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 非物质化遗产学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目录(五)传统生活知识(三)传统工艺美术(六)传统仪式(四)传统生产知识(二)表演艺术(一)民间文学(七)传统节日第七节传统节日类遗产 一、传统节日类遗产及基本范畴(一)概 说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首次提到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2004年纪宝成教授向全国人大会十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传统节日保护问题再一次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传统节日遗产呢?所谓传统节日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传统节庆活动
2、。传统节日遗产的三大特征:第一,必须具有足够长的历史;第二,必须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第三,必须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中的精品。(二)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节日的源起,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原始宗教的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以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送灶节,腊月三十的除夕等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苗族的牯脏节、白
3、族的火把节,彝族的虎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雪顿节,迄今都还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他们称某节时,不是称“某某节”,而称“某某祭”。(三)传统节日分类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特别是自然神)崇拜、驱邪禳灾等仪式活动有关。一些人也试图以此作为传统节日的分类标准。但这种思路虽清晰但又彼此矛盾的分类体系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传统节日多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复合体,如历史上的春节既有驱邪、祭祖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人们很难将这些多功能文化现象简单地纳入某一节日。
4、此外,节日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有所变化。文化功能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是不存在的。例如:端午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驱疫仪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的驱疫仪式很快便演化成为龙舟竟渡,拯救越王勾践、吴王夫差,并最终定格为拯救屈原。如果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属性简单地定位于某一时段,并用它来涵盖历史上端午节的所有功能,就等于否认了该节日的发展过程。依季节顺序,暂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春、夏、秋、冬四类。1.春季传统节日(1)上巳节 先秦时期的上巳节最初设置在每年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才固定为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从时间与功能上看似与远古春社有
5、关。春社源于祭土。在古人观念中,世上万物都是大地孕育的结果。在春社祭土时,人们都会通过男女交配的方式,促进土地的孕育能力以获得农业丰收,于是,春社无形中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性开放的节日。古人对这个节日是这样描述的:“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在这个充满性爱的日子里,人们祭祀的主神渐渐变成了主生育之事的高媒。今天,在这个充满性爱的日子里,人们祭祀的主神渐渐变成了主生育之事的高媒。今天,从河南三月三人祖会上所看到的祭伏羲仪式,壮族三月三歌圩以歌为媒去寻找配从河南三月三人祖会上所看到的祭伏羲仪式,壮族三月三歌圩以歌为媒去寻找配偶的仪式,
6、仍能感受到几千年前人们令会男女祭祀高媒的场景。偶的仪式,仍能感受到几千年前人们令会男女祭祀高媒的场景。从表面看,我国历史上的所谓大型春社活动似乎早已绝迹,其实不然。在我国比从表面看,我国历史上的所谓大型春社活动似乎早已绝迹,其实不然。在我国比较偏远的地区,如汉族四川绵阳地区窦圌山传统庙会(农历三月二至三月初六)、较偏远的地区,如汉族四川绵阳地区窦圌山传统庙会(农历三月二至三月初六)、安县雎水镇春社踩桥会(农历二月初七)、河北涿州楼桑春社庙会(农历三月二安县雎水镇春社踩桥会(农历二月初七)、河北涿州楼桑春社庙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壮族的三月三歌墟、侗族的三月三歌会、赶歌坪等十三
7、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壮族的三月三歌墟、侗族的三月三歌会、赶歌坪等传统民俗节日,几乎都与远古的上巳节有关,是当地节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俗节日,几乎都与远古的上巳节有关,是当地节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寒食节 从表面上看,寒食节似乎是一个明显起源于民间传说的传统节日。话说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介子推身前马后为其护驾十九年。一次,他们迷路山中,炊断粮绝,重耳奄奄一息。这时,介子推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的腿肉,用火烤熟,为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悦,退隐山林,不肯复出。重耳想通过放火烧山的办法逼子推出山受封,不料介子推却抱树而死。重耳见状伤心至极,遂发布
8、禁火令,从此有了一年一度的寒食。但事实上寒食并非起源于纪念介子推,而是与远古的改火旧习有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为什么一定要仲春禁火呢?因为仲春正是天空中大火星出现之时,古人认为这个时候若不禁火,无异于火上浇油,酿成灾害,因此寒食期间必须禁火。据后汉书讲,最初的寒食节禁食时间很长,最长的有一百零五天之多,最短的也有近一个月。寒食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威胁。魏武曹操当政后,下明惩令云:“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但寒食之风的真正衰落期出现在南宋以后。寒食节为我们保留下了什么样的节日遗产。饮食上,
9、便有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等节日特食。在节日贡品中又有子推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等。这些节日食俗多半都有深刻的寓意。如蛇盘兔寓意富贵;子推燕寓意不忘介子推的高风亮节(山西介休方言云“燕子”为“念念”)。游艺方面又有蹴球、荡秋千、赏花、踏青、插柳、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等等。上述活动有些流传至今,有些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沉寂的历史。这些独特节俗的保留,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留下了一笔极为丰富的资料。(3)清明节 清明节因祭祀先人,故又称“鬼节”或“冥节”。从节日功能看,清明节的主要功能是扫墓祭祖,其真正动机是增进族群间的血亲意识。魏晋南北朝时
10、,虽战乱频仍,但扫墓传统保持依旧。唐朝前后,人们将扫墓作为寒食节的一项中心内容被确定下来。但随着寒食、清明二节的合一,扫墓又成为清明节的一个主要内容被固定下来。再加之上巳节的踏青郊饮、令会男女、祭祀高媒、祈子祓禊等习俗的融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变得越发杂芜。清明节的功能通过祭祀已故祖先,唤起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从而使整个家族在血亲观念的感召下变得更加团结。这也是一个功能单一、又无任何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能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法制社会中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尚有汉族、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个民族保留有过清明节的习俗。(4 4)浴佛节)
11、浴佛节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或“泼水节”。该节日最早出现在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土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舶来型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四月初八,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所以,为刚刚出生的佛祖“沐浴”,便成为该节日中的主要仪式。这天,僧尼们备好香花灯烛,置金盆于院中,请出铜制释迦牟尼童年像一尊,放入盆中,并用五色香水浴佛。浴后围观者争求浴佛水饮漱,据说可以消灾去病。浴佛节期间,僧家还要请善男信女赴斋会吃斋,同时施舍圣水。节日期间,善男信女们还要买龟鱼螺蚌等到河边放生。四月初八也是妇女们赴庙会求子的日子。在山东聊城观音庙,神案前摆有许多泥娃娃,有坐,有站,有爬,有舞,皆男性。在民间,浴佛节期间的民俗活
12、动是相当丰富的。节期内很多地方都有浴佛、巡游、斋会、吃缘豆、求子、拜药王等各种佛事活动。(二)夏季传统节日汉族地区的夏季传统节日主要有端午节、天贶节、七夕节、中元节等。(1)端午节 每年阴历五月初五举行,故又名“端五”、“重五”。历史上的端午节是在古老的宗教驱邪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俗话说:“枇杷黄,医生忙”。为什么枇杷黄的时候医生忙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如果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寨,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什么故事。但如果是家家户户,村村寨寨同时送瘟神,大家就会争先恐后,力争将本家或本村瘟神尽快送走,于是出现龙舟竞技的场景。但随着人们抵抗瘟疫能力的提高,五月端午送瘟神的原始功
13、能逐渐丧失,根据时代的需要出现了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诸说。在表现形式上又有划龙舟、打石战、带香囊、系五色缕、挂艾草、饮雄黄酒、沐兰汤等多种形式。(2)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最初起源于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星的传说。传说,牛郎本是个朴实农民,而织女则是位心灵手巧的仙女。一次,织女随姐妹下到人间湖中洗澡,与牛郎相遇结婚。婚后生儿育女,生活十分美满。玉帝知道小女下嫁人间,恼羞成怒,派西王母硬是把织女抢到天上。牛郎知道后携儿女追赶,西王母拔银簪划河为界,将二人分隔在银河两岸。后玉帝为情所动,让他们二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晚相会一次。人们为了纪念牛郎织女,便在每年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
14、会这天举行仪式,纪念这对恩爱夫妻。主要仪式是妇女们向织女乞巧。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将庭院收拾干净,摆桌上供祭祀织女。仪式结束后,姑娘们向织女乞巧。南方讲究结彩楼、穿七孔针,以比试女工。北方则是丢巧针于水面,通过观看水底针影,判断自己巧拙。此外,还有些地方是通过蜘蛛结网之疏密程度来定夺巧拙的。这些仪式尽管不乏俗信成分,但也不难看出仪式本身所具有的督促女子功习女红,培养其生活能力与生产能力等教育功能。此外,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在弘扬传统爱情观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教化意义。丧仪的程式非常复杂,从初死、报庙、奔丧到大殓直至出殡。为使死者死后能够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更为后人能因此而得到他的庇护,丧家几
15、乎竭尽其能事,将每个仪式都操办得相当铺张。这虽然不乏浪费之嫌,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为各种仪式所准备的各种礼器、寿衣、戏曲等等,却为我们保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与传统技术工艺、表演艺术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这也是保护这类遗产的价值所在。(3)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或“施孤”,道家称为“中元节”,并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是个典型的祭奠亡灵的节日。据说这个节日最初只是个印度的佛教仪式。因为这个仪式的基本动机是激励佛家弟子行孝,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暗合,所以,传入中国后便得到迅速普及,成为盛极一时的民俗节日。传说释伽牟尼弟子目连的母亲生前作恶太多,死
16、后堕入地狱,每日都像蝙蝠一样受倒悬之苦。目连看罢,苦不堪言。便请求佛祖超度。释伽牟尼让他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宴请十方僧侣,让僧侣为他的母亲以及常来骚扰他母亲的冤魂超度亡灵。传说“盂兰盆”一词的本义就是“倒悬”意思。这个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传统仪式,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土。是日,所有的佛教寺院都要举行盛大法会,僧侣沿街搭台念经,以安慰孤魂饿鬼。大同4年,梁武帝以帝王身份设斋,使这一刚刚引进本土的佛教节俗得到迅速普及。而本土的道教则将原本依附于七夕节的斋会移到七月十五,利用佛教营造出的节日气氛为本教义服务,盂兰盆节也因此被道教改称“中元节”。时间在唐代。中元节中的民间仪式均在晚上举行,地点选在河
17、边江边。仪式的主要内容是施放焰口。施放焰口的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放河灯(莲花灯)、烧法船、烧灵房等仪式。放河灯的目的是为死去的鬼魂指路;烧法船是将死去的鬼魂送到幸福的彼岸世界;烧纸币是为了给死去的亡灵送去冥钱;烧灵房则是为他们送去温暖的家。盂兰盆会的真正目的,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元节仪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增进了家族之间的亲情,这对于增进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三)秋季传统节日汉族地区秋季传统节日有三个:中秋节、重阳节和寒衣节。(1)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因时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在两汉时期便已具雏形。当下的中秋节则始于唐,兴于宋。祭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祭月
18、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仪式。初十后,老的仪式。初十后,老北京的街头便开始有北京的街头便开始有人贩卖木版印刷的人贩卖木版印刷的“月宫码月宫码”、“兔爷码兔爷码”。神码画像各异,但必神码画像各异,但必有玉兔捣药图形。很有玉兔捣药图形。很明显,这些神偶的来源与嫦娥奔月传说有关。明显,这些神偶的来源与嫦娥奔月传说有关。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是兔爷摊子。兔儿爷人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是兔爷摊子。兔儿爷人形兔脸,将军打扮。左手抱臼,右手拿杵,形兔脸,将军打扮。左手抱臼,右手拿杵,背插令旗,坐狮骑虎,好不威风。背插令旗,坐狮骑虎,好不威风。祭月的供品为月饼及各色水果,惟独不供梨。供品上面还要插上红鸡冠花和带枝毛豆,鸡冠花
19、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毛豆是玉兔的最爱。南方则多供芋头。祭月仪式只有妇女参加,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皓月当空之时,人们在院中摆上供桌、神像,向月出的方向跪拜。中秋起源于古老的月神崇拜。月亮属阴,因此,中秋节成为女性的节日,拜月、祈子随即也成为仪式的主要内容。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节日糕点。北方的月饼讲究硬,南方的月饼讲究软,拜月后分而食之。此外,中秋还有偷瓜求子的习俗。人们给偷来的瓜穿上衣服,画上眉目,扮成小儿模样。然后让他乘舆坐轿,敲锣打鼓地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人吃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食,人们认为这样做便可怀孕。中秋节在传承中华民族浓重的家庭观
20、念,家族观念,在促进家庭团结与家族和谐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2)重阳节 时间在每年的九月初九,故称“九月九”。“九”为阳数之极,又因日月重九,故称“重阳”。重阳节至迟在西汉时就已产生。并且在当时就已经有了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东汉,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东汉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一日,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阳数之极便为老阳,阳极必变,因此,九九乃是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之数,与五月初五同属毒月毒日。茱萸味香浓
21、郁,可驱虫去湿,治风寒,消积食,菊花可清火去毒。所以,古人认为九月初九佩茱萸、饮菊酒、登高山可以避灾免祸。而吃重阳糕则取“步步登高”之意。这一习俗发展到唐宋之后,人情味更加浓厚,并逐渐演变成为邀亲朋好友身佩茱萸,携带佳酿,饮酒赋诗,拉弓射箭,登高赏菊的民俗活动。(3)寒衣节 阴历十月初一。传说这一天是阎王给鬼魂们放假的日子。天气渐凉,阎王允许活人给死人送寒衣,故称“寒衣节”。是夜,有墓人家携纸钱、鞭炮、糕点等前去祭奠,没墓地或远离墓地的人家,则在十字路口处烧纸钱、纸衣,以示天气转晾,后代为故人送寒衣及钱粮。寒衣节的文化功能,是通过为死者送寒衣而进一步增进宗法家族的血亲凝聚力和宗法意识。在人际关
22、系日益冷漠的今天,通过弘扬一些这样的节日,有意识地强调一下家族亲情,对于我们增强家族凝聚力,促进家族和谐,建立家族秩序,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冬季传统节日汉族地区的冬季传统节日主要有冬至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春节、立春及元宵节等等。除冬至节与其他传统节日有一定距离外,其他节日都集中在阴历年底年初,功能上也都是围绕着过年进行的,因此,可以将这些节日作为一个节日文化整体进行特别保护。(1)冬 至 这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相传汉代宫女做女红时,冬至后每天都要多用一根线,故民谚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后白天变长,宫女的劳动量也要随之增加。此外,民间还有阴气至极而
23、变,阳气开始上升的说法,故认为冬至是个吉日,民间亦有“否极泰来”之说。古人很重视冬至,秦以前曾以冬至为岁首,民间视为“小年”。魏晋称冬至为“亚岁”,南北朝称冬至为“岁首”,唐宋一直延用此说。无论皇帝还是平民,冬至这天都要祭天。旗人祭天吃白煮肉,供祖宗和乌鸦。民间贴九九消寒图,开始数九。道教以之为元始天尊诞辰,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的岁首。它的基本功能与仪式,便是在确定岁首的基础上,祭祀各种祖先神灵,祈求一年好运。(2)腊月初八 源于古老的腊月祭祖活动。但随着佛教的传入,此日又被解释为释伽牟尼的成道日,故又名“成道节”。腊八节的节日食品是腊八
24、粥。是由桃仁、松子、栗子、柿子、红豆、糯米、红枣等多种原料混合熬制而成的节日食品。传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前苦苦修行,经常挨饿。一次在他就要饿死的时候,一位牧羊女用一碗大米奶粥挽救了他,并使他最终修道成佛。此后,为纪念这件事,人们这天上街浴佛,并熬制腊八粥,施粥扬义,弘扬佛法。腊八粥也最终流入民间,成为民间的节令小吃。在腊八节这天,还有跳傩仪式。这种古老的仪式来源于更古老的腊月驱傩仪式。但发展到了宋代,古老的方相氏、十二兽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门神、将军、判官、钟馗、小妹、六丁、六甲、符使、神兵的出现,古老的傩仪也出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驱傩仪式通俗化的另一路径,便是贫者数人为一伙,装妇人鬼神,敲锣
25、打鼓,巡门乞钱。将原始的义务性驱鬼活动,演变为以讨饭为目的,以打鬼为手段的乞讨活动。并由此演绎出腊月特有的驱傩仪式跳灶王。(3)腊月二十三 灶王升天日,民间祭灶。祭灶是上古五祭之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祭俗。关于灶神,有人认为是黄帝,有人认为是祝融。但据杨堃先生考证,最早的灶神应该是蛙。因灶火熄灭或炉灶久弃不用,潮湿的灶坑中常有青蛙躲藏,故民间以为青蛙即灶神。上古祭灶皆在夏季,东汉以后,祭灶才改为冬季。有关灶神是一家之主的说法,古已有之。但灶神还同时兼着玉帝特使的身份,随时督察民家的一言一行,并定期向玉帝禀报的说法,却是唐代才出现的。在祭灶时间上,有“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的说法。还有一种是按“
26、阶层”划分的,有谚云:“官三,民四,蛋家五”。灶王是一家之主,祭灶自然是男人的事,女人是不能参与祭灶的。祭灶前首先要准备供品。供品主要有猪头、瓜果、麦芽糖之类。还要准备用松、柏、冬青树扎成小把的灶柴、用秫秸扎成的灶王爷的坐骑、鹰犬和贴在灶前的灶王像等等。腊月二十三日傍晚,男人们便会取下旧灶王像,换上新灶王像,谓之“换新衣”。祭灶神时,除唱神歌祭神外,还要用灶糖为灶王抹嘴,以免他上天之后面对玉帝信口开河,讲主人家的不是。祭拜完毕,用灶柴将去年的灶王神像和今年新买的灶王坐骑等一同烧掉,仪式即告结束。(4)除 夕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故又称“年三十”。除夕仪式从准备年夜饭开始。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很
27、少邀外人参加。此时即或是出门在外的人也必须在吃饭之前赶回。没回的,吃饭时也要为他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年夜饭包涵有许多象征意义。如吃鱼时一定要留一点,以示“年年有余”。包饺子时要在里面放上钱币、枣、糖等。吃到钱意味着发财,得子,生活甜蜜。除夕夜绝大部分仪式如贴门神、贴春联、挂苇索、放爆竹、唱傩戏、守岁等等,都具有年终岁尾驱鬼除魔的意味。除夕仪式的种类 贴门神当时的门神用桃板刻成。在民间信仰中,桃木具有神性。据说将它们画在门上,或是设置在门的两旁,就可以阻止恶鬼的进入。除神荼、郁垒外,当时的人们还有在门上画虎。据说鬼魅一旦钻入圈套,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将它们捉去喂虎。唐宋时期,钟馗取代了神荼、郁垒而
28、成为新生代门神。明代出现了白脸秦琼和黑脸尉迟恭两位门神。贴春联用桃木板,以后改为红纸;挂苇索在门口下“套子”“套鬼”;放爆竹驱鬼;唱傩戏驱鬼;守岁不睡,保平安。除夕夜是一年的关口,人们为度过这个难关,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这些节日仪式在传承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在增强家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确实均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春 节 农历大年初一,古称“元旦”。现统称“春节”。节仪丰富。初一一早给长辈拜年,后,在长辈带领下,前往亲朋家拜年。初二是媳妇“归宁”、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祭财神。半夜出城,到财神庙借“元宝”,以求一年
29、财运。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贴“老鼠娶亲”年画。除要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张罗饭食外,还要早早熄灯,以免搅了老鼠的好事。初四是民间迎神的日子。据说腊月二十四民间都要送诸神升天向玉帝述职。初四返回人间。在这天下午要举行迎神仪式。初五也叫“破五”。吃“破五饺子”。破五之后,年节活动告一段落。人们这才可以将这几天积攒下的垃圾倒掉,将祭祖供品撤掉。还可根据这天的天气情况判断一年的丰歉。初五还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是日商家祭财神,在幌子上挂红布,准备开张营业。(6)立 春 立春又称“打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迎春仪式通常在东郊举行,仪式的主要内容是祭祀春神句芒。此前,人们要先做土牛一匹,供众人在仪式上鞭挞。
30、之后,人们将抽碎后的土牛分献给各户,以乞求当年的丰收,该仪式通称“鞭土牛”或“鞭春牛”。此外,立春这天人们还要吃生萝卜、吃春饼、饮春酒、吃五辛盘。五辛盘又称“春盘”,是由葱、蒜、椒、姜、芥等五种辛辣调味品调制而成的就餐佐料。目的是叫猫了一冬的人们赶紧醒来,开始春耕。因此,醒春是立春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7)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汉代。据说汉武帝时,有臣子奏请祭祀太一神。他便立刻传人在汉长安城东南方建起了一座祭祀太一神的祭坛。一年分春秋两季用三牲祭祀。后又在长安西北的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专祭太一,其中尤以正月十五日夜最为隆重。这一天,人们从黄昏开始,便点起篝火燎炬祭祀太一神。元宵节真正的繁荣始于东
31、汉。这一年,蔡愔从印度求法归来,并在正月十五这天,将印度僧徒云集庙中,将印度于正月十五观佛舍利放光雨花的习俗介绍到中国。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全国于正月十五日夜燃灯表佛,从而使正月十五的燎炬习俗从宫廷走向民间。至晋代,我国已有张灯习俗。进入隋唐后,中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大动乱,元宵佳节的观灯习俗也得到了空前繁荣。唐代宵禁虽严,但元宵节期间也还是特许弛禁三日的。这期间“灯明如昼,山棚高数百丈,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唐代都城长安不但出现了高达二十丈的巨型灯轮,还出现了灯树、灯楼。这种奢靡的节日习俗很快便风靡全国,赏灯成为元宵佳节的主要娱乐形式。至宋节期由三日改为五日,灯笼制
32、作也比唐代更加讲究,出现了所谓“灯山”。此外,走马灯、绘图灯笼及灯谜的出现,也更进一步增加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药的发明和随之而来的爆竹、焰火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至明代,元宵节的节庆活动不但从宋代的五天改为十天,灯笼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绘有人物、动物、植物的各色花灯,已成为灯节主角。这一时期的焰火也花样翻新,出现了彩舫莲、赛月明、紫葡萄、霸王鞭、琼盏玉台、金蛾银蝉、七圣降妖、八仙捧寿、黄烟儿、绿烟儿、紧吐莲、慢吐莲、十缎锦、一丈菊等众多品种。清代在继承明代灯艺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冰灯。在节日活动方面也继承了历史上舞狮、舞龙、闹社火、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
33、、打腰鼓等一系列民俗传统,使元宵佳节成为一个展示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间文艺的大舞台。正月十五还是人们求子的日子。在北京,不孕妇前往朝阳门摸钉。门钉是男性性器的象征,摸到门钉,意味得子。在江苏,元宵节一早,不孕妇便被众人拖出门外,用竹枝、木棍抽打,最后由丈夫出面烟酒谢众。广州人的祈子方法则是偷莴苣。莴苣当地又称“生菜”。生,乃孕育之意。可见,正月十五祈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外,元宵是正月十五特有的节日食品。传传统统节节日日的的意意义义(四)1.1.保住了传统节日保住了传统节日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服饰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服饰文化也就保护下来了文化也就保护下来了1.1.保住了传统节日保住了传统节日 一个民
34、族最优秀的一个民族最优秀的饮食文化就保护下饮食文化就保护下来了来了3.3.保护了传统节日保护了传统节日一个民族最优秀的表演一个民族最优秀的表演艺术也就保护下来了艺术也就保护下来了5.5.保护了传统节日保护了传统节日一个民族最优秀的装潢一个民族最优秀的装潢艺术也就保护下来了艺术也就保护下来了元宵节5.5.保护了传统节日保护了传统节日一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道德也就保护下来了一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道德也就保护下来了非遗分类的问题 对非遗实施科学分类很难。要想“科学”,不但要考虑到分类学本身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非遗自身的分布规律与传承规律。目前分类体系建设,基本是自说自话,互不兼容。这说明我们对非遗的分
35、布规律、传承规律还缺少了解。而这些分类体系,也将给今后各国非遗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特别是给今后各国的建档、查询、交换、交流带来重重困难。因此,制定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分类体系,不但必要,而且及时。一个科学的非遗分类体系应满足以下六方需求:(一)包容所谓“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一个科学的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应该适应所有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时,充分考虑到各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尽量找到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划分中的“最大公约数”,使我们的分类体系能够获得更多国家的接受。(二)对等无论何种分类体系,各类别间都
36、应该呈现出明显的“平级”关系。在非遗分类体系中,“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都属“平级关系”。但如果将“传统表演艺术”下属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与“民间文学”相并列,或是将涵盖面更广的“民俗”与“民间文学”相并列,也就等于将“食品”与“包子”、“馒头”并列,其结果必然会因逻辑上的混乱而使分类变得毫无意义。(三)唯一分类要求各类别间必须保持严格的平行关系,即一个项目只能放到一个类别中。如果既可放到A类别中,也可放到B类别中,则说明该分类体系在界限的划定上已经出现问题。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基本要求,我们迄今仍无法做到。如一个传统节日食品在不同的遗产名录
37、中,居然被放置在了“传统工艺”、“民俗”、“美术”等完全不同的类别中。这种因界定不严而导致的分类上的问题,很容易使统计失去应有的意义(四)均等在科学的分类体系中,各类别的含量应大致相近或相等,如果各类别含量相差悬殊,分类同样会出现问题。而目前的分类体系中,各类别间的项目数量相差悬殊,有的达1:12,有的甚至高达1:30之多,从而使分类失去意义。而据我们调查,一些数量极少的非遗项目如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等,完全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纳入到其他类别中去,使分类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和明了。(五)统一 科学分类的标志之一是分类标准的统一。是按“内容”分,还是按“形式”分,必须在分类之初做出明确判断。当前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基本上是按性质分的,于是有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等等。但如果在这个分类体系中夹杂了“文化空间”这类“非标”类别,就会造成申报时的“一项两投”(如传统庙会既可放置在“民俗”中,也可放置在“文化空间”中),从而给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统计与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完谢谢观看Truth is the lifeblood of life,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values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