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条的动与静说课稿一、 教学背景 线条的动与静是江西美术出版社第7册第2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型课程。本节课主要是学习线条的的知识,感受直线给人静止的感觉,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本课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感受线条的魅力,发现生活中线条的美,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我将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学习主体转变,心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生活中线条的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也具有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将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2、造力。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本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线条的知识,感受直线给人静止,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2. 方法与过程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动手制作,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线条的知识,发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形态,学会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二、 活动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行为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新授过程中,我将提出问题,如:同学们,看了这张图片之后,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请同学独
3、立思考,举手回答。对于回答的好的学生,我将给予口头表扬。对于回答的不太正确的学生,我将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我将布置一张课程练习,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绘画一张作品。绘画完成后,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选出优秀的作品,贴在作品展示区,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三、 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欣赏美、发现美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美术的知识制作或绘制美术作品的能力。”线条的动与静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线条的知识,感受直线给人静止的感觉,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我将用欣赏、观察比较、制作示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用展示自己
4、绘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作示范过程中,我将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树的树干和叶子,感受直线给人静止,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学生在欣赏,想象,制作等环节中体验线条带来的美感,欣赏和发现生活中线条的美。本节课分为导入、新授、制作、小结四个环节。首先是导入部分,我将拿出,自己绘制的直线和曲线的图片,请同学欣赏,并回答图片中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线条的动与静。接下来是我新授部分。我将会运用多媒体展示PPT,播放生活中关于线条使用的图片,请学生欣赏和分析。并回答我设置的几个问题,如:同学们,图片中的直线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举手回答。得出本节课的重点直线给人静止,曲线给人
5、流动感觉。然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请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棵树,首先是树的树干,笔直的,静静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即使有风吹过依然静静的站在那里。从而感受直线给人静止的感觉。在想象自己是这个树的叶子,一阵风吹过,离开树的怀抱,随风飘动,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感受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的难点。其实本节课的第三环节,制作环节,我将布置一个课堂练习,请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线条绘制作品。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我将巡视每个学生绘制情况,依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如,对于用直线绘画的学生,我将引导他用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线条绘制,增添画面的美感。绘制完成之后,我请学生自评、互评,我的评价为辅,选出优秀的作品,贴在作品展示区,以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最后进入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课程小结。我将引导学生根据我的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线条的使用,发现中的美,对,美术这门课产生兴趣,感受绘画带给他们的快乐。四、 教学体验 本节课,在导入时,我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在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本节的的学习,既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