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第第1 1节产业结构理论节产业结构理论u一、产业结构的基本形态一、产业结构的基本形态1.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每一产业都是再生产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产业都需要以与国民经济呈合理比例的速度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使得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完全可以以跨地区、跨国家的方式加以实现,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追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2.产业间的需求结构。社会总需求可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类,产业间的需求结构是指各个产业的消费数量和投资数量在需求总量中的比
2、重。某一产业的消费数量包括最终消费数量直接供消费使用和中间消费数量充当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3.产业间的投资结构。产业间的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的社会总投资在各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包括增量投资结构和存量结构,后者是前者的沉淀状态。产业间的投资结构是产业结构研究的最根本问题。调整增量的投资结构,影响和决定着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地区之间的关系、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调整存量结构,减少低效率产业存量并实现向高效率产业领域的流动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4.产业间的就业结构。产业间的就业结构是指全体就业者在各产业间的分布状态,受产业本身的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当社会对某一产业的需求增长,其
3、就业需求也随之增加;而随着产业的技术进步,对其就业需求则有所下降。5.产业间的技术结构。产业间的技术结构是指各产业所采用的各种不同先进程度的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产业间技术结构的目的在于发现高新技术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和转移,发现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和协调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产业间的区域配置结构。该结构反映生产力和资源在空间的布局关系,也称为地区结构。对产业间区域配置结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区域经济相对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规律将自发地引导某一产业集中到某一区域。同时政府在地区结构调整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出口结构是一个同区域配置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进出口结
4、构是指某区域(包括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和产品(劳务)与外区域进行交流的结构。经济区域系统是开放性的系统,小经济区是更大经济区的一个子系统。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状态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结构,反映该国的国际竞争力高低。7.产业间的产出结构。与产业间的投资结构相对应,产业间的产出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总产出在各个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由于各产业产出的实物形态无法比较,因而产出结构采用价值指标进行测度。产出结构反映了各产业的产出在国民经济总产出中的相对地位,而且如果同投资结构相联系,还可以反映各产业的效率水平。u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u(一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产业结构理论的思
5、想渊源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认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关键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同。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在1758年和1766年分别发表了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根据其提出“纯产品”学说,将社会阶级结构划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从事农业和创造“纯产品”,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通过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包括地主及其仆人、君主、官吏等;不生产阶级不创造“纯产品”,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
6、魁奈的突出贡献是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分析。德国国家主义学派的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在经济方面来看,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必须经过五个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并提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李斯特的产业演进论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对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理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等,对社会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发展起着直接指导作用。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在1874年出版了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提出了边际效用
7、价值理论,并运用数学方法,从交换、生产、资本形式和货币流通等四个方面,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通过一系列的方程式,说明国民经济中各个生产部门间的关系和每个部门对生产要素的竞争性需求,同时还考察了每个部门的生产费用、商品的总供求量和生产要素的总供求量,成为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u(二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赤松要、库兹涅茨、列昂惕夫和克拉克等人。1935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认为本国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根据雁行形态的特点来制定。美国经济学家库
8、兹涅茨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列昂惕夫是著名的计量学家、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创始人,在1941年就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其著作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是产业结构理论的经典之作。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研究,认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u(三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列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
9、霍夫曼、希金斯、筱原三代平等人。列昂惕夫在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表等。并用来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经济的动态发展以及技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等等。美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建立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即整个经济由弱小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与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所组成,经济的发
10、展就是要扩大现代资本主义部门,缩小传统的农业部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有利条件,加速经济发展。又于1958年出版了经济增长理论,全面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宗教、文化历史传统、政治、心理等。德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学者费景汉进一步发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学说,他们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农业部门存在隐性失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在后两个阶段,农业中逐渐形成生产剩余,可以用来满足非农业部门的消费,从而有利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11、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存在可以分割的市场。若市场不可分割,市场上的转卖套利行为将使价格歧视失效。(2)被分割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销售者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必须收取低价。例如,出口产品在本国和国外收取不同的价格,就是因为国内与国外市场是分割的,而且两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当工业部门能够以农业生产资料装备农业的时候,农业和工业就可以得到共同发展。不仅在收入分配变化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而且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相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联系。加拿大经济学家希金斯阐述了不发达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认为先进部门和原有部门的
12、生产函数完全不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属于可替代型的,这一部门因为资金的绝对不足而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部门存在固定投入系数型的生产函数,采取资本密集型的技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著名的“不平衡增长”学说的创建者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对经济发展颇有影响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基于大量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经验,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必须按照一个谨慎控制的平衡增长路线发展,设计了不平衡增长模型。赫希曼突破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论证,而代之以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是否应优先、重点发展某些部门的广义探讨。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
13、成长的阶段中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因是人的主观倾向,包括发展科学倾向、把科学应用于经济目的的倾向、创新倾向、寻求物质进步倾向、消费倾向、生儿育女倾向等。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从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把结构性变量引入需求方程式,论证了它在统计学中的实际意义,并重点研究了进口替代在经济
14、发展中的作用。其提出的霍夫曼系数和霍夫曼定律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荷兰经济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创始人之一丁伯根关于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包含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经济政策就是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其中包括调整结构的手段。他把经济政策区分为数量政策、性质政策和改革三种,其中性质政策就是要改变结构(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是改变基础中的一些元素。第第2 2节产业结构演进节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
15、的合理化,进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u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u(一一)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依次经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在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在工业化中期,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
16、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其中信息产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支配地位,甚至占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就是沿着这样的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u(二二)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实际上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迭过程,依次经历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阶段。1.在农业为主导的阶段,农业比重占有绝对地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均很有限。2.
17、在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轻纺工业由于需求拉动、技术要求简单、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便宜等有利因素得到较快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地位有所削弱;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3.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阶段,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很小;轻纺工业继续发展,但速度逐渐放慢;而以原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渐取代轻纺工业的位置成为主导产业。4.在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主导产业。5.在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由于
18、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技术要求较高的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机器人、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航天器、汽车及机床等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6.在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放缓,比重下降,特别是传统制造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大,但第二产业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有较快发展。整个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较快,但比重已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而服务业、运输业、旅游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7.在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
19、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一阶段也称为后工业化社会阶段。u(三三)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依次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路径发展。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低技术水平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向工厂型农业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沿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从资源结构变动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演进
20、。从市场导向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沿着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全球化方向演进。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方向演进。总之,产业结构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演进,各个阶段难以逾越,但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提高,第二产业的轻纺工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发展基础之上。同样,只有第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备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会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例如,韩国第三
21、产业的增长十分迅速,所占比重一直较大。早在1962年,第三产业比重就高达45.6%;1970年,韩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超过了50%;1989年,第三产业比重已上升到59.4%,超过了同期的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韩国这种早产型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信和信息产业不够发达,现代化水平不高。韩国这种超前发展而现代化水平不高的第三产业对其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u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分析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分析u(一一)结构演变理论结构演变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律。最早发现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91年,其代表作政治算
22、术一书明确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例如,英格兰的农民一周可赚到4个先令,而海员的工资加上伙食等其他形式的收入可以达到每周12个先令,海员的收入是农民的3倍。同时发现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例如,当时的荷兰,由于大部分的人口都从事制造业和商业,因此荷兰人的收入要大大高于欧洲的其他国家。配第对不同产业收入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性,被后人称之为配第定律。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 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分析了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随着经济
23、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顺次不断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的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认为劳动力的这种变动可以归结为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最后让位于服务业,并且不同产业存在不同的生产效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系统
24、中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更大比例增长,制造品相对静止的需求将会导致该产业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长期内该产业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仍然是下降的。2.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总结出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库兹涅茨法则: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升的速度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在工业内部,一些与现代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部门增长最快,无论是产值
25、的结构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结构比重都处于上升阶段,而一些传统的产业部门,则在产值的结构比重和劳动力的结构比重方面均有下降的趋向;在服务业,无论是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趋向,但上升速度上与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在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如教育、科研和政府行政部门的劳动力比重是上升的。3.霍夫曼定律。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收集了近2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了消费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得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如果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称
26、为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系数,可以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见表71)。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并驾齐驱;在工业化的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表71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霍夫曼定律与产业发展相吻合,尤其是符合工
27、业化初期的发展状况。但也存在一定缺陷:(1)不能全面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2)轻工业和重工业与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并非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3)易使人产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的错误认识;(4)未说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右一对此进行了完善:纠正了“投资品工业”概念,认为重工业应包括钢铁、机械、化学三大部门;认为重工业的发展有一个饱和点,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就要放缓,产业结构高级化将会出现新特征,向服务业、信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u(二二)结构调整理论结构调整理论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
28、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认为整个经济是由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加速经济发展。基本假设条件是:(1)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2)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取决于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3)城市工业中利润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中的储蓄倾向。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是很低的,而且工业生产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要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因而工业生产可以从农业中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很低,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也远低于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工
29、业可以从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由于工业利润的储蓄倾向较高,使城市工业生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由此产生一种积累效应,即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降低,这种效应直到工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时才停止。此时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实现了工农业经济平衡发展。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要求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全部被工业吸纳,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往往存在城市工业的容纳量有限,或者城市工业要求其所吸纳的劳动力具有相应的技能素质,而农村劳动力不能适应城市工业
30、的需要,或者城市中也存在劳动力供给可以满足或超量供给的问题,这些都会阻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有效转移。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著作中,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主导的产业部门,经济阶段的演进就是以主导产业交替为特征的。这六个阶段是:(1)传统社会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主导产业部门为农业部门。(2)起飞前提阶段。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中发挥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地超过人口的增长水平。(3
31、)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5%增加到10%以上,1个以上的主导部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4)成熟挺进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有效地应用于生产,投资率在10%20%之间,由于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高额民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主导部门转移至耐用消费品和服务部门。(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从耐用消费品部门转移至提高生活质量的部门,如文教、医疗、保健、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罗斯托以技术标准划分经济成长阶段,提出的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看法,以及主导部门的序列是不能任意改变的观点都是值得借鉴的。任何
32、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要立足于本国经济现状,不能超越经济成长阶段,只能从较低级阶段向较高级阶段顺序发展。u(三三)结构演变模式结构演变模式1.雁行形态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60年提出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赤松要通过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历史性考察,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图71雁行形态模式如图71所示,第一只“雁”是进口浪潮。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脆弱,国民经济体系不完整,市场是对外开放的,这就使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后进国家的市场。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国外
33、产品的进入,使后进国家的市场得以扩大,此时后进国家可以模仿、引进和利用进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与本国廉价劳动力和优势自然资源相结合,增加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所引致的出口浪潮。后进国家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本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高新技术转化率和转化速度的提高以及经营管理的改善,使原进口产品的生产具有比以往出口国更大的成本优势,以至于形成了原有进口产品开始占领国际市场的浪潮。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美国的弗农认为,工业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要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一体化。产品循环顺序是“新产品
34、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产品经过这样的顺序不断循环,带动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演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如图72所示,工业化进程可以表述为四个阶段。图7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第一阶段:研究开发新产品,逐渐占领国内市场。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后,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该产品的出口。第三阶段:产品占领了国外市场后,输出资本和该产品生产技术,促成资本和技术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相结合,就地组织生产和销售。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后,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返销国内市场,迫使开发了新产品的先行国削减或放弃该产品的生产,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因
35、而产业结构政策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制定。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就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而言,先行国和先行国相比,产品的生产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这时先行国向先行国出口该产品。随着成熟期的临近,先行国将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向世界范围普及,逐渐失去了生产和销售这种产品的优势地位,随着先行国对这种产品的仿制和研究,使先行国的成本优势也逐渐消失,这时其在该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只能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地区资源优势加以维持。为此,只有将投资转向具有这种优势的国家,于是就出现了由以往的国内投资转向国外投资,利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36、就地组织生产和销售。由于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因而就出现了先行国反而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进口该产品。这种由于先行国在海外的投资使先行国的已有产业受到国外竞争压力的威胁现象,称为“反回头效应”。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回避风险大、花费多的技术开发过程,充分利用先行国的资金和技术,并与本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其他优势资源相结合,以成本优势返销到工业先行国的市场,大大缩短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彩电业就属于此例。改革开放初期,彩电产品从日本等国进口,随着国内的仿制和研究,彩电质量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产品竞争力较强,现在不但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向
37、发达国家出口。3.同时开发发展模式。这是后发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采用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如图73所示,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业的技术装备不断地更新,传统产业逐渐退出,新兴产业渐渐兴起,整个产业结构面临重大的变化。在发达国家,技术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因此,为取得后发优势,各国纷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致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时期,大致与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相同。一国出口的增加是由该国自身产业特点、技术基础的完善程度和技术特点决定的,这些国家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使它们之间相当多的同类工业品相互
38、进口的数量减少,而且由于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使以后的进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技术开发发展模式使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迅速赶超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在赶超接近尾声时,为使本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只有继续不断地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研究和开发环节,持续地保持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劲的增长。图73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第第3 3节产业结构优化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产业结构是过去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和关键因素。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界定和区分,
39、都是以产业结构的状况作为标志。并且,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决定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能否优化配置,产业结构高度化则决定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带来更多的产出。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高度化是合理化的目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
40、定、高效发展。u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要使资源在产业之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越高,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等。u(一一)产业结构
41、合理化的判断标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1.与标准结构的差异。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学者根据样本国的实证数据,统计回归出产业结构的“标准发展模式”,如表72所示(根据100多个国家统计资料计算得出)。“标准发展模式”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轨迹的综合描述,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因而可以将其作为判断一个特定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合理的标准。如果某一产业结构与标准结构存在一定差距,那么表明该产业结构偏离了大多数国家发展的共同轨迹,可以认定其违背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结构不合理;反之,如果一个产业结构与标准结构相符,那么说明该产业结构是合理的。表72人均GNP和产业结构变化(%)尽管标准结构可以作为判断产
42、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例如,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不同,政府所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也各有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本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和标准结构产生偏差。这些偏差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不能就此判定产业结构不合理。2.与市场的适应程度。可以将产业结构系统看作一个资源转换系统,从系统外部吸收各种生产要素作为输入,再根据市场需要将生产要素转换成市场需要的产品作为系统的输出。因而可以通过与市场是否适应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当市场上出现某个或某些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严重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时,或者某个或某些产业的生产能
43、力与市场对某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严重不相符合时,表明产业结构不合理;只有在各个产业的产品或劳务的供求基本平衡,没有严重的过剩和短缺,或者部门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情况下,产业结构才是基本合理的。由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出结构的滞后性及刚性等特点,产出结构并不能及时地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总量偏差和结构偏差。当存在总量偏差时,一定存在结构偏差。而当存在结构偏差时,未必一定存在总量偏差。因而结构偏差是总量偏差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一般可通过产品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生产能力调整的方式进行调整和解决,这三种方式在适应程度和适应时间的调整上有所不同。3.产
44、业间的均衡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投入产出关系。在特定的技术水平下,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定的,也即由此表现出来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一定的。因而也可用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来判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一个产业结构,存在着众多的产业间比例关系,如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运用产业间的均衡比例关系考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时,应当注意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始终不变。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些产业发展较快,一些产业发展较慢,从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也就常常处于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变化之中。当某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瓶颈”时,可以断
45、定该产业结构不合理。因为根据“水桶原理”,该产业结构系统的最终产出取决于“瓶颈产业”的产出能力。“瓶颈”制约了其他产业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使得该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产业间的均衡比例关系一般是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来实现的。4.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系统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将所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转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种产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作为资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就显得相当重要。因而可以通过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来判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涉及既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于一个系统而言,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三个基本因素。一个特定的产业结
46、构系统,其要素就是各个不同的产业,这些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特定的功能。可见,对于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是影响系统功能和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技术经济联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因而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是决定产业结构系统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结构变动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各种资源。从资源的获取渠道,可以将资源分为系统内部资源和系统外部资源。系统内部资源具有较大的可控性,而系统外部资源则具有外在的不可控性,需经过与系统的交换而获得。因而合理的产业
47、结构系统应主要立足于系统内部的资源,同时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5.可持续发展。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总量飞速增加,社会财富也得到迅速积累。但这样的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因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首先强调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为了目前的过
48、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生产。u(二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1.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过程及其收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过程包括:一是在部门、行业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协调,使之趋于均衡的过程;二是这种均衡被打破的过程。打破均衡或者是由于需求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需要随之调整,或者是由于技术进步,某些产业的供给能力发生变化,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相对不变的需求和需求结构。在短期内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转变的过程中,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为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结构扭曲程度不断缩小的过程。随着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由于产业结构扭曲所造成的
49、经济损失也逐渐减少,从而纠正这一扭曲所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少。然而,将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放在较长时间段内考察,可以看出,由于技术进步而一次次进行的结构调整,其边际收益并不表现出递减的规律。技术进步使满足一定需求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得到节约,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促使人类生活不断达到更高的水平。如果将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每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视为整体产业结构变化的边际时,边际收益并不是递减的。2.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机制和动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动力是结构调整可以产生收益。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是一种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状态,通过输入某种信号和能量,引起结构的变动,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
50、。根据输入信号的性质和调整方式的类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可以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过程,即经济主体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通过生产资源的重组和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使产业结构尽可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破坏了原有的供需结构,使某些产品供给大于需求,而某些产品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引起这些产品的价格发生相应的波动。当价格波动幅度大到一定程度,即大到部门间生产资源转移的临界点(转移后收益-(转移成本+机会成本)时,产品价格下降部门的资源就会转移到产品价格上涨的部门,直到形成供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