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非口服给药的吸收l注射给药注射给药l口腔粘膜给药口腔粘膜给药l皮肤给药皮肤给药l鼻粘膜给药鼻粘膜给药l肺部给药肺部给药l直肠与阴道给药直肠与阴道给药l眼部给药眼部给药1.1.特点特点 优点:优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药物;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诊断疾病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诊断疾病 缺点:缺点:使用不便,注射疼痛使用不便,注射疼痛一、注射给药 2 2
2、给药部位及吸收途径给药部位及吸收途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皮内注射其他部位注射其他部位注射一、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l无吸收无吸收,注射后,注射后4分钟内血药浓度达分钟内血药浓度达最大。最大。l最大容量小于最大容量小于50ml,需容量大时可静,需容量大时可静滴。滴。l一般水溶液或乳剂一般水溶液或乳剂。肌内注射肌内注射l容量容量2-5ml;l溶媒为溶媒为水、复合溶媒水、复合溶媒或油或油。长效注射剂用。长效注射剂用油溶液、混悬剂油溶液、混悬剂l过程:经过程:经结缔组织扩结缔组织扩散散,再经毛细血管和,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皮下与皮
3、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l皮下与皮内注射:量小于皮下与皮内注射:量小于0.2ml,l由于皮下组织血管较少,血流速度比由于皮下组织血管较少,血流速度比肌肉组织慢,药物吸收慢(胰岛素、肌肉组织慢,药物吸收慢(胰岛素、植入剂)植入剂)动脉注射动脉注射l使药物使药物靶向分布于某特殊组织或器官靶向分布于某特殊组织或器官l抗癌药经动脉作区域性滴注,用于肿抗癌药经动脉作区域性滴注,用于肿瘤治疗具有瘤治疗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优点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优点鞘内注射鞘内注射:l药物经血流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经药物经血流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经过过血血-脑屏障和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脑脊液屏障。屏障。l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可用
4、于克服血脑屏障,(如治疗结核性如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炎。)3 3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注射部位血流状态的影响:注射部位血流状态的影响:上臂三角肌上臂三角肌 大腿外侧肌大腿外侧肌 臀大肌臀大肌淋巴液的流速淋巴液的流速 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水溶性大分子药物 油溶媒注射液药物油溶媒注射液药物促进吸收因素:按摩,热敷,运动促进吸收因素:按摩,热敷,运动一、注射给药 剂型因素剂型因素分子量分子量 血液、淋巴液血液、淋巴液水溶液型注射液水溶液型注射液低渗溶液快于高渗溶液低渗溶液快于高渗溶液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如混悬剂如混悬剂非水溶媒注射非水溶媒注射 溶
5、媒被吸收和药物的溶解度溶媒被吸收和药物的溶解度非水溶媒注射剂和混合溶媒注射剂药物的溶出非水溶媒注射剂和混合溶媒注射剂药物的溶出 溶出速度:溶出速度:水混悬液水混悬液 油溶液油溶液 水包油乳剂水包油乳剂 油包水乳剂油包水乳剂 油混悬液油混悬液一、注射给药 1.给药特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好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好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易于控制;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易于控制;粘膜不易损伤,易于修复;粘膜不易损伤,易于修复;无首过效应无首过效应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2.剂型 局部用药:局部用药:溶液剂溶液剂,混悬剂混悬剂,漱口剂漱口剂,气雾剂气雾剂,膜剂膜剂,口腔片口腔片 全身用药:全身用药:舌下
6、片,粘附片,贴剂舌下片,粘附片,贴剂二、口腔粘膜给药3.口腔粘膜的结构和生理咀嚼粘膜咀嚼粘膜25:硬腭和牙龈表面硬腭和牙龈表面 角质化上皮角质化上皮内衬粘膜内衬粘膜60:舌背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舌背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 未角质化未角质化 特性粘膜特性粘膜15:舌背部舌背部 角质化和未角质化角质化和未角质化l角质化上皮角质化上皮 口腔的保护屏障口腔的保护屏障l粘膜通透性粘膜通透性 舌下粘膜舌下粘膜 颊粘膜颊粘膜 牙龈牙龈,腭粘膜腭粘膜二、口腔粘膜给药l口腔片口腔片,由颊部齿间粘膜由颊部齿间粘膜;舌下片舌下片,舌下粘膜舌下粘膜l颈内静脉颈内静脉全身循环全身循环,避免肝的首过作用。避免肝的首过作用。这两
7、部分粘膜未角质化,吸收速度快,没有这两部分粘膜未角质化,吸收速度快,没有肝脏首过作用。肝脏首过作用。如:如:硝酸甘油舌下给药硝酸甘油舌下给药12min起效。起效。二、口腔粘膜给药4.影响口腔粘膜吸收因素l生理因素生理因素l剂型因素剂型因素二、口腔粘膜给药生理因素生理因素l口腔粘膜角质化上皮相对较薄,但其表面由口腔粘膜角质化上皮相对较薄,但其表面由20多层充满角蛋白结晶的鳞状上皮构成,细胞间多层充满角蛋白结晶的鳞状上皮构成,细胞间通过纤维连接,形成了药物通过纤维连接,形成了药物穿透屏障穿透屏障。l口腔粘膜中口腔粘膜中渗透能力渗透能力有区别:有区别:舌下舌下颊粘膜颊粘膜牙齿粘膜和腭粘膜牙齿粘膜和腭
8、粘膜l唾液:唾液:99%水分、酶水分、酶 冲洗作用;代谢作用冲洗作用;代谢作用剂型因素剂型因素l油油/水分配系数水分配系数402000范围内药物适于舌下给药。范围内药物适于舌下给药。2000亲脂性强,药物在唾液中很难达到足够高浓度亲脂性强,药物在唾液中很难达到足够高浓度 耳后耳后 腋窝区腋窝区 头部头部 手臂手臂 腿部腿部 胸部胸部l皮肤的水化皮肤的水化能改变皮肤的渗透性。当皮肤用塑料或软膏能改变皮肤的渗透性。当皮肤用塑料或软膏后,防水分蒸发,汗在皮肤内积蓄,使角质层密度降低,后,防水分蒸发,汗在皮肤内积蓄,使角质层密度降低,渗透性变大。渗透性变大。l微生物及代谢酶代谢微生物及代谢酶代谢作用:
9、设计前体药物。合成渗透性作用:设计前体药物。合成渗透性大的前体药物,通过皮肤时代谢,继而进入体循环。大的前体药物,通过皮肤时代谢,继而进入体循环。l药物积蓄药物积蓄,主要在角质层。亲脂性药物在角质层形成高,主要在角质层。亲脂性药物在角质层形成高浓度,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浓度,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l皮肤病变皮肤病变渗透性改变。如皮肤溃烂、烧烫伤、皮肤炎症渗透性改变。如皮肤溃烂、烧烫伤、皮肤炎症给药系统性质给药系统性质 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越容易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越容易释放释放则越有利于则越有利于经皮吸收。经皮吸收。乳膏、凝胶、涂剂、透皮贴片;乳膏、凝胶、涂剂、透皮贴片;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基质对药物的亲
10、和力如:氢化可的松如:氢化可的松+不同浓度丙二醇水溶液不同浓度丙二醇水溶液小鼠离体皮肤透皮试验:小鼠离体皮肤透皮试验:丙二醇浓度增大,氢化可的松溶解度减小,透皮速率减小丙二醇浓度增大,氢化可的松溶解度减小,透皮速率减小 透皮吸收促进剂透皮吸收促进剂l有机溶剂类: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醋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乙醇、丙二醇、醋酸乙酯、二甲基亚砜l有机酸和脂肪醇类:有机酸和脂肪醇类:油酸、月桂醇、月桂氮卓酮及同系物油酸、月桂醇、月桂氮卓酮及同系物l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l角质保湿剂:角质保湿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及萜烯类尿素、水杨酸吡咯酮及萜烯类 离子导入技术离子导入技术l利用利用直流电流直流电流将将
11、离子型药物离子型药物由电极定位导入皮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肌肉组织或血液系统的生物物理方法。肤、肌肉组织或血液系统的生物物理方法。l转运途径: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转运途径: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l如胰岛素传统方法为皮下注射,现在可应用离如胰岛素传统方法为皮下注射,现在可应用离子导入技术,使降糖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子导入技术,使降糖作用持续更长时间。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1.1.应用制剂应用制剂 溶液剂溶液剂,混悬剂混悬剂,凝胶剂凝胶剂,气雾剂气雾剂,喷雾剂喷雾剂,吸入剂吸入剂2.2.特点特点:1)鼻腔分布大量微纤毛,粘膜)鼻腔分布大量微纤毛,粘膜吸收面积大吸收面积大
12、,毛细,毛细血管丰血管丰富富,渗透性强,渗透性强2)无首过作用无首过作用,鼻粘膜毛细血管直接进入体循环,快速,鼻粘膜毛细血管直接进入体循环,快速作用;作用;3)生物利用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维(维C滴鼻剂、盐酸麻黄碱滴鼻剂)滴鼻剂、盐酸麻黄碱滴鼻剂)4)给药方便给药方便5 5)比较敏感比较敏感,受外界环境因素、疾病影响大,受外界环境因素、疾病影响大四、鼻粘膜给药鼻腔吸收鼻腔吸收l鼻内给药鼻内给药l减轻鼻内疾病症状。减轻鼻内疾病症状。l口腔给药后胃肠道不被激活的药物。口腔给药后胃肠道不被激活的药物。l以鼻内给药取代注射途径的药物
13、或疫苗以鼻内给药取代注射途径的药物或疫苗l鼻内给药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脂溶性药吸收好。鼻中鼻内给药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脂溶性药吸收好。鼻中血管丰富,吸收速度快,鼻中分解酸少,对蛋白质多呔血管丰富,吸收速度快,鼻中分解酸少,对蛋白质多呔生物制品分解作用比胃肠道粘摸低,有利于药物吸收生物制品分解作用比胃肠道粘摸低,有利于药物吸收 l 胰岛素胰岛素1030%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l生理因素生理因素l剂型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生理因素l吸收途径:吸收途径:脂质通道、细胞间的水性孔道脂质通道、细胞间的水性孔道l血管丰富血管丰富l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l与消化道比,代谢酶种类
14、少与消化道比,代谢酶种类少剂型因素剂型因素l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和解离度l分子量和粒子大小分子量和粒子大小l吸收促进剂吸收促进剂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和解离度l脂溶性脂溶性药物易吸收药物易吸收l分子型分子型药物较离子型药物易吸收药物较离子型药物易吸收l鼻粘膜吸收主要途径为渗透通过细胞脂质膜,鼻粘膜吸收主要途径为渗透通过细胞脂质膜,吸收速度接近于静脉注射。吸收速度接近于静脉注射。分子量和粒子大小分子量和粒子大小l分子量大小分子量大小 100010001000的药物吸收明显降低。的药物吸收明显降低。如:胰岛素(如:胰岛素(52005200)吸收量约为)吸收量约为1515 葡聚糖(葡聚糖(700007
15、0000)吸收量为)吸收量为3 3l可溶性药物可溶性药物以溶液剂或气雾剂给药吸收良好以溶液剂或气雾剂给药吸收良好。l不溶性药物不溶性药物的的粒子大小粒子大小与其成鼻中分布位置有关。与其成鼻中分布位置有关。50um50um一进入鼻腔即沉积,不能达吸收部位一进入鼻腔即沉积,不能达吸收部位 2um2um的粒子又可能被气流带入肺中的粒子又可能被气流带入肺中 粒径应为粒径应为2-20um2-20um。l局部作用药为避免肺吸收,粒径应大于局部作用药为避免肺吸收,粒径应大于10um.10um.吸收促进剂吸收促进剂l改善多肽类、蛋白质类药物的吸收改善多肽类、蛋白质类药物的吸收l表面活性剂及胆酸盐等表面活性剂及
16、胆酸盐等 如:二甲基环糊精可使胰岛素在鼻腔吸收接近如:二甲基环糊精可使胰岛素在鼻腔吸收接近100%100%。l选择辅料时,除了考虑增强药物的吸收外,还选择辅料时,除了考虑增强药物的吸收外,还要避免对鼻粘膜的伤害。要避免对鼻粘膜的伤害。1.适宜剂型适宜剂型气雾剂气雾剂 吸入剂吸入剂 喷雾剂喷雾剂 2.特点特点吸收迅速,没有肝首过效应吸收迅速,没有肝首过效应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3.影响吸收的因素影响吸收的因素脂溶性脂溶性 分子量分子量 粒子大小、形状粒子大小、形状 五、肺部给药 五、肺部给药l呼吸器官的结构呼吸器官的结构l肺泡肺泡34亿亿个,总个,总面积面积100m2。
17、肺泡。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并与毛细血组成、并与毛细血管紧密相连。管紧密相连。l药物在肺中药物在肺中吸收好,吸收好,无肝首过作用无肝首过作用。肺泡间隙存在毛细血管,肺泡内物质与循环肺泡间隙存在毛细血管,肺泡内物质与循环的血液仅相隔两层细胞膜,吸收速度快。的血液仅相隔两层细胞膜,吸收速度快。如: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如: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1 12 2分钟即分钟即可发挥平喘作用可发挥平喘作用l药物在呼吸道的药物在呼吸道的沉着、损失沉着、损失,到达肺泡效率不,到达肺泡效率不高高。五、肺部给药l呼吸道各级不断进行分支,越来越细,药物粒呼吸道各级不断进行分支,越来越细,药物粒
18、子受到呼吸道管壁上纤毛影响,出现不同阶段子受到呼吸道管壁上纤毛影响,出现不同阶段的停留;的停留;l呼吸频率的快慢呼吸频率的快慢l呼吸量的多少呼吸量的多少 如:呼吸浅而快,到达气管、支气管;如:呼吸浅而快,到达气管、支气管;呼吸深而满,到达肺泡;呼吸深而满,到达肺泡;l不同治疗目的,要求药物到达部位也不同不同治疗目的,要求药物到达部位也不同五、肺部给药l肺部给药时,肺部给药时,粒子大小粒子大小决定药物能否达到决定药物能否达到并保持在肺泡中。并保持在肺泡中。太大,不能进入呼吸道达肺泡太大,不能进入呼吸道达肺泡 太小,沉降速度慢,很容易通过呼气太小,沉降速度慢,很容易通过呼气呼出。呼出。l吸入气雾剂
19、微粒吸入气雾剂微粒0.50.55.05.0umum最合适最合适。五、肺部给药六、直肠与阴道给药l直肠直肠ph7.2ph7.27.47.4,肠缓冲容量较小,不是药物,肠缓冲容量较小,不是药物的主要吸收器官。的主要吸收器官。l根据栓剂插入深浅不同,两种吸收途径根据栓剂插入深浅不同,两种吸收途径l距肛门距肛门2cm2cm。药物吸入直肠下腔静脉。药物吸入直肠下腔静脉体循环体循环(无首过作用),药量的(无首过作用),药量的505075%75%可被吸收可被吸收。l距肛门距肛门6cm6cm。药物主要有直肠上腔静脉。药物主要有直肠上腔静脉门静门静脉脉肝肝体循环(有首过作用)。体循环(有首过作用)。直肠部位的血
20、液循环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栓剂的吸收栓剂的吸收栓剂吸收影响因素栓剂吸收影响因素 l栓剂插入后,几分钟内液化,但药物并不溶解栓剂插入后,几分钟内液化,但药物并不溶解释放,不能被吸收。只有药从基质中分离才被释放,不能被吸收。只有药从基质中分离才被吸收。所以药从基质中分离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吸收。所以药从基质中分离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过程。l油脂型基质中水溶性药易吸收。油脂型基质中水溶性药易吸收。l水溶性基质中油溶性药易吸收水溶性基质中油溶性药易吸收。l选择与药物溶解度相反的基质有利于药物从基选择与药物溶解度相反的基质有利于药物从基质中释放。质中释放。阴道给药l阴道粘膜由未角质化的多层鳞状上皮所构成,阴
21、道粘膜由未角质化的多层鳞状上皮所构成,阴道粘膜细胞的表面有许多数小隆起,有利于阴道粘膜细胞的表面有许多数小隆起,有利于药物吸收,吸收机制也分为药物吸收,吸收机制也分为被动扩散的脂质通被动扩散的脂质通道和含水微孔通道两种。道和含水微孔通道两种。l 从阴道粘膜吸收的药物,直接进入大循环,从阴道粘膜吸收的药物,直接进入大循环,不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受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亲水性的多肽物质在的影响,亲水性的多肽物质在阴道也有良好的吸收。阴道也有良好的吸收。l 所以阴道粘膜与鼻粘膜一样,今后成为某些难所以阴道粘膜与鼻粘膜一样,今后成为某些难吸收大分子药的有效吸收部位。吸收大分子药的有效吸收部位。七、眼部给药l
22、眼部吸收: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眼部吸收: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l眼部制剂:滴眼液、眼膏剂、眼用膜剂等;眼部制剂:滴眼液、眼膏剂、眼用膜剂等;l眼睛的特殊构造,可发挥局部作用、全身作用眼睛的特殊构造,可发挥局部作用、全身作用(激素类药物:促甲状腺激素、催产素等)(激素类药物:促甲状腺激素、催产素等)l眼由眼睑、眼球、眼附属器构成。眼由眼睑、眼球、眼附属器构成。眼睛的解剖与生理眼睛的解剖与生理眼部吸收的途径眼部吸收的途径l眼部给药,可有两条吸收途径。眼部给药,可有两条吸收途径。l一条途径是借助毛细管力,扩散力,眨眼反射一条途径是借助毛细管力,扩散力,眨眼反射等,使药物与角膜表面接触并
23、渗入等,使药物与角膜表面接触并渗入角膜角膜,经前,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发挥局部作用。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发挥局部作用。l另一条途径是从另一条途径是从结膜结膜吸收。药物经结膜转运至吸收。药物经结膜转运至眼球后部角膜,发挥全身作用。眼球后部角膜,发挥全身作用。生物碱透过角膜生物碱透过角膜影响眼部吸收因素影响眼部吸收因素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正常溶液量为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正常溶液量为7l.不眨不眨眼为眼为30l。药一般。药一般5075l。所以。所以70%损失,眨损失,眨眼眼90%损失。损失。解决方法:增加制剂粘度;解决方法:增加制剂粘度;增加药液浓度;增加药液浓度;制成膜剂、膏剂等流动性
24、低的制剂制成膜剂、膏剂等流动性低的制剂 2.角膜的生理构造为:脂质层角膜的生理构造为:脂质层亲水层亲水层脂质层脂质层 亲水性、亲脂性太强的药物均不易渗透,必亲水性、亲脂性太强的药物均不易渗透,必须有合适的亲水亲油性。须有合适的亲水亲油性。3.PHPH过高或过低、刺激性过高或过低、刺激性大的药物,泪液多,流大的药物,泪液多,流失多失多4.表面张力下降易吸收。表面张力下降易吸收。5.粘度大,接触时间长,吸收多,制成生物粘附粘度大,接触时间长,吸收多,制成生物粘附剂。剂。6.加入渗透促进剂,表面活性作用等。加入渗透促进剂,表面活性作用等。影响眼部吸收因素影响眼部吸收因素水溶性药物毛果芸香碱与亲脂性药物氟甲羟孕水溶性药物毛果芸香碱与亲脂性药物氟甲羟孕松加入松加入W/O软膏软膏-缓释缓释不同剂型及生理条件不同剂型及生理条件耳部吸收耳部吸收l耳部给药只起局部治疗作用,药吸收量很少,故局部上痛药效果不好。耳部的结构耳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