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9820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控制的类型及其应用。2.熟悉控制过程,理解控制理论。3.掌握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方法。121.正确认识控制的概念,认识控制的特点。2.应用控制知识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3.应用控制知识观察社会组织存在的控制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良建议。能力目标能力目标2管理工作始于计划的制订,然后是组织和领导计划的实施,但计划实施的结果如何?计划所确定的目标是否顺利得以实现?甚至计划目标本身是否制订得科学合理?要掌握这些情况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开展有效的控制。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6.1.1 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含义36.1.2 控制的必要性和特点

2、控制的必要性和特点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即使企业制订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然是必要的。这是由不同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管理控制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是限制偏差的累积。一般来说,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免出现一些偏差。虽然小的偏差和失误不会立即给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害,但在组织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小差错的积少成多和积累放大,最终就可能对计划目标的实现造成威胁,甚至给组织酿成灾难性的后果。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地获取偏差信息,及时性地采取矫正偏差措施,以防止偏差的累积而影响到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适应环境的变化。4组织计划和目标在制订出

3、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在这段实施过程中,组织内部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组织内部人员和结构的变化、政府可能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等,这些变化的内外环境不仅会妨碍计划的实施进程,甚至可能影响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此,任何组织都需要构建有效的控制系统,帮助管理人员预测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作出正确、有力地反应,以便将组织调整到适应的状态。5根据控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时间点的不同,可以将管理控制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3类。学习任务学习任务2 控制的类型及应用控制的类型及应用66.2.1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其优点有:一是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二是由于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因此不易造成面对面的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但是,前馈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能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影响关系。从现实看,要做到这些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组织也必须依靠其他方式的控制。76.2.2 现场控制现场控制现场控制,又称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

5、人员越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尽早采取纠偏措施,防止出现重大问题。现场控制具有指导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现场控制也有很多弊端。86.2.3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指在整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由于这种控制是在经营过程结束以后进行的,因此,不论其分析是否中肯,结论是否正确,对于已经形成的经营结果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它们无法改变已经存在的事实。事后控制唯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订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反馈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绩效

6、评定等内容。9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实现有效控制4个环节。1)确立标准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学习任务学习任务3 控制过程和方法控制过程和方法6.3.1 控制过程控制过程10(1)统计性标准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以此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统计,也可能来自其他企业的经验。据此建立的标准,可能是历史数据的平均数,也可能是高于或低于中位数的某个数。11(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工作的质量和成果都能用统计数据来表示,也不是所有的企业活动都保存

7、着历史统计数据。对于新从事的工作,或对于统计资料缺乏的工作,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利用这种方法来建立工作标准时,要注意利用各方面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大家的判断,给出一个相对先进合理的标准。12(3)工程标准严格地说,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订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比如,机器的产出标准是其设计者计算的正常情况下被使用的最大产出量;工人操作标准是劳动研究人员在对构成作业的各项动作和要素的客观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消除、改进和合并而确定的标准作业方法;劳动时间定额是利用秒表测定的受过训练的普

8、通工人以正常速度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某个(些)工序的加工所需的平均必要时间。132)衡量绩效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偏差如能在产生之前就被发现,则可指导管理者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求避免,这种理想的控制和纠偏方式虽然有效,但其现实可能性不是很高的。为了能够及时、正确地提供能够反映偏差的信息,同时又符合控制工作在其他方面的要求,管理者在衡量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4(1)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这种“过多”或“不足”,不仅体现在控制对象和标准数目的选择上,而且表现在对同一标准的衡量次数或频度上。对影响某种结果的要素或活动过于频繁的衡量,不仅会增加控

9、制的费用,而且可能引起有关人员的不满,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而检查和衡量的次数过少,则可能使许多重大的偏差不能及时发现,以至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15(2)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负有控制责任的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掌握反映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绩效之偏差的信息,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不精确、不完整、过多或延误的信息将会严重地阻碍管理者的行动。通常并不是所有衡量绩效的工作都是由主管直接进行的,有时需要借助专职的检测人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信息零乱、孤立、互相矛盾的情况。163)纠正偏差信息是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偏差信息是实际工作情况与控制标准要求之间所发生偏离程度的信息。了解和掌握偏差

10、信息,是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或无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就无法知道是否应该采取矫正措施以及应采取多大强度的矫正措施,这样控制工作便无法正常地开展。2011年日本地震中频发爆炸和面临核泄漏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早就发现过堆芯应急降温系统存在故障,但该公司一直未采取有效措施。它还曾经隐瞒1978年发生的严重核反应堆事故,多次篡改安全检查记录,并采用造假手段欺骗安检人员,但日本政府一直没有得到或没有重视这些信息,没有采取相应“纠偏”措施,为重大核电事故埋下了伏笔。174)实现有效控制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控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

11、此,有效的控制应具有如下特征:(1)适时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18(2)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一是要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缺乏控制和控制过度都可能导致组织活动的混乱。二是要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成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发生偏差的概率,并不是所有可能发生的偏差都会对组织带来相同程度的影响。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在每一时刻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地控制。19(3)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活动沿着原先的

12、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客观的控制源于对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为此,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和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控制对象时空上的变化程度和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与计划要求的相符或相背离程度,这种判断和评价的正确程度还取决于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是否客观和恰当。为此,企业还必须定期检查调整过去制订的标准和计算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206.3.2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了解管理控制过程是建立管理控制系统非常关键的步骤,但是如果缺少管理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管理控制系统就只有一个空架子,是不可能实现控制目标以及公

13、司战略的。管理控制方法是实现管理控制目标的手段,是管理控制系统的具体运行方式。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管理控制方法:1)边界控制21(1)边界控制的含义边界控制法就是规定企业可以接收的活动范围,并且通过确定各种惩罚措施来保证企业内所有人员都明确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就是为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设置一个不允许超越的边界,即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所以,边界控制法也可以看成是制度控制法。制度控制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规章、准则等形式规范与限制组织中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以不犯错误来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22(2)控制制度的分类作为边界的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基本制度。管理控制制度。232)预算控制

14、预算控制是指通过预算计划的形式规范组织的目标和经济行为过程,调整与修正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保证各级目标、策略、政策和规划的实现,是管理控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预算一般具有计划性、预测性、控制性等特点。按预算控制的力度,可以将预算分为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刚性预算指的是在执行进程中没有变动余地或者变动余地很小的预算。弹性预算指的是预算指标留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有关当事人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执行预算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要求。243)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以独立的立场来考核企业的各项活动,从事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等方面的审查,辅助各管理层进行控制。现代内部审计,是服务于经营管理的、以

15、内部控制为中心的审计。内部审计控制同样是一种管理方式,以检查与评价各方面管理控制为目标,从对管理实行管理的观点出发,进行建议与劝告以发挥综合管理的功能。254)项目管理控制项目管理控制是指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由于项目存在着风险性和艰巨性,项目的进展经常会偏离预期的轨迹,为了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项目管理者需要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对项目范围、进度与费用进行控制,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修订计划,研究对策,并对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控制的具体目标一是降低成本,提高绩效。26(1)项目范围管理控制(2)项目时间管理控制(3)项目成本管理控制(4)项目质量管理控制(5)项目人力资源

16、管理控制(6)项目风险管理控制27本单元小结本单元小结本单元介绍了控制的含义,实施控制的必要性和以及控制工作的特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3种控制类型,还从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实现有效控制4个环节介绍了控制的过程,特别是重点介绍了边界控制、项目管理控制、预算控制、内部审计4种控制的方法和基本技能。28学习思考题学习思考题1.什么是控制?有人说控制会限制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实施有效的现场控制对管理者提出了哪些要求?3.制订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标准比控制过程本身重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4.控制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工作与计划标准之间存在差距,是否一定是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问题?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管理学基础单元6-控-制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