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扮相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利用纸质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创作出相框。给相片做一个小相框,既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又能够起到美化作用,让相片更有纪念意义,学生一定十分乐意。所以,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练习,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创新,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教学目标:1、欣赏相框,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图案装饰、形状、支
2、架等。2、学习小相框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做一个能立起来的相框。3、培养浅显的设计意识,激发自己动放手,美化生活的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和了解小相框的装饰及支架、背板中包含的设计意识。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范品、制作材料等。学生:各色卡纸、剪刀、彩笔、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不同类型的照片,学生欣赏。2、提问:照片记录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一瞬间,我们可以怎样把它们打扮得更漂亮一点?学生回答。3、师点题:相框能打扮我们的照片,让生活变得更美好。4、板书课题:打扮相框。二、师生探讨,深入研究1、课件展示各种相框,教师组织学生欣赏。2、边欣赏边思考:
3、(1)你能找出这些相框的相同点吗?引导学生了解相框比照片大一点,照片都在最显眼的位置,他们都能立起来(2)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引导学生发现相框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和装饰不同,立起来的方式也不一样3、师总结:照片不同,打扮的方法也不同。有的是画花纹,有的是用彩色卡纸和装饰物剪贴的。三、趣味游戏,找寻方法1、出示圆形相框和方形相框和几张照片,请学生把几张照片放进你认为合适的相框里面。引导学生发现:(1)圆形相框可以放圆形照片,方形相框可以放方形照片。(2)照片大小不能超过相框。(3)有的相框镂空压在照片上,有的直接贴在卡纸上再装饰。2、教师示范:参照自己的照片,选取需要的部分剪下(也可不剪),再
4、根据这部分的形状用铅笔轻轻画出贴照片范围,留出空余地方再做装饰。3、思考它是怎么立起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折加支撑架借助别的物体悬挂起来4、说一说:相框由哪几部分组成?5、课件出示制作方法步骤图。教师示范:支撑点的做法,把一张卡纸剪下一半,对折成厚厚的纸条用双面胶固定,再从合适角度牢牢地固定在相框背面。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1、出示有趣的相框,引导学生欣赏。2、作业要求:为自己的照片打扮一个有趣的立体相框,要求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做工细致、能稳稳站立。五、创作表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辅导,尽量避免直接帮孩子动手。六、展示评价学生自己介绍照片和制作相框的创作构想,评出最佳设计奖。七、拓展思路看一看、想一想,还能用生活中哪些废弃材料做相框?鼓励大家争当爱家也爱环境的小小设计师。板书设计: 12、打扮相框教学反思:整节课学生都处于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景氛围中,学生在作品的展示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如在导入时,学生被丰富多彩的、非常漂亮的作品感染,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哇!真漂亮!太美了!”随即兴致盎然地投入了学习。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情景氛围,使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充满了创造欲望。既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