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 汶川地震母爱短信2011动车事故永不抵达的列车2014马航失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挡记者报道灾难现场 2015外滩踩踏?灾难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消失早期的媒体失语数字拓展的媒体话语空间数字名单以人为本的操作共识 未来:数字名单个体?遇难者报道 是“灾难报道 讣文报道”的组成部分 讣闻报道的唯一报道对象“直接受难者”、“有施救行为的遇难者”生命早逝顽强精神无私亲情悲惨人生生命早逝顽强精神无私亲情悲惨人生恪尽职守舍己救人舍己救人舍己为公恪尽职守舍己救人舍己救人舍己为公直接受难者,57.10%施救遇难者,42.90%遇难者报道 是“灾难报道 讣文报道”的组成部分 展现遇难者独立人格表达和个
2、体诉求 公共性视角下,报道影响“媒体、公众、当事人”诉求上的微观关系 遇难者个体命运报道 永不抵达的列车“复旦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遇难者杜宜骏复旦20岁“才女”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 案例 永不抵达的列车遇难者杜宜骏复旦20岁“才女”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事件7.21温甬线动车事故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事件性质人为事故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南方周末新京报新媒体转载量816体裁特写消息主题遇难者个体命运内容个人形象塑造、个体命运展现、遇难过程展现消息来源微博、微信、公开报道微博、微信微博、人人网引用来源同学、朋友、其他当事人室友、其他当事人/永不抵达的列车与永不抵达的列车与“复旦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复旦
3、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框架框架相似性相似性永不抵达的列车与永不抵达的列车与“复旦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复旦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隐私展现隐私展现文章永不抵达的列车遇难者杜宜骏复旦20岁“才女”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生理信息身高/体重/疾病社会化个人信息家庭关系/婚恋关系学历/职业爱好/梦想/成就社会行为视觉图像(转载)主体永不抵达的列车“复旦踩踏事故遇难者报道”学界PN业界PP意见领袖PF公众一致分裂评论态度(评论态度(P=积极积极 F=中立中立 N=消极)消极)诉求主体诉求重心抗辩事由媒体报道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相关公众知情和情感需要为公共利益服务新闻当事人个人隐私保护不侵犯其合法
4、权益 事件关联 个体命运是公共事件的一部分 情感构建 公共事件的悲情关联 4327564002214051015202530贴吧人人亲属当事人社会关系媒体报道微博微信 消息来源 新闻来源 永不抵达的列车遇难者杜宜骏个人隐私应得到保护 个人情感和尊严应得到尊重报道时机 符合社会语境和动态的公众信息需求人文关怀 每个公众都是“潜在的”新闻当事人 永不抵达的列车遇难者杜宜骏复旦20岁“才女”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距事件发生时间4天1天1天报道语境问责、痛惜生命早逝痛惜生命早逝灾难信息披露灾难报道阶段重建期蔓延期蔓延期社会语境哀悼遇难者、问责悲痛公众需求展开事故问责准确死伤情况全力救治伤员还原事件过程诉求主体诉求主体诉求重心诉求重心抗辩事由抗辩事由媒体报道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相关公众知情和情感需要媒体应为公共利益服务新闻当事人个人隐私保护媒体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信息供求心理需求媒介功能诉求主体公共性理想现实结构媒体公共利益(中国:喉舌)经济效益、政治要求、社会效益协调实现公众相似、共同诉求理性需求分层的、多元化需求理性、非理性需求并存当事人隐私的合理让渡阶段性特征零度干扰+诉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