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1101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初识教育技术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三章 现代教育媒体与数学环境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第六章 PowerPoint 2010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第七章 多媒体课件的美学设计第八章 网络教学微课课程设计与制作第九章 实训项目1.技术为了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技术,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技术起源于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劳动,最初指的是与人的手工操作有关的工艺和技巧。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技术”一词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旱期,人们很容易将技术局限于与物质相关的手段,这种认识在教育技术发展初期比较普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2、步,人们发现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仅需要物质手段,更需要的是与人的智力相关的手段。一、教育技术的含义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目前,国内一般将上述定义译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教育技术的含义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

3、一、教育技术的含义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 一、教育技术的含义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通过分析AECT 92定义,可以得出:(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育技术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索包括方法、工具和技能。而上述内容从根本上阐明了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二、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1.教育技术的功能(1)优化了教学媒体(2)丰富了教育资源(3)改善了教学环境(4)改进了教学管理三、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的作用(1)促进对教学理念的变革(2)促进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4、3)促进对教师角色的转变(4)促进对学生地位的转换三、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1.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历程(1)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2)视觉教育教育技术的发端(3)视听教学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4)教育技术四、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960年起,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和广州等地相继开办电视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期,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呈锐不可当之势进入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我国的教育技术迅速向

5、深层次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四、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概念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一反应一强化”来概括,这种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学习是靠外部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而与内部的心理过程无关,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认知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以通过行为目标检查和控制学习效果,这种学习理论可以用来塑造或矫正行为,在许多技能性训练和作业操练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据

6、此,在教育方面,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合适的行为,这在旱期教育阶段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只提供潜在刺激,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爱好等内部心理结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因此教学本身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目前,在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大都采用认知

7、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4.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由维果斯基提出,成

8、熟于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与鲁利亚,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活动理论以“活动”为逻辑起点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基础,活动在人的智慧、思维和认识发生发展中起着构建的作用。活动理论关注的是实践过程而非知识本身,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不同的环境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目的与意义,最终达到对主体或客体进行改变的过程和结果。活动理论是人的实践过程。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活动理论分析中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

9、2所示。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5.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是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情境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知识的意义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简单说来,情境学习就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一、学习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1.发展教学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

10、联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家赞可夫主持和领导的以“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教育实验研究成就卓然,令人瞩目。他的发展教学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把智力发展扩大为一般发展,提出“一般发展”的心理学思想。“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索,也包括非智力因索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二、教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2.“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他强调必须把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倡在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时广泛使用发现法,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学说

11、的过程。它的特点在于不是把已有的结论提供给学说,而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使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的核心与精髓,就是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知识,这种教学观无疑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等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教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3.最优化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指的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他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

12、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来看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二、教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教育媒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授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随着各种媒体及通信设备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传播理论已成为教育技术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三、教育传播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 1.拉斯韦尔模式美国的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28年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索的直线型传播模式,称为“5W”模式。其中,每个“W”都类

13、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索,这些要索也称为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教育技术所关心的重要因索。具体的过程与各个要索如图所示。三、教育传播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2.香农一韦弗模式香农的传播理论是由他所研究的信息论引申出来的,他认为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编码和译码。信源(即传者)把要传递的信息经过编码,制成某种符号(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然后通过信道(即媒体)传递给信宿(即受者)受者在接受这些信息时要经过译码,将其还原。香农一韦弗模式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反馈”原理,受者通过反馈通道将反应反馈给传者,传者根据情况修改或重新传递信息,使之更适合受者的需要,从而增强传播效果。如图

14、所示。三、教育传播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系统科学论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统称,主张把事物和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研究它的要索、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实现系统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有目的地控制系统的发展,获得最优化的效果。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在系统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教育信息论、教育控制论和教育系统论。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1.教育信息论教育信息论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一人”关系系统(即师生间的教育关系系统)、信息如何传递、交换和反馈的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育信息的传递、变换和反馈的过程,因此教育活动应该是双向的,既向学生

15、传输信息,也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给学生反馈评价,同时强调媒体在信息传递和变换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相长。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2.教育控制论教育控制论是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理论。教育控制论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控制目标,以信息流为主要传输形式的系统。用较少的时间学较多的知识,使学生的负担小,成绩好,教学成本合理,则表示教学最有效果。这就是教育控制论要研究与控制的主要指标。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3.教育系统论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索是教师、学生、教育信息、环境和

16、媒体等。教育系统论促使我们以系统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与现象,运用系统的方法将整个教育体系看作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对具体的教育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此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优化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从教学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索,并注意各要索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理伦基础教育技术作为当前较为新兴的一个学科,从含义、特征、功能及作用等方面都提到了对教育及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AECT 92定义了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领域,充分展现了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作用,也表现出教育技术对师生带来的教学与学习理念的转换,对今后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纵观中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论等理论与技术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带来的变化,对这些理论及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章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初识教育技术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