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2.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切入点:关注阅读提示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关注作者是如何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记录蝉的习性和生长规律的,要学习其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体现的科学精神。【课前准备】 布置导学案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蝉 (唐)虞世南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
2、远,非是藉秋风。(古人认为蝉习性)蝉的触角吸吮着清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它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并非因为借助秋风得传播,而是因为它所处位置很高。我们会发现古人认为蝉身居高处,却只饮清露,不食人间烟火,声名远播,因而是品性高洁、孤傲的君子的代表。这是古人认为的蝉。今天我们走进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去看看他笔下的蝉是怎样的。2.蝉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我们首先要关注课后的“阅读提示”,它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这篇课文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法。首先,齐读阅读提示。读完后把阅读提示里的关键语句圈画出来。(生读)现在拿起笔,把你认为重要的关键语句圈画出来。你来说一说,你画了什么关键词?
3、过渡语:根据阅读提示,我们来快速阅读全文,说一说你了解到蝉的哪些习性与生长规律。活动一:蝉之印象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发言:我发现蝉(很) 。2分钟的时间,尽可能多找几处发现。预设:蝉喜欢阳光、干燥的地方晒太阳。蝉很聪明,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它会用身体里藏着的一种极黏的液体来做灰泥,使隧道更坚固。蝉很勤劳,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蝉很谨慎,“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蝉很可爱。“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懒洋洋地在绳端
4、摇摆着。”蝉很脆弱(弱小),幼虫“落到地上,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只要有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蝉很冷漠。面对蚋对蝉卵的破坏,它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但是蝉竟然无动于衷,选择“让自己牺牲”,这就是蝉的本能。蝉很可怜。蝉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历的时间大概是四年,而在阳光下的歌唱却只有五星期。小结:刚刚同学们讲得很多,这就是这篇说明文带给我们关于蝉的知识。小小的蝉,在法布尔的笔下被刻画得如此可爱、聪明、勤劳和艰辛,令我们不由得感慨这小小昆虫的神奇。【过渡语】鲁迅先生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
5、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蝉的生活是怎样的?它有怎样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蝉的生命历程。活动二:蝉的一生1.蝉的生命历程很漫长,它的一生,饱含艰辛,又充满期待。假如我们要拍摄一部有关蝉的专题纪录片,你打算怎样进行情节设计?并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建议:(1)想好故事怎样开头和结尾;(2)可以分集设计剧情,以小标题形式给每一集起个好听的名字;(3)注意拍摄地点的选择;(4)对每一集的剧情进行简单介绍。 设计1:按照蝉的生长过程来拍摄。1成虫产卵,天敌破坏2蝉卵孵化,幼虫出壳3幼虫落地,寻觅藏身之所4钻入地下,蛰伏数年5幼虫出洞,蜕壳起飞设计2:按照课文内容顺序来设计1 蝉的地穴 对应课文1
6、7自然段,主要拍摄蝉的地穴洞口和蝉的隧道。2 幼虫脱皮变为成虫 对应课文811自然段,主要拍摄蝉的幼虫出穴和蜕皮变为成虫的过程。3 产卵细枝,天敌侵入 对应1213段,成虫在树干的细枝上产卵,和它的天敌蚋对蝉卵的破坏。4 蝉卵脱皮,幼虫落地 5 藏身地下,漫长数年 掘土进入地下,开始漫长的蛰伏总结:老师把大家的设计进行了一个归纳汇总,我们来看一下。按照蝉的生长过程来拍摄,其实也就是从蝉卵幼虫成虫的顺序;而本文的顺序是幼虫成虫产卵幼虫的过程。2. 小组讨论:你认为从哪个场景开始介绍会比较好?追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讨论一下)明确:一般说明文的写作,介绍昆虫时会根据其生长过程来写,而这篇文章却
7、打破常规,没有按常理出牌。作者先在特定的背景(夏天)向我们隆重推出了蝉,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再写它从产卵到幼虫的过程,很像“倒叙”的顺序。作者起笔是写蝉的幼虫,最后落笔也是幼虫处,这是他别具匠心想重点突出表达的地方。他到底想借幼虫突出什么呢?我们会发现,在蝉的生命历程中,它一生的绝大部分都是在(黑暗)之中度过的,把这句话读一遍: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作者写蝉,重点想要突出的是蝉的坚忍,它要在地下生活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却只能有“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种强烈的反差带给作者强烈的心灵的震撼,表达了他对蝉的敬佩和赞美之情。所以最后的落脚点是蝉的幼虫。同时,无论怎样设计,都提
8、醒我们:说明顺序要清晰,合情合理最相宜。活动三:比读识趣 (这部分的赏读,涉及作者的情感都可以板书在黑板另一边 喜爱 赞美 欣赏 ,在后面会总结为人文情怀)阅读提示告诉我们,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周作人先生也认为,读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1.我们先一起来试着通过比较阅读来感受一下语言的趣味性。同样写蝉卵变成幼虫,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的介绍,齐读下面两段文字。百度百科: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它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
9、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设问:同学们比较阅读以上段落,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明确:前一个语段语言侧重于科学、严谨,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后一个语段语言则生动形象,善用细节描写,更吸引人。动作描写,活泼姿态,生命的可爱;拟人,像一个小孩子,字里行间洋溢着生命喜悦,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更吸引人。2. 再次速读课文,可结合课文的旁批,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介绍?其语言都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虑。小结:拟人的运用,可以赋予生物以人的思想和行动,把动物或植物当作人来
10、写,使行文生动活泼。(板书:拟人) 文章还有很多对蝉的趣味横生的介绍,留给大家课后再去细细赏读。我们可以初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体现在(板书:拟人、用词生动准确、打比方、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活动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1.作者为什么把蝉的故事写得这么有趣呢?除了他善于观察,细致入微以外,其次,我们通过赏读语言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感受到他对蝉这种小昆虫有哪些感情啊?欣赏、喜爱、赞美,甚至是敬佩蝉在地下蛰伏数年的坚韧,这些都是他作为人类用人性去观察虫性,所展现出来的(我们称之为:人文情怀 板书)。2.文中还有几处写到作者的人文情怀的语句,一起来看一下:A、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
11、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这段文字怎么体现作者的人文情怀呢?明确:这里写当蚋入侵时,蝉只是顺着本能生存。可是作者却用“可怜、做母亲的、无动于衷、竟”这些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对蝉的悲惨命运的同情、惋惜,不是冷冰冰的记录,而是有温度的文字,这就是作者彰显出来的人文情怀。B、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
12、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当蝉经过了漫长的黑暗岁月,终于等到了光明时,便开始放声歌唱,也就是文中第一段写到的蝉用声音统治了门外的世界,这是他对生命获得光明自由的歌唱,法布尔对这种统治的声音持什么态度呢?“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我们读到了法布尔对蝉这种生命的理解、尊重,甚至是对蝉崇高的敬意,对世间万物的关爱。这同样也是他作为人类,用人性去观察虫性,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这样一篇充满人文情怀的文章,怎能不打动人心?回到课堂伊始,我们读到虞世南的这首蝉,古人认为蝉身居高处却只饮清露,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我们通过阅读昆虫记关于“蝉和蚂蚁的寓言”,有不一样的发现:请一位同学来讲述一下这个古老的寓言:在
13、这个故事中,蝉在夏天只顾着放声歌唱而不劳动,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到了冬天,蝉无食可吃时就向蚂蚁讨食。所以古老的寓言故事认为蚂蚁是勤劳的家庭主妇形象,而蝉是懒惰的利己主义者。但蝉的习性果真如此吗?这则寓言故事是真的吗?昆虫记告诉我们,法布尔观察到的事实是这样的: 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邻近
14、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树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抢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盗”,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而且,蝉的活动时间只在夏天和秋天。夏天,他们在树上欢快的歌唱,吸引另一半;秋天,他们则默默地交配、产卵。冬天还没到来之前,蝉就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默默地死去了。法布尔昆虫记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获取了哪些信息?1.蝉不是古人单方面臆想的只饮清露,
15、而是实在是炎炎夏日,口渴难耐,钻孔吸水。2.“不屑一顾”,它有应对的方法,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不是寓言故事里所说的乞讨者,它反而是真正的劳动者。当别人来抢它的地盘时,他慷慨地拱手相送。小结: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饮清露,并不是懒惰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可怜的乞讨者,蝉的精神:代表了一类宽容、忍让、具有分享精神的、默默耕耘的人。 是谁为我们揭开蝉的真实面纱?(法布尔)正是因为有了法布尔的这种(认真细致观察的、一丝不苟、严谨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蝉的一些负面形象才得以被平反,我们才认识到了真正的蝉。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3.法布尔(配乐朗读)法布尔,19
16、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农家,家境十分贫寒,童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1880年,法布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购买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动植物钟爱的土地,将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变为现实。他给这处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清汤淡饭,用平铲刨刨挖挖。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独孤、欢欣、清苦、平静地在“荒石园”度过了35年余生。结合蝉这篇文章,以及这段对法布尔的介绍的文字,我们读出了他怎样的科学精神?观察细致、坚持不懈、孜孜不倦、保持好
17、奇、不懈追问、深入思考师小结:因为热爱所以沉醉,因为痴迷所以执着,几十年如一日,远离尘嚣与昆虫为友,如痴如狂与自然相伴,法布尔成了永远的法布尔,成了难以效仿的法布尔。五、结语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蝉这种昆虫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法布尔写蝉的语言读到了更多的趣味,也感受到了法布尔在小小的昆虫里彰显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那就带着这节课的阅读方法继续去认真阅读蝉这部作品吧。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一课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当作法布尔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法:第一步:获取科学知识第二步:品味文学语言第三步:感悟科学精神体会人文情怀六、板书设计蝉法布尔说明顺序清晰 人文情怀拟人、打比方、作比较、用词准确生动 科学精神(语言富有文学性)左边黑板:喜爱 欣赏 敬佩 赞美 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