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潘国青l适合学校教育科研良好氛围l四个特征:可以形成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相结合、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可以形成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可以形成保护和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可以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大教育科学观。l第一,提升对教育科研的认识l第二,提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l第三,提升对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l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l所谓学校教育科研,就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1 1、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意识的形成、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意识的形成,强调以校为本
2、强调以校为本;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学校、教师、学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学校、教师、学生生 2 2、“遵循遵循”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教育科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教育科研首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符合教育规律。二是研首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符合教育规律。二是指学校教育科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的研究,指学校教育科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的研究,并不一定是原创性的研究。并不一定是原创性的研究。3 3、学校教育科研中的研究主体更加突出、学校教育科研中的研究主体更加突出l学校教育科研的性质:学校教育科研从其性质上讲,是属社会科学研究,以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l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群众性
3、实践性校本性 明确四个关系,树立四个观念:l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l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向科研要改革思路”的观念l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观念l明确教育科研与师资队伍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观念 l教育科研的凝聚力l教育科研的开发力l教育科研的引导力l教育科研的提升力 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l基础知识扎实 成系统、讲体系;l基本技能熟练 计算、书写、画画、弹琴l解题能力较强 l学习态度勤奋,倡导勤学苦练 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l实践能力较差l
4、创新能力薄弱 l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缺失l人生观与价值观没有有效解决 存在问题和现象:l以智害体l以智损德l“以题害智”l“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差”是一个普遍存在 并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l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l专业人员即研究者l教师即“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l认识和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l教书匠-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l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l(一)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l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提高教师“质”的要求取代了对“量”的急需。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
5、空前的程度。l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l1986年美国的列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l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l日本早在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l英国2019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
6、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l我国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文本l科研活动:l专题讲座、学术报告l组织理论学习l教研活动(备课、说课、公开课-)l课题研究l专题研讨、教育论坛、(辩论)l论文交流、评比l成果展示、经验交流l编辑文集、出版刊物l理论学习氛围l教学研究氛围l学术交流氛围l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l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关系l经验总结与课题研究的关系l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的关系科研素养的内涵:l科研意识l科研态度l科研知识l科研能力l科研意识:科研认识、探索精神和参与意识l科研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7、l科研知识: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l科研能力: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研究操作、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l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l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l将工作小结变为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l将一般的经验总结改为事先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的专题总结l提倡教师写教育随笔、教育一得、教学一得l提倡教师做案例l提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l1、想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找课题l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l从问题到课题,问题课题化l一是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二是在问题中确立课题;对问题进行疏理、归纳、提炼,就是教育科研。l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8、程。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落差l1、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l“教教材”教什么?如何教?完全取决于教科书l2、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l“教什么”、“怎么教”主要依赖教师自身的经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 除了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之外,还要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l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l基于课程标准编制学年、学期课程纲要l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案l举例:(课程统整)l三维目标如何体现?l知识与技能、l过程与方法、l情感、态度、价值观l新教材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地方l如:语文新教材重视人文性,但工具性关注略嫌不够。如:作文教学习作例文,新教师感到困难l例:“随文练笔”阅读与写作一体
9、化的研究l课文太多,消化不良的问题l例: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写出有质量分析文章,提出建议决策咨询l新课程主张学习方式的改变l接受式学习l探究性学习l研究性学习l例:l新课程主张对话、交流和合作l小组合作形式主义、看似热闹流于形式l对话一问一答l新课程主张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l多媒体、白板运用存在的问题,取代黑板教师板书l例:l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l只关注预设,不关注生成(涉及教师智慧)l新课程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l学习机会均等的问题l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l教学中的“马太效应”l对策之一:视学生差
10、异是教育资源,进行分层递进教学l课堂教学的评价l主张激励性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多元评价等l但实践是关注结果,而且只关注学业成绩l学业负担、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过重l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负担l如何做到“减负增效”l教学有效性探索教学五环节l新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l作为必修课(占总课时的6-8%)自小学3年级始平均每周3课时l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l特征: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l但实践,时间、时空、内容上差距很大l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l2
11、、重视我们的经验,从经验中找课题l在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l经验中蕴涵着规律l经验是成果的基础,成果是经验的提升 明言知识明言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可传递(共享性共享性)、可反思、可反思(批判性批判性)默会知识默会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M.Polany M.Polany:“缄默的知识缄默的知识”(1956)(1956),实践技能很
12、难诉诸文字,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智慧根源于默会的力量。科学智慧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OECD(20192019)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新)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知识的冰山模型(知识的冰山模型(J.Brown,2000)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 两种知识的学习两种知识的学习显性知识特征隐性知识特征规范、系统尚未或难以规范、零星背后已经建立科学和实证基础背后的科学原理不甚明确稳定、明确非正式、难捉摸经过编码、格式化、结构化尚未编码,非格式化,非结构化用公式、软件编制程序、规律、法则、原则和说明书等方式表述用诀窍、习惯、信念、个人特技等
13、形式呈现运用者对所用显性知识有明确认识运用者对所用隐性知识可能不甚了解易于储存、理解、沟通、分享、传播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分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l经验积累帮助研究型教师构建个人知识,孕育实践智慧,丰富人生体验。l积极实践增加经验积累的“原材料”,多看,多做,多想。l勤于记录日记、随笔、博客、使经验显性化、文本化l善于整理归类、整合、解释,使经验条理化,系统化l回归实践运用、传播、使经验提升、增值l理性认识向行为实践的转化,也就是知识的内化。l零星知识向系统化知识的转化,即知识的整合化。l 3、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即知识的显性化l经验证明:将教师知识显性化将大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l不
14、断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也是研究型教师的特质之一(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l3、关注学校的特色,从特色中找课题 在学校固有的特色中寻找切入点 如:在学校固有的特色中形成、构建和完善校本课程l实践证明:学校校本课程和龙头课题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l(举例:学会选择、自主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责任感教育、校本教研功能与形态的实践研究、幼儿主题游戏活动)l以前校长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现在既是执行者,同时又是制定者和策划者;这12%空间是机遇也是挑战,被视作为不堪的负担压力,还是施展才华智慧的舞台;是积极
15、回应、迎接挑战,还是消极回避、等待观望,校长和教师都将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都将要作出答卷。l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国家课程的统整,如何形成学校有机统一的一整套课程方案,这是检验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教师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和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二)从教育理论中寻找研究课题l1、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寻找升华点l2、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l3、在与他人比较中寻找空白点l4、在教育理论文献中寻找支撑点 l想自己的问题l做自己的工作l说自己的故事l讲自己的道理(一)什么是“专业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通常指的是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
16、动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专业引领的实质:l是理论、经验对实践的指导l是理论、经验与实践的对话l是理论、经验与实践关系的重建l显性的专业引领l隐性的专业引领l“专业引领”说到底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引领l学术报告、科研讲座l专家的“坐堂咨询”l研修结合的专题培训班l请专家进行课题论证、成果鉴定l专家与教师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中专家应注意的问题:1、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2、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3、帮助教师不断体验研究成功的快乐合作研究中学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学校对专家资源的利用,是一种对专家的依靠而不是
17、依赖,是一种对专家的相信而不是迷信。2、教师必须要尊重事实,尊重理论。3、校长应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帮助专家及时本校的实际情况。l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价值是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存在着:l功利的与审美的,物质的与精神的 理智的与情感的,现实的与理想的l当前主要问题:功利性太强l提高教师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l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l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l产生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发展l一是学术运用水平l二是学术创新水平l学校教育科研学术取向应更关注学术运用水平l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上l科学主义和人文
18、主义研究两大流派l人文主义研究范式:l行动研究l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l关注新方法、投注对新方法的热情,注意运用新方法,是值得嘉许的。l但不能排斥和否定科学主义的研究方式。l但不能排斥和否定科学主义的研究方式l任何一种过分的强调,过分的划一都是不可取的,不要奢望有一种新方法可以代替以往的一切方法。l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它的独特的价值。l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没有最好的研究方式,只有运用最恰当的研究方式。l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l研究方法应从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出发。l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应强调:适切、变通、综合运用和创造性运用 l校本化的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l校本化的科研课题研究
19、l校本化的科研工作模式l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l发动、组织、管理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 ;l积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和教改经验;l积极探讨本校教育改革,努力为学校领导决断出谋划策;l沟通与市、区(县)科研机构与学校的联系一是有利于提高学校科研的地位一是有利于提高学校科研的地位二是有利于加强学校科研的管理二是有利于加强学校科研的管理三是有利于发挥学校科研室的职能三是有利于发挥学校科研室的职能l形成科研骨干的重点是抓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学科带头人。l培养的着眼点:重点放在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身上。l注意发挥科研骨干的作用:带头作用示范作用指导作用l知识管理在
20、学校教育科研中的运用l教育知识的采集l教育知识的挖掘l教育知识的应用l学校教育科研的知识管理的策略:l(一)教育科研资料库的建立:1、课题研究资料库2、校本课程资料库 3、校本教研资料库l(二)知识分享平台的建立l(三)学习型组织的建立l学校教育科研信息化是面对信息时代发展而随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l学校教育科研信息化是面对科研自身发展而寻找突破的一种必然发展走向l学校教育科研信息化的特征:开放性 共享性 交互性 协作性l在日常工作的积累l有计划的专业学习l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研究经验证明l开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l将教师知识显性化将大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l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也是研究l对于科研刚起步的学校,可以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开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