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件文物。关于这件文物呢,最近还引发了很多讨论,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瓷母: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看完视频,你认为这尊瓷器是清盛世的象征吗?为什么?学完本节内容,也许你会有更加清楚的答案。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习目标:1.识记清王朝前中期君主专制的发展;2.识记清王朝对于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认识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3.通过史料实证,分析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
2、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代皇帝朱批奏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知道了”。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所藏的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帝的奏折为例,31 份奏折中批“知道了”三字的就有 15 份。“知道了”三字,虽是最通脱的大白话,但却是最能体现天威莫测、圣意难揣的汉字组合。为什么?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表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达到巅峰秘密立储、奏折制、军机处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出现,进一步保证了皇帝个人意志不受外
3、部环境影响而全面贯彻。历代王朝反复摸索、调整的中央地方关系问题,也在君主集权强化的大前提下得到了比较完满的解决。设立理藩院掌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族等民族事务材料一 “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严,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材料二 “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
4、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材料三 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1)根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特点:起因是因为土司制度危害地方;原则上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方法多样,分为计擒、勒令投献、兵剿三种模式;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影响: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稳定当地秩序,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
5、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1316万平方公里(1820年)全盛时期,清朝在全国设置了18个省,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5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和蒙古的盟旗,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建立了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族分而治之,并整
6、合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序之中,以保持历更的延续性。保持历更的延续性。一许纪霖华夏与边疆一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另种视野看野看“中国中国”奠定后世中国之版图奠定后世中国之版图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利于中华文明之延续利于中华文明之延续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康乾盛世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康乾盛世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与君主高度集权分不开的,但君权的是与君主高度集权分不开的,但君权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走到历史的尽头。材料一 据东华录记载,1651年(顺治八年)全国
7、丁男之数是1000余万。其时,户籍以一户一丁计,若按户各五人推算其实际数字在6000万上下。到康熙时突破1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猛増至3亿以上;1834年(道光十四年)已经超过4亿,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增加了6倍以上。与当时的生产力相比,其速度和数量惊人。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同题?结论现象: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发展速度,人地矛盾突出。社会问题:人口增多,土地分割愈碎,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削弱;土地兼并加速,农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部分人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是会党势力的主要来源。视角1 内部:人地矛盾突出与民变视角2 外部:西方
8、列强叩关与自我封闭材料二 英国派往中国的通商使团统治者统治者时间时间使者使者结果结果伊丽莎白时期1583年、1596年纽伯利、伍德夭折詹姆士时期1610年、1613年不详夭折乔治三世1787年凯茨卡特夭折乔治三世1793年马戛尔尼失败乔治三世1816年阿美士德失败材料三 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态度衍生自封贡心态。中国人设想富责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思赐的标志。因此通商是一种特权,中国可以因洋人的任何过失取消这种特权。问题 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论现象:英国对中国通商需求强烈,中国具有闭关自大的心态。实质:英国工业革命展开,
9、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农耕文明下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影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国王权力有限国王权力有限皇权至高无上皇权至高无上少年初成长,帝国日不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辽宁号:改装费用200-300亿元,每天使用维修费用300万元;国产航母:建造费用总成本50亿美元(约合351.84亿元人民币)第14课清朝的鼎盛于危机康雍乾时期的的君主专制康乾盛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疆域的奠定台湾尼布楚条约蒙古西藏统治危机的出现内忧外患课堂小结1.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
10、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2.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学习聚焦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
11、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学习聚焦5.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设宣政院 设西域都护 设驻藏大臣 设台湾府A BC D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12、。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 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 D.土地兼并严重学习聚焦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
13、)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内容主旨】【内容主旨】明清社会的发
14、展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助力,促成了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些许的新现象。然而零星、小众的新现象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在矛盾中交织,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之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致知道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基本史实;通过对诗歌、图表、文献等多元史料的释读,初步掌握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经济、政治结构对社会转型的束缚与阻碍;在比较历史现象进而展开合理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对史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明清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新的现象难点:如何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历史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环节1 1: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
15、日田园杂兴。: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设计意图:通过对诗词与教材前言的解读,教师示范对不同时期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比较,学生初步了解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史学思想方法。过渡:农业生产的新现象与我们所认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新现象出现呢?材料八: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明】明神宗实录 明季末造,笔墨妄议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 【清】乾隆实录盖子不可违父,臣不可违君,乃纲常之大义国家以经义取士,将使士子沉潜四子五经之书,阐明义理,发其精蕴。【清】乾隆钦定四书文序 世之学者,以四书为先务,非朱子之传义弗敢道也百余年中,皆谨守绳墨,尺寸不逾。【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