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6485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Lecture+Practicep理论水平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实践水平 1)对英汉双语特点特点的认识;2)对英汉翻译技巧技巧的认识与利用;3)对英汉文化文化、思维思维的了解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2)小组翻译)小组翻译个人阅读个人阅读人人起草人人起草共同讨论共同讨论集体集体修改修改分别审校分别审校汇总定稿汇总定稿人人签人人签名名共享成绩共享成绩1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2 2)学生陈述)学生陈述3 3)教师讲评)教师讲评 第一章第一章 翻译概论翻译概论第二章第二章 英汉对比英汉对比第三章第三章 词汇翻译词汇翻译第四章第四章 句子翻译句子翻译第五章第五章 段落翻译段落翻译第六章第六章 修辞翻译修辞

2、翻译第七章第七章 篇章翻译篇章翻译第八章第八章 翻译单位翻译单位第九章第九章 翻译的类型翻译的类型第十章第十章 常用文体翻译常用文体翻译1)英汉语比较与对比)英汉语比较与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武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萧立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翻译理论)翻译理论【7】

3、西方翻译理论精选.申雨平.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翻译学.谭载喜.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9】当代翻译理论.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0】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1】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黄振定.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2】翻译文化史论.王克非.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翻译实践)翻译实践【13】英汉翻译手册.倜 西、董乐山.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2.【14】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朱诗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5】英文汉译技

4、巧.陈廷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6】实用英语翻译技巧.吴伟雄、方凡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7】英美名著翻译比较.喻云根.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8】实用英汉翻译技巧.张鸾铃.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国外翻译理论与实践国外翻译理论与实践【19】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Revised ed.Snell-Hornby,Mary.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20】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

5、ion.Baker,Mona.London:Routledge.1992.【21】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Bell,Roger T.London:Longman.1991.【22】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Newmark,Peter.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1988.【23】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Nida,Eugene Albert.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6、Press,1993.1.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2.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http:/ http:/ 翻译概论翻译概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翻译的定义2.翻译的分类3.翻译史简介4.翻译的标准5.译者的素质6.翻译的过程1.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定义What is translation?唐朝唐朝贾公彦贾公彦义疏义疏“译即易,为换易言语使译即易,为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相解也。”宋代宋代法云法云翻译名义集翻译名义集“夫翻译者,谓翻梵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同。”Translation

7、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A.NidaTranslationSOURCE TEXTSOURCE MEANINGSOURCE CULTURETARGET TEXTTARGET MEANINGTARGET CULTURE2.翻译的分类翻译的分类翻译主体翻译主体的性质的性质人工翻译人工翻译机器翻译机器翻译工

8、作方式工作方式口译口译笔译笔译翻译的材料翻译的材料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实用翻译实用翻译全文翻译全文翻译综译综译改译改译节译节译编译编译摘译摘译处理的方式处理的方式翻译技巧翻译技巧直译直译意译意译音译音译翻译原则方向翻译原则方向异化翻译异化翻译归化翻译归化翻译翻译的目的翻译的目的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语义翻译翻译的效果翻译的效果显性翻译显性翻译隐性翻译隐性翻译3.翻译史简介翻译史简介 西方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西方翻译史西方翻译史 第一次高潮(公元前3世纪中叶)第二次高潮(公元4-6世纪)第三次高潮(公元11-12世纪之间)第四次高潮(公元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第五次高潮(17世纪下半叶至20

9、世纪上半叶)第六次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u1.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u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u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u4.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u5.20世纪70年代至今1.1.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译经三大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2.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3.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五四运动之前:五四运动之前:林纾: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林纾:西方文学作品翻译 口述笔录口述笔录严复:西方政治经济学说严复:西方政治

10、经济学说 天演论天演论 T.H.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原富原富A.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五四运动至建国前:马列主义、世界文学翻译马列主义、世界文学翻译梁实秋:梁实秋:莎士比亚剧本莎士比亚剧本4.4.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学翻译译介西方文学作品译介西方文学作品5.205.20世纪世纪7070年代至今年代至今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社科、科技、军事、外交、

11、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翻译爆炸的时代翻译爆炸的时代4.翻译的标准严复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信 Faithfulness达 Expressiveness雅 Elegance鲁迅:宁信而不顺 vs.赵景深:宁错而务顺鲁迅鲁迅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许渊冲许渊冲音美 意美 神美 气美 形美林语堂林语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郭沫若郭沫若译者与作者同感朱光潜朱光潜神似论傅雷傅雷化境钱钟书钱钟书多元互补论辜正坤辜正坤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NidaThe Principles of T

12、ranslation:1.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Tytler忠实准确通顺流畅风格得体翻译标准的共核翻译标准的共核5.译者的素质译

13、者的素质 有扎实双语基础有扎实双语基础 有较广百科知识有较广百科知识 有较高理论素养有较高理论素养 会高超翻译技巧会高超翻译技巧 持严肃认真态度持严肃认真态度 具一丝不苟精神具一丝不苟精神 应勤查勤用词典应勤查勤用词典 培养多种思维力培养多种思维力 不断总结与完善不断总结与完善6.翻译的过程翻译的过程Practice:Which one is correct?1He has a weakness for smoking.A他有抽烟的缺点。他有抽烟的缺点。B他有抽烟的癖好。他有抽烟的癖好。2A cat is a cleanly animal.A猫是一种干净的动物。猫是一种干净的动物。B猫是喜爱干

14、净的动物。猫是喜爱干净的动物。理解理解3He is dead,as I live.A他死了,我还活着。他死了,我还活着。B他的确死了。他的确死了。4His English leaves nothing to be desired.A他的英语毫无希望。他的英语毫无希望。B他的英语无可挑剔。他的英语无可挑剔。5Your loss is nothing to mine.A你的损失与我无关。你的损失与我无关。B你的损失和我的(损失)比较起来算不了什么。你的损失和我的(损失)比较起来算不了什么。6The patient is waiting to cross the Styx.A这个病人正等着过斯蒂克斯

15、河。这个病人正等着过斯蒂克斯河。B这个病人已经等死了。这个病人已经等死了。直译 vs.意译异化 vs.归化 表达表达1.校核译文在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等方面有无错漏;2.校核译文的段、句或重要的词有无错漏;3.修改译文中错译的和不妥的句子、词组和词;4.力求译文中没有冷僻罕见的词汇或陈腔烂调,力求译文段落、标点符号正确无误;5.通常必须校核两遍。第一遍着重校核内容校核内容,第二遍着重润饰文字润饰文字。如果时间允许,再把已校核两遍的译文对照原文通读一遍,做最后一次的检查、修改,务使所有问题得到解决,译文才算是定稿。校核校核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

16、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

17、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

18、“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

19、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

20、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21、,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

22、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

23、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

24、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

25、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

26、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7、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章-翻译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