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24541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分析一、社会转型与教育问题二、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三、中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四、关于教育公平一、社会转型与教育问题1、社会转型与教育问题的关系 在转型时期,教育问题的这种双重性尤其明显。社会问题:指社会中发生的、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2、教育问题的界定 教育问题:广义指与教书育人有关的一切问题;狭义特指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并需动员全社会力量解决的教育中的不协调现象。教育问题实际是就是一种社会问题,其特性与社会问题相同,即有普遍性、变异性、历史

2、性、反复性、多元性和潜伏性。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教育病理学:社会解组论:文化失调论:价值冲突论:失范论:3、当前教育问题的类型1)、结构性教育问题稳定时期:广义教育问题,艰险教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切矛盾现象,如推普的地区差别,教育自身的结构性矛盾;剧变时期:全局性或普遍性,受广泛关注的狭义教育问题,如经济结构转型,使人才培养体系的不适应,普及教育与高层人才培养难以两全,教育中的效率与平等孰先2)、跨时空性教育问题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重复出现的教育问题,如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浪费、教育滞后问题等。3)、伴生性教育问题 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问题。如经济发展差异带来了贫富差异扩大,从而

3、形成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就业制度改革对于原来的专业设置的冲击;社会流动加快带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文化碰撞带来价值观念紊乱问题。4)、失范性教育问题 转型时期学校“三乱”(收费、摊派、罚款)5)、过程性教育问题 6)、失误性教育问题 5)、过程性教育问题 一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教育问题,如文凭危机,二是指一个问题一旦出现,有其自身独特发展过程。6)、失误性教育问题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学校教育没有及时顺应变化采取有效干预,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资料:央视曝八大“教育潜规则”一为“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二是择校费“被自愿”三是奥数改头换面 四是升学率还在争第一 五

4、是“重点班”改名“创新班”六是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七是“你的学生我来教”八是全日制培训班集体易地补课 张保庆谈中国教育四大深层次问题(2019)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当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十七场报告会,张保庆发表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演讲时作上述表示。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和国家形势一样,宏观看形势一片大好,深入看都是问题。教育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即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四大深层次问题之一。中国教育另三大深层次问题包括“教育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位置问题”、“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问题”和“教育的投入问题”。教育的位置问题上,一是科教兴国战略在中国并没有真正落实,二是重

5、视不够,一些领导干部搞大项目几千万都敢投,教育几百万却不舍得投,还有一些人把教育当成包袱,想把教育想推向市场,使教育产业化、企业化。二、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1、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 1)、教育平观教育平等的概念 教育民主一重要内容。主要包含: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前提。其含义有四重点:A、人即目的;B、教育权利平等原则;C、机会均等原则;D、差别性对待原则。2)、教育机会均等概念:两原则:废除各族歧视;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均等的内容:A入学机会均等 B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C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D不仅指知识获取方面的均等,更指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2、关于机会均

6、等的几种理念 1)、效率优先的起点均等论 2)、公平优先的形式均等论 3)、突出个性发展的实质均等观 3、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1)、教育机会均等的对象,教育机会均等是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之关心的重点不同,同一社会不同发展时期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如西方国家通常比较关心的是种族间、阶层间、性别间的教育差异。2)、机会均等的内涵:A入学机会均等;B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C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D不仅指知识获取方面的均等,更指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还指:校外其他形式的教育机会均等;及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机会。二、中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一)中国民主化的成就(略)(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

7、问题的现状:1、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1)、省区差异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有相当明显的差异,通常人们将其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或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衡量发达程度的最主要指标是经济指标。王善迈四类划分:最发达:京、津、沪、发达省区: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五省 不发达省区: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新疆11省区;最不发达省区:余下11省区一二三四1988A99.6798.8797.8490.56B97.076.8571.8170.62C70.0732.5835.5841.471991A99.67 99.0497.8690.19B98.3086.56

8、78.5375.76C80.5339.3140.0142.271994A99.5499.3298.6293.70B98.3392.3385.8281.23C85.1347.9441.1339.36上表一:四类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表A:小学入学率B、小学毕业升学率C、初中毕业升学率另一指标缀学率,1992年全国缀学率初中:5.78%4个最不发达省区超过7%;小学全国2.19%;沿海地区不到1%,而西部有5个省超过5%,其中贵州7.1%;省区差异还表现在教育经费上(见表二)198819911994一 102.99 129.88276.88二 42.9366.92148.38三 37.0956.861

9、02.90四 38.5955.13104.30 资料一(1):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我国教育机会不均加剧,主要表现在一、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从地区看,义务教育财政支付的基层化,地区之间财力的差距拉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使得地区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达到惊人的地步。2019年,小学生人均预算内经费全国平均398元,最高上海为1957元;最低河南为202元。比较到县级,此差距更大。由此导致北京、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而贵州初中毛入学率只有52%。资料二(3):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不均。如2019年,北

10、大、清华在北京招生名额分别占其总数的13%和18%,而北京的高中毕业生只占全国的0.9%,也就是说北京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专家认为,要解决教育机会不均加剧的问题,政府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2)、城乡差异 中国的城乡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社会学称之为二元社会,城市化水平比较低,1978年10%,2019年30.4%,2019年,45.6%总体看,城乡教育差别表现为:入学率、辍学率和文盲率方面。农村孩子入学机会少,缀学率高,1993年7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城市城镇到农村呈递减趋势99.57:99.07:97.94,而失学率却相

11、反,表现为:表一1993城乡中小学辍学率 中学小学中学2.50.37小学7.21.65表二1993年城乡学校师生比 高中初中小学城市11.1613.0419.83农村11.1816.5623.13B、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方面:如果说师生比的城乡差异尚不明显,更突出的是质的差异,农村教师的达标率、学历层次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素养、水平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更大。城乡教育差别还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拥有方面,在所特有的师资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在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方面、学校条件及优质学校的拥有方面都如此。资料三(2):同时,城乡之间的不均在加剧,除了表现在学校教育资源的差距外,还表现在教育经费负担和对农村居民的教

12、育歧视。如教育法规定农民要负担教育费附加,而城镇居民大多没有这个责任;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建支出,教育法也规定,城镇由政府负担,农村则要求由乡村负责,部分通过向农民集资解决。居民之间的不平等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学费增加,失业等原因,贫困家庭负担子女教育支出越来越困难。此外,公办中学资源分配不公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如想上好学校要交“赞助费”。公办学校办学靠的是纳税人的钱,但同是纳税人,享受的待遇却差距巨大。2、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社会阶层是社会学对其成员人事的职业及职业声望、政治地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指标来划分的社会人群。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阶层与教育机会差异的关系:1)、职业阶层与教育机会差

13、异中国职业阶层如何划分尚无定论,但农民与工人肯定是其中两个群体最大的阶层,然而其子女在学业成功与入学机会上都远远与其他阶层相比。南京80年代末期有一微型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出身工人家庭的占调查对象的44.70%,而学生优良者却只占1.8%,学业成绩较差者占11.6%,而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占调查对象14%,但学业优良者占总数6.2%,占此类家庭孩子的44.4%,工人家庭同一比例只占4%;1990年北京大学新生17248人,其中干部、军人、职员家庭子女占78%,工人农民家庭出身占21%,但在我国职业结构中工人与农民占90%以上。贫富分化与教育机会的不均贫困是迫使儿童失学的最主要因素。资料1994义

14、务教育段失学儿童3700万;95年3622万 中国城乡居民年均人收入(单位:元)2019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839 5160 5425 5854 6280 94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6 2090 2162 2210 2253 294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试行并轨收费及2019年全面并轨后,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够当时的2000多元学年的学费。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而农村居民收入仅为221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只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农村居民则要二至三人的年收入才够。2000

15、年学费猛涨,而相应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则不大。再加上近年来城乡居民利益格局变化较大,不少家庭或个人的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而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因此城镇居民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据调查,有25.5%的学生表示“不愿

16、再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可以说,高校收费标准已经逼近、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我国广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2)、文化阶层与教育机会的差别另有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辍学率超高。辍学的小学生中,双亲均为文盲占20%,双亲之一为文盲之一为36.4%3)少数民族的教育落差问题“两高两低”现象:文盲率高、入学率低;失学率高,学业成功率低。3、教育机会的性别差异1)、义务教育阶段,女童就学率低,失学率高;2)、学业成功率随教育阶梯升高而降低。母亲文化程度与6 14岁儿童入学率母亲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子女在学率66.777.879.480.491.4(三)

17、教育机会不均的原因剖析1、经济原因区域性差异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呈拉大趋势:社会阶层间贫富差距拉大:2、文化因素微观层面:文化是一种家庭背景宏观层面:文化是一种社会背景3、历史地理因素4、教育内部原因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性障碍:严格的升学筛选制;教育结构的单一化经费政策问题三、关于对策的思考(略)四、关于教育公平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8、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与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温家宝2009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回顾部分,讲到教育的第一句话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19、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准,国家财政安排32.5亿元帮助解决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的的的在校生。在讲到2009年的工作关于教育要重点抓好的五项工作,第一件事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涉及: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的资助。争取三年内斟酌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1概念:教育公平是教育不平等的另一种表述,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统一”。合理性:指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可能出现对整体有利,但未必对每个个体有利;公正性: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但由于利益冲突与价值偏好,其检验标准不可能统一,或者是某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公认的制度,这是一种可操作的概念。2怎样理解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21、教育不公平是社会活动的最初表示,会产生激励、竞争、压力与活力。人们的不满主要是针对不正常的教育不公;教育不公平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现阶段生产力与教育发展的附带产物;二是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基本准则。当前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1)教育制度的合理性;2)教育制度的公正性;3)教育平等问题;义务教育的公平,是最基本的起点公平 推动教育均衡推动教育均衡(地区及学校间地区及学校间)资料:教育公平问题(可从阶层差异角度)教育不公平是中国的突出问题。据杨东平教授领导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2019年的18.5%下降到2019年的16.3%,清华从2019年的20.7%下降到2

22、000年的17.6%。对于热门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阶层的子弟占57.3%,工人、农民、下岗人员的子弟仅占25.4%。2019年北京某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农民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8.8分,下岗人员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5分。中国教育起到了分离器的作用以政府财力打造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供强势群体的子女进入学习,而弱势群体的子女大多无缘其中,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 各职业阶层间的差距则更加明显。农民子女与工人、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可能性之比为1:2.5:17.8:12.8:9.4,其中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1:4:31.7:22.6:17.4。农民阶层

23、与整个非农阶层的整体差距是5.6倍,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9.2倍,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另一方面,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人和农民,与作为脑力劳动者的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的机会差距也很大:在高校总体中为9.6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接近15倍,工农子女的合计份额不到45%.资料:中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纵向比较资料:中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纵向比较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收费3种情况: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30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费为45

24、4银圆。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之间,平均约为22银圆。所以,一般劳动人民家庭若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只能是国立大学,如北大、清华、交大、北师大等等,或免费的师范院校。由统计数据计算出:30年代1银圆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相当于2019年的人民币30元。可推算30年代国立大学每年约22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660元;私立大学每年约90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2700元;“贵族大学”每年约160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4800元。而私立大学或“贵族化”的教会大学,对于工农子弟来说确实是上不起的。特殊情况如清贫的青年周恩来能上天津南开大学,是因为减免学费的缘故。30年

25、代,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10%,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之二。怪不得当时有人说,教会学校是培养“高等华人”和“精神贵族”的温房;而北大、北师大则洋溢着“平民意识”。这足以令我们深思。现实可行的目标是:把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降低到510%,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这个要求,也正是回到30年代一些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广州北平天津的水平在历史上曾经达到过,在今天也一定可以达到的。资料:高等教育收费横向比

26、较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算是比较高的。2019年平均收费水平达到了4694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年收入的13%左右。公立大学收费标准,仅相当于私立大学收费标准的23%左右。而且,私立大学设立各种奖学金,国家也开放各种社会助学基金,教会、企业和各种社团对贫困学生也有极大帮助。在美国,股本金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社会基金就有3000多家,它们都开展各种资助教育的项目。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只要孩子品学皆优,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不上起大学。德国公立大学一律免学费。德国大学约98%为公立学校,由联邦政府拨款办学。按现行规定,无论是德国学生还是外籍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在欧洲,尽管很多大学的免费教育原则现在受到很

27、大冲击,但在相对富裕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如瑞典、芬兰和丹麦,免费教育还没有受到影响。在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依靠高税收政策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继续维持着免费教育等社会福利。在伊拉克,由于10年制裁,政府没钱、学校没钱、老师没钱,30多年的免费教育体制于2000年9月被取消。而在10年前,每学期区区几个、几十个美元的教育费用对于伊拉克普通居民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在发达国家,公立大学收费的水平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比如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2019年,美国大学平均学费人均GDP的15%;中国的情况是,2019年中国的大学平均学费是3895元,占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农村更严

28、重。201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700元左右,但5000元本科学费竟得花去一半还多”。除中国外,没有一个国家的公立大学收费敢超出国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高等教育是需要巨大经费来支撑的事业。除了北欧福利国家基本上都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外,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都存在着经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的资助,学生也要缴纳一定费用。但高等教育定位是公益事业,收费必须考虑公民的普遍经济承受力。意大利,大学新生一年要缴纳的学费将近30万里拉,其中一部分在注册时交付,另一部分在每年三月底以前付清。这近30万里拉的学费,家境困难、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全部或部分免交。而

29、近30万里拉的学费仅占贫寒标准的5.5%-10.2%,占意大利人均年收入比例就更低了,所以普遍都可以承受。而中国涨价后平均一年少则五千,多则七八千上万的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0%以上,占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的250-300%。这还不包括杂七杂八的乱收费。美国的国民人均年收入是3万多美元,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大学学费仅占年人均收入的1/6。即使是美国私立大学的收费也只是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左右。再比如英国,英国国民人均年收入是1.5万英镑(2000年的数据),英国的大学学费现在是平均每人每年1125英镑,按1500英镑计算,英国的大学学费是英国人均收入1.5万英镑的1/10。即使是按照“新法案”

30、到2019年大学学费达到每人每年3000英镑,大学学费也只是占人均收入的1/5(假设英国的人均收入仍为1.5万英镑)。中国的情况是,人均GDP现在是8000元人民币左右,约合1000美元上下(实质上,人均GDP与人均收入还是两回事,人均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有讲究的)。而中国人口的80%是农村人口,而农村的人均收入还不足3000元人民币。来自于城镇的大学生每年的学费负担程度是他的年收入的全部,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每年的学费负担程度是他的年收入的2-3倍。显然,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学费负担程度高出英、美国家大学生的511倍。如果要与此接轨或学习的话,那么,按照中国人均收入现在是8000元人民币来计算,大学生每年所要交纳的学费应该是(8000元1/6=)1333元人民币。思考题:1、教育机会均等的对象与内涵。2、在我国教育机会不均有哪些表现?你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哪方面的不均等。3、教育公平、转型时期常见的教育问题有哪几类?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育问题和机会均等精品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