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预防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预防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网络的积极效应 一、由于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远离家乡和亲人,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往往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遇到困难往往难以适应。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原来感到自我良好的大学生在竞争中相形见绌,自尊心受挫,时间久了,心理障碍逐渐形成,严重者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1.
2、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林的环境中,大家免不了要激烈竞争,同时为了毕业后能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家也必须竞争。生活的压力、激烈的学习竞争使大学生难以想象今后所要面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以致造成精神崩溃。学习持久紧张和竞争矛盾的激化学习持久紧张和竞争矛盾的激化2.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在中学时期学习任务繁重,一般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很少与外界接触。进入大学这个群体环境以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主要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的大学生因为客观因素与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与群体关系脱离,孤僻、冷漠,甚至无端猜忌,这就导致
3、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社会交往不良社会交往不良3.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心理障碍产生的成因来源于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当大学生受家庭变故、失恋、身体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时间过长将导致不良刺激,情绪发生剧烈变化。如果患者性格又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人们就无法了解他的心理。因此,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于是心理障碍就会越来越重,最后常常表现为偏激,拒绝劝告和安慰,自卑感、负罪感加重,常常会引发悲剧。生活上的挫折生活上的挫折4.神经症亦称神经官能症。它是指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它与精神病
4、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器质的、病理的改变。患者没有思维障碍,有自知力会对自身异常的心理状态感到十分痛苦。常见的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等。神经症神经症1.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常见的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癔症型
5、人格障碍、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2.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某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三年级学生,男,23岁,大学三年以来,与其他同学同宿舍居住,但从不和同学一起聊天、谈话,也很少见有同学、老乡来找他,因此,同学们都背后戏称他为“怪人”。他终日离群独处,冥思苦想,偶尔交谈亦不能与人合拍。说的竟是些“玄论”,令人莫名其妙。他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又很怕羞、敏感,从不肯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在一段时期里,他突然着迷于气功,经常不上课,外出去找什么“气功大师”传授功法。早晚回来面对墙壁练功,搅得同学都非常反感,劝也不听,止也不住。他
6、一味我行我素,行为奇怪,简直像个“外星人”似的。当学生尚且如此,工作以后怎能适应社会?同学们都为他着急,他到底怎么了?案案 例例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诊断分析:属于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其脑子里充满着各种体验、感觉和想法,往往沉溺于奇异的幻想和自闭性思考,外界事物皆被他摒弃于脑外。因此他脾气古怪,总是躲开大家,看到同学也不打招呼,讲起话也不适应气氛和场合。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性心理障碍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露阴癖、窥淫癖、恋物癖、恋童
7、癖、恋兽癖、恋尸癖、易性癖、窥阴癖、暴露癖、同性恋、性施虐癖、性受虐癖、性摩擦癖、异性装扮癖等。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3.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创伤性心理障碍创伤性心理障碍4.创伤性心理障碍是由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犯罪被害、各种意外伤亡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心理疾病 二、据上海市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所做的普查发现,亲属从远到近,其发病率由少到多,精神病人的亲属中得精神病的均为正常人亲属发病率的6倍。生理方面生理方面1.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当代的大学生是重成绩轻素质的教育体制下的历史产物,
8、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差,有不少还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又缺少磨炼,心理抗震能力较差,个性特征孤僻、不合群、偏执。心理方面心理方面2.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首先是大学生的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当一个大学生步入高等院校,开始大学生活时,面对的并不是轻松的殿堂,心目中的象牙塔,理想的生活、学习环境,而是紧张甚至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因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大学生看到社会生活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某些消极、腐败乃至丑恶的社会现象,与其心中真善美的理想模式形成反差,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社会方面社会方面
9、3.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神经衰弱具有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精神兴奋度增高,情绪变化异常,容易产生焦虑和疑病倾向,容易伤感和落泪,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症状,多数患者有头昏、眼花、耳鸣、多汗等特点。神经衰弱神经衰弱1.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焦虑与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或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焦虑症焦虑症2.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以对某一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
10、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常不得不回避某害怕的对象或情境,如恐高症、动物恐怖症等。系统脱敏疗法对于治疗恐怖症比较有效。恐怖症恐怖症3.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疑病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患者往往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情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能消除患者对自身健康固有的成见。但躯体障碍不足以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或程度或病人的痛苦和优势观念与现实不符,也属疑病症。疑病症疑病症4.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
11、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某些思想、表象、意向以刻板的形式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患者的意识中,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很想摆脱,但无能为力,因而感到痛苦。强迫行为是指重复出现的刻板的、单调的动作或行为,患者明知不合理,但不得不做无力摆脱。强迫症强迫症5.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赵某,男,18岁,每次做完作业后总是不放心,要反复检查多次,总担心做错了。看到一本代号叫蜘蛛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现在是一个,将来是一个,永远还是一个。”就整天回忆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讲,意义是什么。而此时反复检查作业的情况反而轻一些。对于回忆这句话自知没有必要,也想控制,但一控制内心就非常紧张,感到气
12、短及心跳加速,最后终于放弃控制而任其不断回忆。赵某自幼个性内向,少讲话,好思考,喜看课外书。体格检查无异常,诊断为强迫症。案案 例例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病因未明,多发于青春期,主要症状有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失调、行为脱离现实、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1.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躁狂抑郁症简称为躁郁症,它是以情感高涨、活动增多、联想加快、极度兴奋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思维迟缓交替出现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躁狂状态与抑郁状态的两极性。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2.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
13、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由于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内心又有重大冲突或受到不良暗示的作用下,引起某些易感个体的大脑机能出现失调而造成的一种精神障碍。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也可以有意识范围的狭窄,可以有选择性的遗忘,也可以有情感大爆发,就是查不到相应的器质性的损害的证据。第一节第一节 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心里障碍与心里疾病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 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它不同
14、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新生入学后开学前后季节交替前后考试前后放假前毕业生离校前1.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六个重点时段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容易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十类重点对象容易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十类重点对象2.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本人有精神病史本人有精神病史经历了重大打击性事件经历了重大打击性事件失恋失恋父母离异父母离异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考试成绩急剧下降考试成绩急剧下降网络痴迷网络痴迷言行异常言行异常家庭贫苦家庭贫苦第第二二节节
15、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几种表现形式 (1)缺乏自信、自卑,有的甚至悲观、绝望。(2)逃学、离校出走。(3)极度的抑郁、孤僻和焦虑、怕与人交往。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的冷漠、消极、逆反或攻击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的冷漠、消极、逆反或攻击4.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个体对事件的知觉个体对事件的知觉1.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16、认知方式限制了人们探索压力条件的信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及对采取不同类型的精神治疗手段的反应。如果个体对事件的知觉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则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社会心理支持社会心理支持2.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他依赖周围的人提供的内在、外在的评价而存在。对个体而言,获得确定的评价的意义比其他任何事都更为重要。这是人们应付大量压力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支持资源。这种重要的支持资源一旦丧失或没能发挥或支持失当,面对压力的个体将变得无比脆弱、失衡并进一步产生危机。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应付机制的形成应付机
17、制的形成3.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去应付焦虑和减少紧张,并逐步形成了应付压力的模式。那些被人们运用过的有效的应付办法会成为人们日常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而被纳入他们的生活模式中,并逐渐形成了人们解决压力的一套有效的应付机制。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付机制,个体的压力或紧张将持续存在,危机便会随之产生。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个体的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4.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去应付焦虑和减少紧张,并逐步形成了应付压力的模式。那些被人们运用过的有效的应付办法会成为人们日常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而被纳入他们的生活模式中,并逐渐形成了人们解决压力的一
18、套有效的应付机制。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付机制,个体的压力或紧张将持续存在,危机便会随之产生。其一,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面临危机心绪不佳、郁闷、痛苦是正常的,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让当事人在你的帮助下经历、体验并开始摆脱痛苦。其二,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当事人的处境表示同情和关注并有所准备地给当事人指明解决危机的办法,使其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其三,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信息。陷入危机的当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产生错觉,夸大危机的情境,对结果的想象远比事实更糟。因此,危机干预必须运用适当的方式、手段和语言,适当帮助当事人发现事实的真相,正视现实,走出困境。其四,
19、必须避免怂恿当事人责备他人。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 心理危机的预防 二、(1)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3)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 (4)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
20、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5)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7)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21、,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第第二二节节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 心理障碍的预防 一、应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心理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与成才目标。心理学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去研究人。心理现象是指人的认识、情绪、意志过程和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体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现象影响、决定了学生的各项活动。因此,应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及早地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症状。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心理学更应钻研 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
22、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心理疾病的产生多由于受到某种刺激后,个体情志变化所致。因此,学校应注重集体主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要尽可能地寓教育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鼓励学生多交知心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领导和教师也要深入学生中间,加强感情联系。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心情开朗,尽快消除障碍。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2.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 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急需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如果他们从外部环境中得到适当
23、的帮助,症状就会很快得到好转,相反,如果受到严重刺激就会加重症状,甚至酿成恶果。防止恶性刺激防止恶性刺激3.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 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可以合作,可以在校医院设咨询部,门诊成员可由医生、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组成。帮助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指导和社交训练,这是一般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说校医不仅要治病,还要“医人”。在学生中开设心理咨询业务在学生中开设心理咨询业务4.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1 1)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2 2)(3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维持心情宁静。(4 4)(5 5)适当变换环境。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6 6)心理疾病的预防 二、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二、(1)精神胜利法(2)难得糊涂法(3)随遇而安法(4)幽默人生法(5)宣泄积郁法(6)音乐冥想法(7)心理疏导法第第三三节节 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预防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