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文档编号:808680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2.本试题不分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文明,是历史的积淀,也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以自信、优雅的姿态走向明天的基础。与文明相约,与文化相遇,是我的,也是你的荣幸。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操作方式,也是我们个人成长成才的不二法门。让我们走进“与文明相约”主题学习,一起感受其中的灿烂和辉煌吧!走进文明印记之中

2、国石拱桥,完成以下题目。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轮。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为 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边 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

3、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睦 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像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

4、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

5、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 掀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1. 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桥面用石板铺砌(qi),两旁有石栏石柱。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轮。C. 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zhng)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D.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2. 关于选文括号中词语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两边 和睦 掀开B. 因而 两肩

6、 和谐 揭开C. 因为 两边 和谐 掀开D. 因而 两肩 和睦 揭开3. 文中方框处空缺的标点符号,最恰切的一项是( )A. ,;。“ ” B. , , 。“ ”C. 。,。“ ”D. , ,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上千年甚至几十年几百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B. 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约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C. 李春主持设计的赵州桥技术高超,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D.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5.

7、下列关于中国石拱桥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特点,列举了水经注中的“旅人桥”,让读者信服说明的内容。B. 引用。作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C. 打比方。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说明卢沟桥的形式美。D. 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通过卢沟桥和两岸河堤的对比,充分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性。6. 将选文中卢沟桥部分与所给材料进行对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早

8、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

9、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节选A. 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中国石拱桥是事物性说明文,而夜宿卢沟观晓月属于写景散文。B. 两文的写作重点不一样。中国石拱桥重在介绍卢沟桥的构造特点,而夜宿卢沟观晓月则重在描绘月光和桥下的

10、流水,最后才点到卢沟桥本身。C. 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中国石拱桥重在向读者比较全面地介绍卢沟桥,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有所了解;而夜宿卢沟观晓月则是为了写景抒情,表达作者对“卢沟晓月”美景的喜爱。D. 两文的语言风格不同。中国石拱桥在介绍卢沟桥时,语言是严谨、准确的,没有描写性和形象化的语言;而夜宿卢沟观晓月则以一种形象和生动的描写性语言表情达意。【答案】1. D 2. B 3. A 4. D 5. C 6.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砌(qi)q;B.巧妙绝轮伦;C暴涨(zhng)zhng;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第一空:因为:表示原因

11、或理由。因而:表示因果关系。在语境中,“因而”更适合,因为它更自然地连接了前后两个句子,表明大拱的设计使得道路没有陡坡。第二空:两边:指两方面;两方向。两肩:两侧的肩膀。在语境中,因为“两肩”通常用来描述拱桥两端的小拱,更符合语境。第三空:和睦:意思是相处融洽友好。和谐: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在语境中,因为“和谐”更强调整体的协调和美感,与“配合得十分”更匹配。第四空:掀开:揭起,打开。揭开:意思是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在语境中,因为“揭开”有逐层深入、展示真相的意味,更符合文章对赵州桥逐步介绍的语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在“全桥结构匀称”和“和四周景色

12、配合得十分(和睦 和谐)”之间,用逗号分隔是因为这里是在列举赵州桥的多个特点,每个特点之间用逗号连接。(2)在“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睦 和谐)”和“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之间,用分号分隔是因为这里是在描述赵州桥的两个不同方面:一个是与景色的配合,另一个是桥上的雕刻,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但又有一定的层次感,所以用分号。(3)在“唐朝的张鷟说”之前,用句号是因为这句话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前面提到的都是赵州桥的特点,而这句话是引用了张鷟对赵州桥的描述,所以需要用句号来结束前面的描述。(4)在“远望这座桥就初月出云,长虹引涧”的“就像”和“初月出云”之间,用引号是因为这是张鷟对赵州桥的描述

13、,用引号表示引述的内容。而在“初月出云,长虹引涧”的末尾再用引号是因为这是引用的完整内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可修改。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上千年”与“几十年几百年”的位置互换;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约”或“余”;C.有误,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李春主持设计的赵州桥技术高超”改为“赵州桥的主持设计者李春”;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C.有误,由“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可知,此处使用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说明卢沟桥的形式美。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D.有误,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

14、作者在介绍卢沟桥时,虽然语言严谨、准确,提供了关于卢沟桥的客观信息,但同时也使用了描写性和形象化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读者的理解。例如,文章描述了卢沟桥的构造特点:“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里既有准确的数据描述,也有对桥的整体形态和特点的形象化描绘。故选D。7. 填空。文明阐释名句出处山水文明三峡七百里奇绝景色。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郦道元作者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互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乡愁文明诗人凭栏远眺,故乡

15、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心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_,_。黄鹤楼崔颢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意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_,_。渡荆门送别李白儒家文明孟子认为,只有经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忍,成就大业。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答案】 .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青林翠竹 . 四时俱备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16、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嶂、蔽、俱、乏、拂。名著阅读。(4分)8. 完成小题(1)中国石拱桥属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还有法布尔的一篇说明文蝉。某中学八(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非文学作品,请你结合蝉为名著昆虫记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2)请从昆虫记中举出实例证明下面所给材料中的观点。法布尔将人文关怀与昆虫世界融合,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叹,透过法布尔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甚至可以从昆虫的生存活动中折射出人类的影子。选自活泼而伟大的人文精神法布尔与【答案】(1)示例:读法布尔的蝉,你会发现我

17、们像在读小故事,我们对蝉这种小生灵有了全新的认知。如果你还想领略更多关于昆虫的趣味,来读昆虫记吧。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文中有擅长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天牛等有趣的昆虫,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还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又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2)示例:蝉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习性。地下蛰伏四年,地上生活五周,每天都尽情地歌唱,它们积极乐观、毫无怨言;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推荐语。要结合蝉来表述,答案不唯一。示例:昆虫记是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如在蝉这篇文章中,我

18、们了解到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等;昆虫记这本书充满了蛊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是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值得一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积累。结合昆虫记内容,列举能够证明“透过法布尔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甚至可以从昆虫的生存活动中折射出人类的影子”这一观点的内容即可。示例:红蚂蚁具有社会生活中某类人的特点。例如:红蚂蚁把其他蚂蚁的蛹偷偷搬回自己的巢中,蛹孵化成蚂蚁之后,新成员成了红蚂蚁家族中卖力干活的仆人,红蚂蚁如人一样巧取豪夺。此外,红蚂蚁遭遇劫难而命丧池塘,也绝对不会改变自己认定的道路,表现出红蚂蚁如人一样顽固的性格特征。综合

19、性学习。(4分)9.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讽刺了现实中什么样的人?(2)学校要举行“倡文明、树新风”活动,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答案】(1)讽刺社会上满口“素质”却恰恰缺乏素质的人。 (2)文明言行举止,营造时代新风【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漫画寓意。仔细观察漫画,图中左侧一女子手拿袋子,袋子掉落许多碎屑,身后一名清洁工手拿清扫工具弯腰打扫,女子对其说:“你这人真没素质,怎么一直跟着我?”据此可知,该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满嘴“素质”却自身没素质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倡文明、树新风”这一主题拟写,合理即可。示例:文明在我心,公德伴我行。二、阅读欣赏

20、(共45分)(一)(8分)采桑子(宋)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0. 两首词都只有词牌,没有题目。请你根据词作内容分别为两首词起个题目。11. 两首词的基调都是轻松的、愉悦的,请分别概括其情感。12. 两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何不同?【答案】10. 示例:采桑子西湖 如梦令泛舟 11. 第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喜爱。第二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事的沉醉眷恋。 12. 采桑子以写景为主,描绘了绿水、芳草、笙歌、水面

21、、沙禽等西湖特有的景色;如梦令以叙事为主,记录了诗人驾舟郊游的美好往事。采桑子以细腻的描写见长,绿水弯弯曲曲,长堤长满芳草,笙歌隐隐约约。光滑如镜的水面,掠岸而飞的水鸟,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而又生机盎然的西湖图画。如梦令以质朴的白描见长,仿佛在叙写一个短小而充满意趣的故事。“沉醉”“兴尽”“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的运用,让整首词充满画面感。采桑子的情感从头至尾是对西湖美景的欣赏和赞叹;而如梦令中主人公的情绪是变化的,从沉醉于山水美景到兴尽而归,然后是迷失道路的慌乱,惊起一群水鸟振翅而飞的惊愕,最后是对这个小意外的惊喜。感情是层层变化、逐层推进的。从表现手法上看,采桑子采用多感官结合

22、的手法,让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融为一体;“无风水面琉璃滑”采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表现出水面的平静和澄澈。如梦令采用反复的修辞,表现出诗人因迷路而误入藕花丛中的慌乱,为后面“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作了铺垫。【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题目。结合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等内容可知,采桑子一词描写的是词人划着小船在西湖欣赏西湖迷人自然风光的情景,全词紧紧围绕作者西湖所见展开描写,因此可拟题为:采桑子西湖。结合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知,如梦令描写作者黄昏饮酒后划船回家,小船不小心进入莲花处,引得一群鸥鹭飞起的场景

23、,全词以词人泛舟行踪为线索,因此标题可拟写为:如梦令泛舟。【11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第一首词描绘了春日西湖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以及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的迷人景色,表达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二首词记叙了词人醉酒划船回家所见及经历,抒发词人对过去无忧无虑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眷恋。【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示例1:采桑子整首词以描写为主,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日西湖的多种自然美景;如梦令以叙事为主,词人详细回忆了驾舟郊游的美好往事。示例2:由采桑子“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等内容可知,词人运用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写词

24、人在西湖的所见所感;“无风水面琉璃滑”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写出西湖水面的平静。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词人误入藕花丛中的慌乱和不知所措,为词人内心的惊喜做铺垫。(二)(11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25、。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注释】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再:同“在”。 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盖竹柏影也 盖: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过: 予欣然从之 欣然:14. 翻译下列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15.

26、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谪之后怎样的心境?16. 两文都写“夜游”,写法也有相同之处。请就两文写法上的共同点作简要分析。【答案】13. 一起 大概是 拜访 高兴的样子 14.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于是步行入城西,进僧舍,经过小巷,看到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市井中做生意的人到处都是。 15. 都表现了作者被贬谪之后悠闲、淡然的心境。甲文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乙文作者笑韩退之埋怨“钓鱼无得”,说“走海者未必得大鱼”,都表现了作者面对官场浮沉,能够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寄情自然美景,悠然自得。都包含着淡淡的无奈和悲凉。作者志在天下,却只能做个“闲人”;

27、面对坎坷境遇,只能“自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贬谪之后的悲凉。 16. 表达方式上都有记叙和议论。甲文记叙的是“我”去寻张怀民,与怀民一起赏月;乙文记叙的是作者受老书生邀请,在良月嘉夜出游的经过。两文在记叙的同时,都插入了作者的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孰为得失?”“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侧面表现。两文都提到了月色,都是侧面表现月色之皎洁。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写庭院里的场景,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色之皎洁;乙文通过写在“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的夜游经历发现“民夷杂揉,屠沽纷然”,侧面表现

28、月色之明净。【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句意: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一起。句意: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 。句意: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过:拜访。句意: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 。欣然:高兴的样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何夜:哪个夜晚;何处:哪个地方;竹柏:竹子和柏树;但:只是;少:缺少;如:像;耳:罢了。予:我;欣然:高兴的样子;从:跟随;入:进入;僧:和尚;舍:住所;历:经过;夷:少数民族;杂揉:杂居;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纷然:人很多的样子。【15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谪之后随遇而安、悠闲、淡然的心境:无论

29、是记承天寺夜游还是书上元夜游,苏轼都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他不再过分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伏与变化,这种心态使得他能够将内心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进行自我排遣,从而保持一种超脱、乐观的心态,更好地适应被贬谪后的生活;两篇文章都包含着苏轼淡淡的无奈和悲凉。甲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志在天下,却只能做个“闲人”;乙文中“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面对坎坷境遇,只能“自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贬谪之后的悲凉;在两篇作品中,苏轼都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无论是月色的描绘,还是上元之夜的繁华景象,都反映出他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与欣赏。这种热

30、爱自然与生活的态度,也是他被贬谪后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轼的这种超越功名利禄、随遇而安、热爱自然与生活以及善于自我排遣等特点都是苏轼在被贬谪后,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超脱的心态的重要原因。【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首先,两篇文章都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部分甲文记叙的是“我”去寻张怀民,与怀民一起赏月,乙文记叙的是作者受老书生邀请,在良月嘉夜出游的经过,都描述了作者在夜晚出游的经历,而议论部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孰为得失?”“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则表达了作者对夜游的感想和思考。这种记叙与议论相

31、结合的方式,使得文章既有生动的场景描写,又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其次,两篇文章都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月色的皎洁。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通过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景象,间接表现了月光的皎洁。而在书上元夜游中,“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的夜游经历发现“民夷杂揉,屠沽纷然”,侧面表现月色之明净。这种间接表现月色之皎洁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

32、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文: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只见汉人和少数民族住在一起,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鼾声响起,一觉醒来又睡去。(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苏过问我为什

33、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三)(8分)(甲文)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

34、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

35、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藤野先生(乙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

36、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

37、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7. 两篇文章都是回忆性散文,该文体要求选材典型,能够充分反映文章中心。但是在藤野先生中“爱国青年”查讲义和电影事件,回忆我的母亲中“我”的革命经历部分与文章的中心人物看似无关。那这样的选材是否违背了回忆性散文选材典型的原则?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18.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答案】17. 不违背。藤野先生中写“爱国青年”的寻衅事件,一是因为该事件与藤野先生给我的讲义直接相关,二是将藤

38、野先生与“爱国青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一心以教学和医术传播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电影事件”直接导致了“我”中断了医学学业和与藤野先生的师徒缘分,去改造国民的精神,并且藤野先生成为“我”与“正人君子”之流对抗的力量来源,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影响之深。回忆我的母亲中叙述“我”的革命经历,一是因为母亲对此是非常支持的,表现出母亲的开明和进步;二是正是因为母亲,“我”才能够在革命生活中凭借母亲给予的强健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取得光辉的成绩。 18. 藤野先生语言冷峻、犀利、富于情感色彩且耐人寻味。文章在写“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时,语言饱含辛辣的讽刺,对“清国留学

39、生”的轻薄、肤浅感到厌恶,“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上几扭”;“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以反讽的手法表达了“我”对他们这种民族偏见的愤恨。在写藤野先生时,语言既俭省又充满情感,比如“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回忆我的母亲文字质朴无华,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和怀念之情。“母亲是个好劳动”,用简短质朴的文字表现了母亲“勤劳”的特点。“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语言朴质无华却包含深情,表现了母亲对“我”从事革命事业的支持,表达了作者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

40、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甲文段“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等内容可知,匿名信事件与藤野先生给“我”的讲义这一情节内容相关,此外,日本“爱国青年”歧视中国人的行为与藤野先生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潜心钻研学术、专心致学的高尚品质。结合甲文段“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等内容

41、可知,看电影事件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此走向了弃医从文的道路,这一事件导致“我”与藤野先生师生交往过程的结束,同时引出后文“我”回国后时常感受到藤野先生对“我”坚持革命的积极影响。结合乙文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等内容可知,写“我”的革命经历,离不

42、开母亲对“我”革命工作的支持和鼓励,从中体现出母亲的开明和深明大义;写“我”在革命中能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辉煌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给予的好身体和顽强的意志。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特色分析。结合甲文段“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段“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段“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等内容可知,作者运用反讽的手法,一针见血批判了日本“爱国青年”狭隘的民族偏见观念,语言冷

43、峻犀利,直白简洁但饱含强烈的情感。结合乙文段“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段“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等内容可知,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母亲热爱劳动,支持孩子革命工作的形象。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简单叙述中融入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四)(18分)翠湖心影汪曾祺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

44、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

45、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极清。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

46、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A】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我们有时会一直坐到十点多钟。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