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0657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lq 2022-8-5第六章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Clq 2022-8-5 油气自盆地中心沿上倾方向向盆地边缘的一系列圈闭油气自盆地中心沿上倾方向向盆地边缘的一系列圈闭中运移,天然气最易流动,占据盆地中心周围的最高位置中运移,天然气最易流动,占据盆地中心周围的最高位置的圈闭,而石油则占据其下倾方向位置较低的圈闭。的圈闭,而石油则占据其下倾方向位置较低的圈闭。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Clq 2022-8-5理想的油气藏形成条件:理想的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成藏基本要素:油气成藏基本要素:生、储、盖、运、圈、保生、储、盖、运、圈、保 一、油气成藏要素 Clq 2022-8-

2、5 油气富集条件主要包括:充足的油气源、良好的储油气富集条件主要包括:充足的油气源、良好的储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以及大容积的有效圈闭。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以及大容积的有效圈闭。(一)充足的油气来源 一个含油气区油气量生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一个含油气区油气量生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个基本条件 1、有机质丰度、有机质丰度 2、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类型 3、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成熟度 4、排烃效率或排烃系数、排烃效率或排烃系数 二、油气富集条件 Clq 2022-8-5 其中,有机质丰度指的是不同层位的生油岩中总其中,有机质丰度指的是不同层位的生油岩中总有机质的量。有机质的量。

3、排烃效率运移期总排烃量排烃效率运移期总排烃量/生油期总生烃量生油期总生烃量*%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的盆地沉积区,一方面应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的盆地沉积区,一方面应具有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和半具有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和半封闭的沉积盆地;另一方面封闭的沉积盆地;另一方面,沉积盆地具有较高的沉积沉积盆地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长的持续沉积时间,有利于有机质在短时间速率和较长的持续沉积时间,有利于有机质在短时间内成熟并生成油气。内成熟并生成油气。具备上述条件的沉积区,称之为具备上述条件的沉积区,称之为 生油凹陷生油凹陷。Clq 2022-8-5 生油凹陷的面积与盆地的

4、规模紧密相关,一般大型盆生油凹陷的面积与盆地的规模紧密相关,一般大型盆地的生油凹陷面积较大,可以形成丰富的油源。但中小型地的生油凹陷面积较大,可以形成丰富的油源。但中小型的沉积盆地,若沉积岩系和生油层厚度很大,也可形成丰的沉积盆地,若沉积岩系和生油层厚度很大,也可形成丰富的油源。富的油源。如美国的洛杉矶盆地,盆地面积仅有如美国的洛杉矶盆地,盆地面积仅有39000km2,但沉但沉积厚度竞达积厚度竞达6000m以上,其中生油岩以上,其中生油岩2000-3000m,油源非油源非常丰富。又如我国的酒泉盆地面积也较小,但以产出丰富常丰富。又如我国的酒泉盆地面积也较小,但以产出丰富的油气而著称。的油气而著

5、称。在盆地中,生油凹陷可以位于盆地中心,也可以位于在盆地中,生油凹陷可以位于盆地中心,也可以位于盆地的一侧,还可以是若干个分布于盆地各区,具体分布盆地的一侧,还可以是若干个分布于盆地各区,具体分布规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规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Clq 2022-8-5(二)良好的储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1.良好的储层:良好的储层:储层孔渗性好,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储层孔渗性好,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分布广泛,有利于输导油气。分布广泛,有利于输导油气。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烃源岩烃源岩、。Clq 2022-8-5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自生、自储、自盖式Clq 2022-8-5

6、 在粘土岩砂岩类构成的生储盖组合中,砂岩体与其周围生油气层接触面积是控制石油储量的重要因素。当砂岩储集层单层厚约10-15m,泥岩生油层单层厚约30-40m,二者呈略等厚互层时,砂泥岩接触面积最大,最有利于石油聚集。Clq 2022-8-5200040006000800010000箭头表示压实流体流动方向深度,ft砂岩泥岩泥岩中压实流体最大压力的隹置Clq 2022-8-5 (三)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按照圈闭的概念,自然界中圈闭是非常多的,有的按照圈闭的概念,自然界中圈闭是非常多的,有的不含油,有的含油。通常,人们将那些聚集了油气形成不含油,有的含油。通常,人们将那些聚集了油气形成了油气藏的圈闭

7、称之为有效圈闭了油气藏的圈闭称之为有效圈闭 一个大容积的有效圈闭应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一个大容积的有效圈闭应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1、圈闭距油源区较近,具有优先聚集油气的能力。圈闭距油源区较近,具有优先聚集油气的能力。此处的较近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较近,更主要的是与此处的较近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较近,更主要的是与生油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通道,生油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通道,且圈闭位于油气运移的通且圈闭位于油气运移的通道上,只有如此,才具有优先聚集油气的能力。道上,只有如此,才具有优先聚集油气的能力。Clq 2022-8-5 2、圈闭形成时间早、圈闭形成时间早 指圈闭形成时间必须早于或同步于油气运移聚集的指圈闭

8、形成时间必须早于或同步于油气运移聚集的时间,方可有效聚集油气。时间,方可有效聚集油气。在形成时间早的圈闭中又以与生油层系沉积时开始在形成时间早的圈闭中又以与生油层系沉积时开始的同沉积背斜具最好的聚集条件。其原因有三:的同沉积背斜具最好的聚集条件。其原因有三:1)距油源近)距油源近 2)生储盖组合条件好)生储盖组合条件好 3)位于运移路线上)位于运移路线上 Clq 2022-8-5 3、圈闭的闭合高度、圈闭的闭合高度 圈闭的闭合高度必须大于油水倾斜面的高度或油水过圈闭的闭合高度必须大于油水倾斜面的高度或油水过渡带的高度,否则都不可能形成有效圈闭,前者将被水冲渡带的高度,否则都不可能形成有效圈闭,

9、前者将被水冲刷带走,后者虽有油聚集但不可能产出纯油。刷带走,后者虽有油聚集但不可能产出纯油。4、保存条件、保存条件 圈闭的上方必须由封闭良好的盖层,没有良好的保存圈闭的上方必须由封闭良好的盖层,没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很难形成大的油气藏。条件,很难形成大的油气藏。由此可见,由此可见,能形成大油气藏的圈闭条件是:大容积、能形成大油气藏的圈闭条件是:大容积、油源近、形成时间早、闭合高度高、保存条件好这五个基油源近、形成时间早、闭合高度高、保存条件好这五个基本条件。本条件。Clq 2022-8-5有效:捕集了油气的圈闭;无效:有效:捕集了油气的圈闭;无效:“空空”或为水充填;或为水充填;大大圈闭有效容积

10、大;圈闭有效容积大;早早圈闭形成时间早于或等于油气区域运移时期;圈闭形成时间早于或等于油气区域运移时期;近近距油源区近,在油气运移路线上;距油源区近,在油气运移路线上;保保保存条件好。构造运动和水动力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保存条件好。构造运动和水动力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总结:大容积的有效圈闭总结:大容积的有效圈闭Clq 2022-8-5一、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在静水条件下,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倾方向运移至圈闭中,因重力分异作用,气上、油中、水下。当油气继续运移时,气占据上部,气顶体积增大,油被挤出;油气继续运移,直到天然气占据全部圈闭。静水条件:静水条件:油气藏(小气顶)油气藏(小气顶)油气

11、藏(大气顶)油气藏(大气顶)气藏气藏第二节 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过程Clq 2022-8-5溢出点溢出点溢出点气水界面油水界面油气界面气油油气在单一背斜圈闭中的聚集油气在单一背斜圈闭中的聚集 Clq 2022-8-5 通常,油气藏的出现常常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通常,油气藏的出现常常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成群成带的,表明了油气的聚集是区域性的,是在一系列成群成带的,表明了油气的聚集是区域性的,是在一系列圈闭中同时进行的。圈闭中同时进行的。关于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规律,比较系统的有代关于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规律,比较系统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加拿大学者表性的理论,就是加拿大学者格索格索提出

12、的提出的差异累积原理差异累积原理。格索认为格索认为,在一个区域倾斜带上,在相互连通的同一,在一个区域倾斜带上,在相互连通的同一地层中,如果有多个褶皱圈闭同时存在时,那么,聚集在地层中,如果有多个褶皱圈闭同时存在时,那么,聚集在这些构造中的油气,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构造中的油气,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二、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Clq 2022-8-5 在静水条件下,同一渗透层相连的多个圈闭的溢出在静水条件下,同一渗透层相连的多个圈闭的溢出点海拔依次递增,且由单一油气源供油气。点海拔依次递增,且由单一油气源供油气。1234(a)(b)5(c)(d)(e)天然气石油水相连通的一系列圈闭中的油相

13、连通的一系列圈闭中的油气差异聚集气差异聚集 第一个圈闭充满油气后,油气继续运移,气就会聚集在第一个圈闭,圈1中原来的油会被排挤出去,多余的油和被挤出的油就会运移至圈闭2中;再继续运移,直到1中仅剩天然气而2中仅有油;再继续运移,2会重复1中的聚集过程,至到全部被天然气所充满。运移的最终结果,可能1、2为纯气藏,3为油气藏,4、5为纯油藏。Clq 2022-8-5油气差异聚集发生的基本条件油气差异聚集发生的基本条件 1)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即要求具区域性的地层倾斜,储集层岩相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2)相连通的圈闭溢出点依次增高。3)油气源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地带,有足够

14、数量的油气供应。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同时一起运移的。Clq 2022-8-5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可以归纳为:在油源区形成的油气进入饱和水的储集层后,沿一定的线路向储集层上倾方向运移,位于油气运移线路上的系列圈闭将被油气所充满,不在油气运移线路上的圈闭不能聚集油气;油气差异聚集的结果是天然气位于靠近油源区一侧的圈闭中,向上倾方向依次为油气藏、纯油藏、和空圈闭。这一原理的主要意义:指明了油气运移的方向这一原理的主要意义:指明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路线,为我们选择勘探对象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路线,为我们选择勘探对象时提供了重要依据。Clq 2022-8-5 1)在油气运移

15、通道上有另外油气供给来源的支流时,则会打乱原来应有的油气分布规律。2)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作用,随物理条件(T、P)的改变而变化,它可以造成次生气顶,也可以导致原生气顶的消失,从而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3)后期地壳运动造成圈闭条件的改变,造成油气重新分配。4)区域水动力条件,主要指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运动方向,也会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影响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影响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 Clq 2022-8-51 1、溢出型、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油气差异聚集:区域单斜背景,溢出点依次增区域单斜背景,溢出点依次增高的一系列相互连通的背斜圈闭。高的一系列相互连通的背斜圈闭。系列圈闭中油气水的分布:系列圈闭中油气

16、水的分布:2 2、渗漏型、渗漏型3 3、生物降解型、生物降解型Clq 2022-8-5第三节 油气聚集机理和模式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运移中的油气在圈闭中发生聚集的过程主要受圈闭几何特征(形态、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和最大有效容积),储层地质特征(主要是孔隙特征)及流体力学特征(流体物性及相态分布、流体运动样式及强度和流体驱动力)的影响。Clq 2022-8-51、渗滤作用 Cordell(1977)、)、Roberts(1980)等认为含烃的水或随水运移的油气进入圈闭以后,因为一般亲水的、毛细管压力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闭作用,水可以通过盖层而继续运移;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压力封闭,结

17、果把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成藏。含油水泄水油气聚集(b)油气聚集泄水()a含油水Clq 2022-8-52、排替作用 Capman(1982)认为泥岩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认为泥岩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岩层中的大,因此圈闭中的水是难以通过盖层的。另外油气岩层中的大,因此圈闭中的水是难以通过盖层的。另外油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由于浮力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流体势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由于浮力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的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梯度,使油在圈闭中向

18、上运移的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水饱和度为止。Clq 2022-8-53、渗滤作用和排替作用共同作用 当上覆盖层中只有毛细管压力封闭时,在油气聚集过程当上覆盖层中只有毛细管压力封闭时,在油气聚集过程中上述两种作用都可能存在。在油气聚集的初期,水是可以中上述两种作用都可能存在。在油气聚集的初期,水是可以通过上覆亲水盖层而发生渗流的;当油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上覆亲水盖层而发生渗流的;当油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水就很难通过上覆盖层而主要是被油气排替到圈闭的下方。水就很难通过上覆盖层而主要是被油气排替到圈闭的下方。4、油气充注方式 England(1987)认为:一个油藏将以一种顺序方

19、式充)认为:一个油藏将以一种顺序方式充注,石油将首先进入具有最低孔隙排替压力的最佳渗透层,注,石油将首先进入具有最低孔隙排替压力的最佳渗透层,并且按着以一组向前推进的石油波阵面方式充注油藏。并且按着以一组向前推进的石油波阵面方式充注油藏。Clq 2022-8-5 从生油层进入储集层中的压实流体,沿着背斜的翼部向顶部运移。在圈闭中,水很可能通过上覆泥岩盖层渗滤,这是由于背斜构造的张力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微裂隙使水继续向上流动,而把烃类和无机盐类过滤在圈闭中聚集。并使圈闭中流体的含盐度增大,h值降低,这又有利于烃类的进一步聚集。1)背斜圈闭中油气聚集模式油气聚集 主要是砂岩 主要是泥岩压实流体的运移

20、方向流体中的水继续流动的方向Clq 2022-8-5 从上、下生油层进入砂岩的压实流体,沿上倾方向进行二次运移,由于地层尖灭或不整合造成地层圈闭,流体中的水可以通过圈闭的上方继续运移,而烃类则滞留在圈闭中聚集,同时圈闭中流体含盐量增加,PH值降低,有利于油气的进一步聚集。2)地层圈闭中油气聚集模式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流体中的水继续流动的方向油气聚集 主要是砂岩 主要是泥岩Clq 2022-8-53)岩性圈闭中油气聚集模式 压实流体从周围的生油泥岩进入被泥岩包围的透镜状或扁豆状砂岩体,并从下倾部分往上凸部分进行二次运移,在砂岩体上倾的低势区聚集,水可以通过泥岩的层理面或微裂隙继续向上流动,而油气则

21、滞留下来。油气聚集 砂岩 泥岩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流体中的水继续流动的方向Clq 2022-8-54)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模式 压实流体从泥岩中进入砂岩中,开始了二次运移,在运移的上倾方向因断层的遮挡形成圈闭,流体中的水可通过遮挡面向上继续运移,油气则聚集下来。油气聚集 砂岩 泥岩断层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流体中的水继续流动的方向Clq 2022-8-5 原生油气藏遭到破坏,油气运移到新的圈闭中重新聚集形成原生油气藏遭到破坏,油气运移到新的圈闭中重新聚集形成的油气藏;或者在非生油层系中形成的油气藏。的油气藏;或者在非生油层系中形成的油气藏。油气经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由分散到集中,在圈闭中第一油气经初

22、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由分散到集中,在圈闭中第一次聚集起来形成的油气藏;或者在生油气层系中形成的油气藏。次聚集起来形成的油气藏;或者在生油气层系中形成的油气藏。第四节 油气藏的破坏及其产物Clq 2022-8-5一、油气藏破坏的因素 要评价一个地区的地下是否有油气藏存在,除了要要评价一个地区的地下是否有油气藏存在,除了要去查明是否有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外,还要研究保存去查明是否有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外,还要研究保存条件,即使生储盖圈运条件都好,曾经有过巨大的油气条件,即使生储盖圈运条件都好,曾经有过巨大的油气聚集,但后期保存不好,油气藏被破坏了,该区仍不会聚集,但后期保存不好,油气藏被破坏了,该区

23、仍不会有油气藏存在,所以保存条件是很重要的,导致油气藏有油气藏存在,所以保存条件是很重要的,导致油气藏被破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被破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四节 油气藏的破坏及其产物Clq 2022-8-5 (一)地壳运动(一)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不仅可以造成圈闭,同样也可以使原来的圈闭遭受破地壳运动不仅可以造成圈闭,同样也可以使原来的圈闭遭受破坏,迫使圈闭中油气发生运移。坏,迫使圈闭中油气发生运移。例如,由于地壳上升,造成储油层的剥蚀破坏,从而,破坏了例如,由于地壳上升,造成储油层的剥蚀破坏,从而,破坏了油气藏。油气藏。又如某些渗透型较好的断层破碎带也可使油气流失。又如某些渗透型较

24、好的断层破碎带也可使油气流失。(二)地层水的冲刷(二)地层水的冲刷 地层水的冲刷作用对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都有重要作用,流动的地层水的冲刷作用对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都有重要作用,流动的地层水,气内含有氧较高,从而会破坏油气藏。地层水,气内含有氧较高,从而会破坏油气藏。这种作用在褶皱地区这种作用在褶皱地区尤为明显。尤为明显。一、油气藏破坏的因素Clq 2022-8-5 (三)(三)变质作用变质作用 区域热变质作用,可以影响到烃类的性质和烃类的有无。区域热变质作用,可以影响到烃类的性质和烃类的有无。当地温梯度相当高时,已形成的石油就会裂解;随着区域热当地温梯度相当高时,已形成的石油就会裂解;随着区域热

25、变质作用的增加,由于变质结晶作用、变形破坏作用等,使变质作用的增加,由于变质结晶作用、变形破坏作用等,使岩石致密从而影响储集性能。岩石致密从而影响储集性能。(四)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四)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 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对油气藏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油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对油气藏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油气的氧化,是油气变质,甚至破坏油气藏。气的氧化,是油气变质,甚至破坏油气藏。一、油气藏破坏的因素Clq 2022-8-5 油藏被破坏后,其中的油气将通过各种途径流到地油藏被破坏后,其中的油气将通过各种途径流到地表,人们把这种石油天然气固体沥青及其衍生物在地表表,人们把这种石油天然气固体沥青及其衍生物在

26、地表的露头统称为地面油气显示或油气苗。的露头统称为地面油气显示或油气苗。地表油气显示并不一定表明地下有油气藏存在,但地表油气显示并不一定表明地下有油气藏存在,但至少可以说明油气显示所在的盆地曾有过油气生成过程,至少可以说明油气显示所在的盆地曾有过油气生成过程,或曾有过油气运移和油气藏破坏。或曾有过油气运移和油气藏破坏。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Clq 2022-8-5 因此,油气显示在油气藏调查过程中,有重因此,油气显示在油气藏调查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区,油气显示更为石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区,油气显示更为石油地质工作者所重视。油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地面油气显示的类型和程度各种各样,

27、凡能地面油气显示的类型和程度各种各样,凡能指示油气在该区存在的油气显示称为直接显示;指示油气在该区存在的油气显示称为直接显示;否则称为间接显示。否则称为间接显示。下面将介绍一下直接显示。下面将介绍一下直接显示。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Clq 2022-8-5 (一)油苗 地下生油层或含油层中的石油沿断层节理或其他通道向上运移出露地地下生油层或含油层中的石油沿断层节理或其他通道向上运移出露地表者称为油苗或简单地说液态石油由地下渗出到地表者称为油苗。表者称为油苗或简单地说液态石油由地下渗出到地表者称为油苗。随地下水渗出浮于水面呈五光十色者称之为油膜。随地下水渗出浮于水面呈五光十色者称之为油膜。在凹地中

28、汇集成池者称之为油池,汇集成湖者称为油湖。在凹地中汇集成池者称之为油池,汇集成湖者称为油湖。(二)气苗 气苗通常在水中发现,呈连续的或断续的气泡从水中冒出。它又气苗通常在水中发现,呈连续的或断续的气泡从水中冒出。它又分为干气和湿气,只有湿气与地下的油气有直接联系。分为干气和湿气,只有湿气与地下的油气有直接联系。另外,由于天然气中含有另外,由于天然气中含有H2S,被氧化后形成自然硫,故硫也是一被氧化后形成自然硫,故硫也是一种重要标志种重要标志.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Clq 2022-8-5 (三)含油岩石和含沥青岩石 地下岩石因构造运动,或被剥蚀而出露地表的含油地下岩石因构造运动,或被剥蚀而出露地

29、表的含油岩石,含油岩石多为砂岩,根据砂岩被侵染程度可分为岩石,含油岩石多为砂岩,根据砂岩被侵染程度可分为油砂,油斑,油迹油砂,油斑,油迹。(四)泥火山 它是一种特殊的高压天然气气苗,携带着地下水和它是一种特殊的高压天然气气苗,携带着地下水和泥沙,有时有少量石油,沿断裂或裂隙喷出地表,其泥泥沙,有时有少量石油,沿断裂或裂隙喷出地表,其泥沙喷出后即堆积在溢出口附近,酷似火山,故称泥火山。沙喷出后即堆积在溢出口附近,酷似火山,故称泥火山。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Clq 2022-8-5 (五)固体沥青液体 石油失去烃质组分后的残余物经氧化变质作用即形成石油失去烃质组分后的残余物经氧化变质作用即形成各种各

30、样的沥青,其类型主要有:各种各样的沥青,其类型主要有:1、地蜡、地蜡:贫胶质石蜡族石油沿裂隙向地表运移过程:贫胶质石蜡族石油沿裂隙向地表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急剧下降,原来融于固体中的石蜡析中,由于温度压力的急剧下降,原来融于固体中的石蜡析出而成。地蜡充填于裂隙之中,也有成层状存在于原来的出而成。地蜡充填于裂隙之中,也有成层状存在于原来的含油层中者,颜色为黄、褐至黑色呈腊状。含油层中者,颜色为黄、褐至黑色呈腊状。2、沥青据氧化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软沥青,地沥青,、沥青据氧化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石沥青。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Clq 2022-8-5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确

31、定油气藏形成时间,不仅对确定油气形成和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不仅对确定油气形成和分布有利,而且对指导油气勘探十分重要。若我们分布有利,而且对指导油气勘探十分重要。若我们能搞确定某区油气是某个时代形成的,则在该期以能搞确定某区油气是某个时代形成的,则在该期以前形成的圈闭就对油气聚集有利。前形成的圈闭就对油气聚集有利。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方法,目前尚无直接和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方法,目前尚无直接和可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间接信息进行分析,可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间接信息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Clq 2022-8-5 一、根据生油层的主生油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一、根

32、据生油层的主生油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 早时期早时期 根据前面的章节介绍可知,生油层达到主生油期根据前面的章节介绍可知,生油层达到主生油期时才能大量生油,然后排烃,进一步运移而形成油气藏。时才能大量生油,然后排烃,进一步运移而形成油气藏。由此可见,油气藏生成时期只能晚于主生油期,据此,由此可见,油气藏生成时期只能晚于主生油期,据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生油层中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资料确我们就可以根据生油层中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资料确定主生油期,并把这个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定主生油期,并把这个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 二、据区域倾斜发生的时

33、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二、据区域倾斜发生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期期 形成油气藏的油气必须经历侧向运移以后方可成藏形成油气藏的油气必须经历侧向运移以后方可成藏而发生侧向运移,只有在储集层具有相应的倾斜才能完而发生侧向运移,只有在储集层具有相应的倾斜才能完成。由此可以推论,油气藏形成只能发生在区域倾斜达成。由此可以推论,油气藏形成只能发生在区域倾斜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而不可能在其前。到一定程度之后,而不可能在其前。确定区域倾斜发生的时间,可根据上下岩层的接触确定区域倾斜发生的时间,可根据上下岩层的接触关系和岩层的产状的变化即可解决,从而确定油气藏形关系和岩层的产状的变化即可解决,从而确定油气

34、藏形成的最早时间。成的最早时间。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 三、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三、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有圈闭方有油气藏,圈闭形成时间必须早于油气藏形有圈闭方有油气藏,圈闭形成时间必须早于油气藏形成时间,故可用圈闭形成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成时间,故可用圈闭形成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四、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四、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由于地壳上所有油气藏都含有天然气,所以很多油藏由于地壳上所有油气藏都含有天然气,所以很多油藏都被气体饱和或近饱和,有人认为油气运移过程中,天然都被气体饱和或近饱

35、和,有人认为油气运移过程中,天然气呈饱和状态含在油中的,饱和天然气的石油在云移过程气呈饱和状态含在油中的,饱和天然气的石油在云移过程中,达到适宜的圈闭条件,便可聚集成藏,这时,油层压中,达到适宜的圈闭条件,便可聚集成藏,这时,油层压力与地层饱和压力相等。因此,与饱和压力相当的地层埋力与地层饱和压力相等。因此,与饱和压力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即为油气藏的形成时间。藏深度,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即为油气藏的形成时间。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 根据饱和压力推算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公式,根据饱和压力推算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公式,H=10P/w H为油藏形成时的埋深,对应

36、的地质时期即为油为油藏形成时的埋深,对应的地质时期即为油藏形成期;藏形成期;P为饱和压力为饱和压力(105Pa)()(可测试获取),可测试获取),10P为为饱和压力的水柱高(饱和压力的水柱高(m););w为水比重。为水比重。所得所得H值,即为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值,即为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上述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下列假设条件之上的:上述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下列假设条件之上的:要求油藏是在饱和压力下形成的要求油藏是在饱和压力下形成的 在油藏形成后的漫长地质时代里,油气的成分和在油藏形成后的漫长地质时代里,油气的成分和温度保持不变,否则将会改变饱和压力温

37、度保持不变,否则将会改变饱和压力 要求油气藏形成后其上覆地层不遭受侵蚀。要求油气藏形成后其上覆地层不遭受侵蚀。这些条件,对一般油气藏来说是不具备的。因此,这这些条件,对一般油气藏来说是不具备的。因此,这种方法也是一种概略方法。种方法也是一种概略方法。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五、根据圈闭容量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五、根据圈闭容量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这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假设气藏形成时,天然气充满这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假设气藏形成时,天然气充满圈闭容积,而在其后的整个地质时期,圈闭容积和温度不圈闭容积,而在其后的整个地质时期,圈闭容积和温度不变,同时,气体也没损失,只是压力变化了,

38、则形成时的变,同时,气体也没损失,只是压力变化了,则形成时的体积和压力之积守恒。体积和压力之积守恒。即即 p0 v0=p1v1 p0 v0 为气藏形成时的体积和压力之积;为气藏形成时的体积和压力之积;p1v1为现今气藏体积和压力之积;为现今气藏体积和压力之积;v0可用圈闭容积表示;可用圈闭容积表示;P0为地层饱和压力,可通过为地层饱和压力,可通过 h=10p/pw推导出,进而求推导出,进而求出出H,气藏埋深气藏埋深H求得后,即可得油气藏形成时期。求得后,即可得油气藏形成时期。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 六、利用成岩过程中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资料确定油六、利用成岩过程中的岩石学

39、和矿物学资料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气藏形成时间 这种方法是利用石油的聚集可以停止再生石英的假这种方法是利用石油的聚集可以停止再生石英的假设,根据再生石英的数量所代表的埋深确定油气藏形成设,根据再生石英的数量所代表的埋深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其中石英数量与埋深有相关性),但此法受到时间的(其中石英数量与埋深有相关性),但此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应用时一定要谨慎。许多因素的制约,应用时一定要谨慎。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 Clq 2022-8-51.a上覆泥岩沉积后形成的尖灭型岩性圈闭;2.bc之间造成不整合的构造变动形成的断层圈闭;3.c沉积后形成的不整合面下的不整合圈闭;4.其上盖层沉积后形成的透镜型岩性圈闭;5-7为在e沉积后经褶皱形成的背斜圈闭。Clq 2022-8-5作业:作业:1、简述差异聚集原理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简述差异聚集原理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石油地质学-10.-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