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一体化进程与欧盟东扩吴侨玲 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欧洲一体化进程与欧盟东扩2004年5月1日,欧盟正式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即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 兰、斯 洛 伐 克 和 斯 洛 文 尼 亚。这次扩大是欧共体/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活动。原候选国本来,此次扩大的候选国为10个中东欧国家(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托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塞浦路斯、马耳他和土耳其,因此一般把这次扩大称为“欧盟东扩”。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纷纷向以西欧为主体的“欧洲”回归,西欧则向中东欧扩张。同时,塞浦
2、路斯和马耳他也于1990年正式身申请加入欧共体。扩大进程的启动 1993年,欧共体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制定了吸纳新成员的3项标准,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上明确了入盟条件。从那时开始,欧盟同上述侯选国进行了近10年的艰苦谈判,最终与2002年11月18日确定了今年(2004年)5月1日正式接纳我们刚刚开始时讲到的那10个新成员国。同时,确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入盟时间(2007年),并决定在2004年12月对土耳其在人权和民主方面的进展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启动同土耳其的入盟谈判。东扩的意义欧盟的这次东扩不仅对欧洲及世界安全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将给欧盟及新成员国的经济带来显著的利益以及深远的影响。
3、世界经济的特点之一当前世界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在众多的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中,欧盟是成立最早,也最成功的一个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它在一体化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不仅使其成员国收益,而且也对推动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区域集团性的经济一体化特征区域集团性的经济一体化是二战后的一种新现象,其特征是有关国家通过签署条约、协议或特殊的安排来实现地区性的融合,是一种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合形式。现在,几乎各国都加入到一个或多个区域性集团组织之中 欧盟成员国 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随着欧洲联盟条约的批准,欧洲联
4、盟的称谓取代欧共体。如今,欧盟成员国从最初欧共体的6个创始国发展到今天拥有2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欧共体的创建一、欧共体的创建欧共体是西欧主要发达国家为了谋求政治、经济的独立,加强各自经济的平衡发展,在5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我们所说的欧洲共同体实际上由三个实体构成的,即:续*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1951年4月18日“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EEC,1957年3
5、月25日“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tom,同上)续 欧共体的创建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的,也是二战后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文化与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上,这些科技成果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欧洲曾经处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地位。续欧洲虽然作为一个整体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然而欧洲内部在政治上总是四分五裂,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也没有一支政治力量能够真正统一欧洲。这种政治上的多样性是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续欧洲没有广阔的平原,山脉、森林和海洋把各个人口聚集地分离开,形成一个个相对独
6、立的核心,分散了欧洲的权利。虽然政治上欧洲始终处于分裂状态,但欧洲各国很早就形成一种商业传统,各国间贸易的发展使欧洲各国在经济上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欧洲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欧洲文明的起源 从欧洲文明的起源看,它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一个是北方的日耳曼文化在宗教势力的影响下,两个来源融合在一起,成为欧洲文明的重要传统。续宗教和文化上的同源与政治上的分立并存成为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于是,很早就有人幻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实现欧洲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全面统一。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最早出现于中世纪。那时,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基督教国家,将宗教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随着这
7、一幻想的破灭,各个地区的独立自主就成了欧洲的传统。历史上,欧洲国家之间处于不断的争斗之中。续欧洲各国的争斗在20世纪初演变成一场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欧洲带来巨大的灾难。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欧各国经济力量严重削弱,财政贸易情况极端困难,生活水平低下。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战前的世界经济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战后,它们的地位大大降低。对此,人们都感到沮丧。续二战后,西欧国家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也需要法、德之间的和解,以避免西欧国家间再次爆发战争。因此,为了使欧洲大陆摆脱战争的威胁,缓和民族矛盾,人们
8、感到要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就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必须走联合统一的道路 续同时,战后(当时),美、苏占据欧洲,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这两国在战争中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早已超过欧洲各国。西欧国家意识到,若单枪匹马在美苏面前是没有力量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相抗衡。续早在战后初期,随着美苏两国在欧洲争夺的加剧,欧洲一些政治家和杰出人士便认识到要想在变化了的世界中保持欧洲的地位,联合起来是必由之路 阿登纳西德(当时的西德)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博士讲过:“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
9、大国的附庸”。续要使西欧联合,必须要促使法德间的和解。历史上两国之间战争频繁,结下世仇。在二战中,又是德国侵略了法国,给法国带来惨重损失,这更加激起法国人的民族仇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法国将德国视为最大的威胁。欧共体创立的背景5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经济已经恢复并有了发展,实力增强。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战后,美国趁机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向西欧扩张,企图全面控制西欧国家。美通过“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1948-1951年提供援助达129.7亿美元。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要求受援国接受许多条件,如开放市场、保证投资、向美国提供本国经济情况等信息)。续另一方面,欧共体的建立也是为了对付
10、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西欧国家感到必须联合起来。历史已经证明,想靠武力统一欧洲是不可能的。因此,欧洲的联合必须从经济上做起。这样建立欧共体的计划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端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计划”,主张把法德两国的整个煤炭、钢铁的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领导之下,而这个组织也对其他欧洲国家敞开大门。舒曼计划的目的舒曼强调说这一计划在法国会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历史上,法德间的几次战争的重要目的就是互相争夺工业和原料基地(萨尔)。如果把煤钢基本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可以监督
11、煤钢的生产和销售,并能及早发现任何一国重整军备的迹象,这样自然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续舒曼的计划立即得到西德政府的支持,并同时得到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四国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西德、意、比、荷、卢6国在巴黎签定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通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正式生效。6国决定建立煤炭和钢铁的共同市场,取消关税限制,调整运费和价格,对生产进行共同干预。“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欧洲人民之间进行和平合作的基础。续 煤钢共同体成立后一切运行良好,1953年5月1日,实现了钢铁自由贸易。煤钢联营的发展使成员国意识到仅在这两个领域合作是不够的,
12、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欧共体的诞生为此,六个成员国从1955年开始,经过反复磋商与谈判,于1957年3月25日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了两个新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它标志着欧共体的诞生。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在欧共体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经济区,在主要的经济部门如农业、运输、渔业、能源等领域实行共同政策,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订立共同体内部的竞争规则,逐步拆除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壁垒,保证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续欧共体建立之初的十几年中,一体化曾有过长足的发展(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农产品共同市
13、场、建立关税同盟),70年代后,一体化进程陷入徘徊不前。1985年6月,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崭新的阶段(关于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白皮书)。续从那时至今,欧洲一体化在深化和扩大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 瞩 目 的 成 就。(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如期建成,基本实现四个自由流通;1994年欧洲经济区建立;1999年欧元启动,经过3年过渡期,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以及今年5月1日的欧盟东扩)。欧共体的扩大二、欧共体的扩大1第一次扩大(英、丹、爱加入)尽管早在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讲,主张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但包括丘吉尔政府在内的战后最初几届英政府对于欧共体模式的
14、欧洲一体化并不热情,主要原因是:英国不愿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二战期间,虽然英也备受法西斯空袭轰炸的侵扰,但它毕竟没有被法西斯军队占领过。因此,对建立一个能够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的欧洲的要求,就不像欧洲其他国家那么迫切和强烈。续 英不愿放弃英联邦,也担心加入欧共体会在某些方面损害英联邦;认为这种一体化的模式具有某种超国家的因素,担心加入欧共体会使国家主权遭受损失;过于看重与美国长期以来所结成的特殊伙伴关系;英国态度的改变但是,到了60年代初,欧共体最初几年的成就使英国明显意识到:加入欧共体可以分享好处,欧共体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被排除在欧共体外会使自己丧失某些本应得到的利益。因此,1961年7月1
15、日,当时英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就向英议会下院报告说,他的政府认为现应提出加入欧共体。之后,英就加入欧共体向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提出申请。英与欧共体的谈判1961年秋,双方开始谈判。进行了6个月,后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成为欧共体成员为时尚早,因此英的第一次加入谈判宣告失败。6年后,1967年,英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正式提住加入申请。法国态度没有改变,英又未能如愿。续1969年,希思政府再次提出申请。此时,法新政府对英加入,原则上持肯定态度。1070年夏,欧共体与英、丹麦、爱尔兰、挪威谈判一年半,最后于1972年1月接受4国。1973年1月1日,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挪威国内未能批准。第二次扩大希腊加入2
16、第二次扩大 1981年希腊加入。(75年提出,79年签约)葡萄牙、西班牙加入。3、第三次扩大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77年申请,85年签约)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4第四次扩大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87年申请,94年签约。三、欧盟东扩:挑战与机遇93年6月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首次承诺将接纳中东欧联系国入盟,并公布了入盟的标准,即所谓的“哥本哈根标准”。哥本哈根首脑会议这一决定标志着欧盟历史上一项最富有雄心的扩展计划正式开始。哥本哈根标准的主要内容1、申请国在政治上必须具有稳定的民主机制、健全的立法和法律制度,尊重人权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即政治标准);2、申请国须拥有能发挥功
17、效的市场经济,能承受欧盟内部统一大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压力和市场压力(即经济标准);续3、申请国具有承担成员国义务的能力,包括保证坚持已确定的政治、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方向,为此,申请国必须采纳共同体现有的成套法律制度(即法律标准)。续为使申请国早日达到入盟标准和启动入盟进程,欧盟制定了中东欧国家准备加入欧盟战略。欧盟委员会制定一个帮助中东欧国家入盟的核心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动用政策和物质手段,帮助联系国尽快达到入盟标准。续从1998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向欧盟首脑会议递交有关侯选国准备入盟工作进展的评估报告。1998年3月,欧盟开始同“卢森堡小组”国家分别进行入盟谈判(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波兰、斯洛
18、文尼亚和塞浦路斯)。续为了加速东扩进程,2000年2月欧盟开始同“赫尔辛基小组”国家分别进行入盟谈判(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马耳他)。谈判主要目的谈判主要目的是解决申请国是否有能力承担欧盟成员国所担负的所有义务,以及一旦入盟能否适应共同体现有的成套制度,特别是能否采取快速手段进入单一市场的问题。东扩的收益1、通过东扩实现以西欧国家为核心的欧洲的宿愿;2、通过东扩获得经济利益,中东欧国家拥有1、03亿人口,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而劳动成本则远低于西欧国家。这些国家相连、交通便利、文化相近,是欧盟有利的投资场所,同时也是有诱惑力的市场。欧盟的地缘经济区域将得到极为重要的扩张。续3、对于侯选国来说,通过加入欧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繁荣。同时,经济的一体化还将从根本上改善欧盟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条件,投资将变得更加容易。东扩后面临的挑战 1、劳动力流动和移民问题2、共同农业政策和农业补贴问题:农业在这些国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拥有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此次入盟必然给欧盟生产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带来重大影响3、财政收支问题:欧盟从15国扩大到25国,人口增加了20%,而经济总量只增长4%。这表明东扩后欧盟内部的社会和经济差距将扩大,其直接后果是加重欧盟的经济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