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8-10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三三)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二、人的行为习性二、人的行为习性 人类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被称为人的行为习性。抄近路习性抄近路习性识途性识途性左侧通行习性左侧通行习性左转弯习性左转弯习性从众习性从众习性聚集效应聚集效应人的距离保持人的距离保持人体工程学(三)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地,人们总是趋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这是因为人类具有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因此在设计建筑、公园和室内环境时,要充分考虑这一习性。抄近路习性抄近路习性人体工程学(三)人们在进入某场所
2、后如遇到危险(如火灾等)时,会寻找原路返回,这种习性称为识途性。因此在设计室内安全出口时要尽量设在入口附近,并且要有明显的位置和方向指示标记。识途性识途性人体工程学(三)在人群密度较大(0.3人M2以上)的室内和广场上行走的人,一般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选择左侧通行。这可能与人类右侧优势而保护左侧有关。这种习性对于展览厅展览陈列顺序有重要指导意义。案例:日本的行车方向左侧通行习性左侧通行习性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人类有趋向于左转弯的行为习性,在公园散步、游览的人群的行走轨迹可以显示这一习性。很多运动场(如跑道、棒球、滑冰等)都是左向回转(逆时针方向)的。这种习性对于建筑和室内通道、避难通道
3、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左转弯习性左转弯习性人体工程学(三)由左前方由正面由右前方总计左侧呆立不动右侧19.03.011.315.610.57.316.17.39.950.720.828.5静立时躲避方向的特点静立时躲避方向的特点人体重心偏右,站立时略向左倾,而且右手右脚比较有力,容易向左侧移动人体工程学(三)假如在室内出现紧急危险情况时,总是有一部分人会首先采取避难行动,这时周围的人往往会跟着这些人朝个方向行动,这就是大众作用。因此室内避难疏散口的设计、诱导非常重要。从众习性从众习性人体工程学(三)当空间人群密度分布不均时,则出现人群滞留现象,如果滞留时间过长,就会逐渐结集人群,这种现象称为聚集效
4、应。在设计室内通道时,一定要预测人群密度。设计合理的通道空间,尽量防止滞留现象发生。聚集效应聚集效应人体工程学(三)个人空间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的空间,通常是具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的空间,通常是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入者闯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它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人体工程学(三)领域性领域性 “领域性领域性”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这是动物在生存进化中演化出来的行为来的,这是动物在生存进化中演
5、化出来的行为特征。特征。人也具有人也具有 “领域性领域性”,来自于人的动物来自于人的动物本能,但与动物不同。因为本能,但与动物不同。因为“领域性领域性”对人对人已不再具有生存竞争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心理已不再具有生存竞争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上的影响。人体工程学(三)人类的个人空间人类的个人空间 动物的领地动物的领地1.可以随身携带2.有肉眼看不见的界限3.以身体为中心4.对侵入行为进行躲避或抗议1.地点比较固定2.界限处有标记(粪便、尿液等)3.以家族为中心4.与入侵行为斗争或逃避人体工程学(三)人类的与人类的与“领土领土”有关的距离有以下四种有关的距离有以下四种亲密距离亲密距离个人
6、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公众距离人的距离保持人的距离保持人体工程学(三)接近状态接近状态:指亲密者之间发生的爱护、安慰、保护、接触、交流的距离,此时身体接触,气味相投;视觉过近,反而分辨不清。亲密距离亲密距离:指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近的距离正常状态正常状态:(1545厘米),头脚部互不相碰,但手能相握或抚触对方。在各种文化背景中,这一正常距离是不同的人体工程学(三)一种是接近态接近态(4575厘米),是亲密者允许对方进入的不发生为难、躲避的距离,但非亲密者(例如其他异性)进入此距离时会有较强烈反应。另一种为正常状态正常状态(75100厘米),是两人相对而立,指尖刚能相触的距离,此时身体
7、的气味、体温不能感觉,谈话声音为中等响度。个人距离个人距离:指个人与他人间弹性距离人体工程学(三)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指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表现的距离接近态接近态为130210厘米,通常为一起工作时的距离,上级向下级或秘书说话便保持此距离,这一距离能起列传递感情力的作用。正常态正常态为2l0360厘米,此时可看到对方全身,在外人在场下继续工作也不会感到不安或干扰,为业务接触的通行距离。正式会谈、礼仪等多按此距离进行。人体工程学(三)公众距离公众距离:指演说、演出等公众场合的距离接近态接近态约360750厘米,此时须提高声音说话,能看清对方的活动。正常态正常态7.5米以上,这个距离已分不清表情、声音的
8、细致部分,为了吸引公众注意,要用夸张的手势、表情和大声疾呼,此时交流思想主要靠身体姿势而不是语言。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习惯是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语言、行习惯是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语言、行动和生活方式动和生活方式。习惯分个人习惯和群体习惯,群体习惯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部,人们所形成的共同习惯。习习 惯惯人体工程学(三)绝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操作工具和做各种用力的动作。他们的右手比较灵活而且有力,所以对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右手也叫优势手。至于下肢,绝大多数人也是惯用右脚,因此机械的主要脚踏控制器,一般也放在机械的右侧下方。惯用一侧惯用一侧人体工程学(三)三、人的行为模式三、人的行
9、为模式 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将人类行为习性、特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将人类行为习性、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的行为规律。点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的行为规律。行为模式的分类行为模式的分类1、按其使用目的分:按其使用目的分:n再现模式再现模式n计划模式计划模式n预测模式预测模式 2、行为的表现方法、行为的表现方法n数学模式数学模式 n模拟模式模拟模式n语言模式语言模式 人体工程学(三)3、行为内容、行为内容n秩序行为秩序行为n流动行为流动行为 n分布行为分布行为 n状态行为状态行为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四四.人在空间中的定位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即使是偶然地观察在公共场合等待即使是偶然地观察在公共场合等待的人们,
10、你也会发现人们确实在可能占的人们,你也会发现人们确实在可能占据的整个空间中均匀地散布着,他们不据的整个空间中均匀地散布着,他们不一定在最适合上车的或干其他事的地方一定在最适合上车的或干其他事的地方等候。等候。人体工程学(三).斯梯里思观察了伦敦地铁各个车斯梯里思观察了伦敦地铁各个车站候车的人以及剧场、门厅的人们,发现站候车的人以及剧场、门厅的人们,发现人们总愿意站在柱子附近并远离人们行走人们总愿意站在柱子附近并远离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路线的地方。在日本,卡米诺在铁路车站进行了在日本,卡米诺在铁路车站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类似的研究。人体工程学(三)在火车站人们等车时选择的位置在火车站人们等车时选择
11、的位置人体工程学(三).在选择餐馆的座位时,人们愿意坐在靠边在选择餐馆的座位时,人们愿意坐在靠边桌旁而不是中间的桌子。桌旁而不是中间的桌子。在餐馆人们选择位置的频度在餐馆人们选择位置的频度人体工程学(三)五空间环境与人际交流五空间环境与人际交流 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空间的构成有密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空间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这类研究中最早的是由费思切的关系,这类研究中最早的是由费思汀格等进行的。他们研究了空间的不同汀格等进行的。他们研究了空间的不同布局中发生的人际交流的类型,他们发布局中发生的人际交流的类型,他们发现那些位于住宅群体布局中央的人有较现那些位于住宅群体布局中央的人有较多的朋友,类似的研究也
12、在办公室、教多的朋友,类似的研究也在办公室、教室及其他地点进行。室及其他地点进行。人体工程学(三)六六.捷径捷径效应效应 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行为十分相仿。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行为十分相仿。人体工程学(三)人体工程学(三)七七.幽闭恐惧幽闭恐惧 幽闭恐惧在人们日常生活多少会遇幽闭恐惧在人们日常生活多少会遇到,有的人重些,有的人轻些。如坐在到,有的人重些,
13、有的人轻些。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坐上、乘电梯、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坐上、乘电梯、坐在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是有一种危机感,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是有一种危机感,会莫名其妙地认为会莫名其妙地认为“万一万一”发生问题会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跑不出去。人体工程学(三)八八 .恐高症恐高症 登临高处,会引起人血压和心跳的登临高处,会引起人血压和心跳的变化,人们登临的高度越高,恐惧心变化,人们登临的高度越高,恐惧心理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一般理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一般情况是合理的或足够安全的设施也会情况是合理的或足够安全的设施也会 被人们认为不够安全。在这里人们衡被人们认为不够安全。在这里人们衡量的标
14、准主要的是心理感受。量的标准主要的是心理感受。人体工程学(三)室内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室内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人体工程学(三)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与人之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行为方式中,空间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行为方式中,空间环境的形态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环境的形态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阿尔特曼指出的:阿尔特曼指出的:“可以认为空间的使可以认为空间的使用既由人决定,同时又决定人的行为用既由人决定,同时又决定人的行为”。人体工程学(三)第三节第三节 气温和气湿环境气温和气湿环境人体工程学(三)一、热环境评价一、热环境评价1、不适指数:、不适指数:湿度大于70时,汗的
15、蒸发受到抑制,气温增加时感到很不适。不适指数不适指数=0.72=0.72(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温度)+40.6+40.6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空气中的空气中的焓值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中简称为焓,是指一千克干空气的焓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中简称为焓,是指一千克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
16、总和。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一般6575为舒适区。受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因素的影响。2、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人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温度感觉指标。它是以风速为以风速为0,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的条件下的温度来表达其他条件下的同等温度感觉的值。n绝大部分人的舒适有效温度为绝大部分人的舒适有效温度为23.726.7人体工程学(三)常用的温湿图和舒适区常用的温湿图和舒适区人体工程学(三)3、牛津指数、牛津指数(高温作业环境指标)(高温作业环境指标)WD=0.15D+0.85WW:(湿球温度):(湿球温度)D:(干球温度):(干球温度)4、冷风力:(适用
17、于室外寒冷环境,反应风速、冷风力:(适用于室外寒冷环境,反应风速及气温对人体的综合影响。)及气温对人体的综合影响。)5、湿、湿黑球温度(户外炎热的环境)黑球温度(户外炎热的环境)6、热负荷指数、热负荷指数人体每平方米每小时的散热量:人体每平方米每小时的散热量:睡眠中睡眠中:170kJ/(m2.h)步步 行:(行:(4km/h)/2600kJ/(m2.h)立姿,轻作业:立姿,轻作业:420kJ/(m2.h)人体工程学(三)二、最佳温度二、最佳温度1、最佳温度、最佳温度以静坐时主观舒适温度一般为:210c+30c。2、影响最舒适温度的主要因素、影响最舒适温度的主要因素季节因素:夏天舒适度高约230
18、c。年龄因素:中老年人有所增高。性别差:女性高120c。作业性质的影响:轻体力作业:19210c。重体力作业;13190c。精神性作业:15170c。人体工程学(三)气温对效率和相对差错的影响气温对效率和相对差错的影响人体工程学(三)温度对生产率和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温度对生产率和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人体工程学(三)人对高温和低温的主诉可耐时间人对高温和低温的主诉可耐时间人体工程学(三)温度的安全限度温度的安全限度人体工程学(三)工作效率不受影响的允许温度和湿度范围(a)允许温度 (b)温度范围人体工程学(三)三、室内空调三、室内空调 在设置冷空调时,一般比室外温度低在设置冷空调时,一般比室外温度低5
19、度度左右为宜,保持室内外空气对流。最佳左右为宜,保持室内外空气对流。最佳温度为温度为25.6度,湿度在度,湿度在50%。人体工程学(三)第四节第四节 室内光环境室内光环境良好光环境的作用良好光环境的作用人体工程学(三)照明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照明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人体工程学(三)一、室内光环境的概念一、室内光环境的概念1、天然采光:、天然采光:通过不同形式的窗户以及建筑构件通过不同形式的窗户以及建筑构件利用天然光线利用天然光线,使室内形成一个舒适的光环境。使室内形成一个舒适的光环境。2、人工照明:、人工照明:利用各种人造光源,通过灯具造型利用各种人造光源,通过灯具造型和布置设计,造成合理的人工光
20、环境。和布置设计,造成合理的人工光环境。3、照、照 度: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单位为(lx)4、亮、亮 度:度:物体本身的照亮程度。物体本身的照亮程度。(cd/m2)5、亮度对比:、亮度对比:视觉目标与背景之间必须设计合理视觉目标与背景之间必须设计合理的亮度对比度。的亮度对比度。6、照度与亮度的关系:、照度与亮度的关系:家具、墙体等物体的亮度家具、墙体等物体的亮度与表面反射率及面照度有关。与表面反射率及面照度有关。B=0.32R*E B物体的亮度(cd/m2)E物体上的照度(lx)R物体表面的反光系数。人体工程学(三)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和相对照度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和相对
21、照度人体工程学(三)凹进天花板灯凹进天花板灯 人体工程学(三)7、光色、光色n白色光白色光对室内空间固有色影响不大,只是光照强度会影响其色彩亮度和对比度;n同类色有色光同类色有色光会使空间色彩倾向更加明显,但会削弱立体感和深度感;n次对比有色光次对比有色光会使空间固有色更饱和;n补色类补色类(强对比强对比)有色光有色光一般会使空间色彩变暗变灰,不宜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主要照明光源。人体工程学(三)高光色下的自由空间高光色下的自由空间 人体工程学(三)8、光影效果、光影效果 要恰当利用光线照射自然产生的阴影来衬托室内物体,通过控制光线改变阴影的面积、强弱和位置来体现物体的质感和体积感。人体工程学(三
22、)二、照明分类二、照明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以功能为主的环境照明环境照明和以舒适感为主的气氛照明气氛照明。1)环境照明作为室内呈现的基础)环境照明作为室内呈现的基础n 环境照明也称为整体照明,即整个场地的空间照明。n通常采用泛光照明或间接光照明的方式,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环境。2)情景化照明营造环境氛围)情景化照明营造环境氛围n又可称为装饰照明或气氛照明又可称为装饰照明或气氛照明。其目的是烘托环境的气氛,创造丰富空间感和层次感,营造特定的情调。人体工程学(三)三、良好照明的特性因素三、良好照明的特性因素(1)物理量 照度照度 亮度亮度 色度色度 造型造型 图案图案(2)良好的视功能 眩光眩光 可视性可
23、视性 视力视力(3)室内环境的氛围 愉快愉快 温暖温暖 情景情景 沉静沉静 单纯单纯(4)舒适 照明方向照明方向 光影光影 光色光色人体工程学(三)良好照明的特性因素良好照明的特性因素人体工程学(三)四、室内光觉质量四、室内光觉质量(1)防止眩光:)防止眩光:1)提高背景的相对亮度;2)改变窗户和视觉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留有保护角;3)以视线为中心,周围30范围内,不应设置灯具等高亮度光源。(2)室内面积和窗户大小的关系:)室内面积和窗户大小的关系:原则:尽量利用日光。无人工光源时的室内照度=0.2*全天空照度*(窗面积/室内地面积)人体工程学(三)五、光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五、光环境设计的基本
24、原则1、合理的照度平均水平,同一环境中,亮度和照度不应过高或过低,也不要过于一致而产生单调感;2、光线的方向和扩散要合理,避免产生干扰阴影,但可保留必要阴影,使物体有立体感;3、不让光线直接照射眼睛,避免产生眩光,而应让光源光线照射物体或物体的附近,只让反射光线进入眼睛,以防止晃眼;4、光源光色要合理,光源光谱要有再现各种颜色的特性;5、让照明和色相协调,使气氛令人满意;6、考虑照明的成本。人体工程学(三)第五节第五节 室内色彩环境室内色彩环境 在建筑空间中色彩主要扮演着两个功能角色:传递信息和营造环境氛围传递信息和营造环境氛围。n从传递消息的角度,主要考虑的是色彩的观察特性色彩的诱目性和语意
25、性色彩的联想;n从营造环境的角度,主要考虑的是色彩的心理感觉色彩的物理感受。一、色彩的诱目性一、色彩的诱目性眼睛没有看任何物体,而被色彩自身的性质引起注意的特性称作诱目性。人体工程学(三)眼睛容易认出预想的物体存在的性质称作认识性。研究阅读文字时易于独处的性质称作可读性。根据实验,色彩的诱目性从强到弱依次如下:红蓝黄绿白在黑色或中灰色背景中,诱目性为黄橙红绿蓝处在白色背景下,诱目性为蓝绿红橙黄(1 1)色彩的认识性)色彩的认识性色彩的认识性取决于色彩与背景条件。明度对比越大,它的认识性就强。人体工程学(三)(2)色彩的可读性)色彩的可读性色彩的可读性体现在色彩图案与背景的明度差别上,差别越大,
26、色彩的可读性就越强。可读性越强的色彩组合是黑色和白色。色彩的诱目性对于环境标准及其他一些展示展示性的设施性的设施的观察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二、色彩的联想与象征二、色彩的联想与象征现实的色彩是激发联想的条件之一。这种联想也因人而异,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色彩联想一般来说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联想有具象与抽象具象与抽象之分。n红色:火、停止、禁止、危险n黄色:危险、警告、提示n绿色:安全、和平、许可n橙色:救援、救险n蓝色:和平人体工程学(三)三色彩的物理感觉三色彩的物理感觉 包括了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体量感、重量感统称为色彩的物理感觉。(1)温度感(冷暖色调)(2)距离感(高明度的暖色系色彩感
27、觉突出;低明度冷色系感觉后退)(3)重量感:明度越大,感觉越轻;(顶部轻、底部重)(4)体量感:膨胀色和收缩色(5)醒目感醒目感:色相影响大;(6)大小感:(尺度感)白红黄 灰 绿 蓝紫 黑(7)性格感:(兴奋色、沉静色、中性色)人体工程学(三)四、色彩调和四、色彩调和1、色彩调和、色彩调和包括了色相调和、明度调和、彩度调和以及面积调和。2、色彩对比的七种形式、色彩对比的七种形式1)色相对比2)明暗对比3)冷暖对比4)补色对比5)同时对比:看到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时,视觉系统会同时要求他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在视觉区内不存在,视觉系统会自动产生这种补色。6)面积对比7)彩度对比人体工程学(三)冷暖
28、对比冷暖对比人体工程学(三)五、显色性五、显色性 物体在人工光源与在日光下的颜色会有差别,差别越小则人工光源的显色性越好;显色性好的光源下,物体能表现出自然的本来色。六、色温六、色温光源的各种色彩用色温表示。将黑体加热至T度时发出的光谱与光源发出的光谱相同时,该光源的色温为TD度。人体工程学(三)照度水平与色温舒适感关系照度水平与色温舒适感关系结论:在低照度下,舒适光的色温接近火焰的低色温;在高照度下,舒适的光色是接近正午阳光或偏蓝的高色温光色。人体工程学(三)七、室内色彩设计七、室内色彩设计1、室内环境色室内环境色是指构成空间的各界面(天花是指构成空间的各界面(天花板、墙面、地面等)与道具、
29、媒介的颜色。板、墙面、地面等)与道具、媒介的颜色。墙面背景色的设计至关重要,它会对室内陈设起强调或减弱的作用,甚至会改变物体颜色的视觉效果。空间中的地面色彩非常重要一般选择较大众化的地板色(中性基调)。2、室内点缀色室内点缀色指陈设饰品色彩。指陈设饰品色彩。人体工程学(三)第六节第六节 空间与视觉空间与视觉一、空间构成一、空间构成形态空间形态空间构成:包括了母空间和子空间 明暗空间明暗空间构成:明空间、灰空间、暗空间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构成:子母空间或明暗空间的色彩组合n从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分为从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分为行为空间、知行为空间、知觉空间和围合空间觉空间和围合空间。人体工程学(三
30、)二、空间的视觉特性二、空间的视觉特性人的感觉器官,特别是视觉器官能知觉空间的大大小、方向、形状、深度、质地、冷暖、立体小、方向、形状、深度、质地、冷暖、立体感和封闭感感和封闭感等。1、空间大小、空间大小(包括了几何空间和视觉空间)扩大室内空间的方法:1)以小比大 2)以低衬高 3)划大为小 4)界面的延伸人体工程学(三)界面的延伸界面的延伸人体工程学(三)2、空间形状、空间形状1)结构空间:显示空间的特殊效果;2)封闭空间:私秘性和神秘感;3)开敞空间:开放性;4)共享空间:公共、交往空间;5)流动空间:通过变化的灯光效果,流动空间;6)迷幻空间:奇异的造型,神秘感。7)子母空间:空间层次丰
31、富。人体工程学(三)三、影响室内空间的因素三、影响室内空间的因素1)虚实界面的数量2)虚的界面位置3)顶棚的分格和空间4)照度和色彩5)空间的相对尺度人体工程学(三)第七节第七节 噪声与室内声学环境噪声与室内声学环境一、噪声对人体的影响1、噪声的定义:在 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称为噪声;2、声源 建设工地、工厂企业、道路交通等;3、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较大;人体工程学(三)噪声对语言信息传递的影响噪声对语言信息传递的影响人体工程学(三)(1)噪声对工作的影响(2)噪声对听觉的影响(暂时性听力下降、听力疲劳、持久性听力损失、暴震性耳聋)(3)对睡眠的影响;(4)对消化系
32、统和内分泌的影响;(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对心血管的影响;n噪声干扰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受影响的人在作什么和当时的时间 人体工程学(三)二、各类噪声的卫生标准二、各类噪声的卫生标准(P86)三、室内声学环境三、室内声学环境1、回音:由声源直接传入耳朵的声音和由于墙体等反射 后传入耳朵的声音在时间上产生差异,出现回音。防止回音现象发生的措施:防止回音现象发生的措施:1)增加室内的吸音效果,使用吸音材料;2)使墙壁等出设计利用抛物面等特殊造型是声能反射后 集中在一起;3)将声源和受音点之间的路线控制在17m以内。人体工程学(三)2、混响、混响声源切断后,声音在室内还能保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33、混响;3、吸音材料、吸音材料1)、多孔型吸音材料2)、薄板(膜)振动型吸音材料3)、共鸣构造型吸音4)、综合以上3种吸音材料人体工程学(三)第八节第八节 振动环境振动环境一、振动定义一、振动定义 是物体或质点绕某一平衡位置往复运动的现象。作业环境的振动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二、人体的振动特性二、人体的振动特性 外部刺激使人体产生内部响应。对人体产生三种作用力:惯性力(质量);粘性阻尼力(阻尼);弹性力(刚度)。人体工程学(三)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其中: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其中:第一共振峰:第一共振峰:48Hz,对胸腔影响最大;,对胸腔影响最大;第二共振缝:第二共振缝:1012
34、Hz,对腹腔影响最大;,对腹腔影响最大;第三共振缝:第三共振缝:2025Hz,频率再增高,在人体,频率再增高,在人体内传递逐步衰减,对生理效应的影响相应减少。内传递逐步衰减,对生理效应的影响相应减少。显然,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低频区。显然,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低频区。人体工程学(三)n振动对人体的影响1、感觉阈:、感觉阈:人体刚能感受到振动的信息;2、不舒适阈:、不舒适阈:振动的振幅加大到一定程度,人就感到不舒适;是一种生理反应;3、振动振幅进一步增加,达到某种程度时,人对振动的感觉进入到“疲劳阈疲劳阈”。4、生理界限:、生理界限:振动的强度进一步增加,就进入到生理界限阈,超过该范围,振动不仅对心理、生理有影响,还会造成病变。2022-8-10人体工程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