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節 民初政局的演變n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武昌起事後各方勢力的折衝中華民國的成立民初的政黨政治袁世凱的帝制野心2武昌起事後各方勢力的折衝1.各省紛紛響應,代表集會於上海,承認湖北軍政府為民國軍政府。2.黎元洪被推選為中央軍政府大都督,譚人鳳為臨時議長,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通過決議,若袁世凱反正,則推袁為臨時大總統。3.孫文在美國,決定先從事外交遊說工作,轉往英國請求中止對清貸款,並希望藉由英日同盟影響日本,再轉往法國,商談借款。4.1911年底孫文返國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為副,1912年元旦於南京就職,採用五色旗,並成立臨時參議院,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元年就任
2、臨時大總統的孫文3清朝的退位1.面對革命情勢,清朝束手無策,答應袁世凱條件後,重新啟用袁氏。2.此時袁世凱一面向革命黨展現其有能力消滅革命火種。另一方面,派遣唐紹儀與革命黨代表伍廷芳於上海談判議和。3.用意:暗示其可迫清廷退位,脅迫革命黨人選其為總統。4.孫文答應袁氏若能迫清退位即與大總統一職讓予之。5.1912年2月12日,清廷宣布退位,結束268年統治。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4課本圖片補充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佈退位詔書,正式結束統治中國的時代。5袁世凱的入主1.袁氏繼任臨時大總統,但袁藉口北京不穩,無法南下就職,各國公使亦表不願袁離開,革命派只好妥協,臨時政府遷北京。2.民國二
3、年國會成立,選袁為正式大總統,黎元洪為副。3.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內閣制,三權分立,意在約束袁世凱。4.臨時政府大總統為最高首長,國會採參衆兩院,最高司法機構為大理院,國務院為最高行政機關,設國務總理,地方設省、道、縣三級,省以都督及民政長官長軍民兩政,道設道尹,縣設知事。6n1913年為了配合袁世凱而在北京紫禁城所舉行的臨時大總統就職大典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8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於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9民初的政黨政治n背景:民初政局權力落入軍人與立憲派之手且政黨林立。n兩主要政黨:(1)革命派聯合小黨組成國民黨,以孫文為理事長,實際主導人宋教仁。(2)以立憲派份子為主的共和、
4、統一、民主三黨合併為進步黨,理事長黎元洪,實際領袖為梁啟超。原為清廷官員,民國建立後化身一變成為政黨領袖的黎元洪。10國民黨與進步黨的主張黨派立 場政 見制憲立場民國2年大選結果國民黨反對袁世凱1.法國式責任內閣制2.美國式地方分權國會制訂參衆兩院大勝,成為執政黨擁有組閣權進步黨支持袁世凱1.總統制2.中央集權梁啟超主張政府組織憲法起草機關失敗,成為在野黨11二 次 革 命n起因:國民黨大勝,宋教仁欲北上出任內閣總理,卻遭暗殺於上海車站,舉國譁然,人們紛將矛頭對向大權可能架空的袁世凱n善後大借款:袁世凱以武力對付國民黨,並不經國會同意,擅自向英法德俄日五國借款二千五百萬英鎊充作軍費,史稱善後大
5、借款n發動:袁世凱解除國民黨籍三省都督(省長)職務,並命北洋軍南下,前江西都督李烈鈞首先起兵討袁,皖粵閩湘川各省繼之宣佈獨立,是為二次革命遇刺身亡的宋教仁12二 次 革 命n失敗原因:1.國民黨力量分散 2.軍備不及北洋軍n戰後:袁世凱勢力獨大1.國民黨人紛避走海外,袁氏勢力更加鞏固2.民國3年(1914年),袁氏悍然解散國會,頒佈中華民國約法,行總統制,大肆擴權。3.修改總統選舉法,無任期限制,可指定繼承人,共和名存實亡。被袁世凱解職的國民黨籍江西都督李烈鈞。13二十一條要求起因:1.袁氏欲求列強支持,對俄英強佔蒙藏採取妥協立場。2.日本趁一次大戰,歐美列強無暇東顧之際,派兵強佔膠州灣(山東
6、),欲繼承德國在山東權益。3.日本拒不撤兵,反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欲將中國納為其保護國。結果:袁氏故意將消息洩漏,國際壓力壓迫日本退縮,袁氏答應日本大部分要求。14袁世凱批准日本二十一條文書15洪憲帝制n帝制前的醞釀:1.安排美籍學者古德諾於報刊鼓吹。2.楊度等人發起籌安會勸進。3.策劃各省公民請願團支持。4.由國民代表擁戴袁為中華帝國皇帝。n1915年12月,袁氏接受參政院推戴書,改元中華帝國,將民國五年訂為洪憲元年,計元旦登基。洪憲帝制朝儀與朝服16反袁帝制n反對聲浪四起:1.原雲南都督蔡鍔聯合唐繼堯、李烈鈞組護國軍起兵討袁。2.各省響應,袁氏親信段祺瑞、馮國璋,陳宦、湯薌銘亦反對帝制。3.在華列強相繼表示反對立場。n結果:袁氏在眾叛親離下,於民國五年三月二十二日下令撤銷帝制,不久病亡,洪憲帝制告終。組織護國軍的蔡鍔17連袁世凱的重要助手馮國璋(左)、段祺瑞(右)也不支持帝制。18袁世凱帝制失敗的原因一、違反潮流: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君主制以不符國人期望。二、軍閥內部的矛盾:袁氏稱帝導致部屬產生疏離感,帝制意味下屬出頭機會渺茫,故反對帝制,此為袁氏失敗主因。三、各省的聲討:護國軍行動後,各省響應,使反袁運動席捲全國四、列強態度的轉變:英、法、美、俄等國均表不滿,日本亦改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