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济失调康复(kngf)第一页,共23页。第二页,共23页。一、概述(i sh)共济失调(ataxia)是因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而并非肌无力,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zsh)、步态和语言障碍。临床上可分为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和前庭性共济失调。第三页,共23页。二、临床(ln chun)特点(一)常见表现 1.协同不良(dyssynergia)是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肌的正常控制。2.辨距不良(dysmetria)是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息和来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号的能力引起,表现
2、难以判断运动的距离(jl)、速度、力量和范围。3.眼震(nystagmus)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前庭神经核所致。第四页,共23页。4.意向震颤(intentional tremor)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手和指的精细动作受累,在随意运动中当接近靶时颤动更明显。5.失平衡(disequilibrium)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反应延迟、加剧或不恰当,影响坐、站和走路。(二)各型特点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是皮质下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与脊髓、前庭、大脑皮质等有密切的联系,它并不直接发起运动,而是通过对下行(xixng)运动系统的调节作用
3、实现其功能。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表现为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第五页,共23页。(1)姿势和步态的改变: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两足远离叉开、左右摇晃不定,并举起上肢以维持平衡,即所谓躯干性共济失调又称姿势性共济失调,(2)协调运动障碍(incoordination):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协调性障碍,一般上肢较下肢(xizh)重,远端比近端重,精细动作比粗大动作影响明显。表现为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和协同不能等症状。(3)言语障碍:由于发音器官唇、舌、喉肌共济失调可使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
4、音呈断续、顿挫及爆发式,表现为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4)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运动失调可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球震颤。尤其是与前庭联系受累时,可出现双眼来回摆动,眼震、反弹性眼震等。第六页,共23页。(5)肌张力减低:见于急性小脑病变。可导致姿势或体位维持障碍,较小的力量即可使肢体移动,运动幅度增大,行走时上肢(shngzh)摆动的幅度增大,腱反射呈钟摆样。患者前臂在抵抗外力收缩时,如果外力突然撤去,患者前臂不能立即放松,而出现不能控制的打击动作即回弹现象(rebound phenomenon)。2.大脑性共济失调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有额桥束和颞枕桥束相联系,故当大脑损害时也
5、可出现共济失调,但大脑性共济失调通常不如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明显,较少伴发眼球震颤。(1)额叶性共济失调:出现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时,表现如同小脑性共济失调,如体位性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向后或向一侧倾倒;除有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外,常第七页,共23页。第二十一页,共23页。进而让他改将双手放自己双膝上,继续上述的练习(linx),如感觉不够稳定,可让他用双手向下对双膝加压。(3)为练习在窄基底上行走和使步距对称,患者可在地板上预先标好的脚印上行走练习。二、临床(ln chun)特点为防止患者向一侧跌倒,用有平台 型前臂手托的助行器更好。临床上可分为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和前庭性共济失调。伴有腱反射
6、(fnsh)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fnsh)阳性,以及精神症状、强握反射(fnsh)和强直性跖反射(fnsh)等额叶损害表现。(2)躯干共济失调者,下肢能进行良好的代偿,为保持稳定,他们步行时采用宽基底的方法,即两足左右分得更开,此时四足手杖对他们有帮助。二、临床(ln chun)特点除有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外,常(1)额叶性共济失调:出现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时,表现如同小脑性共济失调,如体位性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向后或向一侧倾倒;伴有腱反射(fnsh)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fnsh)阳性,以及精神症状、强握反射(fnsh)和强直性跖反射(fnsh)等额叶损害表现。(2)顶叶性共济失
7、调:表现对侧患肢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闭眼时症状明显,深感觉障碍多不重或呈一过性;两侧旁中央小叶后部受损可出现双下肢感觉性共济失调及二便障碍。(3)颞叶性共济失调:较轻,可表现一过性平衡障碍,不易早期发现。3.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使患者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并丧失重要的反射(fnsh)冲动,可产生感觉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睁眼时共济失调不明显,闭眼时明显,即视觉辅助可使症状减轻;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闭眼时身体立即向前后左右各方向摇晃,幅度较大,甚至倾倒;检查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缺失。第八页,共23页。4.前庭性共济失调前庭损害时因失去身体空间定向功能可产生前庭性共济失
8、调,主要以平衡障碍(zhng i)为主,特点是站立或步行时躯体易向病侧倾斜,摇晃不稳,沿直线行走时更为明显,改变头位可使症状加重,四肢共济运动多正常。其特点是:眩晕、呕吐、眼球震颤明显,可出现双上肢自发性指误;前庭功能检查如内耳变温(冷热水)试验或旋转试验反应减退或消失。病变越接近内耳迷路,共济失调症状越明显。第九页,共23页。三、康复(kngf)评定(一)协调运动的神经学检查 1.指鼻试验 2.对指试验 3.轮替试验 4.反弹试验 5跟膝胫试验 6.画线试验(二)平衡康复(kngf)评定 1.定性评定 2.定量评定第十页,共23页。(1)Keim体操的目的病变越接近内耳迷路,共济失调症状越明
9、显。以后治疗集中在促进患者的稳定和在特殊位置上的运动控制。一旦患者姿势已正确,可进行下列活动:通过患者负重站立腿侧的骨盆和髋向下压缩;5)松弛颈肩肌以克服保护性肌痉挛和成板块状运动 的倾向。起初活动范围要小,治疗师控制住球以进行帮助。(3)下肢共济失调者,如训练效果不明显,宜给带前轮的助行器,这样患者向前(xin qin)推进时不必完全提起它,可改善步行的稳定性。(3)为练习在窄基底上行走和使步距对称,患者可在地板上预先标好的脚印上行走练习。(5)一旦患者双上肢能游离地活动而无需支持,就要准备做站起的练习(linx):前倾骨盆,伸直脊柱,身体在骨盆上前倾,先做小范围的活动,获得控制后再增大活动
10、范围。除有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外,常改善站和走时的姿势(zsh)稳定 小脑型共济失调患者站和走时的主要问题有:骨盆在双下肢上不稳定;治疗应集中在训练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wndng)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训练平衡。(2)躯干共济失调者,下肢能进行良好的代偿,为保持稳定,他们步行时采用宽基底的方法,即两足左右分得更开,此时四足手杖对他们有帮助。起初训练患者做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以后减少对球的控制,并让患者一手离桌放于自己膝上,继续练习,改善后再将另一手也离桌放膝上练习。其特点是:眩晕、呕吐、眼球震颤明显,可出现双上肢自发性指误;四
11、、康复(kngf)治疗(一)治疗目的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流畅。3.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让患者体验有目的的抗重力运动。4.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5.在患者的运动中,引入旋转的成分,减轻患者因害怕(hip)失调而不自主地或自主地对其运动的限制。6.训练患者恢复正常的中线感和垂直感,以便他们在运动中有返回中线的参考点。第十一页,共23页。(二)治疗原则1.起初训练患者做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范围随着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渐加大。2.治疗应集中在训练患者在
12、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wndng)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训练平衡。3.发展在抗重力位置上的平衡,首先是使位置尽量稳定(wndng),其法是增加为提高稳定(wndng)而设的固定点和进行压缩。4.随着治疗的进展,治疗师减少其控制,并慢慢地用下述的方法引导。减少压缩的压力;减少稳定(wndng)性固定点的数目;增大运动的范让患者由慢到快地增加运动的速度,然后再降低之;让患者反复尝试发起和停止运动,变换运动的方向。围,增加患者对平衡的需要;从远端处理患者;第十二页,共23页。5.改善(gishn)言语的不协调,包括在稳定位置上控制呼气和用手在肋
13、上加压以助呼气。6.在近端加重量0.22kg以增加躯干和近端的稳定性,这样可降低远端运动的错误。但对于本体感完好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效果不甚显著。7.以后治疗集中在促进患者的稳定和在特殊位置上的运动控制。8.要注意的几点在改善(gishn)姿势稳定和平衡中,负重、压缩、交替轻拍、肢体的空间定位和控住等促进技术是有用的,可以结合情况应用。对这类患者应用震颤是不适宜的。第十三页,共23页。PNF技术中的节律性稳定不适于用来建立这类患者的姿势和近端稳定,因患者的问题是要通过微细的肌控制以调节运动,而不是激发运动单位或保持固定的位置。在患者仍缺乏姿势稳定和平衡时,不宜在水中运动池中做直立运动,因浮力
14、会加重失平衡。(三)治疗方法1.改善坐位的姿势稳定(1)患者坐在低的治疗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让他伸展脊柱、前倾骨盆,同时尝试(chngsh)用视固定使头在空间定向。一旦能正确地完成,治疗师通过对他的肩、骨盆、膝和踝的分别压缩帮助他了解其身体部位和位置。第十四页,共23页。(2)在(1)的位置上,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练习骨盆的运动,进而让他抬起一手,并探取物品。但仍要保持躯干稳定、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3)一旦患者能不用支持稳坐片刻,就轻轻地推或拉他,使他的重心轻微地移位,以激发他的自动平衡反应。适应后,治疗师逐步增大其重心的位移程度,但要防止过大,致使其反应过剧而
15、失去控制。(4)一旦患者能使双上肢游离(yul)地进行其他功能活动,治疗师就要利用让患者将上肢在空间的不同地方定位、控住和交替轻拍,促进他对肩胛带的控制,患者以后必须练习向各个方向探取物体,抓放物体,持物作关节全活动范围的运动。第十五页,共23页。(5)一旦患者双上肢能游离地活动而无需支持,就要准备做站起的练习(linx):前倾骨盆,伸直脊柱,身体在骨盆上前倾,先做小范围的活动,获得控制后再增大活动范围。(6)治疗师在患者前方一定距离处竖立一根体操棒,上端持在治疗师手中,下端立于地板上。患者坐在低治疗床上,背部不支持,双足平放地板上,双上肢伸直向前,双手握住体操棒,治疗师通过将棒向患者方向轻轻
16、地推而对他的上肢和肩胛带进行压缩,促进这些部位的稳定。然后再让他前倾骨盆,伸直脊柱,使躯干在骨盆上做向前、向后和向侧方的小范围活动,获得控制后再逐步增大活动范围。进而让他改将双手放自己双膝上,继续上述的练习(linx),如感觉不够稳定,可让他用双手向下对双膝加压。第十六页,共23页。(7)让患者坐在一个高度(god)与椅子相近、并由治疗师稳定住的体操球上,双上肢支撑在前方小桌上,在保持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的情况下,利用球的灵活性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起初活动范围要小,治疗师控制住球以进行帮助。以后减少对球的控制,并让患者一手离桌放于自己膝上,继续练习,改善后再将另一手也离桌放膝上练习。(8)患
17、者的起始位置同(7),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治疗师较大范围地活动球,患者适应后,其上肢的变化同(7)。室内骑电动马和室外的骑马慢跑同样是练习坐位平衡的有效方法。第十七页,共23页。2.改善站和走时的姿势(zsh)稳定 小脑型共济失调患者站和走时的主要问题有:骨盆在双下肢上不稳定;在适当地伸髋站着时平衡有困难,原因是他们倾向于轻屈髋、躯干倾向前而使体重后倾地站着;步行时由于骨盆侧向不稳定,为免跌倒而加宽步行的基底,即两足的左右距离加宽。对这类患者,整个站立期必须在适当的位置和排列上练习对髋伸肌和外展肌的控制,伸髋时他必须感知骨盆在站直的双下肢上的运动。此外,他还必须学习在关节活动范围很小时的
18、精细控制,如控制骨盆的每侧距中线5cm的活动等,后者与骨盆的侧向运动有显著关系。对上述问题,治疗人员可进行如下的训练。第十八页,共23页。(1)在站立中期,即一下肢在前另一在后地站着时,体重移向站立的下肢,在此情况下要练习对髋伸肌和外展肌的控制,其法如下。1)双上肢前平举,轻外展、外旋,掌心向前方,抵在站在前面的治疗师的双掌上,治疗师通过患者伸直的双上肢施加压缩以建立其上躯干的稳定和控制,并使患者能集中在控制骨盆在站立腿上的向前运动上。2)患者双上肢前平举,轻外旋外展,双手握住治疗师竖于其前方的两根长棒上,治疗师再次通过推动棒对患者进行压缩,目的同1)。3)患者双上肢前上举,轻外展外旋,双手分
19、放于治疗师双肩上,但不应靠在治疗师身上(shn shng)。治疗师引导患者躯干 第十九页,共23页。和骨盆在站立腿上方向前运动。一旦患者姿势已正确,可进行下列活动:通过患者负重站立腿侧的骨盆和髋向下压缩;猛击髋外展肌以获骨盆的侧向稳定;猛击髋伸肌以获骨盆的前后方稳定和对髋伸肌的控制。(2)为发展在直立位重新获得和保持平衡的能力,治疗师可在各个方向上应用交替的轻拍。患者双足平行地站着;患者在站立中期(zhngq)的位置上站着(可两腿轮流向前)。(3)为练习在窄基底上行走和使步距对称,患者可在地板上预先标好的脚印上行走练习。第二十页,共23页。(4)为练习对称的步行,可用下面方式踏步:与节拍器或音
20、乐同步;与治疗师的计数同步;与患者自己的计数同步;治疗师控制患者的肩,使肩活动与正常走路的姿势同步。(5)为使患者有单腿站立(zhn l)平衡的感觉,治疗师单膝跪在患者前方,患者将迈步腿屈髋、屈膝、踝背屈、足放在治疗师大腿上,治疗师沿站立(zhn l)腿的骨盆和髋向下压缩。一旦姿势正确,为进一步增加稳定性,治疗师可通过迈步腿的膝向下压缩。(6)为使患者有正常向前踏步的感觉,治疗师可将患者放在自己大腿上的足移到正常足跟着地时的位置以引起相应的平衡反应,此时患者的站立(zhn l)腿必须仍保持于伸髋位。第二十一页,共23页。(7)为训练步行和推进步态活动,可让患者:走和越过障碍物;弯腰拾物或探取物
21、品以改变重心的高度。3.改善协调为改善协调可进行Frenkel体操。4.辅助器具的应用(1)半侧身体共济失调的患者,生活能自理,但转移有困难,其健侧虽可代偿,但对于重症,仍应给予助行器帮助建立可靠的平衡为佳。(2)躯干共济失调者,下肢能进行良好的代偿,为保持稳定,他们步行时采用宽基底的方法,即两足左右分得更开,此时四足手杖对他们有帮助。(3)下肢共济失调者,如训练效果不明显,宜给带前轮的助行器,这样患者向前(xin qin)推进时不必完全提起它,可改善步行的稳定性。为防止患者向一侧跌倒,用有平台 型前臂手托的助行器更好。下肢共济失调患者,步行基底加宽,为免踢及助行器,后者应采用超宽型的。第二十二页,共23页。5.医疗体操。(1)Keim体操的目的1)发展本体和视机制以代偿迷路功能紊乱。2)改善全身肌肉的协调。3)每日在特别注意眼、肌和关节(gunji)运动的情况下练习平衡。4)训练眼不依赖于头的运动。5)松弛颈肩肌以克服保护性肌痉挛和成板块状运动 的倾向。6)练习不引起眩晕的头运动,以逐步克服残疾。7)在日光下和在黑暗中习惯于自然地活动。8)恢复自信心,鼓励容易进行的自发运动。第二十三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