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56826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6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论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导论是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体系纲要做一个总的了解。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现代经济学的渊源、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理论 实际实际 逻辑逻辑 历史历史 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 数据数据 事件事件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 经济史经济史 统计学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经济理论 文字逻辑 数学逻辑 经济思想 图形逻辑 数理逻辑 (方程,函数等)3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用数学逻辑分析经济学的方法。4 数学方法的优点。第二节 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经济理论是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

2、,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的描述,由于现实的经济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经济事物时,往往要舍弃一些非基本的因素,只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节 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的含义大致相同。一个经济理论的建立和运用,可以看成是一个经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用数学形式来加以描述。例子:供求模型一、需求1、需求表2、需求曲线3、需求函数二、供给1、供给表2、供给曲线3、供给函数三、

3、供求均衡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需求量(单位数)ABCD E F G12345 6 7700600500400 300 200 100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Qd=f(P)=一P Qd=800一100P供给表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供给量(单位数)ABCD E2345 6 0200400600 800 供给曲线供给函数Qs=g(P)=-c+dPQs=-400+200P供求均衡(文字逻辑)价格(元)需求量 供给量1234567700600500400 300 200 10000200400600800供求均衡(图形逻辑)供求均衡(数理逻辑)Qd=800一100P Qs=-400+200P Qd=

4、Qs 解得:Qd=Qs=400 P=4第三节 经济理论渊源 重商主义配第斯密 李嘉图 生产成本论 效用论 马克思 马歇尔第二节 经济理论渊源马歇尔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完全竞争制度最优,政府不必干预第二节 经济理论渊源完全竞争制度最优 市场是不完全的 微观简单加总不是宏观 (张伯伦等)(凯恩斯)产业组织理论 宏观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二节 经济理论渊源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第二章 图形逻辑本章内容借用各个学派在不同的基本理论观点下,所建立的总供需模型,体会图形逻辑的分析方法。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不同的理论观点,决定了供求

5、曲线的差异。对总需求曲线的认识包含了经济的决定因素,货币理论等很多基本经济观点。而对总供给曲线的争论就集中体现了各学派对劳动市场,工资理论的不同看法。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萨伊定律完全竞争达到一般均衡工资自由浮动,劳动市场均衡货币中性论政府不干预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总需求曲线MV=PYyp总供给曲线推导wnnyyyyp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y第二节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凯恩斯定律利息决定了投资,货币供求决定利息刚性工资总需求曲线 充分考虑了 货币市场对经济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率、投资的影响。此图表明了由于利率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y1y y2yP

6、 P1 P2y1y2y r1 r2 LM(P1)LM(P2)ISE1E2D1D2凯恩斯经济学总供给曲线凯恩斯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总需求曲线较凯恩斯经济学增加考虑了实际余额效应及税收效应。因此,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仅影响货币市场,同时也影响产品市场。总供给曲线 既不是认为工资可以自由浮动,劳动市场可以随时达到均衡,也不是认为工资刚性,在未充分就业是,不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而是认为就业与物价存在一定替代关系。由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来分析。总需求曲线y1y y2yP P1 P2y1y2y r1 r2 LM(P1)LM(P2)ISE1E2D1D2IS(P2)奥肯定律公式奥肯定律

7、公式奥肯定律可能用下面的公式为表示奥肯定律可能用下面的公式为表示(y-yf)/yf=-(u-u*)其中其中y为实际产出,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大大于零的参数。于零的参数。简写为:简写为:y=f(u)f(u)0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在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原始菲利普斯曲线u失业率 W 货币工资增长率wPC0u原始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当失业率较低时,厂商对劳动需求较高,厂商为

8、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劳动力,需要提高工资吸引工人,这将推动工资迅速增加,即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当失业率较高时,厂商的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的上升受到限制,则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原始菲利普斯曲线转化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和通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并把菲利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总普斯曲线作为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总供给理论补充。用来解释经济和作为供给理论补充。用来解释经济和作为给出政策决策的依据。给出政策决策的依据。=w-劳动生产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当劳动生产增长率

9、为零时,当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时,=w菲利普斯曲线PC0u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推导公式 u=g()g()0 y=f(u)f(u)0 y=f(g())=f(g(p))y(p)=f(u)g()0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y=AS(p)凯恩斯主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p AS AD y第四节 货币主义经济学一、总需求曲线MV=PY p AD y二、货币主义总供给曲线在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和费尔浦斯(E.Phelps)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疑问: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稳定的关系曲线吗?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上述交替关系吗?他们认为

10、,上述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产生的作用。因此,他们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并从短期与长期的角度加以说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P/P B C P2 PC2 P1 A PC1 O U1 U 图图7-4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对于上述第一个疑问,弗里德曼等人认为,菲利普斯曲线不是一条稳定的关系曲线,而只是短期内因人们没有预期到通货膨胀而暂时存在的曲线,如果人们的预期发生作用,菲利普斯曲线将会移动。如图所示,经济运行的初始状态在PC1曲线上。如果通货膨胀率为4%,即图中的P1=4%。人们能够预期到这个通货膨胀率

11、,因此,当劳资双方签订工资协议时,要考虑到4%的通货膨胀率,即要求货币工资增长率至少也应为4%,以保证实际工资不变。劳资双方确定的工资水平决定了就业量以及产量,故相应的失业率为U1。当政府为降低失业率而实行扩张性政策时,总需求增加,价格会上涨,实际通货膨胀率上升至P2=8%。由于在短期内人们的信息不充分,暂时没意识到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因此,工人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未变,仍为P1,货币工资也暂时不会变动。货币工资上升赶不上价格上升,导致实际工资下降,这意味着厂商的利润增加,所以,厂商要增加生产,从而对劳动的需求也增加。其结果,产量增加,失业减少,失业率下降为U2,经济运行从A点移动到B点。

12、这种状况是短期存在的,由于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不一致,导致货币工资增加落后于价格上涨,从而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一种暂时性的交替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当通货膨胀持续发展,工人意识到通货膨胀率已上涨并使他们的实际工资减少时,他们将改变自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并相应要求提高其货币工资率,以保证实际工资不变。结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达到一致,货币工资增加比率与价格上涨率一样,实际工资回升至原有水平,因此,厂商的利润回落到原有水平,厂商增加生产的动力消失,则其产量以及相应的劳动的需求减少到原有水平,失业率回到U1,但这时的通货膨胀率因工资上涨而上升到P2,经济从A点上升

13、到C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对应点在另一条菲利普斯曲线上,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了PC2。曲线PC2表明,同样的失业率对应的通货膨胀率比以前提高了,或同样的通货膨胀率对应的失业率提高了,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恶化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公式u=g(e)g(e)0货币主义总供给曲线公式 u=g(-e)g()0 y=f(u)f(u)0 y=f(g(-e))=f(g(p p e))货币主义总供给曲线y=AS(p)LAS p AS2 pe2 AS1 pe1 y货币主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LAS p AS3 AS2 pe3 AS1 pe2 pe1 AD1 AD2 y第三章 数理逻辑经济

14、模型可以被区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从分析方法上讲,与静态模型相联系的有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的是动态分析。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变化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条件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动态分析:在动态模型中,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动态模型所做出的分析我们称之为动态分析。第一节 数学模型的构成 数学模型:是一组用以描述模型结构的方程。这些方程以某种方式把一定数量的变量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这些方程进行相应的数学计算,可以推倒出一系

15、列逻辑结论。一、变量、常数变量是大小可以变化的量,即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变量包括价格、利润、收益、成本、国民收入、消费、投资、进口、出口等等。因为这些变量可以取不同的值,所以必须用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表示它。例如,我们可以用P 表示价格,以R 表示收益,以C表示成本,以Y表示国民收入等等。通过解一个适当构建的经济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组变量的解值,如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等。其解值可以通过模型求出的变量,称作内生变量(源于模型内部),但模型中也包含一些由模型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其大小仅被视为给定的数据,这样的变量被称为外生变量(源于模型之外)。常数是一个大

16、小不变的值。如1,2二、方程 在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内,我们需要区别三种类型的方程:即定义方程行为方程均衡条件定义方程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含义的不同表达式之间建立恒等式。如:=R-C 行为方程则规定了当其它变量变化时,某一变量相应的变化方式。这可能包括人类行为。如:Qd=f(P)=a一b P Qs=g(P)=-c+d P均衡条件,只有当我们的模型包含均衡这一概念时才会涉及。如果模型中包含这一概念,则均衡条件就是描述实现均衡前提条件的方程。如:Qd=Qs第二节 静态(或均衡)分析均衡最一般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能够处于这样一种

17、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有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一、局部均衡在经济学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两个以上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1、供求模型 Qd=f(P

18、)=a一b P Qs=g(P)=-c+d P Qd=Qs得 Qd=Qs=(ad-bc)/(b+d)P=(a+c)/(b+d)例 Qd=800一100P Qs=-400+200P Qd=Qs解得:Qd=Qs=400 P=4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产品市场均衡)AS=y AD=c(yd)+i+g=a+b yd+i+g yd=y T+tr AD=AS y=a+b yd+i+g =a+b(y T+tr)+i+g y=(a b T+b tr+i+g)/(1-b)假定三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 yd,投资i=100,政府购买g=100,税收T=150,转移支付 tr=50。求:均衡时的国民收

19、入。AS=y AD=c(yd)+i+g yd=y T+tr=y 150+50 AD=AS AS=y AD=100+0.8 yd+100+100 yd=y 150+50 AD=AS y=100+0.8(y 150+50)+100+100 y=1100二、一般均衡1、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种商品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商品都有许多替代品和互补品。因此,对一个商品需求函数的更为实际的描述不但要考虑到商品自身价格的影响,还应考虑到大部分(如果不能做到全部)相关产品价格的影响。供给函数也应如此。但是,一旦其它商品价格被纳入考虑范围,模型的结构必须加以扩大,以便能求出其它商品价格的均衡值。因

20、此,多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变量必须一并以内生变量纳入模型。例一已知经济中存在两个商品市场,商品1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100-P1+P2供给函数为:Q s1=-200+P1商品2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2=200+P1-P2供给函数为:Q s2=-100+P2求两市场一般均衡时的均衡价格P1、P2和均衡产量Q1,Q 2。Qd1=100-P1+P2 Q s1=-200+P1 Qd1=Q s1 Q d2=200+P1-P2 Q s2=-100+P2 Q d2=Q s2得:P1=300 P2=300Q1=Qd1=Q s1=100Q1=Q d2=Q s2=200例二已知经济中存在两个商品市场,商品1

21、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1-P1+P2供给函数为:Q s1=-2+P1商品2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2=2+P1-P2供给函数为:Q s2=-1+P2求两市场一般均衡时的均衡价格P1、P2和均衡产量Q1,Q 2。例 Qd1=1-P1+P2 Q s1=-2+P1 Qd1=Q s1 Q d2=2+P1-P2 Q s2=-1+P2 Q d2=Q s2得:P1=3 P2=3Q1=Qd1=Q s1=1Q1=Q d2=Q s2=2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假定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200-6r,货币供给m=200,货币需求 L=0.2y-4r。试求:(1)IS和LM曲线,

22、(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AS=y AD=100+0.8 y+200-6r AD=AS L=0.2y-4r m=200 L=m y=100+0.8 y+200-6r -IS 0.2y-4r=200 -LM r=(300-0.2 y)/6 -IS r=(0.2y-200)/4 -LM得:y=1200,r=10假定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 L=0.2y-4r。试求:(1)IS和LM曲线,(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AS=y AD=100+0.8 y+150-6r AD=AS L=0.

23、2y-4r m=150 L=m y=100+0.8 y+150-6r -IS 0.2y-4r=150 -LM r=(250-0.2 y)/6 -IS r=(0.2y-150)/4 -LM得:y=950,r=10第三节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学,顾名思义,涉及两种与不同参数值和内生变量相联系的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假设给定初始均衡状态作为出发点。若我们令模型发生非均衡变化(某些参数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则初始均衡必然会被打破,形成新的均衡。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新均衡与原均衡的比较。1、供求模型的比较静态 Qd=f(P)=a一b P Qs=g(P)=-c+d P Qd=Qs得 Qd=Qs=(ad-bc)

24、/(b+d)P=(a+c)/(b+d)dQ/da=d/(b+d)dP/da=1/(b+d)dQ/d-c=b/(b+d)dP/d-c=-1/(b+d)供求定理供求定律:供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静态已知三部门经济中:y=c(y)+i+g ;(其中y为国民收入,c(y)为消费函数,i 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支出),试用比较静态法(微分法)推导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c(y)+i+gd y=dc(y)+d i+dg d y=c(y)dy+di+dg(

25、1-c)d y=di+dg d y=1/(1-c)di+1/(1-c)dg乘数已知三部门经济中:y=c(yd)+i+g ;yd=y T+tr (其中y为国民收入,c(yd)为消费函数,yd为可支配收入,T为固定税收,tr为政府转移支付,i 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支出),试用比较静态法(微分法)推导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y=c(yd)+i+g d y=dc(yd)+d i+dg d y=c(yd)(dy dT+dtr)+di+dg d y=c/(1-c)dT +c/(1-c)dtr +1/(1-c)di+1/(1-c)dgdy=c/(1-c)dT +

26、1/(1-c)dg =c/(1-c)dg+1/(1-c)dg =dg第四节 动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是探寻和研究变量的具体时间路径,或者是确定在给定的充分长的时间内,这些变量是否会趋向收敛于某一(均衡)值。新古典增长模型一、假定一、假定(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其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二、模型1、人均生产函数:在暂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Y=F(K,L),由假定(3),对上述生产函数有Y=F(K,L),对任何正数都成立,特别地,今取=1/L,则有人均量生产函数Y/L=F(K/L,1),即y=f(k),其中

27、y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拥有资本量。随着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量的上升,即k的增加,每个工人的产量也增加,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1)资本存量的变化有三个原因:投资增加了资本存量,折旧减少了资本存量,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用公式表示为 k=i-k n k 又因为i=S=s y=s f(k)故基本方程为:k=s f(k)-k n k,(2)(+n)k是使人均资本存量不变所必需的投资量。首先,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k。在有人口增长的稳态中,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总计为(+n)k

28、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yyAsyAAkA kO(n+)kf(k)sf(k)3、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稳态分析。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谓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在稳态之下,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根据上述定义,要实现稳态,即k=0,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换句话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sy=(n+)k。第四章 马

29、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和分析范式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 一、研究对象1、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标准答案是:马克思经济学是关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马克思、恩格思观点:(1)马克思在资本论导言中指出:“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义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3、马克斯、恩格斯都强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生产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但不排斥对生产力的研究,相反,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线

30、。”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1)近年来,一些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该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主义经济学中包含许多制度经济学所不能涵盖的内容,如:分工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只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和资源配置。吴易风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是否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是肯定的,西方经济学的回答是否定的。(2)还有一种流

31、行的说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适于说明资本主义的长期演化,而西方经济学在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的日常生产的现象方面,胜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研究日常的经济现象,而在于如何研究经济现象。马克思认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并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对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这就是著名的“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方法。而西方经济学只满足于对现象的描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门批评的经济学,同时,它的首要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三、马克思主义

32、经济学方法论不少学者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相当长一个时期,人们往往从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等逻辑形式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这种研究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不可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近期在文献从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关系来讨论,a.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归结为整体主义,但这种观点是有局限的。虽从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分,马经更接近整体论,但整体主义是马经所独有,

33、也不是本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等也持整体论观点。b.罗默等试图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新古典的理性范式为基础重构马经,形成“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忽视了社会过程和社会制度,排斥对辩证法的运用,无法解释许多社会变化现象。正确观点理论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理论的实质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任何方法都是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理论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第一,它是以自己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第二,它把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分析与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有机结合在一起。第三,它有强烈的历史感,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要求理论的发展反映历史的客

34、观进程。第四,它对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有着辩证的理解。第五,它实现了静态与动态,本质与现象,宏观与微观,质与量的统一。第六,它对经济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所有重要环节进行了全面考虑。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马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但它又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义语,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它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经是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因此,仅仅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还不足以全面认识马经的本质和精髓,还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与经济学层次相对应的更为具体的概念、范畴和规律体系,或者说,更具体的方法

35、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原则或理论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认识:1、一般的方法论或基本原理。研究包括一切人类社会经济运动一般规律的方法和规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2、特殊的方法论或特殊原理。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动规律的方法和规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体部分。3、个别的方法论或个别原理。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某些局部现象运动规律的方法和规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外围 1、一般的方法论或基本原理。包括五个基本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

36、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与目的的统一。2、特殊的方法论或特殊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利润平均化、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及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理论、经济危机理论3、个别的方法论或个别原理。如:货币流通规律、分工、两大部类、地租理论等。第五章 最优化分析第一节 集合一、概念集合:就是不同对象的集成。这些对象可以是不同的数,也可以是别的任何东西。如2、3、4构成一个集合。一个班的学生构成一个集合。二、集合的描述集合的描述方法有两种: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如:2、3、4构成的集合可写成:S=2、3、4。2、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含有的性质描述出来。如:正整数集合。I=x/x为任意正整数。用描述法,一定要在代表元素的一般符号(如x)和所描述的元素性质之间加一坚杠或冒号。三、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合: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可数无限集合:如I=x/x为任意正整数,可数为1、2。不可数无限集合:如J=x/2x5。笛卡尔积令X和Y为两个(可测)空间,X和Y的笛卡尔积为:Z=X*Y=z=(x,y)/x X ,y Y第二节 效用最大化第三节 产量最大化第四节 成本最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经济学分析方法课件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