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沧海教案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了最高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二、认定目标: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齐读,教师加以点拨后自行认定。 三、合作探究: (一)预习检测:(落实双向细目表“字形字音”“重点词语”“解词释义”部分。)碣(ji)石 澹 澹(dn
2、dn) 竦 峙(sng zh)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以:连词,来。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何:副词,多么。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代词,指大海。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至:达到极点。(1) 作者介绍:(略)(落实“文体知识”部分)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初读文本,感知诗歌朗读节奏。 观沧
3、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三) 研读文本,深入解读。 1.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那些景物?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深秋的日月)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4、2.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象的?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四、课堂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观沧海。 2、完成配套练习内容。六、 板书设计观沧海观海地点:东临碣石海的宏伟海水:水何澹澹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波:洪波涌起海的气概日月出其中星汉出其里 辽阔雄壮想象奇特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