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箱箧(qi)箴言(zhn)莽莽(mng)鸠占鹊巢(ji)B恪守(k)瞥见(pi)摇曳(y)悄无声息(qio)C骈进(bng)珐琅(f)泥泞(nng)强聒不舍(gu)D游弋(y)旁骛(w)汲取(j)矫揉造作(jio) 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不敢茂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的完美典范。B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读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
2、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C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锻。D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儿童和少年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卫生与健康教育进课堂间不容发。B穆里尼奥因对判罚不满,摔水瓶架,踹栏杆,歇斯底里的行为吓坏了旁边的小球迷。C终日说大话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那些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D当初他一意孤行,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管理公司,才落得如今众叛亲离的局面。 4(3分)下列语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夺冠自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夺冠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B全党全社会要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崇尚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C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固定资产达到6500万元。D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进节约习惯,倡导艰苦朴素优良传统,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
4、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增其旧制制:规模B.南极潇湘极:尽头C.伛偻提携伛偻:老人D.客此客:客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6、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B.览物之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多会于此行者休于树D.泉香而酒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它连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上太阳出来,傍晚天色昏暗,气象千变万化。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精神颓唐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翻译: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
7、译: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啊!”(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B.乙文中写滁人出游,描绘出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往来而不绝”一句,描绘了众人游玩的热闹场景,从侧面反映了政治的清明,在太守看来,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C.丙文写景采用了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了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也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D.甲乙丙三文均是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
8、体,同时在句式表达上都注意骈散结合、相映成趣。骈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使文字整齐对称,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第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2)请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后四句或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后四句。四、阅读。(10分) 7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俭以养德张玮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带高档。但你们知
9、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为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
10、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前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
11、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
12、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俭以美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选自演讲与口才,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三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请选择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段并说明理由。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
13、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C.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五、作文。(60分) 8(60分)作文。 艾青有一首小诗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请以“微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
14、,完成下面小题。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唐张说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注释】此诗是作者被贬岳州刺史时所作。(1)诗人是如何描绘景物特点的?(2)本诗和李白的行路难都引用了伊尹的“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它在两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分析。二、文言文阅读。(12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乙亥北行日记二则戴名世 十三日,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得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
15、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或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逆旅主人宿。 初二日,至京师。芦沟桥及彰义门俱有守者,执途人横索金钱,稍不称意,虽襆被俱欲取其税,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执途人恐濡滞,甘出金钱以给之,惟徒行者得免。盖辇毂之下而为御人之事,或以为此小事,不足介意,而不知天下之故皆起于不足介意者也。是日大雨,而余襆被书籍为逻者所开视尽湿,泥涂被体,抵宗伯张公邸第。(1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值其他出值:遇到B.不足介意足:能够C.稍不称意称:符合D.泥涂被体被:覆盖(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虽襆被俱欲取其税,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3)读了乙亥北行日记(二则),有人说:戴名世也是一个范仲淹式的文人,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结合选文和岳阳楼记,阐述理由。三、阅读。(22分) 11比较我爱这土地和礁石,说说它们意象选择上的不同。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17、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我爱这土地意象繁密,礁石意象 。我爱这土地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礁石中的“礁石”具有 的精神。 12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五城记:成都余秋雨 对整个中国版图来说,群山密布的西南躲藏着一个成都,真是一种大安慰。 我初次入川,是
18、沿宝成铁路进去的。已经看了那么久的黄土高原,连眼神都已萎黄。山间偶尔看见一条便道,一间石屋,便会使精神陡然一震,但它们很快就消失了,永远是寸草不生的连峰,随着轰隆隆的车轮声缓缓后退,没完没了。也有险峻的山势,但落在一片灰黄的单色调中,怎么也显现不出来。造物主一定是打了一次长长的瞌睡,把调色板上的全部灰黄都倾倒在这里了。 开始有了隧洞,一个接一个,过洞时车轮的响声震耳欲聋,也不去管它,反正已张望了多少次,总也没有绿色的希望。但是,隧洞为什么这样多呢,刚刚冲出一个又立即窜进一个,数也数不清。终于感到,有这么隆重的前奏,总会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了。果然,不知是窜出了哪一个隧洞,全车厢一片欢呼:窗外,一
19、派美景从天而降。满山绿草,清瀑飞溅,黄花灼眼,连山石都湿漉漉地布满青苔。车窗外成排的桔子树,碧绿衬着金黄,硕大的桔子,好像伸手便可摘得。土地黑油油的,房舍密集,人畜皆旺。造物主醒了,揉眼抱愧自己的失责,似要狠命地在这儿补上。 从此,我们一刻也不愿离开车窗,直至成都的来到。 有了一个成都作目的地,古代的旅行者可以安心地饱尝入川的千里之苦了。蜀道虽难,有成都在,再难也是风雅,连瘦弱文人也经受得了。 中华文明所有的一切,成都都不缺少。它远离东南,远离大海,很少耗散什么,只知紧紧汇聚,过着浓浓的日子,富足而安逸。那么多山岭卫护着它,它虽然也发生过各种冲撞,却没有卷入过铺盖九州的大灾荒,没有充当过赤地千
20、里的大战场。只因它十分安全,就保留着世代不衰的幽默;只因它较少刺激,就永远有着麻辣的癖好;只因它有飞越崇山的渴望,就养育了一大批才思横溢的文学家。 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盈偏仓。这里的话题甚多,因此有那么多茶馆,健谈的成都人为自己准备了品类繁多的小食,把它们与历史一起细细咀嚼品尝。 成都的名胜古迹,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游子的遗迹。成都人挺大方,把它们仔细保存,恭敬瞻仰。比之于重庆,成都的沉淀力强得多。正是这种沉淀力,又构建了它的稳健。重庆略嫌浮嚣。 重庆也有明显的长处,它的朝天门码头,虎虎地朝向长江,遥指大海,通体活气便在这种指向中回荡。沉静的成都是缺少这种指向的,古代的成都人在望江楼边洒泪揖别
21、,解缆挥桨,不知要经过多少曲折,才能抵达无边的宽广。 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1)第段画线句子中“所有的一切”指什么?结合全文概括。(2)按要求完成括号内的题目。满山绿草,清瀑飞溅,黄花灼眼,连山石都湿渌渌地布满青苔。车窗外成排的桔子树,碧绿衬着金黄,硕大的桔子,好像伸手便可摘得。土地黑油油的,房舍密集,人畜皆旺。(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该句)造物主一定是打了一次长长的瞌睡,把调色板上的全部灰黄都倾倒在这里造物主醒了,揉眼抱愧自己的失责,似要狠命地在这儿补上。(两次写神话中关于造物的想象,是否重复?为什么?)(3)“对整个中国版图来说,群山密布的西南躲藏着一个成都,真是一种大
22、安慰。”如何理解这句话?(4)文章是怎样用黄土高原和重庆来表现成都的深厚的?请结合全文分析。四、语言运用。(12分) 14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山水诗文具有哪些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中国文人把自然山水拟人化,使之成为感情交流的对象。这种情形是文人山水情怀最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比如“明月”“渡口”这当是思乡之景,“落叶”“寒蝉”则有凄凉之意。中国文人极擅长意象的使用,著名的元代作家马致远的秋思,短短五句诗,共用了十来个意象,编制成了一幅秋景游子图,十分真切含蓄而又直观地寄托了作家的游子情怀。 巍峨的高山,无际的大漠,奔腾不已的大江大河和四角连天的碧绿草原,给人总是一种宽广而雄浑的美。在中国文人看
23、来,像山川大海这样极为宏伟的景象描写是适合于表达个人的宏伟志向的。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登观泰山之雄伟,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在中国传统文人眼里,“道”“玄机”“禅”总是与高深莫测相联系,总蕴含有深刻的生活与人生哲理,而自然山水的高深莫测和变化无极才含有最深刻的禅机。于是后来的中国文人就致力于在山水中体悟道了。庄子的逍遥游里面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这里他说的山水,不正是他对小大之哲学的体悟吗?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中生死的感悟,就是中国文人用山水体禅悟道
24、的印证。 中国文人把山水景物作为美的源泉。在中国文人中,不论是诗人、画家,还是建筑师、造园家,都把自然山水作为寻找美的源泉,向自然山水学习,汲取自然山水中的万方仪态而创作自己的作品。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审美特征,在不断地与之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15下面是一段有关山水游记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中国的山水游记源远流长,它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大盛于明清。晋宋时,随着人们山水意识的觉醒,山水游记也开始勃兴。当时的很多著作中都在描写山水,尤其是南北朝时的一些描写山水的书札,如 已具备山水游记的雏形。山水游记到了唐代已经成熟,进
25、入北宋,山水游记又和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宋以前的山水游记重于山水美景的描写,作者自我感情的抒发则比较收敛,而且都是由山水自然引发连带吐露,在文中不占主导地位。而到了北宋,情况发生了变化, ,议论成了游记的主体;记游记景则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有时只是抒发情志的媒介。 唐人重兴象,在山水游记中,他们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蕴含在对山水美景的描绘中。 ,北宋的山水游记大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如苏轼在放鹤亭记中用了“刘伶醉酒”“卫懿公好鹤”“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游记的思想更深刻,内涵更加厚重,文化气息也更加浓郁。 16中国文人有很强的山水情怀,他们往往会借山水来抒发自己旷达的胸怀和崇高的志趣。请根据例句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每句填7个字,句式大体一致)。例句:范仲淹岳阳楼忧国忧民欧阳修 张陶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