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观点一:观点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仍起作用,人们对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的语言参数值可以再定值。学习的初期往往采用第一语言的参数值,所以初期体现第一语言规则及偏误。接触到更多的第二语言之后,逐渐把第一语言的参数值进行调整或重建。观点二:观点二:语言参数不能二次定值。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利用大脑中先天的语言功能体系(普遍语法),因此儿童能极其自然地、本能地学会第一语言。但人过了青春发育期以后,左右脑分工,这时大脑中的推理思维功能体系有了发展,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时就不再是先天的语言功能体系起作用,而是大脑中的推理思维功能体系在起作用,是一种像学习数学、物理那样的有意
2、识的学习。第二节 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一、主要观点 该假说由科德于1967年提出,他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这就是说,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接受所教的语言知识,而是跟儿童习得母语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顺序。二、实验研究 许多学者对英语语素习得顺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母语背景、不同年龄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有非常相似的英语语素习得顺序。这一顺序反映在克拉申于1982年列出的九项英语语素习得“自然顺序”表中,他认为从第一组到第四组的习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每组
3、内的项目顺序可能有一些差异:第三节 输入假说一、习得与学习假说 克拉申认为习得是首要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而学习实际上是辅助性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无法成为目的语习得的基础,也不能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只能靠习得。二、自然顺序假说 克拉申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三、监控假说 克拉申认为,与习得和学习分别相联系,人的头脑中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一是潜意识的系统,一是有意识的系统。交际中使用的输出的话语是由潜意识的习得系统引起或“驱动”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有意识的系统语言知识和规则,并不能使学习者表达
4、得更为流利。有意识的系统在言语行为中只有一项功能,即只能作为一个监督者、一个编辑,起监控(monitor)的作用,对输出的言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克拉申强调这种监控只是很小的纠正,是微调,是为了让说话显得更加完善。这种监控对交际不是很重要。四、输入假说 克拉申认为这是第二语言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假说,是用来回答人们是怎样习得语言这个问题的。这一假说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惟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习得语言知识。第二、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第三,克拉申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
5、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说”获得的,“说”常常是没有必要的,过早地说甚至是有害的。五、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也称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学习者输入的语言信息有时并没有被吸收,即使最容易的、已经理解了的输入也不总是被吸收。人类头脑中这种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称为“情感过滤”(the affective filter)。而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的主要是一些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甚至精神和身体状况不佳都能产生屏蔽效应,挡住输入。总结以上五个假说,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
6、,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可理解的输入是不可缺少的,但仅仅有它还不够,还需要降低屏蔽效应。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这是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对比分析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习惯习惯习惯 特定刺激诱发特定反应形成某种习惯(habit)。习惯有两个特征:可观察性;自动化。习惯的形成习惯的形成 Watson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刺激诱发(elicit)反应。刺激的发生达到足量的频率,反应就形成惯例并转化为无意识行为。Skinner的中期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反应比刺激
7、重要。反应发生后,若有一个特定行为强化它,就可能促进习惯的形成。学习一种习惯,可以通过模仿或强化。习惯形成理论用于语言学习习惯形成理论用于语言学习 在一语习得中,儿童模仿成人话语,努力使用语言,获得相应的奖励或指正,并借此建构型式和习惯的知识,进而构成了他们所学的语言。二语习得类似。刺激反应联系构成了第二语言习惯,模仿和强化是重要手段。(二)偏误偏误(偏误(error)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它不同于失误(mistake),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行为主义对偏误产生原因的解释行为主义对偏误产生原因的解释 行为主
8、义理论认为,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interference)。干扰来源于顺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指先前的学习妨碍或抑制新知识的学习)。当两种语言用不同形式表达同一意思时,学习者将其第一语言的认知机制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就会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出现偏误。迁移(迁移(transfer)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扰。二、对比分析的内容 这是由拉多(Lado)于1957年提出的一
9、种假说。他认为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相似的语言成分容易学,不同的成分则难学。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这一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对比分析假说的两个派别对比分析假说的两个派别以事前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为基础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但这种预测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两种语言的相似与不同点事后解释学习者已形成
10、的错误的原因,这样对比分析在更大范围内寻找错误的来源方面仍能发挥作用。于是,从70年代开始人们的研究重心也就转到了偏误分析。(三)对比分析与语言学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的结构进行客观的、静态的描写;对语言的研究只集中于语言形式方面而不注重意义方面。对比分析的程序:描写;选择;对比;预测。普拉克特(普拉克特(C.Practor)的难度等级模式:)的难度等级模式:(1)零级: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学习者可以忽略在第一语言中两个项目的区别而逐渐习惯合并后的项
11、目。(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5)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6)五级:与前边的一级困难正好相反,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三、对比分析的意义与局限(一)对比分析的意义 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
12、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定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二)对比分析的局限性(1)错将一语与二语的差异度对应于学习二语的难度。(2)错将二语学习的难点和错误完全归因于一语的干扰。(3)对比范围仅限于表层结构。(4)只分析语言,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第五节 偏误分析一、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的含义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解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
13、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二、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被看成是规则形成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从目的语的输入中尝试对目的语规则做出假设,并进行检验与修正,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并建构目的语的规则体系。三、偏误分析的步骤(1)语料选择。(2)偏误识辨。(3)偏误分类。(4)偏误解释。(5)偏误评估。四、偏误类别整体性偏误(整体性偏误(global errors):):指涉及到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如误用句式,误用关联词语,语序颠倒等),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局部性偏误(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指句子的某
14、一次要成分的错误(如某些助词、冠词的误用等),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语内偏误(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语际偏误(语际偏误(interlingral error):):指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的偏误。显性(显性(overt)偏误:)偏误:指那些明显带有结构形式错误的句子。隐性(隐性(covert)偏误:)偏误:指语法虽然正确、但在一定的语境或交际情境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五、偏误的来源(1)母语负迁移。(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3)文化因素负迁移。(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5)学
15、习环境的影响。六、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一)偏误分析的意义(1)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2)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3)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二)偏误分析的局限(1)正确与偏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主要是交际中使用语言的正误标准不好确定。(2)从目前对各种偏误的研究情况来看,还很不平衡。(3)对偏误来源的分析尚未能深入下去,陷于公式化,硬套上述五个来源,对指导教学与学习实践意义不大。(4)偏误分析的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第
16、六节 运用分析一、运用分析的含义 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既包括偏误分析也包括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二、对英语语素习得顺序(acquisition order)的研究 英语语素习得顺序研究开始于70初,可以看作是最早的运用分析研究。杜雷、伯特和克拉申等采用双语句法测量法(bilingual syntax measure,缩写为BSM),即研究者在与被试的自然会话中利用彩色漫画诱导被试回答问题时运用某一目的语结构或语素(如附属的“s”),根据被试不同的回答情况来进行评分。这一实验所依据的假设是,使用得越准确的语法项目也就是越早习得的项目。三、对英语
17、某些句法结构发展进程的研究 主要采用对一个或数个被试的语言运用进行较长期的跟踪调查。这种纵向调查的方法是按一定的间隔(通常为两周)记录其运用目的语的情况,从半年或一年的跟踪所得的语料分析该语言结构的发展阶段和进程。多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英语否定句、疑问句的发展进程,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该句型的发展进程非常相似。四、中国学者通过运用分析研究汉语习得过程的成果孙得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1993)赵立江外国留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调查分析(2019)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2019)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
18、2019)王建勤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习得的分化过程(2019)孙德金外国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习得情况的考察(2019)五、运用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运用分析既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也研究其正确部分,并将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使我们看到了中介语的全貌及其发展轨迹,突破了偏误分析的局限。但运用分析只研究句子平面而且仍只侧重于语言结构,脱离了语境,特别是抛开了直接引起学习者语言行为的语言输入,这就无法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的语言表现。第四节 话语分析一、话语分析的含义 话语分析研究的是学习者同他人(通常为操目标语者)交际的应对过程,研究交谈双方采取哪些交际策略努力去理解对方同时让对方理解自己
19、。70年代末大力倡导把话语分析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哈奇(E.Hatch)。她认为语言习得的最重要途径是同他人交谈。与过去通常认为的学习者只有词汇和句法结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去交际的看法不同,哈奇认为一个学习者正是通过言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句法结构得到发展,词汇得到扩大。二、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1)与外国人谈话(foreigner talk)的话语研究着重研究说母语者在与该语言的学习者交谈时如何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及这种调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2)连贯与衔接研究连贯与衔接在超句子的系统中如何实现。(3)交际策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未获得目的语完整知识的情况下,为进行交际采用何种补偿策略。(
20、4)语境分析研究语境对语言形式的影响。(5)课堂话语分析研究第二语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6)话语功能分析研究学习者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目的语句法的初步知识,在口语表达中完成话语功能。(7)言语行为分析研究某一言语行为是如何在语言中实现的,常根据某一功能(如抱怨)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中是如何实现的,来分析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三、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后者包括了前者,如偏误分析仍需要对比分析来解释一部分偏误的来源;偏误既然是学习者语言运用的一部分,偏误分析在运用分析中就仍然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学习者的全部语言运用又必须在话语分析的考虑
21、范围之内。总之,这四种分析模式都用来进行中介语研究,而尤以后两种模式可望成为当前和今后研究的热点。第五节 中介语理论一、中介语的含义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二、中介语的理论基础 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作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
22、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三、中介语的特点(1)系统性(2)动态型(3)可塑性(4)偏误反复性(5)偏误顽固性四、中介语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看作是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由于中介语假说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很多观点也未得到验证。比如:(1)无法用某种标准区分不同水平的中介语。(2)很难准确判断中介语现象的成因和教学难点。(3)从教学和学习的角度我们现在还很难对哪些项目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化石化做出预测。(4)中介语的研究很难做到随机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