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2407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 王定铜2009年5月13日 一切教学的目标是要提高其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落实新课程要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为弄清什么课堂是有实效性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明白以下几个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实效性有关的问题:(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狭义的课程主要指教学内容即教材,广义课程是指由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其他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教育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二)什么是新课程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

2、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案例一:手指 六年级语文教材下册有一篇课文是丰子恺写的手指,我观察了一所名校的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关于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不仅了解了手指的特征、功用,不同手指的优缺点,还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复述课文、概括课文,熟练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能当场对回答问题、陈述观点的同学的说法进行评价,实现有实质内容的生生互动。这堂课如果能结合学生自己的手指进行教学,

3、让学生讲自己手指的故事,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新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这一载体,学生本身也是课程。(三)什么是新课程背景 从形式上来讲,是指实施新课程的大环境,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不能背离新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从内容上来讲,是指新课程理念,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1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 (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新课程目标 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三维目

4、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1)知识与技能 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实现的结果性目标。(2)过程与方法 是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与习惯。又称之为体验性目标。3新课程的价值观 新课程强调以学

5、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4新课程的知识观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反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构成新课程知识体系。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5新课程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

6、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6新课程的学习方式(1)自主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2)合作性学习: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3)探究性学习: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4)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5)综合性学习: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

7、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6)建构性学习: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7新课程的教学 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进行多元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对课程实施、研发、建构、发展的创造性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个性化智能建构的过程。8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多元互动策略: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多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整合互动,形成多元智能结构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包括:同化互动:凭借已有知能理解消化新知,生成同化结构的个体互动。顺化互动:指教材、环境对学生的同化结构进行改造、重组的多元

8、互动。平衡互动:由学生向教材、环境、新知进行正向同化运动,再由教材,环境、新知向经过同化互动的学生进行逆向顺化互动。在同化互动与顺化互动互逆交替进行的完整过程中,促使学生个性智能结构由原有水平向新的水平递升。人际互动: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共同教学目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学习经验、体会的沟通互动。(2)问题情境策略:指借助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规则与技巧。具体地说,就是把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通过情境感化、问题激趣、矛盾解决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探究能力。(3)信息运用

9、策略: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提取信息的基本规则及运用方法、技巧,提高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4)合作探究策略:就是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谋求高效合作,共生共创,协调发展的互动规则与技巧。(5)把手整合策略:就是抓住相关事物的联结点或事物发展的线索,进行整体突破,整体推进的教学策略。其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突破能力、综合建构能力和整体发展能力。(6)赏识激励策略:指通过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与内动力,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与发展的规则与技巧。(7)教学评价策略:就是以课程目标规定的要求为标准,灵活应用教学评价原则、过程与方法,力求取得理想教学效益的规

10、则与技巧。(8)教学调控策略:就是对教学心态、情绪、方式、行为,针对性地进行调节、控制、监测、比较、矫正、完善的规则与技巧。(9)时间运筹策略:就是充分利用时间,科学分配和管理时间,在可能支配的时间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策略。有实效性的课堂,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必须关注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和对问题的探究。简言之,有实效性的课堂,必须具备“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这六个课堂教学的要素。课堂教学实效性

11、的六要素: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有实效性的课有实效性的课(一)知识。知识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主要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没有达到知识目标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这一点,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都被老师们重视。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了知识目标,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授、理解和巩固上,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案例二:能力要当堂训练 四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叶圣陶先生写的文章叫爬山虎的脚,一位语文老师在这篇课文教学时,按文章的顺序向学生介绍了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描写: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反面,其形状是枝状的细丝

12、,其颜色是嫩红的。老师说,叶圣陶先生写得多好啊,大家今后也要这样写哦!在讲到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墙时,叶圣陶先生用了“触、巴、拉、贴”四个动词,老师让学生齐读这一段描述,然后赞赏一番,嘱咐学生今后也要这样写哦!这位老师只管教课文,只管知识的介绍,不顾学生观察力、表达力、个性特长的培养,假如这位老师能让学生描述校园内某一植物的位置、形状、颜色,让学生当堂对“触、巴、拉、贴”等词加以运用,而不是等到将来,那么这堂课就具有实效性了。(二)能力。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只传授知识不培养能力的教学,只能把学生变成书呆子,不能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想、能说、能干的人才。课堂教学中的能力目标,要体现课

13、程标准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个性”和“创造性”上。“个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耳、眼、口、脑、手反映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善于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善于讲、有的善于想、有的善于做,教师要摸清每个学生“听、看、说、想、做”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通俗的讲,是指别人没说过的话你说了,别人没做过的事你做了,别人没生产的东西你生产出来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是教学的最高要求。案例三:学生需要肯定和赞赏 六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季羡林先生写的文章,叫怀念母亲,他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文章抒发了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感情。我在一所农村

14、小学听了一位年轻女教师讲这篇课文,她感情丰富,语言优美,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做得很好,是一堂不错的课。但在课堂上有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当讲完对生身母亲的思念,再讲作者远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时,老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感到凄凉?”一女生站起来说,“他离开了母亲”,老师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叫这位学生坐下,立即让另一位举手的学生回答,后一位学生照课本把作者感到凄凉的那一段从头到尾念了一遍,老师感到很满意,对全班同学说:“鼓励他”,全班同学“啪、啪、啪”齐声三击掌。老师对两个回答问题同学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没有错,离开了祖国就是离开了母亲,即使课文没有交待作者

15、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学生回答“他离开了母亲”也是正确的,只是这不是老师希望的答案。学生有不同于课本和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回答,正是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这是十分可贵的,但被全班同学“啪、啪、啪”三击掌扼杀了。尽管这是课堂上的一个细节,但往往是这样的细节,葬送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三)情意。情意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和实现。案例四:中彩那天 四年级语文教材下册有一篇课文叫中彩那天,反映的是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中了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得而复失的故事,“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神情严

16、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他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我是在一所外来工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小学观察了一位年轻女教师组织的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们诚实可爱,非常配合老师的教学,老师的提问都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问:“课文中的梦寐以求这个词是什么意识?”,学生马上回答:“是做梦都想得到的”,。在介绍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车不还将怎样?车还了又将怎样?讨论了一阵子,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象的情景写在小纸片上,我仔细观测了每个学生,都写了几行字,多数学生没写完就下课了,课堂上没有时间展示。课后,我与这位老师交换了意见,如其让学生想象别人还

17、车还是不还车的情景,不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果有这一环节,就能很好地实现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四)互动。互动是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等,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理念。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不能发展个性、激发创造性的课堂,是没有实效性的课堂。案例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合作学习 一中学数学科组推行学案教学一年多了,据反应教学效果不错。在教学视导中,我听了一节初二年级数学课,是讲全等三角形复习。一上课,师生共同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做学案里的题,训练题分A、B、C三组,A组最容易,C组最难。老师让全班

18、学生从A组题做起,很快,全班大多数学生做完了,老师与学生核对答案,对典型的题目加以讲解。接着,让全班学生做B组题,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上做,教师巡回指导。不久,全班大多数学生又做完了B组题,教师已将这组题的图形画在了黑板上,边对答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最后,全班学生做C组题,我扫视一下全班学生,好象大家都在学案上做题,个个独立思考、动手做题。我在课室走了一趟,全班共42名学生,竟然有8名学生,手里拿着笔,眼睛盯着学案,一个字也没有写,一条线也没有画,就连A组题也没有做。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堂不错的课,老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注意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关注了学生的自主

19、性和能动性。但深入一了解,有近20%的学困生在课堂里苦苦煎熬,期待着下课的铃声早点敲响。这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整个教学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会做题不是某一节课形成的,是长期欠债的结果,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学一年级。但这堂课本身也有问题,是教学方式上有缺陷,它缺少了生生互动,缺少了学生间的合作。假如我们每堂课都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学优生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加自信,会激励他朝更优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没有实效性的课堂。(五)主动。主动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它要求教师要把学习的主

20、动权交给学生,主动权问题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根本问题,是传统课和现代课的分水岭,缺乏主动性的课堂,是摧残学生心灵、扼杀学生生命的课堂。案例六: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一年级下学期有一篇课文叫乌鸦喝水,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都非常喜欢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二年级上学期又有一篇关于乌鸦的课文,叫乌鸦与狐狸,讲述了狡猾的狐狸骗走了乌鸦叼在嘴里的肉的故事。同样是那位老师,同样是那班的学生,老师只按教材教学,上个学期说乌鸦怎么怎么聪明,这个学期又说乌鸦怎么怎么不行。一位坐在课室后排的同学低低的举起了小手想发言,老师看到了,但没有理睬她,继续她的教学。这位同学以为自己的手举低了,老师没看见,就把手举高了点,老

21、师还是没有理睬她。快要下课了,这位同学也忍不住了,就举着手站了起来。老师一看也火了,“张小红同学,你到底想干什么?”小红同学说:“老师,上个学期乌鸦很聪明,怎么这个学期就变蠢了?”老师更火了,“闭上你的乌鸦嘴”。张小红同学不该有想法、不该向老师提出问题吗?应该!老师就该不让学生思考、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吗?不应该!这位老师垄断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不愿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实效的。(六)能动。能动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及精神状态,他由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直至问题的解决,产生创造性成果,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22、。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总之,判断一堂课是否具有实效性、是不是真的在实施新课程,不要被纷繁复杂的课堂现象所迷惑,而要抓住课堂教学中最本质的东西,考查“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六要素是否得到落实。关系图前提诊测目标认定达标教学练习反馈纠正教学目标教学知识能力情意主动互动能动六要素教学方式(一)全面准备教学 教学的准备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教学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上一堂有实效性的课,必需备好课,有周全的教学设计。而要备好一节课,就要做好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一堂课的学习中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

23、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要了解学生对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老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或课本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的真实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

24、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其前提就是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没有掌握的是那部分?那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只有找准了教学的起点,才能既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引导,哪些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案例七:教学设计必须是老师自己写 某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两年前上级教研部门去该校开展听课调研活动

25、,教师上课的优秀率达24%。两年后,再次去听课调研,教师上课的优秀率只有12%了,学校领导感到很意外。除了学校近两年规模扩大、教师增加、新进教师中年轻教师多的原因外,与该校部分学科实行统一的学案教学有一定的关系。该校部分学科每堂课的学案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撰写,其他教师直接使用。该校一个年级有十多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但却使用相同的学案。现实的情况是,骨干教师越来越累了,因为他们要不停的写学案;年轻教师越来越懒了,因为他们不用写学案,有现成的可用。“一份学案包打天下”,这显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考虑教学的起点。这种状况,必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逐渐地丧

26、失,课堂教学千面一孔、一潭死水,没有生命活力,更谈不上优秀了。学案教学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一班一案,甚至一生一案,就变成了束缚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200609,200909,广东省评估方案 2熟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况且,教材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如教材内容相对静止,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能完全吻合;教材限于篇幅和开放的需要,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也不可能把

27、一些定律、法则、公式、规律的发现探索过程叙述得清清楚楚;,所以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加工。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及如何渗透学科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应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只有在弄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合理的调整教学顺序,提供现实背景,挖掘学科思想方法,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提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与合作交流。3明确目标,全方位地设计

28、 备课不可只抓住知识目标,出现只教教材的教学,还必须明确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4确定方式,保证教学有章可循 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备目标,还要备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老师死抓教学设计不放,对课堂上发生的新情况置之不理,继续“照案宣科”,只管课前的预设,不顾课堂上的生成;还有一部分老师,根本没有课前的预设,没有备课,没有教学设计,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这些老师都不是在科学施教,他们的教学都缺乏实效性。科学实施教

29、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的引入 引入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十分重要,有的老师,教学没有引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展示教学内容,如:“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霹雳啪啦讲开了;有的老师,过多、过长的引入,待进入正题,一节课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一;有的老师,过于古板的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今天学习”。正确的引入方法应该是从问题入手,使这一问题与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自然进入了新知识,引入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以内。2教学内容的呈现 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把全部教学内容一下子给学生呈现,而是有层次、分步骤地呈现;有经验的教师,也不会只按教材顺序呈现知识,他必须整合教材内容,用学生

30、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有经验的老师,是在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3教师的提问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最能反映教师的水平和智慧,有的老师提的问题太弱智,学生不屑回答;有的老师提的问题太高深,学生不知回答。如,一位语文老师在给四年级学生讲蟋蟀的住宅时,教材说蟋蟀的住宅象隧道,他马上问学生:“什么叫隧道?”前后点了几个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老师问:“大家见过隧道了吗?它是什么样子?”,学生肯定可以回答,因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而抽象思维贫乏,四年级的孩子怎么可能给隧道下定义呢!4师生的互动 现代的课堂极少没有师生的互动,但极少有高质量的互动

31、。不少的师生互动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很多是一问一答,不少是老师问学生齐声回答。有实效的互动,应该是师生对问题的探讨,不仅教师问学生,学生也问老师,甚至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问。案例七:西瓜的故事 一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准备一节公开课,要讲我们爱吃的水果这一课,要介绍水果的特征,他为了体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在课前让每一个学生记住一种水果的特征。上课的时候,老师问学生:“谁知道苹果的特征?”全班学生都举手了,老师装模作样的把全班学生扫视一遍,最后点了那位记住苹果特征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很好,老师也很高兴,表扬他“你真聪明”,学生齐声说:“棒、棒、棒、你真棒!”。接着,老师按此模式讲我们爱吃的梨子、西红

32、柿,。当讲到西瓜时,老师问学生:“谁知道西瓜的特征?”全班学生又都举起了小手,老师把全班学生扫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点学生回答。一个胆子大的学生忍不住了,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西瓜今天没有来,他住院了。”这位老师的脸一下子都红了,听课的老师也感到很意外。此案中的师生互动完全是假互动,这位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也是一节假课,这样的互动、这样的课,教坏了学生,没有一点实效性。5生生的互动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也多了起来,最常见的是四人小组讨论。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根本不需要讨论,一看就明白的问题,老师硬要讨论;许多连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也弄不明白的问题,老师也要给学生讨论。这样的讨论

33、是没有意义、没有实效的。有实效的生生互动,应该是教师提出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实际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有了想法的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探寻更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6课堂训练 一般认为,课堂训练就是做习题,就是巩固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其实,课堂训练并非是教学中的一个孤立的环节,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训练不仅仅是做习题,有师生互动中的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有生生互动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训练,等等。7教学小结 一堂课结束是是否有小结,要因课型而定,一般应有小结,但小结不一定在最后进行,可以有阶段小结。教学小结也不一定由教师进行,学生的小结更有实效

34、性,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让学生学会小结,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不断地反思教学,要深刻地反思教学,就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放一次电影”教学反思必须是对真实的教学活动的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必须对真实教学情境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进行放电影式的回顾,具体到特定时空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要能生动地再现。要反思教学活动过程的来龙去脉,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困惑、愉悦、迟疑等表现和心理感受。只有当这些

35、鲜活而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具体呈现在我们的“视域”中,并有所“触发”时,才可以激活我们的思维,进行仔细的推敲琢磨。而且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中,我们才能捕捉到教学的关键信息,为反思分析提供具体的依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教学改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总结出教学活动的潜在意义和价值。2以点带面,全面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多个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而成的具有时间性和整体性的连续性活动,它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发生的,总是先发生什么再发生什么,有其先后顺序;它有诸多要素,如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信息的传递以及教师等,这些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

36、杂整体。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想洞察其全部,只能从某一点开始,从教学活动的局部入手,以“分析”的方式加以把握。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个段落环节,如导入、问题讨论等;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某个方面,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提问或评价、学生的回答及表演等;可以是预设与生成、目标与效果、教师与学生等关系的思考;可以是课堂中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闪亮之处”;也可以是给人留下遗憾的“败笔”,等等。在对点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从具体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我们要把对点的反思放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进行,发现特定情境中特定问题的特定表现。如果我们只抓其中一

37、点,忽视教学的整体,很容易“断章取义”。得出片面极端的结论,影响对教学的正确认识。在选取多个点进行反思时,要对这些“点”进行统筹考虑,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教学进行整体的把握,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3用理论指导反思 反思教学的理论可以是新课程教学理念,比如对话、回归生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可以是一些教育专家的理论,如 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理论、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熊川武教授的“理解教育论”、冯建军教授的“生命教育”理论;也可以是本地形成的教学方式,如“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六要素教学方式。通过这些理论的的指导,可以使教学反

38、思冲破原有的“认识框架”,超越简单的“是”与“非”、“好”与“不好”的纯粹经验性的判断和理解,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评价,乃至进一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扎根”理论,促进自己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用一句话来说,是看课堂是否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从教学方式来看,是看课堂是否具备“知识能力情意,互动主动能动”六要素;从整体来看,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是否落实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六要素的要求。1从教学目标来看 应对课程标准内容和教材知识有准确把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

39、同时切合学生的实际;要体现对学生生活的关注;要注重情感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相统一。2从教学内容来看 要抓住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内容要联系现实生活、学生经验;要注意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将学科技能、方法与应用相结合;要注重探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与综合。3从教学过程来看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关注课堂教学的情感性,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性。4从教学方法来看 教师

40、采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发展。5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看 教师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规范、富有感染力;板书规范,能简洁的反映教学内容;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有扎实的学科教学基本技能,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强。6从教学效果来看 能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坚持了学生全体发展和差异发展的统一,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的统一;课堂成了学生活跃思想、交流情感、展示自我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7从教学特色来看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对别人的模仿,也不流于一般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有不同于他人的明显的特色与风格。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对影响教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本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落实课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