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运动第一节 战后世界建筑发展概况战后的建筑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不是形式的美,而是基本的遮蔽所,是廉价、批量的住宅兴建。在这种情况下,类似这样突出和强调个人风格、专注设计豪华住宅的建筑师们,无论他们在设计上如何杰出,也无法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在讨论战后初期的建筑时,必须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任何脱离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纯建筑”评论,都仅仅是空谈而已。一、1945-1950年代初期的恢复重建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1950年代初期的恢复重建阶段,主要发展解决住房问题的现代功能性住宅。采用的方式是1920-1930年代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框架结构
2、,采用预制件,用批量化工业生产方式建造住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建造工期短和造价低廉。建筑本身虽然很简单、没有仁和装饰,但讲求基本居住功能良好。虽然是非常简陋的阶段,但是从建筑思想的集中体现。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国家,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在重建和恢复经济时期修筑的大量简易居民住宅,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作品。二、1950-197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运动阶段第二阶段是1950-197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运动阶段,以密斯凡德罗的国际主义风格为主要的建筑形式,特征是采用“少就是多”的极限主义明确的特征,强调工业化的特点,是密斯在战前思想的延续。其中以密斯设计的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芝加哥附近的范斯沃斯住宅;意大利
3、的建筑家皮埃尔奈尔维和吉奥庞地为里程碑,在发展国家中掀起一个风格运动,影响巨大,基本改变了世界大都会的天际线。三、19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后的当代阶段第三阶段是19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后的当代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以装饰、历史折中主义改良反装饰的国际主义风格;也出现了以弗兰克盖里、彼得艾森曼等人开始探索的“解构主义”等形式主义的流,到1990年代达到高潮。之后又突出再现了新现代主义,对于传统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了新的诠释。第二节 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运动战前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到战后成为“国际主义风格”运动,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影响深远,迄今依然能够感觉到它的力量。欧洲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到1980年代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原因而开始衰退,包括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应运产生。一、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全面普及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主义建筑运动在美国形成体系,到1960年代达到高潮,影响世界各国,终于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或者建筑事务所转向明确的国际主义风格。1950-1960年代期间,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和部分西欧国家,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国际主义风格建
5、筑设计师和设计事务所。比如理查德纽特拉、马歇尔布劳耶、华莱士哈里逊、爱德华斯东、埃罗沙里宁、山崎实、飞利浦约翰逊、路易康、丹下健三、奥斯卡尼迈耶、大型国际主义风格建筑事务所SOM设计事务所等。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在建筑结构上取得重大成就的结构建筑师、土木建筑师,比如早期在拱券的现代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瑞士工程师罗伯特麦拉特,以及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突出成就的西班牙工程师、建筑师爱德华多托洛哈和费利克斯坎德拉、意大利建筑师、工程师皮尔奈尔维,美国工程师、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等等。他们在世界各地从事风格和结构都很类似的建筑设计,直接改变了世界大都会的天际线的,也确实奠定了国际主义风格建筑无可争议的世界
6、垄断地位。二、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对于美国和世界建筑事业的促进作用欧洲的现代主义大师到美国哦之后,一方面通过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和培养了整整两代忠于他们的现代主义原则的设计师,比如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贝聿铭、山崎实都是包豪斯教员直接培养出来的。贝聿铭受到格罗皮乌斯、密斯和布劳耶直接的教育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大师门的思想发扬出来,成为新一代的国际主义建筑大师。这种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影响也非常大和广泛。另一方面,密斯、格罗皮乌斯等人,自己也有机会完成了许多建筑设计项目,他们的作品成为他们所推行的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的典范,为世界各个国家年轻一代的建筑师所模仿和学习。第三节 国际主义风
7、格运动中的建筑发展一、格罗皮乌斯的国际主义时期建筑1960年代,虽然格罗皮乌斯年已古稀,但是依然经理旺盛,继续从事大量的建筑设计。这个时期是国际主义风格已在全世界流行的大高潮时期,格罗皮乌斯已经无须像当年在德国那样不得不到处摇旗呐喊,宣传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现在全世界的建筑学院都在讲授他的设计理论,他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的经典人物,得到高度的尊重和广泛的研究。由于这种历史发展的背景,他所拥有的项目订单“TAC”建筑事务所得到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项目订单,其中包括了美国驻希腊雅典大使馆(1960年)和1960年开始动手设计的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校园建筑群,也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美国本土的大型建
8、筑项目,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纽约总部大楼。二、勒柯布西耶在战后的建筑设计柯布西耶是少数几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然留在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1945年战争结束,柯布西耶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建筑理论、模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企图说服国家接受他的理论观点,同此来重建欧洲。但是他的统一化、现代化、非个性化的现代主义立场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他因而不得不反复利用各种场合来反击,强调自己的正确性。他的建筑立体主义面貌使部分民众感到具有特殊的立体艺术含义,而他的建筑理论的雄心勃勃、对传统的否定,被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崇拜,因此,他被欧洲的建筑专业大学视为现代主义的偶像,被法国人视为建筑上的毕加
9、索。三、密斯凡德罗在美国的建筑设计密斯在包豪斯关闭之后,曾经希望能够一直在德国从事建筑设计,并没有如同大部分包豪斯的师生那样离开德国,这与他的非政治化立场是分不开的。密斯1937年移民到美国,以他的声望和成就,美国各主要建筑学院和大学的建筑系都邀请他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他于1938年担任了芝加哥建筑学院的领导20年之久。教学和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建筑师。与格罗皮乌斯一样,他通过教育和建筑设计同时影响美国建筑,在战后奠定国际主义风格的基础,并且使之发扬光大,影响全世界。四、弗兰克赖特在战后的建筑设计赖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依然不断从事设计,他最重要的战后建筑应为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个庞大的博物
10、馆从1952年开始设计,到1956年开始建设,直到1959年才建成开幕,博物馆在纽约最豪华的上东区,位于中央公园对面,与大都会博物馆为邻。整栋建筑的外形非常特别,是一个连续不断向上的螺旋体,把走到和画廊结合为一体,从而解决了以往所有艺术博物馆设计不得不按房间分隔的方式,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上是一个观念的突破。形式上也打破了国际主义建筑方形盒子的代办模式,有其独到之处。这个现代艺术博物馆是赖特一生中最受争议的作品,除了有些人从形式上不愿意接受“这架巨大的洗衣机”以外,主要问题还在于其使用功能:因为地面不是平地,整个螺旋坡道有一个3的倾斜角,因此即便挂在墙上的绘画作品是完全垂直的,观者仍有“需要斜着看”的感觉。尤其那些尺度大的画幅,这个问题便尤显突出。直到199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在该建筑后面加建了一个长方形盒子式的高层建筑,把尺寸比较大的绘画作品迁移过去,问题才得到解决。五、阿尔瓦阿尔托在战后的建筑设计阿尔瓦阿尔托是来自芬兰的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他的战后建筑设计非常出色,其中最突出的是萨伊诺萨罗市政府中心组群,这个大型建筑群全部采用非常简单的几何形式,大天窗,具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色,但是在材料上则完全是北欧的:木头、红砖、黄铜等,既有现代主义的形式,又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把现代功能和传统审美结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在北欧地区受到广泛的主义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