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o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o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政策类型和内容。o 国际贸易理论n 1,理解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核心思想n 2,掌握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核心思想n 3,掌握H-O原理的核心思想n 4,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主要学说o 国际贸易政策n 1,理解国际贸易政策历史发展简况及其理论依据n 2,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分类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o 一般认为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说有:重商主义学说,亚当.
2、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等。o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常为人们提到的学说,这些学说主要涉及到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发展,政策等的关系问题,例如,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论,里昂惕夫反论及其他有关学说等。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o 以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为主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n 第一阶段:(18末-20世纪初)n 第二阶段:(本世纪初-60年代)n 第三阶段:(本世纪60年代至今)o 这些理论试图对如下等诸多问题做出理论解释。n 贸易为何会发生,即贸易基础;n 贸易如何进行,即贸
3、易模式;n 贸易对生产、消费、福利的影响,贸易结果。o 第一阶段:(18末-20世纪初)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阶段,即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的比较成本说的问世,以及后来马歇尔等人对两学说的新古典模型化的努力。(也称其为古典经济学派The Classical School of Economists,而与此相反的非科学的理论被称之为庸俗学派)o 第二阶段:(本世纪初-6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论的建立(属新古典经济学派)。o 第三阶段:(本世纪60年代至今)二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经济学家从国际贸易发生的新趋势出发拓展了国际贸
4、易理论,例如里昂惕夫反论、产品周期说、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技术差距说、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二、主要学说介绍二、主要学说介绍o(一)绝对成本说(一)绝对成本说o(二)比较成本说(二)比较成本说o(三)(三)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俄林的要素禀赋说(一)绝对成本说(一)绝对成本说o(也称绝对利益理论,(也称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o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Smith,1723-1790)。一般公认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o 2,产生的时间及背景:产生的时间及背景: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向大机器工业时期的过渡
5、o 3,主要代表著作:主要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也称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出版)。o 4,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每个国家都有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相互进行交换,对交换国都是有利的。o 5,分析和说明:,分析和说明:o(1)主要理论假设:)主要理论假设:o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
6、种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即221的模型;o 生产成本不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o 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费用;o 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o 以物换物的交换活动。o(2)贸易基础分析)贸易基础分析斯密的古典模型遵循了这样如下的理论脉络: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的交换(即贸易)如果一国与它国相比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就称该国拥有生产这一产品的绝对优势,又称绝对利益。o(3)生产和贸易模式及贸易结果)生产和贸易模式及贸易结果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种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并进口那种拥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交换
7、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o(4)例证)例证这一结论可由下表中的数据加以解释:o 6,评价:评价: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取得利益,这是积极的。不足是只说明了在生产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国家间的交换,取得利益的情况,这只是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性。(二)(二)比较成本说比较成本说o(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1772-1823)。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的比较成本说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学说。2,产生的时间及背景:产生的时间及
8、背景:1815年英国颁布了“谷物法”。此法对封建地主阶级有利,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地租、粮价上涨,还招致外国对英国工业品的高关税。封建地主阶级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谷物的自由贸易。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在进行废除“谷物法”的论战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说。o 李嘉图指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进口。o 3,主要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出版)。o 4,主要
9、思想:主要思想:按斯密的观点,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种观点。指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生产总量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有利。o 5,分析和说明:,分析和说明:o(1)主要理论假设:)主要理论假设:(同斯密模型)o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即221的模型;o 生产成本不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o 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费用;o 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o 以物
10、换物的交换活动。o(2)贸易基础分析:)贸易基础分析:o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相对生产成本相对产品价格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贸易的可能性。o 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它国相比,其相对生产率更高,或相对成本更低,或相对价格更低,我们就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o(3)生产与贸易的模式及贸易结果:)生产与贸易的模式及贸易结果:o 比较成本说认为,一国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种它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而进口那种它拥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按比较成本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o(4)例证:)例证:o 这一结论可由下表中的数据加以解释:英国葡萄牙贸易前贸易后贸易前贸易后生产1毛/100,1
11、酒/1202.2毛/220,0酒1毛/90,1酒/800毛,2.125酒/170消费1毛,1酒1.2毛,1酒1毛,1酒1毛,1.125酒贸易无出口1毛,进口1酒无出口1酒,进口1毛所需劳动人数220170福利生产和消费比贸易前增加了0.2毛,增加了0.125酒o 6,评价:评价:o(1)历史进步意义。英国因此废除“谷物法”。o(2)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o(3)一国经济包含许多部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惟一的理论去指导一国经济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三)(三)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俄林的要素禀赋说o(Factor Endowment Theory)o
12、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o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 1879-1952,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曾于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o 2,产生的时间及背景:产生的时间及背景:o 20世纪30年代。o 3,主要代表著作:主要代表著作:o 俄林的代表著作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1933年出版)。o 俄林在其导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禀赋说。因此,也称赫克歇尔-俄林原理(The Heckschor-Ohlin Theory),或
13、简称赫-俄原理(H-O原理)。o 4,主要思想:主要思想:o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 of trade expand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pproach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ir availability in a given country.Production factors that are readily available within a country are said to be abundant,while
14、 those that are not readily available are said to be scarce.o The factor endowments theory of trade concludes that a country should export products that use intensively its relatively abundant factors,and import products that use intensively its relatively scarce factors.o 5,分析和说明:,分析和说明:o(1)理论假设:)理
15、论假设:o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采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L)和资本(K)。H-O模型“222”模型;o 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不同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o 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没有任何限制;o 两国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o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成本不随生产规模变化);o 两国在生产中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o(2)贸易基础分析:)贸易基础分析:o 其理论脉络分析如下:o 要素供给(禀赋)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成本产品价格o(3)贸易和生产模式及贸易结果:)贸易和生产模式及贸易结果:o H-O认为,资本相对
16、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少生产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则正好相反。由此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o 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有两种产品X、Y,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要素投入比例分别为(K/L)x、(K/L)y,如果(K/L)x(K/L)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o 一国要素丰裕程度:要素丰裕程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A、B两国,各自拥有的要素禀赋比例之间的关系是(K/L)B(K/L)A,则A国为劳动力丰裕型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型的国家。o(K/L)B(K/L)Ao 或用工资率和利息率来表示:(w/r)B(w/r)A
17、o(4)例证)例证o 这一结论可由下面的几何图形加以解释:Factor Endowments EffectsABClose EconomyYXCABXYOpen EconomyXYAABBCo 6,评价:评价:o 这一理论积极的一面是将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联系了起来。认识到了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加深入和全面。o(四)其他主要学说简介:(四)其他主要学说简介:o 1,美国的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f)的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f Paradox)。因其投入产出分析法,1973年获Nobel Prize for
18、Economics。o 美国实际情况与H-O的结论不符。此后,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说。o 2,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o 3,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o 4,产品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Cycle)o 5,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o 6,产业内贸易说(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贸易基础说明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要素价格(古典模型)(H-O模型)对要素的引致需求 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劳动生产率 要素
19、供给(禀赋)消费偏好 收入分配二战后的新贸易理论o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o 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o 需求相似理论o 竞争优势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一、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o(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o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o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o 1,保护本国市场;o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o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o 4,积累资本或资金;o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o(二)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o 1,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
20、期内实行的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o 2,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经济结构、国内市场状况而分别制定的有关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o 3,对外贸易的国别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以及对外政治、经济关系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对外贸易地区构成或市场战略)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o(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o 从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各国都执行着各自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对外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o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货物自由
21、进出口,并且可自由经营服务贸易,也就是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o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用各种限制进口,限制经营领域和范围的措施,用于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o 实践中各国的贸易政策为两者的混合,有的更趋向于保护,有的则更趋向于自由化。不过当今各国总的趋势是向自由化发展。o(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o 1,15-17世纪,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西欧各国广泛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o 理论依据为重商主义学说o(Mercantilism)o(1)代表人物:o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人威廉.斯塔福(W.Staf
22、ford)(1554-1612)o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司.孟(Thomas Mun)(1571-1641),约西.蔡尔德(1630-1699),查尔斯.达芬南(1656-1714)o(2)产生的时间及背景:o 十五到十七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即15世纪未,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o(3)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o 主要代表著作是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1664年出版,被视作重商主义的“圣经”。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o 早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之为重金主义,
23、绝对禁止贵重金属外流。反对进口,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同时鼓励出口,因为出口越多,从国外吸入的货币越多。o 晚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贸易差额论。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其观点是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该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的总值。即要取得贸易顺差,增加货币净流入量。o(4)对重商主义的评价:o 对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促进作用,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足之处,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只局限于流通邻域,认为财富来源于国际贸易,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o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即18世纪以后,特别是19世
24、纪,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Liberalism),世界贸易的总基调是自由贸易,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时,经济起步较晚的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o 理论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Infant Industry),李斯特认为在某一行业没有竞争力时应给予保护。o 3,19世纪90年代到二战前,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特别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出现。o 新重商主义,超保护主义,理论依据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new mercantilism,ultraprotectionist)学说。顺差类似投资对经济
25、可产生乘数效应。o 4,二战后,出现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但这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贸易保护。o 5,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兴起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管理贸易政策。其实质内容是一国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则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及政策措施o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进口替代,一是面向出口。(一)进口替代的贸易发展模式o 1,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模式的含义:o 就
26、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o 2,进口替代的政策措施:o (1)贸易保护政策。即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进口数量限制、许可证等)限制甚至禁止外国工业品的进口。o (2)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以便将有限的外汇用于经济发展最急需的一些领域。例如币值的高估,有利于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进口;对非必需品的进口,实行币值低估;复汇率制。o(3)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例如,减免税收,发放低息贷款,国家投资参与重点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面向出口的贸易发展模式o 1,面向出口的贸易发展模式的含义:o 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国际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逐步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用扩大出口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o 2,面向出口的贸易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n(1)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例如,实行出口退税,出口补贴。n(2)外汇政策。例如,实行出口企业可优先使用外汇,外汇留成,本币对外贬值等。n(3)投资政策。例如,对面向出口的企业减免所得税等税收,贷款优惠,鼓励外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