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工 程程 安安 全全 生生 产产 风风 险险 管管 理理 2015年年6月月18日日第一章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第一章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五节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第五节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和风险量的基本概念一风险和风险量的基本概念 风险指的是损害的不确定性,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风险是指可
2、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量指的是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实发生的概率。若某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可能的损失程度和发生的概率都很大,则其风险量就很大,如图3-1中的风险区A。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 若某个事件经过风险评估,它处于风险A,则应采取措施,降低其概率,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或采用措施降低其损失量,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风险区B和C的事件则应采取措施,使其移位至风险区D。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1)(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2)(2)经济与经济与管理管理风险风险:(3)(3)工程工程环环境境风险风险:(4)(4)技技术风险术风险:第一
3、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 设计人员和工程监理工程师的能力;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能力;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等。设计人员的能力。(2)经济与管理风经济与管理风 工程资金供应条件;合同风险;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人身安全控制计划;信息安全控制计划等。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1)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
4、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2)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风险辨识,分析存在哪些风险;风险分析,对各种风险衡量其风险量;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 风险转移,如对难以控制的风险进行投保等。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 二项目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的目标:二项目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的目标: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体系和制度,通过风险管理,项目的管理方能做到以下几点。(1)识别项目中可能带来问题的因素,并在这些因素真正发生之前进行控制,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2)注重项目的统一目标,使所有过程都围绕着项目目标而努力,并且能够事先考虑那些影响项目
5、安全的各种因素。(3)在项目早期对影响项目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今后的决策中对这些因素继续进行监控、分析。(4)制定明确的过程来管理风险,而且融入到项目管理过程中,使得项目管理过程更加完善。(5)为今后的项目管理积累经验和历史数据,以获得更高的项目管理水平。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一一.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1.全面风险管理的4大含义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三是全方位的管理;
6、四是全面的组织措施。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2.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 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1)确定项目的目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并文档化。(2)经过分析的某些不确定风险可以在计划过程中忽略,以更多的精力控制那些确定的风险因素。(3)计划时应当为项目多留余地,比如多准备一套应急方案,这对大型项目更为重要。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4)项目过程中要随时掌握风险的真实情况。(5)尽量避免风险因素变成问题。(6)工程项目的参与方应当相互沟通,共同了解风险因素,并齐心协力控制风险因素。
7、(7)充分利用历史项目的经验以及风险管理数据。(8)业主和承包人需要合理分担并共同应对风险,在合同中确定业主和承包人之间的风险责任。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二二.工程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工程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1.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拥有丰富的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经验,它将风险管理分为5个过程:识别并确认风险;分析风险因素;制定风险计划;跟踪风险计划过程;控制风险。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工程的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各个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均要提高风险防范
8、意识,相互协作共同加入到风险的管理工作中。而且现代大型工程的风险防范及其复杂,项目的建设方需要借助外部咨询才能有效应对。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法 2.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1)风险识别的方法 风险识别时根据风险的来源等特征对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并对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分类统计,最后汇编成册。风险识别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章审查、信息收集技术、核对表、假设分析和图解技术。2)风险分析的方法 风险分析可利用加权平衡法,对风险因素划分优先级。分析方法可参考表3-1。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
9、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上述表格,可绘制出风险因素优先级对比图,如图3-3。计算结束后,可以给出按照风险轻重缓急排序的项目风险清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3)风险管理沟通的方法 在对工程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时,可将表3-2作为项目中风险管理任务安排与沟通的工具.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三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三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对于技术交底制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是指工程每项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
10、,并由双方签字确认的制度。技术交底也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具体体现,是对沟通安全风险所必须采取的措施。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一)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一)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固定场所的工种(包括后勤人员)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要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定期进行交底。(2)新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3)安全技术交底体系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4)季节性施工、特殊作业环境必须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
1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要求,做到通俗易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做到先培训后上岗。(7)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经双方确认签字后生效。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8)交底责任人必须及时检查、督促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对严重违章者必须重新教育再上岗。(9)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进行较为具体的安全技术交底。(10)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
12、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技术交底要经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签字方能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及交底内容(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及交底内容 (1)工程开工前,由公司环境安全监督处与基层单位负责向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首次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项目安全管理目标、伤亡控制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危险源的控制、专
13、项施工方案清单和方案编制的指导、要求。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一般要求。公司部门对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要求。(2)项目部负责向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等,确保施工活动安全。特殊工种的作业、机电设备的按拆与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均要对操作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两个以上工种配合施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
14、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二节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3)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要根据交底要求,对操作工人进行针对性的班前作业安全交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要求。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现场作业环境要求本工种操作的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措施等。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一.两类危险源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1.第一类危险源
15、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危险物质越多,则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例如,锅炉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或吊起重物的势能,带电导体的电能,噪声的声能,生产中需要的热能,机械和车辆的动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造成事故,能破坏设备和物体的效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2.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大部分是随机出现的,具有渐变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很难准确
16、判定它们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生,是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设备故障或缺陷极易产生安全事故,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等。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人的不安全行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归纳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吊物下作业、停留;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检修、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17、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行为。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如,人员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有人在高处的位能存
18、在(第一类危险源),在无防护或防护设施失效或者是人的操作失误等条件下(第二类危险源),事故才可能发生的。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二.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好危险源识别的工作,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提示表可以对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设问:(1)在平地上滑倒(跌倒)。(2)人员从高处坠落(包括从地坪处坠入深坑)。(3)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4)头顶以上空间不足。(5)用手举起/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险源。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6)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造、修理和拆除等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
19、。(7)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等。(8)火灾和爆炸。(9)临近高压线路和其中设备伸出界外。(10)可吸入的物质。(11)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12)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13)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而造成伤害的物质。(14)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以及振动等)。(15)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16)不适的热环境(如过热等)。(17)照度。(18)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19)不合适的楼梯护栏和扶手。(20)合同方人员的活动。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
20、别与风险评价2.危险源辨识方法 1)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创造性的思考,从而产生大量的观点、问题和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多人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调查,其特点是避免了集体讨论中的从众性倾向,更代表专家的真实意见。2)安全检
21、查表(SCL)法 安全检查表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可以用“是”、“否”作回答或“”、“”符号作标记,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单位同时签字,具体方法参见表3-3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三.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的目的 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2.风险评价方法 1)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1)风险大小的计算 根据风险的概念
22、,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R=pf 式中:R风险的大小;P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F发生危险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2)风险等级的划分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近似的方法来估计。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很大”、“中等”和“极小”三个等级;然后把发生危险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失(轻微伤害)”、“中度损失(伤害)”和“重大损失(严重伤害)”三个等级;“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共5级,风险等级标准风险等级标准 概率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后果等级轻微的轻微的较大的较大的严重的严重的很严重很严重
23、的的灾难性灾难性的的12345很可能很可能5高度高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极高极高极高可能可能4中度中度高度高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极高偶然偶然3中度中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不可能不可能2低度低度中度中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低度低度中度中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3)LEC方法 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随机自变量的乘积来衡量,即:R=LEC 式中:R风险大小;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表3-5所给的定义取值;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
24、频繁程度,按表3-6所给的定 义取值 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3-7所给的定义取值。此方法因为引用了L、E、C三个自变量,故俗称为LEC方法。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四四.风险控制策划风险控制策划(一)风险控制策划的原则 风险评价后,应分别列出所找出的所有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对于一般危险源可以通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风险控制策划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和原则进行考虑:(1)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平取代危险品。(2)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
25、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3)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4)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5)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7)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8)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9)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10)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三节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二)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26、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风险量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案。应该根据风险评价所得出的不同危险源的风险量大小(风险水平),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流程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流程风险的预警分级风险的预警分级 预警级别风险后果颜色I级特别严重红色级严重橙色级较严重黄色级一般绿色隧道工程风险分级隧道工程风险分级(1)事故发生的概率等级标准)事故发生的概率等级标准(2)事故发生的后果等级标准)事故发生的后果等级标准(3)风险的等级标准)风险的等级标准事故发生概率等级标准事故发生概率等级标准 概率范围概率范围中心值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概率等级0.31很可能很
27、可能50.030.30.1可能可能40.0030.30.01偶然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不可能20.00030.0001很不可能很不可能1事故发生的后果等级事故发生的后果等级 灾难性 很严重 严重 较大轻微54321风险接收准则风险接收准则风险等级风险等级接收准则接收准则处理措施处理措施低度低度可忽略可忽略此类风险小,无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此类风险小,无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中度可接收可接收此类风险次之,一般无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此类风险次之,一般无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要予以监测。需要予以监测。高度高度不期望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
28、,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极高不可接收不可接收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风险,否则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风险,否则将不惜代价将风险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将不惜代价将风险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风险的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风险的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 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1)业主层管理:业主层管理:第一管理者、主管风险管理的第一管理者、主管风险管理的负责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 (2)实施主体层管理:实施主体层管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29、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1)制订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制订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2)进行施工阶段的动态风险评估工作;进行施工阶段的动态风险评估工作;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业主批准后实施;主批准后实施;4)在施工期间对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反馈,随时在施工期间对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反馈,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与相关单位沟通;5)根据风险监测结果,调整风险处理措施。根据风险监测结果,调整风险处理措施。风险管理的框图 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30、的内在规律性 一.事故五要素及其引发事故的7种组合 1.引发事故的五个基本因素及其存在或表现形式 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是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五个基本因素,简称“五要素”。1)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 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作业项目之中存有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造成事故和伤害)的状态。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不安全状态有4个属性:事故属性(属于何种事故);场所属性(在何种场所存在);状态属性(属于何种状态)和作业属性(属于何种施工作业项目),并可按这4个属性划分相应不安全状态的类型,列入表3-10中。从
31、表中可以看出,4种划分方法从4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不安全状态的存在与表现形式,且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交叉、渗透、作用和影响的关系。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消除不安全状态的工作关系示于图消除不安全状态的工作关系示于图3-4中。中。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2)不安全行为在公路与水运工程施工中为4类:违章指挥在施工作业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和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的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定的作业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其他由当事人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其他被动性不安全行为当事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素质的行为。列入表3-
32、11中。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3)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直接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物体(品),称为“起因物”;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直接招致(造成)伤害发生的物体(品),称为“致害物”;致害物作用于被伤害者(人和物)的方式,称为“伤害方式”。第四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对伤害方式的研究,一可改进和完善劳动(安全)保护用品的品种和使用;二可相应加强针对
33、那些没有适用安全护品的伤害方式的安全预防和保护措施。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2.事故要素作用的7种组合 在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五种事故要素可能同时存在,或者部分存在。见表3-14所列。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二.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征兆(一)施工安全隐患的构成、类别和检查 在工程施工中能够或者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存问题称为“施工安全隐患”。只有及时发现和消除在施工各个阶段、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掌握安全隐患的构成、类别、基本表现形式和检查要求。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1.安全隐患的构成 在生
34、产安全事故的五个基本要素中,由于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一般只有在事故发生时方能表现出来,因此,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和起因物存在时,就构成了安全隐患,其构成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不安全状态+起因物;第二种:不安全行为+起因物或者不安全行为(同时也是起因物);第三种: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2.安全隐患的类别1)按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的事故种类划分 一般可划分为以下12种:(1)用电事故安全隐患(简称,意为可能引发用电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以下同此含义)。(2)火灾事故安全隐患。(3)爆炸事故安全隐患。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4)坍塌事
35、故安全隐患。(5)施工机械和设备倾翻、倾倒事故安全隐患(涉及停放和设置场地状态;安装和附着固定状态;支垫状态;配重状态;工作和荷载状态以及轨道情况和安全嵌固、阻挡装置状况等)。(6)施工机械和施工设施局部损坏(折断、垮塌等)事故安全隐患。(7)自升(滑升、提升、爬升、倒升)式整体施工装置(模板、脚手架、工作台等)坠落和失控事故安全隐患。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8)窒息和中毒事故安全隐患(包括危险或不良施工场所与作业环境、毒气和有毒物品的存在等)。(9)高处作业、水上作业和交叉作业伤害事故的安全隐患。(10)安全防护设施、护品的配置与使用不到位的安全隐患。(11)违章指挥和违章
36、作业事故安全隐患。(12)预防火灾措施不到位事故的安全隐患。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2)按安全隐患涉及的安全工作方面划分(1)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缺陷隐患。(2)安全施工措施缺陷隐患。(3)安全工作制度缺陷隐患。(4)安全岗位责任不落实隐患。(5)现场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不到位隐患。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3.安全隐患的检查 制订和落实齐全到位的安全预防措施、检查和及时发现与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并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三道关口。对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应当采取阶段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安全管理
37、部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施工管理人员检查与班组检查相结合以及安全隐患检查与安全生产教育相结合。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二)施工安全事故的征兆 在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所显示出的即将或可能要出事故的迹象,称为事故的征兆。如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撤出人员和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减轻事故的伤害和损失。因此,事故征兆是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1.事故征兆的类别 (1)按征兆出现的顺序划分,事故征兆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类:、(2)按征兆所示的事故划分,一般都有某种征兆前提出现的事故有基坑(槽)塌方、脚手架和多层转运平台倾倒、脚手
38、架局部垮架、脚手架垂直坍塌、支撑架垮架和倒塌、建筑物倒塌、机械设备倾翻、自升式施工设施的坠落、火灾等。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2.常见的事故征兆 表3-15和表3-16分别列出了一些事故发生前的常见征兆和有孕育过程事故的一般可能出现的征象。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三)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和特性1.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1)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图解 事故的五个基本要素形成3类安全隐患;在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的情况下,起因物开始启动,向三期事故征兆发展;在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应急
39、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由事故5要素的7种组合形式事故。这就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基本的内在规律。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2)研究和把握事故内在规律的基本要求 研究、认识事故的内在规律是为了把握它,并据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消除、阻止和保护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其伤害和损失。具体要求为:掌握各种事故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联系;掌握事故要素得以存在、孕育、发展、启动与造成伤害作用所需的条件和因素;消除孕育和发展事故、因素应当采取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此外,还应从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中正确认识事故的特性(必然性、偶
40、然性、多发性、可防性和难控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2)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难控性“多发事故难控、偶发事故难防”,无论是事故的多发性,或是事故的偶发性,反映的都是事故的难控性。所谓难控性,就是对事故的预防控制难以达到完全杜绝各类大小事故发生的要求。之所以存在事故的难控性,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对影响实现杜绝或有效控制事故发生要求的因素,归纳起来有“六个研究、认识、掌握不够”,“五个不到位”和“四个不高”。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它们是:六个研究、认识、掌握不够:对
41、事故发生内在规律的研究、认识和掌握不够;对“高、难、新、特”工程施工安全保障要求的研究、认识和掌握不够;对造成事故发生的反复性(多发性)和偶然性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的研究、认识和掌握不够;对安全作业的环境条件、安全施工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切实性、有效性、保证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认识和掌握不够;对全面落实各级施管人员的安全责任及监督工作的研究、认识和掌握不够。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五个不到位:全面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和落实工作不到位;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不到位;班前安全交底和班中检查工作不到位;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急预案及其配置工作不到位。四个不高:主
42、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不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工作素质不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投入不高(达不到相应要求)。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三三.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1.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2.施工企业应当
43、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施工企业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
44、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施工企业还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施工单位如有分包的,应当分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公路与水运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施工企业同时还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
45、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第四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3.事故隐患的报告 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督监察部门和有关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
46、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第四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4 事故隐患报告的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路与水运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五节第五节: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一、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1、相关法规的规定 危险性较大工程一直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安全管理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好的计划和指导手册,即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实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第五节第五节: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要点 根据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