且包括那些对于保持区域美学价值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关地区。例如,一个景观价值体现在瀑布的景点,应包括相邻集水区和下游地区,它们是保持景点美学质量不可分割的部分16第16页,共31页。(4)对于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自然栖息地,景点应包括对动植物种类的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景点的边界应该包括足够的空间距离,以使景点免受人类活动和资源乱用的直接影响。已有的或建议的被保护区域还可以包括一些管理地带,但它们对于保证被提名景点的完整性起着基础作用。例如,在
5、生物储备景点中,只有核心地区能够达到完整性的标准,但是其他地区(如缓冲地带和转换地带)可能对保证生物储备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着完整性的考虑,也应将之纳入景点范围之内。17第17页,共31页。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18第18页,共31页。自然遗产的真实性问题.例如,以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内容之一的自然遗产地,近年来被强调要谨慎对待外来物种的引进问题 我国云南滇池水葫芦的蔓延及其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地物种的缺失与恢复也已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现已完成初期试验性地恢复灰狼在公园内的存在,借以恢复过去为保护农畜!消灭灰狼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
6、这些事例均体现出对自然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不人为增加,也不人为减少)的关注与维护19第19页,共31页。20第20页,共31页。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地物种的缺失与恢复也已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现已完成初期试验性地恢复灰狼在公园内的存在,借以恢复过去为保护农畜!消灭灰狼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事例均体现出对自然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不人为增加,也不人为减少)的关注与维护21第21页,共31页。22第22页,共31页。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一是范围上的完整(有形的):建筑、城镇、工程或者考古遗址等应当尽可能保持自身组分和结构的完整,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完整性 二是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无形的
7、):如我国的明十三陵,作为中国陵墓文化的一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以及相应地体现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关联性 再如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的同为一体。结合登山线路格局的变换,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突出了文化遗产伴随实物而来的概念上的完整性23第23页,共31页。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任何遗产的保护都是与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与环境共生,因此保护遗产就必须对周围的有机组成的环境进行统一规划,保持其整体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在龙门石窟申报遗产过程中很大的障碍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石窟环境的破坏,而申报成功的关键也就成了环境整治问题
8、。文化环境。保护丽江古城,除了古城的本体以外,还包括外部的雪山、河流、生活方式等。世界遗产组织在遗产申报条件中特别指出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必须包括在申报的提名表中。24第24页,共31页。原则的运用:例子一 泰山岱顶是我国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超载旅游、错位开发,进而导致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大量旅游经营性项目的建设,破坏了环境的真实性,还破坏了自有封禅活动以来赋予岱顶的“仙境”的氛围,进而打破了泰山封禅文化于无形中的完整性 其次,建筑物立身之处,植被、微生物所依附的地表层不复存在,微生态环境、生物链受到扰动,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被打破。大量宾馆产生的垃圾问题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都使
9、岱顶的原有风貌极大地丧失。25第25页,共31页。26第26页,共31页。27第27页,共31页。例二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世界遗产项目要划出向外延伸3公里的景观控制缓冲区。为了达到这一要求,2001年,北京市斥资5.6亿元,对故宫缓冲区东侧的东皇城根进行了整治;2002年又投入3.9亿元拆除了皇城内东南部的临时建设;故宫城墙外侧环境整治及筒子河治理、清淤工程也已告一段落。目前,北京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除长城外都已划定了建设控制地带和缓冲区。例如,“故宫缓冲区”方案明确规定,在缓冲区内修建新建筑物,高度、体量、色调风格都不得破坏故宫的环境风貌。28第28页,共31页。(三)可读性可读性就是
10、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29第29页,共31页。(四)可持续性 遗产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也需要传下去,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将遗产封闭起来,否则历史也就断了,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发展,尤其是将遗产与人们的生活、创造联系在一起,今天的工作可以成为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础。30第30页,共31页。遗产保护的连续性与可读性 我国的遗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个名山大川的人文景观都是经过历代的建设、选择而留存的。遗产也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历史大积淀,往往一些遗迹与当代人的理解存在距离,保护遗产需要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不能用当代人的观点去解释、改造一些历史遗迹,即使这些遗迹不符合现代的解读观点。不适当地改变与撤除我们无法理解的、认为不符合要求的东西就会造成割断历史的后果,这不是保护遗产。31第31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