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定稿;共4课时).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156898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定稿;共4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定稿;共4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培养诗歌语感。2、过程与方法:使用讲授、问答、讨论、朗读、诵唱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以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具体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培养其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诗经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本课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1和2作为教学重点,把目标3作为教学难点。课时安排 一课时式微一、 回忆诗经导入二、 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2、 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字词:式:作语助词。微:昏暗。微:(如果)不是。微君:要不是君主。胡:何,为

2、什么。(4)中露:即露中。露水中(5)躬:身体。翻译: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3、赏析诗歌 (1)、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总结 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子衿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二、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解读诗意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

3、领。悠悠:深思的样子。宁(nng):岂,难道。嗣(s)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佩:佩玉的绶带。挑(tio)兮达(t)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2、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三、小组合作探究(一)子衿描写了怎样一个事件?(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三)是如何刻画的人物的?(四)请谈谈诗歌的表现手法。(句式结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四、课堂小结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五、作业子

4、衿诵唱欣赏创设情境诵唱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 导入及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王勃,生于公元650 年,卒于公元675年,字子安。唐代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2、背景: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2、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 3、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内容(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5、(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5)歧路:岔路口 (6)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7)沾巾:泪沾手巾。指挥泪告别。4、译文:(即将告别)由三秦保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手巾。三、小组合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四、积累与运用1、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认真回忆

6、,试着将它背诵出来2、比较阅读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首诗,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五、小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一、 导入及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干

7、谒诗。2、 写作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3、 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而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2、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内容(1)涵虚:指水映天空(2)太清:天空(3)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4)济:渡(5)端居:闲居(6)圣明:指太平盛世(7)坐观:坐视、旁观4、 译文: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三、合作探究1、诗人望见了洞庭湖什么样的景象?结合诗句给大家分析一下。2、颔联中那些字最能展现眼前的这幅景象?3、颈联和尾联诗人要向张丞相表达什么情感或者想法?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定稿;共4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