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3240397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科学之光【专题解说】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探索与发现,侧重人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同时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认识与思考;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则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界,展示它的丰富多彩,绮丽多姿,科学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让人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本板块又将目光回到人类自身,侧重认识科学的实践性品格,并通过特定的实例说明了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说明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 本专题所选文章既有关于事物说明的,有关于事理说明的,也有程序性说明;既有关于单个对象说明的,也有关于一类对象说明的;

2、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艺性强的。探索与发现物种起源绪论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学法建议】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

3、、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

4、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2、资料链接(1)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世纪

5、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2)文体介绍导言也称引言、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导言与序言的区别: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及主旨。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

6、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3)神创论在西方流传的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再用圣土造出第一个男人亚当,又 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一个女人夏娃。他们听信蛇的怂恿,偷吃禁果,而知善恶羞耻,于是扯下无花果的叶子遮蔽下身,这便是衣服的雏形。在中国也流传着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远古时乾坤未开,像个混沌的 “鸡蛋”,这“鸡蛋”中生长了一个盘古,他在“鸡蛋”里生长了一万八千年,此阶段,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到过了一万八千年 时,盘古突然死去,他的气化成风云,他的声化成雷霆,他的右眼化成太阳,他的左眼化成月亮,他的四肢五体化成五岳四海,血液化

7、成江河,筋脉化为地理,肌肉 化为田土,发须化为星辰,皮毛化为草木,齿骨化为金石,精髓化为珠宝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思考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基本看法是什么?文中体现出了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品格?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自学评价1选出下列注音及字形全对的一项 ( )A栖(q)息 慷概(ki) 狭隘(i) 槲(h)寄生B胚(pi)胎间(jin)断搜(su)集 干扰素(s)C诱(yu)使纤(qin)维 疟(n)疾 胰(y)岛素D衍(yn)生 规模 (m) 病症(zhn) 综合征(zh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

8、组是: ( )A、栖息 报歉 纲要 独一无二B、札记 精密 遗传 对诊下药C、狭隘 轻率 防犯 无所适从D、胚胎 栽培 变异 引人注目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外面风传咱们厂的厂长要辞职,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我想,空穴来风,恐怕总是会有点儿实事的影子吧。 B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C想起那时节,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真是好极了。 D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9、病的一句是 ( ) A这位院士诚恳地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B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C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由陨石带来,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 D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度过一个个难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二、文本研习1、 整体感知阅读全文,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按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

10、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 【说明】如何筛选关键句? 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第一段:关键句:_主要内容是:_(环球远航_)第二段:关键句:_主要内容是:_(主观方面:_、_;客观方面:_)第三段:关键句:_主要内容是:_ 第四段:关键句:我

11、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主要内容是:对支持者表达感激第五段:关键句:_主要内容是:_推断依据是: 第六段:关键句;_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 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_ 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_第七段:主要内容:家养自然状况的物种变异第八段:主要内容:全书内容的基本安排第九段:主要内容:_2、重点探究达尔文由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怎样的结论?他所认为的自然状况下的变异又是怎样的?概括并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三、问题探讨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试结合自己的所学举些实例。四、活动体

12、验近一百年来,又有人提出“水族动物”(如鲸、海豚、水生猿等)进化为人类的说法;人由外界星球输入地球的说法;根据印度史诗和地下发现经过核放射的化石推测地球人类已经历几度文明,上一次文明即毁于核武器的说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或相关解释,试做搜集、整理、归纳,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第二课时一、 自学评价、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旋xun 旋子 旋风 回旋 凯旋 B宁nng 宁可 宁静 宁愿 安宁 C背bi 背包 背约 背债 背心 D颤chn 颤动 颤抖 颤音 颤悠2、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1)我虽然力求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

13、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2)就某一种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的。 A、严谨 狭隘 趋势 B、审慎 狭窄 趋势 C、审慎 狭隘 趋向 D、严谨 狭窄 趋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他关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B、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C、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稀少而狭小呢?D、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

14、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请选出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A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因为是“在1837年想到”,还未得到各种事实的证实,对于问题的了解显得相当谨慎,所以用“也许”、“一些”加以限制,很有分寸。)B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当时”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作者的认识是在发展的,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严肃的科学态度。)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

15、至少是可能”说明了作者心中尚未把握遗传变异的情况,遗传变异只存在于人类的选种、家养状况下才会出现。)D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混入”说明出现错误是不自觉的,一时未能发现,表明了作者对于科学的审慎态度。)二、文本研习1、整体感知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第一段,人格魅力;_依据:_第段,人格魅力:_依据:_第段,人格魅力:_依据:_第5段,人格魅力:_依据:_第6段,人格魅力:_依据:_第9段:人格魅

16、力:_依据:_2、阅读课文第5段,回答问题。(1)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这个观点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想出来的?(3)第句“又如槲寄生的情形也同样是不合理的”主要的意思是 (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遇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C若只以外界条件和植物的习性的影响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D. 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三、问题探讨

17、达尔文撰写出物种起源一书需要哪些条件?四、活动体验达尔文身上表现的哪一种品质你比较欣赏,为什么?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并能够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法建议】1、提取文章中的关键句梳理课文。2、结合具体语句,替换语词,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

18、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 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 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2、资料链接(1)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国国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

19、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 自学评价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携带 xi 规模 m 纤维 qinB伦

20、理 ln 衍生 yn 病症 zhngC辜负 g 恐怖 b 克隆 lngD疟疾 ne 和谐 xi 祸患 h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工程 解读 渡假村 引人注目B、规模 症断 双刃剑 无米之炊C、基因 协调 里程碑 覆水难收D、奥密 序列 洽谈会 悬梁刺股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不孚众望,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B、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对症下药。C、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

21、米之炊。D、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4月18日,西安铁路分局在陇海线西宝段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国产动车组,这意味着陕西将成为西部唯一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省份。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致。C每天早晨,学校门口一边站着一排值勤的团员青年,向进校的师生敬礼。D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把温暖送到家。二、文本研习1、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

22、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一、(12)_二、(310)_三、(1118)_文章这样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答:_2、文章的第一节是作诠释,请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定义。如果将开头换成以上我们概括的定义,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课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的结尾语段,完成(1)(2)题。(1)对“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远远超过了后者),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中对“这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种指、种族、群体各自之间的差异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B指人种之间、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差异。C白种人与

23、黄种人对艾滋病免疫的差别。D人种、族群、群体的差异导致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对这个问题的防范,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关系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而且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2)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亚洲人(黄种人)还未发现或极少见对艾滋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B美国白宫早已经注意到了基因组非和平使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C中国南方并不罕见的蚕豆病患者,吃上几颗蚕豆便将毙命。D现在敌对分子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的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给白宫造成了麻烦。三、问题探讨1、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请结合生活举出具体的事例。

24、2、作者为什么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为曼哈顿原子计划?四、活动体验你如何理解“科学是柄双刃剑”这种说法?请结合基因科学研究谈谈。奇异的自然南州六月荔枝丹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2、领会本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学法建议】1、抓住关键语词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荔枝的相关特点。2、紧扣关键语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引用古代诗文达到的说明效果。【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 余,但他人老心不老,

25、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2、资料链接(1)学前指导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2)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3)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

26、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

27、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词,概括每段段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荔枝的特征。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 自学评价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粗糙co 红缯zng 乳酪 loB背负bi 树冠 un 萌蘖 niC龟裂gu 宋徽宗h

28、ui 贮藏 zhD谚语yn 紫绡 qio 果梗 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醴酪 纵然 粗糙 呕气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讽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 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 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 浑圆(全、满)4、名句填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惠州一绝 苏轼 长安回望绣成堆, 。 ,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你还能默写出关于荔枝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文本研习1、整体

29、感知(1)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第一部分:(1节)第二部分:(211节)荔枝的生态(说明荔枝本身)果实外部形态(25)2节:果_,龟裂片、片峰(粗糙) 3节:果_,_4节:果_,_5节:_,_果实内部组织(611)6节:果_,_7节:果_,_8节:贮藏,_(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9节:果_,_10,11节:果花,花期、花_、花_、花_、花_第三部分:(1215)荔枝的生产(说明荔枝问题)12节:产地,_13节:果谱,_14节:移植,_15节:产销,_(2)根据结构图,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那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2、重点探究本文是一篇

30、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讨论合作完成。(1)科学性 语言细密精确(限定范围、修饰程度、说明条件、比喻形状)如:“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能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因为:_又如:_在语言的周密上,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确数、约数的运用,如:_等等。 例子事实确凿如:_等术语依据科学如:_等(2)文学性 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细读课文请找出,并说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如:_总结:本文语言的科

31、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三、问题探讨1、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隐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2、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3、阅读下段介绍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与课文写法风格的区别。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 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四、活动体验请利

32、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事类合聚斑纹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各种斑纹。 2、弹性把握本文文体特征,进一步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新特点。

33、3、独立思考,解说具有深刻含义的议论性语句。4、撷取精彩语言片断加以赏析。【学法建议】1、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主要引导理解斑纹的内涵.。2、学生能联系整个专题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深入思考,有所发现和创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注意斑纹的写作特点。【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周晓枫,新生代散文家。笼罩着一圈又一圈的炫目光环,“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得主,主流文坛的散文“四冠王”。 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

34、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2、资料链接(1)作品介绍斑纹是青年散文家周晓枫的作品。这类文章现在很多,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周晓枫的许多作品都以动物为主题,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这可能受到了法国科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2)作品评论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

35、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 斑纹是一本能够唤醒人们沉睡记忆的书,它让我们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在她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周晓枫是个心无旁鹜的写作者,完成斑纹的写作后,她希望拓宽一下创作路子,力求打破唯美的书写,跨入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周蓬桦绚丽的版图斑纹阅读 “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

36、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冯牧文学奖的评语(3)作者访谈 “真正迷恋舞蹈的人,不单是以舞台下的掌声为动力、还是在空旷练功房里忘情忘我的那个人;是因为身材欠佳永远没有登台表演机会、却仍然陶醉地穿上芭蕾缎子鞋的那个人。当写作仅仅是写作,而不代表写作之后的获利,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以始终的热爱。” -周晓枫“天涯散文” 访谈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你对斑纹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说出所知道的斑纹吗?你认为本文是说明文还是散文随笔?说说你的理由。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一、 自学评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巢穴( qio ) 匍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doc)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