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第八讲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主讲:张华腾第八讲第八讲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一、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我们学习这一部分应该遵循着这样的思路:1、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要救国就必须推翻清政府,这是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基础。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是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3、同盟会的纲领是辛亥革命水平的尺度。4、辛亥革命胜利了,也失败了,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二、几个学术问题1、关于反满口号问题金冲及先生认为,反满的宣传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色彩
2、,容易使人忽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个主要敌人,妨碍他们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放在重要的地位,降低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水准。章开沅先生认为,反满口号标志这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达到了新水平,它实质成为反帝、反封、反对君主专制主义三位一体的口号,由此对其意义应该充分肯定。2、清政府该不该推翻的问题,革命的合法性问题,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只有革命一途,还是有多种途径,通过和平改革中国也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观点。3、辛亥革命胜利了还是失败了?4、孙中山让位问题。是孙中山的妥协退让,还是无奈的选择?近年来还有人认为总统位置本来就是袁世凯的,孙中山是还位于袁世凯。5、袁世凯是
3、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还是因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三、主要参考书目: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国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回忆辛亥革命,文史资料出版社1961年孙中山全集12卷,中华书局198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陈旭麓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三卷本,人民出版社1980年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1卷(4卷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10卷本(纪传体),四川人
4、民出版社2006年一、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一)列强侵华的新形势1、对华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铁路、矿山铁路方面:铁路方面:完全为帝国主义所控制的殖民地性质的铁路,帝国主义修,帝国主义控制:中东铁路,满州里绥芬河,横穿东北东西,18971903,俄国南满铁路,长春大连,18981903,俄国,1905年后归日本胶济铁路,18991904年通车,德国滇越路,昆明到河口,19041910年通车,法国安奉路,安东至沈阳,19041904年,日本贷帝国主义的款,技术/人员方面依靠列强,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铁路京汉线,北京到汉口,18981906年通车,技术/人员/资金方面依靠比利时190
5、9年收回汴洛线,开封至洛阳,19021909年通车,当时作为京汉路的支线修筑的,里面有商人的股份正太线,正定到太原,19031907年通车,也是作为京汉路的支线修筑的京奉线,北京沈阳,18801912,中国最早铁路,中国资本、英国贷款粤汉线,广州汉口,19011936,中国资本、英美法德贷款,1905年收回津浦线,天津浦口,19081911,英德贷款沪宁线,上海南京,19041908,英国贷款吉长线,吉林长春,19091902,日本贷款广九线,广州九龙,19091911,英国贷款中国自修铁路京张线,北京张家口,19051909潮汕线,潮州汕头,不祥京奉线的唐山天津北京,唐山山海关,198018
6、94台湾铁路,基隆台北新竹,188718991矿山方面:到辛亥革命之前,列强已经开采矿山34处,资本额4100多万元,装备开采25处,资本额8200多万元。合计59处,资本额1.2亿万元。中国自办80处,资本额仅仅2200多万元,机器采煤业的90以上为列强控制。其他方面:生铁的100、棉纺业的76、航运业的84都被外国控制。2、侵略中国东北、西藏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日俄侵略东北和英国侵略西藏。日俄战争19041905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矛盾激化,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结果,日胜俄败,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沙俄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沙俄将旅顺大连海湾
7、及中东铁路支线南满铁路权益转让给日本,两个列强平分了东北的利益,自此以后,沙俄退居北满,日本占据南满。英国侵略西藏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攻陷西藏首府拉萨,强迫西藏地方政府与之签订拉萨条约,取得开辟商埠、赔款、英国在西藏有特殊利益等特权。中国政府拒不承认此项条约,并于1906年派唐绍仪等与英国在北京进行谈判,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迫使英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的领土主权。(二)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反帝反封斗争形式的新变化1、义和团余部扫清灭洋的斗争2、资产阶级领导的三次反帝爱国运动拒俄运动收回路矿利权运动 抵制美货运动(三)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的激增。据
8、不完全统计,18721900的3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厂家有156个,资本总额5000万元;而19011910的10年间,新设厂家340个,资本总额1亿多元,无论是企业数目还是资本总额,这10年超过前30年的一倍以上。速度明显加快了。第二,投资范围广泛。除了棉纺、缫丝业仍然占重要地位外,面粉、烟草、肥皂、水电业都成为投资的对象。他们还投资新式交通、航运业,20世纪的前10年,中国有五万元以上的商办航运公司17家,商办铁路公司出现在十几个省区。第三,出现周学熙、张謇等大资本集团,即南张北周。周学熙集团可以说是袁世凯在新政期间扶持和发展起来的一个资本集团,这个资本集团起家的
9、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北京自来水公司等,都曾得到袁世凯的帮助和支持,袁世凯自己也是这个集团的股东。张謇的大生纱厂,在创办过程中曾得到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的支持和帮助。张謇以大生纱厂为基础,以赢得的利润扩大再生产,从一个厂发展到4个厂。然后在以赢得的利润投向其他行业,冶铁、机器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还包括图书馆、学校、市政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南通现代化模式。两个企业鼎盛时总资本达到34千万元之多。这是很了不得的。第四,形成了一定区域联合,出现了区域性的社会团体,如上海商务总会、天津总商会等。1908,全国31个较大城市和135个小城市都先后设立了商会组织。20世纪民族资本主义
10、的较快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姓孙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来又改号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等。辛亥革命后人们尊称他为孙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但他自己一直称孙文。1、家庭及受教育情况孙眉(18541915),字德彰,原来也在乡为人佣工。17岁,1871年去檀香山做苦工(今美国的一个州,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当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后来因经营
11、畜牧业致富,成为华侨资本家。父亲孙达成,是个很老实的农民,年青时曾在澳门学裁缝,当过鞋匠,后来回乡种地,兼更夫,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 孙中山10岁入村读私塾,13岁到檀香山依靠他哥哥,在基督教教会办的学校读书1883年回国,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1892年毕业,本科,授予医师证书,开始在香港/澳门行医 2、由改良到革命孙中山何时产生革命思想?他自己说从中法战争失败即1885年,“余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这是他后来说的,不足为凭。尽管他对洪秀全的革命事业非常敬仰,称洪秀全反清英雄第一人,并自称洪秀全第二 一、与康有为的交结 二、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3、创办兴中会,举行广州起
12、义1894年10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檀香山,开始在华侨中宣传革命。11月24日,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章程里面,还没有明确提出反清,谴责清朝统治者“庸奴误国,”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兴中会成立之后,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2月在香港设立兴中会总部。在入会会员的誓词里面,体现出兴中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义和团运动之际,孙中山、康有为两派虽然都对义和团持否定态度,但都利用义和团时机的混乱加紧他自己的政治活动。康有为搞了自立军起义。而孙中山在广东的惠州发动起义(二)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二)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1、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章炳麟(18
13、691936),著名的国学大师,号太炎,字枚叔,浙江人。原来也是一个维新派,曾参加强学会,任时务报编辑。变法失败后逃往台湾。他从变法失败的教训中抛弃改良,走上革命道路。1902年,康有为在海外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又称最近政见书,鼓吹保皇,反对革命。章炳麟1903年在苏报上发表他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康有为针锋相对。此篇文章洋洋万言,核心要点有二:一是论证革命是开民智的良药,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达到改良政治的目的。即章炳麟所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大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二是对康有为尊称的光绪皇帝,章炳麟称之为“载恬
14、小丑,未辨菽麦”邹容(18851905)字威丹,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富商家庭,6岁读书,从小就有叛逆精神。12岁参加巴县童子试,而反对考官出偏题为难考生愤而罢考。对知识分子儒家所尊崇的尧舜、周孔,他竟敢大不敬,“薄尧舜,非周孔”。1898年从两个日本人学英语,逐渐阅读报纸,接受了西学。革命军是什么样的书呢?我们从两方面说明:首先,这是一本讴歌革命、宣传革命的书。在这本小册子中,他身怀激情,论述了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进化论)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世界发展进程)革命者,争存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民族危机)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传统:顺天理应人意)革命者,由野蛮而进
15、文明者也;(社会进步)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人民解放)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革命军的第二主题,就是革命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他痛斥封建专制主义,热情歌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具体提出了二十五条政纲。即:全国男女都为国民,男女平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家公职人员,议员、总统等,都由选举产生。他还为这个共和国取名为中华共和国。在书的末尾高呼中华共和国万岁!革命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旗帜鲜明的宣传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著作,其民主色彩,
16、大大超过了孙中山兴中会创立合众政府的宣传,对保皇派散布的君主立宪论是一个有力的批判。此书一出版就风行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革命军先后印刷了20多次,各地在翻印时改名为革命先锋、图存篇、救世真言等,总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在清末革命书刊销售的第一位,对民主思想的宣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苏报案: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他为革命军作的序,都发表在苏报上,而苏报是一家倾向进步的报刊。原来是一家有日本丈夫背景的报刊,1896年创办于上海,1898年转售于中国人陈范。苏报因发表章炳麟的激烈反清文章,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清政府向上海租界工部局告发,查封苏报,逮捕章炳麟、邹容。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17、。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于贫穷的私塾家庭,2岁丧母,幼年为人放牛,稍长就提篮叫卖,过着办流浪的生活。但他天资聪明,又刻苦好学,尤其是喜欢民间流行的唱词小说,经常模仿自编,言词通顺流畅,情节生动,受到乡邻的欢迎和赞赏,称他为神童。1897年经人资助,进入资江书院学习。不久以优异成绩考入提倡西学的新化求是学堂。1903年春由新化求是学堂资助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猛回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
18、亡。陈天华集第3536页在警世钟里,他揭露清政府的卖国罪行,他说: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清政府的吗?早已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费力气,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召,满洲政府就立即奉行。因此,要挽救中国的危亡,就必须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这样,很自然的把反帝、反封结合在一起。陈天华的反帝反封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是非常突出的。有些人反清思想激烈,反帝思想不太明显。孙中山就是这样,其早期思想中看不出其反帝思想。以章炳麟、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较广泛地宣传了革命派的反帝/反封/反清思想,并把反帝/反封/反清同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从
19、而把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就是在此前提下成立的.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一)20世纪初几个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兴中会2、华兴会_黄兴3、科学补习所4、光复会(二)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三)同盟会的组织体系 执行部庶务-书记-会计-内务-外务-调查本部 评议部总理 立法部支部:国内东(上海)西(重庆)南(香港)北(烟台)中(汉口)国外南洋(新加坡)欧洲(布鲁塞尔)美洲(旧金山)檀香山分会:每省设分会机关报: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四)同盟会的纲领(四)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
20、中华,也就是反满兴汉。但民族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A、反满与反帝联系在一起。在孙中山革命党人认为,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最大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因此,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也就反对了帝国主义。B、反满与反封联系在一起。孙中山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专制政体那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反满的目的,并不是要恢复汉帝国,而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C、反满的实质,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而不是反对整个满族人民。孙中山说:“民族主义,并不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
21、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D、民族主义的弱点和不足第一,没有提出民族平等的原则,在中华民族的诸多民族之中,孤立地提出汉民族的历史地位,这就使民族主义带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第二,最根本的弱点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阻碍着国家的独立,中国要取得真正的民族独立,就必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恰恰没有把这一最主要的内容概括进去,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任何解释都没有这一内容。E、民族主义尽管有如此弱点,但民族主义的提出,顺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辛亥革命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除了极
22、少数的满洲贵族外,它为爱国的各个阶级、阶层所接受,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A、孙中山认为,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中国仅有民族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害必须实行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即担负这一双重任务。B、建立民国是民权主义的核心问题。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对建立民国的内容作了简明的概括,凡国民皆平等,而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出,议会由国民选出的议员组成,宪法由议会制定,人人遵守。C、五权宪法是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权主义的具体化,是孙中山设想的对三权分立学说的进一
23、步完善。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之前途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五权宪法的理论。他认为,孟德斯鸠的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还不大完备。他看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官吏,主要通过选举和委任两途,二途都有弊端,选举容易作弊,委任导致任人唯亲。为克服这两个弊端,特于三权之外再设考试权 和纠察权,以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孙中山在学习欧美时的创造D、提出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这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要求,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主要求明显地区别开来。辛亥革命之所以为比较完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是由建立民国的政纲为标志的
24、。E、民权主义也有严重的弱点,它无从保证资产阶级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实际上表达的是资产阶级专制取代地主阶级专政的阶级内容,但孙中山长期讨论的最多的国体问题,实际上是政体问题,即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对于真正的国体问题,即社会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却没有明确讨论过。忽略了国体问题,必然缺乏对敌对阶级的政策,会使资产阶级在各个阶级争夺政权时,处于无防备状态,并缺乏斗争的武器。忽略了国体问题的民权主义,是民主共和国变成徒有其表的躯壳。政体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专制、共和、君宪等国体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个阶级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决定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25、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的内容,按孙中山的解释,包含如下几层意思:A、孙中山认为,欧美国家虽强,而人民贫困,这样的社会将会引起社会革命的爆发,中国革命对此应该有所借鉴。B、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这种社会问题,根据亨利乔治“单税社会主义”理论,是因为没有解决好土地问题,为了预防贫富分化和对对立,解决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后的迫切任务。C、解决土地的最好办法,是定地价。具体办法是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加之地价,为国家所有,为国民所共享。D、孙中山认为,平均地权之后,私人永不纳税,仅收地租一项,中国就可以成为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了
26、。而人民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由此解决贫富分化,制止社会革命的爆发。E、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的实质内容,就是以征收单一土地税的办法,把地租或土地所有权转交给国家,实现土地的国有化。而土地实现了国有化,封建的垄断关系铲除,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所以列宁说,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实行这种改革,不但有可能,而且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善的资本主义。所以,平均地权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或者说土地纲领。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孙中山这种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并不是表现为直接的呼喊,而是通过为资本主义开列治病良方的曲折形式表达出来的,民生主义的英文对译即S0cialism,社会主义。孙中山自
27、己也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而社会革命达成的理想是社会的国家,而不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孙中山采取这种表达方式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列宁说:先进中国人向欧美学习,而这时的欧美各国,摆在议事日程上的问题已经是从资产阶级下面如何解放出来的问题,即实行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必然产生中国民主派对社会主义的同情,产生他们的主观社会主义。F、民生主义也有严重的缺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的主张虽然接触到这个问题,但它是一个温和的和平改造计划,孙中山不赞成发动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实际上就是不赞成用暴力手段铲除封建制度存在的根基。因此,平均地权的口号,根本不能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以上就是同
28、盟会纲领三民主义的全部内容和我们对它进行的分析评价。总之,从整个内容上看,同盟会的纲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个纲领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主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企图以不正面反帝实现民族独立,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出民权主义,却忽略了国体问题,对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也没有进行深入地批判,提出民生主义,又不敢发动群众通过自上而下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五)同盟会的斗争1、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论战时间:1905年底1907年7月双方主要阵地:同盟会民报,立宪派新民丛报论战焦点
29、:是通过和平请愿实行君主立宪,还是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论战结果:各有千秋2、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孙中山的战略思想:就是在华南沿边起义,建立根据地,长江中下游各省响应,然后出师北伐,推翻清政府,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这种战略思想在当时是正确的。因为:第一,华南沿边地处边陲,离清王朝统治中心比较远,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第二,这个地区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边界线,便于从国外输入武器和人员,因为华侨是革命派的主要力量,既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的经费、武器以及主要人员要靠他们。这是孙中山首先要考虑的。第三,华南地区,即两广和云南,是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剧烈的地区,这里的人民身
30、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具有反帝、反封的爱国传统,会党遍布,人民起义不断发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一次次的起义都失败了呢?历史的现实是:武昌起义成功了。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孙中山的战略思想呢?问题的关键不是其战略思想的错误,而是没有深入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每次起义,都是几十人、几百人发动,失败就解散,没有扎下根来。尤其是华南几次起义失败后,华南的革命力量遭到破坏,而长江流域的革命力量得到较快发展,孙中山没有进行及时的战略大转移,而是一味地在华南起义,这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另外,忽视在内地作长期的深入细致地的扎实工作,这也是其一大弱点。孙中山的这一弱点,
31、恰好被武汉革命党人所弥补。(六)同盟会的分裂1、19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同盟会会员对孙中山一直在华南起义不满,特组织共进会,专意在长江流域谋划革命。虽然共进会对长江一带革命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独树一帜进行活动,且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从同盟会整体说是因此分裂。2、1909年,光复会从同盟会中分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陶成章、章炳麟等虽然都先后参加了同盟会,但他们与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始终没有融洽一致,经常独立活动。1909年公开分裂,在东京设立光复会总部,与同盟会相对抗。辛亥革命中短暂一致,袁世凯当政后依附袁世凯,反对孙中山及其国民党,章太炎是其中一个典型人物。3、191
32、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领导人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直接领导长江流域的革命,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武昌起义就是他们与共进会领导的。但从同盟会整体上说,也是一次分裂。当然分裂不一定都是坏事,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总部处于瘫痪状态,孙中山远走欧美,黄兴在香港养伤。宋教仁等认清了形势,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领导长江流域的革命是正确的。四、武昌起义与清政府的灭亡四、武昌起义与清政府的灭亡(一)起义的导火线保路运动 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推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要收回商办铁路,以铁路国有的名义向外国借款,再次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与中国民意背道而驰。清政府如此做法,激起了全国
33、人民的强烈反对,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人民在民族资产阶级立宪派的领导下立即掀起了保路运动。他们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以文明争路的方式与清政府进行斗争。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到1911年6月,四川的保路同志会发展到十多万人。四川总督赵尔丰将四川咨议局议长、保路同志会正副会长蒲殿俊、罗伦逮捕,并枪杀请愿群众,酿成了“成都血案”。“成都血案”进一步激起了全川人的强烈愤慨,保路运动由和平请愿发展到武装斗争,各地群众揭竿而起,并纷纷向成都集中。四川的严峻形势使清政府非常惊慌,急忙调遣大员率领湖北新军前往镇压,湖北革命党人借机起事,发动了武昌起义。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立宪派在
34、辛亥革命中的作用:1、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保路运动也是我们评价立宪派的一个重要方面,四省的保路运动都是立宪派领导的,他们利用咨议局的有利条件,号召人们起来“文明争路”,与清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深入发动了群众,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为武昌起义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是值得称道的。2、和平请愿清政府立宪、和平请愿清政府立宪第一次在1910年1月,各省咨议局代表齐集北京,向都察院呈递请愿书,要求1年内召开国会。清政府无视他们的要求,以筹备未齐,国民知识太低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第二次在1910年6月,第一次请愿失败后,这些请愿代表没有离开北京,他们不仅没有离开北京,还在北京加进活动
35、,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设立报馆进行鼓吹。6月他们再递请愿书。清政府非常讨厌,以财政困难、灾情遍地为由,坚持预备立宪9年,并训斥立宪派,以后不得再请愿。第三次在这年810月。清政府的态度使立宪派非常愤怒,他们决定乘资政院开会之际再次请愿。张謇出面邀请各省咨议局议长到京,组织议长请愿团,举行更高层次的请愿活动。10月,资政院开会,通过了他们提出的“请开国会案”。此外他们还运动各省督抚成功,18省督抚联名上奏,要求成立责任内阁,召开国会。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清廷不得不缩短预备立宪期限,1911年成立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请愿活动取得胜利。一部分立宪派认为应该适可而止,一部分仍然不满足,坚持当年就
36、开国会,于是发起第四次请愿。第四次在这年12月,遭到清政府的镇压。立宪派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值得赞许的,他们的请愿活动,显示了立宪派有一定的政治主动性,请愿的目的,是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带有民主性质。他们通过请愿,宣传组织了群众,扩大了民主运动的范围。3、评价立宪派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武昌起义后他们大部分走上革命道路,与革命党人一起,运动各省独立,为迅速瓦解清王朝的地方政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武昌起义(二)武昌起义1、起义的准备革命党人长期扎实深入的工作第一,组织虽然不断遭到破坏,但一直坚持,革命组织虽然不断变更,但一脉相承,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
37、第二,一直坚持在新军中工作,他们认为革命非运动新军不可,运动新军非亲身加入不可。革命党人直接参加新军,在新军中作工作,革命的方法和途径都优于孙中山发动的华南起义。到武昌起义时,文学社发展新军3000多人,共进会发展2000多人,5000多人占武昌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1911年7月)使起义得到了同盟会的支持和指导。文学社和共进会的联合(1911、9)起义有了统一的领导机关八月三日(9、24)联合会议决定八月十五日(10、6)起义,推举文学社的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的孙武为参谋长,刘公为军政府总理。八月三日当天,新军南湖炮队发生自发暴动,引起湖广总督瑞徵的警觉和注意,决定
38、推迟于八月二十日(10、11)起义。八月十八日,孙武在汉口俄国租界为起义装配炸弹,不慎起火爆炸,事泄。蒋翊武当机立断,决定当晚12时起义,以南湖炮队的炮声为号。可是当他发出命令不久,他的起义指挥机关被包围,蒋翊武机智逃走。负责传达命令的人由于防备戒严也没有把命令送到。八月十九日(10、10)晚7时,在清军搜捕革命士兵甚严,形势非常严峻的危机时刻,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之下,自行联络,发动了武昌起义。工程兵第八营的熊秉坤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就是这样发动的。工程兵第八营发动后,各军纷纷响应。经过一夜的激战,占领整个武昌。八月二十一日,武汉三镇光复,起义成功。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第21混成协协
39、统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黄陂人1884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后随张之洞编练新军(三)全国响应(三)全国响应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是湖南、陕西两省,武昌起义10天后的22日 10月29日,山西太原革命成功,建立革命的军政府 10、23日江西九江新军起义,31日江西军政府成立31日云南新军起义,云南宣布独立11、3日上海光复4日贵州、浙江起义成功5日江苏独立6日广西独立8日安徽独立9日福建、广东独立27日四川独立(四)南北议和与清王朝的覆没(四)南北议和与清王朝的覆没1、袁世凯重新出山10月14日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钦差大臣赶往湖北前线。他于10月30日从河南出发到湖北前线。31日到达河南最南部信阳。1
40、1、1日命令北洋军拿下汉口,27日又攻克汉阳,并隔江以炮火控制了武昌,武昌垂手而得。黎元洪等甚至逃出武昌。11月14日,袁世凯已经进京就任清政府的责任内阁总理,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2、南北议和与清政府的覆没摆在袁世凯面前的几条道路:一是效法曾国藩,全力镇压革命,做清室忠臣千古留名;二是自立为帝,效法赵匡胤故事,皇袍加身,然后平定南北,统一全国。他最后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与南方谈判、妥协,共同对付清政府。袁世凯开辟了南北议和的两条渠道,一条是明的,从12、7日起即在列强的调停下,由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代表北方,南方代表伍廷芳在上海举行的公开谈判。一条在暗处,由袁世凯的部下段祺瑞派其亲信第一军
41、总参赞官靳云鹏、总参谋官徐树铮以及原陆军小学堂总办廖宇春等人在上海同革命党领袖黄兴的代表江苏民军总参谋顾忠琛、元帅府秘书官俞仲还等谈判,达成了五项协议:(一)确定共和政体。(二)优待清帝。(三)先推复清政府者为大总统。(四)南北满汉出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之责任。(五)同时组织临时议会,恢复各省秩序。两条渠道不同,达成的内容大致一样。既然是谈判,双方就有坚持有妥协。南方的条件是:必须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政府。北方实际上是袁世凯的条件,取得共和国大总统的位置。南方认为,只要袁世凯能够迫使清廷退位,大总统的职位乐意奉送。所以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只所以出现周折,主要是孙中山回国并就任临时
42、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南方的保证,回头开始逼宫,迫使清廷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诏书。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标志着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的最后覆灭 13日,袁世凯致电南方,表明政见,拥护共和,他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完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孙中山于此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向参议院推荐袁世凯。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他终于如愿一场,成为中国的最高主宰。(六)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六)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什么?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经过革命达
43、到了这一目标,你怎么说失败呢!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从次,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进一步迈上了早期现代化的道路,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2、袁世凯是因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而不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第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造成了很大的革命声势,瓦解了清王朝在南方各省及北方数省的统治,但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推翻清王朝,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借助了袁世凯的力量 不管他有何企图,他加速了革命的胜利,减少了革命持续的牺牲,有功于革命,有功于民国的建立,有功于南北的统一。对他的贡献,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
44、都是认可的。孙中山说:“项城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功绩如是,何不可推诚”!黄兴也非常诚恳地说:“项城处两艰地位,苦心孤诣,致有今日,其功实不可没”。第二,袁世凯是经议会选举出来的。正因为袁世凯有如此功劳,所以经孙中山推荐,南京临时参议院一致全票选举他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3、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一,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中华民族没有独立,中国除了政权转移之外,贫穷落后依旧。第二,发动和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掌握国家政权。这是主要方面。第三,袁世凯回来违背了他的诺言,恢复帝制,背叛了民国。本讲思考复习题本讲思考复习题名词:苏报案 革命军 陈天华 保路运动 共进会 中部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问答题: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 试论同盟会的纲领 同盟会的分裂及其原因(革命方略、地域因素、领导人的个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