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第五讲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一、什么是气候?一、什么是气候?二、近五千年中国气候的变迁二、近五千年中国气候的变迁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以冷、暖、干、湿平均或统计状态。以冷、暖、干、湿等特征来衡量。等特征来衡量。天气:指短期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空天气:指短期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间分布的综合表现。一、什么是气候?一、什么是气候?地球地质时代划分表:地球地质时代划分表:宙宙代代纪纪世世 挪威冰川学家曾做出近挪威冰川学家曾做出近1 1万
2、年以来的雪线升降万年以来的雪线升降图,说明雪线升降幅度不小,表明冰后期以图,说明雪线升降幅度不小,表明冰后期以来,气候有着明显的变化。竺可桢先生将我来,气候有着明显的变化。竺可桢先生将我国悠久的历史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国悠久的历史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五千多年来的气候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五千多年来的气候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期交替出现。二、近五千年中国的气候变迁二、近五千年中国的气候变迁 (一)研究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资料及分期(一)研究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资料及分期v考古时期考古时期:大约公元前大约公元前30003000年前年前11001100年年,依靠地层沉,依
3、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兼有甲骨文文字。积相、考古、孢粉分析,兼有甲骨文文字。v物候时期物候时期:公元前公元前11001100年公元年公元14001400年年,根据物候文献,根据物候文献(如(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考)与考古实物记载。古实物记载。v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公元公元14001400年年19001900年年,利用地方志材料。,利用地方志材料。v仪器观测时期仪器观测时期:19001900年至今年至今。竺可桢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考古学报学报19721972年第年第1 1期期中国近五千
4、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二)九个时段的划分(二)九个时段的划分1 1、仰韶暖期:仰韶暖期: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从物。从物候记录可以看出候记录可以看出,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暖时期。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暖时期。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A.A.东北东北 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B.B.华北华北(1 1)北京西郊、燕山南麓泥炭层中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北京西郊、燕山南麓泥炭层中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2 2)渤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渤
5、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3 3)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栎栎树树水水蕨蕨(4 4)关中地区的半坡遗址发现了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獐、竹鼠)关中地区的半坡遗址发现了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和貉等动物遗骸(5 5)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大量竹鼠、獐、象、貘和水牛等动物)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大量竹鼠、獐、象、貘和水牛等动物遗骸遗骸(6 6)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和竹类遗迹)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和竹类遗迹C.C.长江流域长江流域(1 1)长江中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
6、大量喜暖)长江中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喜暖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熊猫、亚洲象等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熊猫、亚洲象等(2 2)长江下游上海附近生长着常绿阔叶和阔叶)长江下游上海附近生长着常绿阔叶和阔叶落叶混交林落叶混交林(3 3)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遗骸物遗骸D.D.西部地区西部地区(1 1)天山北麓的云杉生长线较今为高)天山北麓的云杉生长线较今为高(2 2)西藏高原上湖泊十分发达,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较今为广,)西藏高原上湖泊十分发达,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较今为广,在今天的藏北无人区有细
7、石器的发现在今天的藏北无人区有细石器的发现(3 3)云贵高原元谋遗址中有现今活动于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骸)云贵高原元谋遗址中有现今活动于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骸獐獐竹竹 鼠鼠貉貉2 2、西周冷期西周冷期:气候开始恶化:气候开始恶化,属干冷时期。属干冷时期。证据:证据:喜温的动植物消失:喜温的动植物消失:相当于西周早期的河南淅川县下相当于西周早期的河南淅川县下王岗文化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遗骸。王岗文化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遗骸。长江、汉水结冰:长江、汉水结冰: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载了周孝王时,长记载了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江两次结冰:江支流汉江两次结冰:“孝王七年,冬,大雨雹,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
8、江、汉俱冻。牛马死,江、汉俱冻。”(方诗铭等:(方诗铭等:古本竹书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纪年辑证)3 3、秦汉暖期秦汉暖期:气候又变暖和:气候又变暖和,据物候记录可知此期亚据物候记录可知此期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偏北。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偏北。证据:(证据:(1 1)春秋春秋记载,公元前记载,公元前698698、前、前590590、前、前545545等年,等年,鲁国的冬天无冰,冰房得不到冰。鲁国的冬天无冰,冰房得不到冰。桓公十四年(前桓公十四年(前698698年)年):“春正月无冰。春正月无冰。”襄公二十八年襄公二十八年(前(前545 545):):“春无冰。春无冰。”(2 2)史籍中经常提到黄河流
9、域的亚热带植物竹子和梅花。)史籍中经常提到黄河流域的亚热带植物竹子和梅花。秦风秦风终南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卫风卫风淇奥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3 3)这种温暖气候持续到公元前)这种温暖气候持续到公元前1 1世纪,当时淇水流域和渭世纪,当时淇水流域和渭水流域都有大片竹林存在:水流域都有大片竹林存在:史记史记河渠书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登,而梁楚之地尤甚。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
10、传:“蜀汉江陵千树橘,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4 4、东汉三国六朝冷期东汉三国六朝冷期证据:证据:(1 1)公元之初的东汉,首都洛阳在晚春还降雪,冻死)公元之初的东汉,首都洛阳在晚春还降雪,冻死了很多人。了很多人。(2 2)三国志三国志魏书魏书文帝纪文帝纪:“黄初六年(公元黄初六年(公元225225年)十年)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今淮安市淮阴区),临江观兵,戎卒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今淮安市淮阴区),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帝于马上为诗。是岁大寒冰。舟不得入余万,旌旗数百里,帝于马上为诗。是岁大寒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11、。江,乃引还。”(3 3)东晋咸和九年(东晋咸和九年(334年)起,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湾结冰年)起,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湾结冰“连年冻者三矣连年冻者三矣”,冰上可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这,冰上可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这是目前已知的这一寒冷时期达到寒冷高峰的气候现象,估计是目前已知的这一寒冷时期达到寒冷高峰的气候现象,估计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4度。度。(4)(4)成书于成书于6 6世纪的农书世纪的农书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黄河流域(今河所记载的黄河流域(今河南、山东一带)的物候现象与现今的北京地区相似。南、山东一带)的物候现象与现今的北京地区相似。5 5、隋唐暖期隋唐
12、暖期证据:证据:(1 1)七世纪中期开始转暖,公元)七世纪中期开始转暖,公元650650、669669、678678年冬季,长安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无雪无冰。(2 2)八世纪初,皇宫里能够种植梅花。唐玄宗()八世纪初,皇宫里能够种植梅花。唐玄宗(712756712756年)年)时,妃子江采苹因所居之处种满梅花而被称为时,妃子江采苹因所居之处种满梅花而被称为“梅妃梅妃”。(明)陶宗仪:(明)陶宗仪:说郛说郛载唐人所作载唐人所作梅妃传梅妃传:“梅妃,姓梅妃,姓江氏,莆田人。江氏,莆田人。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
13、不能去。上以其。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所好,戏名曰梅妃梅妃。”(3 3)八、九世纪时,诗人经常吟咏到长安的梅和柑橘。)八、九世纪时,诗人经常吟咏到长安的梅和柑橘。和乐天秋题曲江和乐天秋题曲江(元稹元稹):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6 6、两宋时代两宋时代:尤其在:尤其在1212世纪初期世纪初期,我国气候加剧转寒。我国气候加剧转寒。物候记录表明物候记录表明,寒冷气候甚至也影响到我国华南和西寒冷气候甚至也影响到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南地区。(1 1)华北)华北v 11701170年,范成大被派遣到金
14、朝,他在重阳节(相当年,范成大被派遣到金朝,他在重阳节(相当于阳历于阳历1010月月2020日)到北京,当时西山已经遍地皆雪日)到北京,当时西山已经遍地皆雪.v河南博爱一带气温较高,以产竹著名,唐初在此设河南博爱一带气温较高,以产竹著名,唐初在此设有司竹监,北宋初撤废了司竹监;有司竹监,北宋初撤废了司竹监;v苏轼和王安石等人的诗作中都有提及关中和华北无苏轼和王安石等人的诗作中都有提及关中和华北无梅的事实。苏轼咏杏花诗:梅的事实。苏轼咏杏花诗:“关中幸无梅,赖汝充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鼎和。”王安石咏红梅诗:王安石咏红梅诗:“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看。”(2 2)长江下游
15、)长江下游v11111111年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面结冰,且坚实可以通车。年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面结冰,且坚实可以通车。v1153115311551155年,金朝使臣到杭州时,苏州一带的运河年,金朝使臣到杭州时,苏州一带的运河冬天常常封冻。冬天常常封冻。金金蔡蔡珪珪撞冰行撞冰行:“船头傅铁横船头傅铁横长锥,十十五五张黄旗。百夫袖手略无用,舟过理棹长锥,十十五五张黄旗。百夫袖手略无用,舟过理棹徐徐归。吴侬笑向吾曹说:徐徐归。吴侬笑向吾曹说:昔岁江行苦风雪,扬锤昔岁江行苦风雪,扬锤启路夜撞冰,手皮半随冰皮裂。今年穷腊波溶溶,安启路夜撞冰,手皮半随冰皮裂。今年穷腊波溶溶,安流东下闲篙工。江东贾客借余澜,贞元
16、使者比春风。流东下闲篙工。江东贾客借余澜,贞元使者比春风。”(3 3)四川盆地)四川盆地 荔枝的分布不断南移:荔枝的分布不断南移:v陆游陆游老学庵笔记老学庵笔记卷五云:卷五云:“张文昌张文昌成都曲成都曲云: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此未尝至成都者也。成都无此未尝至成都者也。成都无山亦无荔枝。苏黄门诗云:山亦无荔枝。苏黄门诗云:蜀中荔枝出嘉州(今乐蜀中荔枝出嘉州(今乐山),其余及眉(今眉山)半有不。山),其余及眉(今眉山)半有不。”7 7、第四个温暖期第四个温暖期:尤其:尤其1313世纪初期
17、和中期有世纪初期和中期有过比较短暂的温暖期过比较短暂的温暖期,但不久气候又转寒冷。但不久气候又转寒冷。(1 1)南宋都城杭州在)南宋都城杭州在1313世纪最初世纪最初2020年内有好几年冬年内有好几年冬季无冰雪。季无冰雪。(2 2)北京气候与今接近。著名道士邱处机()北京气候与今接近。著名道士邱处机(11481148一一12271227年年)曾住在北京长春宫数年。于曾住在北京长春宫数年。于12241224年寒食节年寒食节作作春游春游诗云: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往来。”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相当。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相当。(2 2)元初在
18、河内和西安又恢复了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元初在河内和西安又恢复了管理竹园的竹监司。8 8、明清小冰期(明清宇宙期,方志期):、明清小冰期(明清宇宙期,方志期):相当于世界相当于世界气候史上的气候史上的“现代小冰期现代小冰期”。小冰期中,中国气候。小冰期中,中国气候于于1717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低点。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低点。v当时柑橘冻死的南界东部沿海大致在当时柑橘冻死的南界东部沿海大致在29 N29 N,西部湖,西部湖南境内大致在南境内大致在27N27N左右,与今天实际种植界限相比,左右,与今天实际种植界限相比,东部偏南东部偏南3 3个纬度,西部偏南个纬度,西部偏南6 6个纬度。可以推测当个纬度。可
19、以推测当时在这个界线上的极端低温比现今要低时在这个界线上的极端低温比现今要低7C7C。v从明末谈迁从明末谈迁北游录北游录所记载的物候资料来看,当所记载的物候资料来看,当时北京冬季较今低时北京冬季较今低2C2C。v根据地方志的统计资料,根据地方志的统计资料,1650165017001700年的年的5050年期间,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太湖、汉江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9 9、2020世纪世纪初初,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气温增暖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气温增暖,到到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达到顶点年代达到顶点,这个温暖时期在世界近代气候变这个温暖时期在世界近代气候变化上称
20、为化上称为“20 20 世纪温暖期世纪温暖期”。20 20 世纪世纪404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气温又下降气温又下降,开始了新的寒冷期。开始了新的寒冷期。近近50005000年来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年来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从温暖向寒冷变化。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替出现,从温暖向寒冷变化。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寒冷时期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温暖程度越来越低。寒冷时期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长,气温一次比一次低。气温一次比一次低。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高度表示气温升降,竺可桢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高度表示气温升降,竺可桢用的是中国的历史文献,二者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用的
21、是中国的历史文献,二者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表明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普遍性。表明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普遍性。v讨论讨论1、全球变暖是否是个伪命题?、全球变暖是否是个伪命题?2、温暖湿润的气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干寒气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干寒气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文风演变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文风演变与气候环境的关系5、农民战争与气候变迁的关系、农民战争与气候变迁的关系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一)(一)暖湿气候多与国势强盛期一致暖湿气候多与国势强盛期一致(二)(二)干冷气候多与社会动荡期对应干冷气候多与社会动荡期对应(三)(三)文风演变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文风演变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参考书参考书v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历史自然地理理,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82年。年。v满志敏: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