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科 文 化陈洪捷2011年2月学科专业目录 学科门类(12),文学、哲学、法学、教育、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军事 一级学科(88)哲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历史学 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地质、生物、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382)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老年学 教育学:教育
2、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设置 1952年:215种 1961年:432种 1965年:601种 1980年:537种(工科)2000年:382种学科制度 学科是一定范围知识领域认知过程的制度化形式,其特点包括(Stichweh,17):1)建立在一个相对同质的研究者共同体基础之上;2)具有一定的由教科书呈现的知识内容,即获得共识,能够传授;3)一些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4)有一套研究方法和范式性问题解答方案;5)有一个本学科所具有的职业发展模式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学科制度学科制度:三个维度(1)学科是学术
3、门类的划分,涉及研究领域和对象,研究的方法,基本的理论。比如:社会科学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地理学、历史学及统计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历史学、教育学及语言学。学科制度(2)学科是组织结构-与大学密切联系,院系、学位、教职(晋升)-学术训练-学术刊物-藏书的分类、出版目录服从学科的划分-学会和学者组织是按学科组织的(利益)-科研规划、资助、评奖学科制度(3)学科是文化。同一学科的学者具有共同的阅历和学术资源,共同的表达方式和讨论问题的模式。-斯诺:两种文化:文学知识分子在一级,而另一级是科学
4、家。在这两级之间是一条充满不理解的鸿沟我总觉得我在这两个群体之间游移,他们才智接近、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差部多,但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他们在学术、道德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共同点是如此之少,以致柏林顿馆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就像远渡重洋。学科制度与规训 规训有两种含义:与惩罚相联系,比如管教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与一种技能和知识体系相联系,有不同的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或芭蕾舞演员或职业足球队员所接受的专门训练。规训在第一种意义上是动词,是我们施加于自身或他人的行为,使人联想到惩罚和强制行为的消极力量。在第二种意义上是名词,是我们进入某领域并在该领域受到重视而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资格,使人联想到
5、一种与自我实现和成就相联系的积极力量。学科制度与规训 福柯通过“权力-知识”的观念将规训的两种意义联系起来。他并不认为知识的发展和掌握使人更有权力,或者对人有好处。而认为知识使人臣服,因为我们必须要借助各种知识体系来理解自己。比如学生要学习各种科目,以获得资格证书和学位,以此表明他们适合某些工作。同时学校监控学生的进步,对其作出判断,并以各种方式塑造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知识”和“规训”使我们成为某一种人。规训通过一个惩罚和满足的机制发生作用,人们忍受长时间的重复、费力的工作,学习一门技艺或学科,其回报是在社会等级序列中的上升。学科是一种思考方式 学科不只是用事实和概念堆积起来的教科书上的词
6、汇表、附录、纲要等。学科的内涵在于该领域的专家发展出的特定的思考方式。借助这种思考方式,他们可以从特定的而非直觉的角度了解这个世界。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这种角度观察这个世界,这就是成功的教育。(加德纳受过学科训练的心智)现代学科制度的特点1 1)自然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类的对自身及其社会的思考和知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人文社会科学是近代社会的产物。-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Thomas Hook认为,科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手段增益有关自然万物的知识,完善一切手工工艺、制造方法和机械技术,改进各种机器和发明”,而“无涉于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语法学、
7、修辞学或逻辑学”(1663)。现代学科制度的特点2 2)1919世纪: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世纪: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确实性知识”的代称,而其他知识则是想象性、思辨、甚至是虚假的知识,其称呼是arts、humanities、philosophy、Geistes-wissenschaft等。-在社会哲学或社会物理学的基础上,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开始出现。2、现代学科制度的特点3 3)19451945年以后的变化年以后的变化-历史背景(冷战与美国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高等教育的扩大;“区域研究”)-三个界限的模糊:1)对文明/现代世
8、界的研究(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与对非现代世界的研究(人类学、东方学);2)过去(历史学)与现代(注重研究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的界限;3)在社会科学内部,市场、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界限现代学科制度的特点-1850-1945:学科趋于清晰;从1945年开始则出现相反的趋势,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基础(系科设置、学术团体、期刊等)-对追求普遍性的社会科学的质疑(欧洲中心主义、男权主义、资产阶级的学术)学科分类的基础 纯硬科学指纯科学,以物理学为代表。知识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线性特征,知识结构类似晶体或树型;注重普遍性,用量化方法,注重简洁;强调客观性,不受个人价值倾向的影响,有清
9、晰的正误标准;对现在和未来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够达成共识;成果表现为某种发现或解释。纯软科学指人文学科(如历史学)和纯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知识发展具有重复性,知识结构呈现为有机与整体的结构,可比作连续流淌的河流;注重特殊性、性质和复杂性;具有个人色彩,价值观影响明显;知识的正误标准存在争议;对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缺乏共识;成果表现为理解或阐释。学科分类的基础 应用硬科学指技术学,以机械工程学为代表。知识发展目的性强,注重实用性,一般通过硬性知识获得实际技能;注重对物质环境的把握;采用启发式探究法;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判断知识的标准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成果以产品或技术的形式呈现。应用软科学指应
10、用社会科学,以法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为代表。强调知识的功能性、功利性,通过软性知识获得技能;关注职业实践,大量使用案例研究和案例法则;成果的形式为条约草案或程序步骤。比彻:学术部落及其领地专业化与学科 专业化在欧洲是一种突破,是学科出现的前提 德国大学的贡献:专业的培养与全面培养的结合 学科是整个学术体制的基础(第一原理),重要性专业化的必要性 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阶段,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掌握一个范围明确的专业,并学会不信任那些肤浅的知识和轻易得出的结论我认为,并非一切公认的研究专业同样适合于作为基础训练。我的观点是,从头脑的训练(discipline of the mind)这一本来的含义上说,只有某些类型的专业才配得上“学科”这一称呼,甚至可以说,同经受严格扎实的学校教育相比,头脑受到哪个学科的训练并不十分重要。凡是系统地学习过数学或古典文献的人,都有能力依靠自己学习几乎任何其他专业。(哈耶克)跨学科 概念(跨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去学科)科研中的跨学科 培养中的跨学科参考书目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华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比彻、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