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养成的习惯养成的五大误区五大误区误区一误区一只重视动作性习惯,忽视智慧性习惯u 谈到习惯,很多人只想到了动作性习惯,忽视了智慧性习惯。u 智慧性习惯是智能活动经常化的方式,它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思想观念做支持。误区一矫正u 案例点睛u 有这样一个小实验:首先深呼吸,用最快的速度大声喊“老鼠”,看最多能喊多少下,当你停止时,突然问“猫怕什么,马上作答”,几乎每个人都回答“老鼠”,天哪,猫怕老鼠?这就是习惯性思维!u 在现代社会,思维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比如有的孩子养成了从“阳光”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就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误区一矫正u 而有的孩子却总是从“阴密”
2、的角度去看问题,他就对任何事都不同再比如,有的读于失收时,总能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而另外的转子却店是从客观方面找原因。有的孩子,总是从体谅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而有的孩子,却总爱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误区一矫正u 家长不能只抓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思维习惯的培养,思维习惯的路养非常重要。u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优良的思维品质,使孩子成为思维最灵敏的智者,防止孩子在思维上养成钻牛角尖、肤浅、死板等坏习惯。误区一矫正u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从他思维的深刻性、敏
3、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以下的思维习惯:u 对什么都好奇的习惯。u 好问的习惯。u 勤于思考的习惯。u 三思而后行的习惯。误区一矫正u 不停留在表面,善于深思的习惯。u 独立静心思考的习惯。u 遇事善于反思的习惯。u 善于抢答,敏捷思考的习惯。u 遇事能分清主次的习惯。u 思维有条理的习惯。误区一矫正u 善于分析的习惯。u 善于归纳的习惯。u 善于推理的习惯。u 独立判断的习惯。u 善于系统、综合地看问题的习惯。u 善于类比的习惯。误区一矫正u 善于分析的习惯。u 善于归纳的习惯。u 善于推理的习惯。u 独立判断的习惯。u 善于系统、综合地看问题的习惯。u
4、善于类比的习惯。误区一矫正u 思考问题一环扣一环,严谨的思维习惯。u 善于从事物间的内部联系看问题,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习惯。u 遇事多思考,不过早下结论的习惯(慎思明辨的习惯)。u 学习时善于举一反三的习惯。误区一矫正误区二误区二训练过于死板,忽视创造性习惯u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一律”,但是这里的严格针对的是行为,对思维不能强求“一律”。u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育出来的孩子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管得过死,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为代价来进行养成教育。误区二:训练过于死板,忽视创造性习惯u 在习惯养成时,家长必须充分重视孩子创新习惯的培养,如:u 善于观察的习惯。u
5、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u 敢于质疑,敢于怀疑权威的习惯。u 敢于争论,敢于挑战的习惯。u 对事物刨根问底,富于探索的习惯。误区二矫正u 喜欢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u 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发散思维习惯)。u 遇事既能正着想又能反着想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u 不钻牛角尖,多思路想问题的习惯(求异思维的习惯)。u 这种方法不行,立刻想到另外一种方法的习惯(灵活思维的习惯)。误区二矫正u 遇事善于联想的习惯。u 富于幻想的习惯。u 善于重组的习惯。u 敢于冒险的习惯。u 倾听别人的谈话,并常从别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的习惯。u 有主见,不轻易迎合别人的习惯。误区二矫正误区三误区三只重视理智教育,
6、忽视情感教育u 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理智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造成了一些孩子的情感“荒漠化”,如不孝敬父母,不尊敬长辈,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不注意他人感受等。因此,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尤其是情感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养成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操。u 情感是一种“体验”,必然要通过“行为”反映出来。如果形成定型性的体验,那么反映在行为上就是情感习惯。如对父母的爱,对腐败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形成定势后,就会变成自动化的反应,这种定型性的行为就是情感习惯。误区三矫正u 有的孩子见到书本就喜欢;有的孩子见到父母就有爱的表现;有的孩子见到别人有困难就帮助;有的孩子见到别人有苦难就同情
7、。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的情感习惯。有的孩子稍有挫折,就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稍不遂意就大吵大闹,乱摔东西;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以为然,既不着急,也不害羞;有的孩子情感麻木,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如果这些反应形成习惯那是多么可怕!u 所以,道德情感习惯的培养尤为必要,如:误区三矫正u 爱父母,爱亲人的情感习惯。u 爱集体的情感习惯。u 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习惯。u 对英雄模范敬佩的情感习惯。u 热爱真善美的情感习惯。u 对先进同学羡慕和力争赶超的情感习惯。误区三矫正u 珍视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习惯。u 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就感到快乐的情感习惯。u 同情弱者,为他人付出就感到快乐的情感习惯。
8、u 遇到挑战就兴奋,战胜困难就激动的情感习惯。u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情感习惯。误区三矫正u 勇于承受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的情感习惯。u 对学习和工作有责任感的情感习惯。u 对自己的错误产生自责和内疚的情感习惯。u 爱学习,对知识有浓厚兴趣的情感习惯。u 对学校和集体有使命感的情感习惯。u 对别人的成绩和进步羡慕、赞赏而非嫉妒的情感习惯。误区三矫正u 对他人充满谅解和信任的情感习惯。u 对老师和长辈心怀感激的情感习惯。u 有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的情感习惯。u 对错误和过失有自责感的情感习惯。u 对缺德的小人会鄙视的情感习惯。u 痛恨腐败的情感习惯。误区三矫正误区四误区四只重视整齐划一
9、,忽视个体差异u 在教育中要求孩子整齐划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u 在习惯培养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他们被动、机械地接受。在解订具体的行为规范时,不要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给接子过分的限制。u 因此,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育内容、教育方法要适合每个孩子的特点。误区四矫正误区五误区五将养成教育泛化、绝对化u 我们强调养成教育,并不是说只要抓好养成教育就万事大吉了。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习惯性的行为也有非习惯性的行为。u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的、自己熟悉的情
10、境外,还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不熟悉的情境,这时采取什么行为,就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意识不是靠简单地训练产生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育。u 所以,只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而忽视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误区五矫正u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习惯培养是基础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甚至不能说是最重要的,只能说非常重要。所以习惯的培养不能泛化、绝对化。u 养成教育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思想深也发生变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u 尽管习惯与人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是构成人格的组成部分,但是习惯与人格、思想道德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
11、性关系。误区五矫正u 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比如,一个贪官、一个奸商可能具有一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之所以变成坏人是另一套系统在起作用,是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了他,所以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u 我们强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把它抬到无限高的位置,习惯很重要,但它只是做人的一个方面,看一个人是不是杰出人才,不能只看习惯。一些杰出人物并不是从小就被要求形成全面的“好习惯”,他们可能在生活小事上不拘小节,但他们往往有很好的直觉和创造力,对所研究的领域有浓厚的兴趣,能把力量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误区五矫正u 世上很少有做得面面俱到的人,能得诺贝尔奖的人不一定特别讲究卫生,杰出的文学家可能不太讲究礼节。u 所以教育孩子要全面分析,学会取舍。u 养成教育很重要,但不是教育的全部,不要泛化。误区五矫正u 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重点也不相同:u 中学生以思想教育(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为中心,兼顾其他。(当下)u 大学生以政治教育(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等)为中心,兼顾其他。(未来)u 虽然不同阶段教育重点不同,而且不必面面俱到,但是一个人一辈子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误区五矫正谢谢观看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