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3519945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教材简析】地球的表面是本单元起始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材提供了“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感受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引发学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对典型地形地貌特点形成初步认知,但对于地球表面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变化,缺少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通

2、过本节课学习,在深入了解地球表面及各种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猜测地球表面和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地形图,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不同地形的特征,并预测不同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探究实践观察地形特征,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各种地形的模型态度责任通过对地形的逐步了解,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预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

3、课件;2.橡胶篮球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地形特点记录表记号笔地形成因记录单学生1.每组提供立体中国地形图和立体世界地形图各一张五种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橡胶篮球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1)这个篮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2)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教师小结:我们远看似乎是光滑的,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2.出示“蔚蓝色地球”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什么?你认为它的表面是怎样的?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表面一课设计意图快速聚焦,为后续的探究预留足够的时间二探索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点(预设30分钟)(一)初

4、步观察,整体认知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形图1.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就通过立体世界地形图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怎样的(1)分组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提问:在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呢?(预设:用手摸;从侧面观察)(2)简要交流地球表面的特点提问:通过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2.教师小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说明地球陆地表面是有起伏的3.聚焦我国地形引导:你能在世界地形图中发现中国的地形特点吗?那么有没有哪种地形图,能够看清我国的地形呢?(二)细辨凹凸,认识地形材料准备:立体中国地形图地形特征记录表实验记录单1.初

5、看中国地形图,学会看地形图的方法(1)出示中国地形图和高度表 教师介绍:同学们在观察地形图的时候,可以利用高度表来帮助你判断描述高度(2)分组观察:中国地形的特点(3)简要交流我国地形特点提问:观察了中国地形图后,你有哪些发现?(预设:找到了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有很多高山,主要在西边)2.明确杭州的地形及特点(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较熟悉的典型地点代替 )(1)分组观察杭州的地形学生在立体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杭州的位置,判断杭州属于什么地形,用关键词描述杭州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2)小结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在地形特点记录表上板书杭州的地形名称平原,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平原的特征3.查找科学家家乡的地形,构

6、建地形体系(1)明确任务(PPT上出示各个科学家的家乡)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科学家的家乡,判断分别是什么地形,观察和记录这些地形的特点(2)分组探究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并把地形的名称和它的特点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3)交流汇报: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的特点 提问:请选择一种你所观察的地形,描述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将地形名称及特点汇总到记录表上(三)黏土建模,内化概念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超轻黏土1.观察地形实景图出示各种地形的实景图,学生观察地形特点2.捏制地形模型小组合作利用五种不同颜色超轻黏土,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捏制地形模型3.展示成品并简单交流学生展示成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4.描

7、绘侧面轮廓提问:你能描绘出这些地形模型侧面的轮廓吗?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由整体向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逐步形成对地形特点的认知,并用黏土建模的方式进一步内化科学概念三观察特征,合理猜想(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地形成因记录单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1.观察地形特征(出示中国五个地方的地形地貌照片)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这些地形,分别有什么特点2.猜想形成原因提问:这些地形的形成是由于什么原因呢?你能猜测一下吗?组内交流讨论,将猜想填入到作业本记录表中3.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形成五个独特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教师将学生有理有据的猜想整合记录到班级的地形成因大记录单中小结:在本单元后续

8、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产生不同地形的原因,届时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从表象观察到本质思考的科学思维,大记录表的呈现有助于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不断回顾并及时验证【疑难解答】1.超轻黏土建模的环节时间紧张,如何处理?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的方式,每位同学先捏制一种地形模型,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够完成四种地形模型,再由最先完成的同学进行第五种地形模型的捏制2.学生对于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猜想存在困难,怎么办?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特写图,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地貌独有的特点进行观察讨论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把地貌特征和形成原因建立起联系【教学后记】2.地球的结

9、构【教材简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学生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再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增强对地球结构的感知本课以及后面的第3第4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本课研究“地球的结构”,而第3第4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本课的学习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奠定认知基础【学情分析】课前学生已经猜测地表形态会受到地球内部因素的影响,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

10、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学生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与地表地形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不是很清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知道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 探究实践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地球

11、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学生1.每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小刀垫板擀面杖;2.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3.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地球的内部结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特点,地球表面的这些特点和地球构造有关吗? 2.展示“火山口”图片提问:看到火山口图片,你们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什么想法吗?3.提问:地球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板书)设计意图火山口的图片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内部结构

12、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不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整体认识地球的结构(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小刀垫板擀面杖1.认识地球结构播放“地球内部结构”视频谈话:一起来看一看地球内部的结构吧 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提问: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哪几部分?(预设: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2.了解地壳组成(1)提问:地球的地壳部分是由岩石组成,在上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你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几大类吗?(2)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3)交流: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

13、型? 它们分别是什么?(4)小结: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了解地壳的运动(1)提问: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漂浮在满是岩浆的软流层之上,那么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2)学生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资料(3)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预设:火山地震能让我们感受地壳的运动)(4)出示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片提问:你们能解释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吗?(预设: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层受力,就会发生弯曲变形)4.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1)教师引导:我们在了解地球内部结

14、构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提问:为了更加逼真地还原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我们还需要获取哪些信息?(预设: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平均厚度)(2)引导:我们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3)提示:可将3个数据按照相同比例缩小,比如都缩小1/213000000,根据缩小后得到的数据制作(4)学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切开并观察模型的剖面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4个活动,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充分准备三小结(预设5分钟)(1)提问

15、: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壳在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后续我们会对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继续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疑难解答】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如何讲解等比例缩小?五年级上册学生还未学习比例尺,可以用缩小到多少分之一的方式告诉学生,比如缩小1/213000000,这时,地核半径1.6厘米,地幔厚度1.4厘米,地壳做得尽量薄,最终可得到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地球结构模型【教学后

16、记】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组成及运动在此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地震现象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本课重点聚焦“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呢”三个问题,按照“由内部原因到外部现象,再回归生活实际”的顺序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并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地

17、壳运动”的理解,为解释“弯曲岩石”的现象找到更为充分的依据【学情分析】地震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但是,学生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思维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运用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证据,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态度

18、责任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具有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壳运动会改变地表形态难点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两个塑料小盒(裁成两半)分层泥土木片;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地震后的地表照片,提问:这些是发生地震后的场景,你观察到了什么?2.提问:你想了解关于地震的哪些知识?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调动学生关于地震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二了解地震成因及影

19、响(预设35分钟)材料准备:两半拼接的小盒分层泥土木片实验记录单(一)了解地震的成因(预设25分钟)1.猜测成因(1)提问:是什么原因让地球表面出现如此大的改变?说明你们的理由(预设:地球内部运动;地壳运动;岩浆 )(2)讲述: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组成了地球外壳,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不是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块体,而是由板块构成全球的板块共分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提问:地球板块是怎样运动的?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什么变化?播放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视频(4)出示全球地震分布图与全球板块分布图,提问:地震集中分布在什么位置?(5)整理猜想:关于地震的成因,现在你更认同哪一

20、种猜想?2.模拟实验(1)谈话:板块间的碰撞分离等运动真的会改变地表,引发地震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2)出示实验材料,提问:它们分别可以模拟哪些部分?怎样模拟板块运动?(预设:两半拼接的小盒模拟地壳中的两个板块;泥土模拟岩层将小盒拼接起来,将泥土铺在小盒中,挤压小盒,模拟板块碰撞;拉开小盒模拟板块分离)(3)注意事项:观察“地面”的变化;观察“地面”发生变化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4)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5)学生展示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3.解释成因(1)出示自然界中岩层弯曲断裂和错动照片提问:这些岩层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预设:板块运动会使岩层长

21、期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当岩层受到的作用力超过一定程度时甚至发生断裂错动)(2)感受“岩层”断裂实验讲述:握住木片两端,慢慢向下弯曲木片,直至木片断裂观察木片断裂时的现象,体会双手的感受学生实验,汇报交流(3)提问:地震是怎样发生的?(4)小结:板块运动会使岩层受力变形,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会破裂或错开,并迅速释放能量,引起地面的震动,发生地震(二)了解地震的作用(预设10分钟)1.出示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资料,提问:两次大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了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2.小结: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表发生巨大改变,不仅如此,地震还会危及生活在这一地区

22、地表上的人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播放发生地震的情景视频,提问:如果发生地震,尤其遇到震感强烈的大地震,我们应该怎样自救互救,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呢?2.制作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宣传海报(1)教师介绍制作步骤:确定主题寻找资料筛选资料设计制作海报(2)谈话: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更多关于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完成一张宣传海报设计意图增强感受“岩层”断裂实验,通过掰断木片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发生地震时的震动及能量的瞬间释放三课堂小结,整理认识(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地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研究地震成因的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

23、种学习方法?2.提问: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那又是什么原因引起板块运动?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用手拉开挤压小盒现实中的地球板块运动,这双无形之手究竟是什么呢?(预设:地球内部力量) 3.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设计意图交流本课的学习收获,巩固认识,通过思考现实地球的板块运动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疑难解答】探究地震成因模拟实验中,模拟材料如何选择与处理?删去教材中的铺塑料薄膜,以及用水和泥的两个步骤,直接给学生提供陶泥与塑料饭盒,实验材料干净容易获取可以用多种不同颜色的陶泥制成分层泥土,分层陶泥模拟岩

24、层更加形象【教学后记】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材简析】本课继续研究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本课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形地貌的改变”三个问题将课堂聚焦,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同时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线索研讨中的两个问题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梳理,第二个问题“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方面认识自然现象【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他们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更多停留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也没有深入去了解这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变化产生的影响因此,本课

25、将引导学生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其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了解火山喷发对地表变化和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也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思维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能运用观察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态度责任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

26、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难点合理设计并开展模拟实验,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验证猜想【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模拟实验微课;3.班级记录表学生1.火山喷发的资料;2.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3.橡皮泥;4.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源1.火山喷发的视频提问:你知道刚才视频中呈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吗?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2.课件展示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图文资料提问:火山喷发给又会给地表带来了哪些改变?设计意图通过火山

27、喷发时的情景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将模拟实验现象与实际情况对比,验证火山喷发的成因做好铺垫二火山喷发的成因(预设28分钟)材料准备:模拟实验微课观察记录单1.观察外部表现,猜测火山喷发成因(预设3分钟)(1)提问: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看到了火山喷发的现象,并且知道火山喷发能够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那你知道火山喷发的成因吗?你的依据是什么?(预设:高温高压;地壳中薄弱地带;岩浆中的大量气体)(2)引导研讨:哪些地方的岩层会比较薄弱,存在较多裂隙?(3)引导研讨:板块的分界线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如此相似,其中又有什么联系呢?2.模拟实验,探索火山的形成原因(预设15分钟

28、)(1)引导:火山喷发的成因真的是我们猜测的这样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2)制定计划提问:我们有以下的材料来进行模拟实验(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各个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呢?利用这些材料如何才能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中的火山喷发现象?(预设: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将土豆泥装入罐头盒内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模拟岩石裂缝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3)观察模拟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4)实验

29、解释提问:你观察到模拟火山喷发时有哪些现象?与实际火山喷发相符吗?3.建立模型,解释火山喷发的成因(预设10分钟)(1)讲诉:看来火山喷发真的可能是因为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大量气泡冲破地壳薄弱的部分,喷出至地表冷却凝固成山体那你能利用橡皮泥来制作以前火山喷发前的地球内部模型吗?可以先在记录单中画模型再进行制作(2)提问: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制作的火山喷发前的地球内部模型并结合模型,试着再解释一下火山喷发的成因吗?设计意图将教材中原有的模拟实验改变为微课观察利用微课,降低实验难度,帮助学生比较模拟实验的现象与实际火山喷发现象,为验证前期对于火山喷发的成因寻找证据通过设计火山喷发前的地

30、球内部模型,将学生的思维外显,通过结合模型再解释,厘清火山喷发的成因三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资料单研讨: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请结合资料单,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说一说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从利与弊两方面认识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四小结巩固(预设2分钟)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于火山喷发有哪些新的认识?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根据模拟实验探究了火山喷发的成因以及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还知道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会给地球带来好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巩固知识,为建立完整的知

31、识框架做好准备【疑难解答】教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火山喷发现象不明显怎么办?建议:为获取明显的实验效果,可不使用石棉网加热;番茄酱要适当稀释,建议番茄酱和水的稀释比例是1:1;土豆泥中间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且到达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薄;可以利用黑色的背景,帮助观察有气体生成的现象【教学后记】5.风的作用【教材简析】34两课主要指向地球的内部力量会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产生影响,从本课开始,研究的对象开始转向外部因素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以及了解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3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会产生影响,其中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响非常迅速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需要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丰富的资料,认识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的作用,以及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结合查阅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到风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能推测解释风蚀拱门的形成过程探究实践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中,能观察

33、和记录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会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态度责任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及阅读分析图文资料,探究“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难点运用探究结果推测并解释“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风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资料学生1.岩石(砂岩)砂纸放大镜;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有什么因素能改变地球表面的

34、样貌呢?请看这张照片2.出示风蚀拱门图片,提问:这是风蚀拱门,你觉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3.揭示课题:风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充分表达对风蚀拱门形成过程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二探索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预设32分钟)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大镜等(一)观点碰撞,研讨整合1.提问: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2.小组讨论:结合“风蚀拱门”的图片,讨论分析出合理的信息3.小组交流汇报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将信息记录在黑板上汇总(预设:风蚀拱门所处环境比较干旱,周围环境有很多的沙子,风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其表面往往会留下水平方向的纹理)4.总

35、结观点:通过对风蚀拱门周围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风蚀拱门主要是由于风卷起沙子后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所形成的(二)模拟实验,初步探究1.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2.分组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1)提问:选用砂岩代表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纸模拟什么呢?(预设:砂纸模拟被风吹起的沙子)追问:怎么模拟风吹起的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呢?(2)讲述:由于风是近水平运动的,所以打磨时应将砂纸放在砂岩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风的侵蚀作用真的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3)播放微视频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4)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3.

36、交流:(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预设:打磨前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岩石表面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砂纸上桌面上还有脱落的岩石小颗粒)(2)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风蚀拱门相比明显吗?说明了什么?(预设:模拟实验中岩石的变化比较轻微,说明了风力作用比较缓慢)(3)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风蚀拱门是怎么形成的?(预设:干旱地区,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沙子会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岩石表面被磨蚀碎屑物脱落形成凹坑,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就形成了风蚀拱门)设计意图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时,让学生经历一个预测观察结果给予证据建构解释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

37、思维的连续性(三)补充资料,加深了解1.出示雅丹地貌的图片,提问:这是雅丹地貌,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你能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吗?2.讲述:在风的作用下所改变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们称之为风成地貌,除了风蚀拱门和雅丹地貌,世界上还有许多叹为观止的风成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3.播放风成地貌图片(或视频)4.资料阅读: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提问: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图片,能试着分析风力作用是怎么改变它们的吗?(2)教师出示戈壁沙漠的图片及形成过程资料5.讲述: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大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风蚀蘑菇及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型地貌,而沙漠则属于堆积型地貌设计意图在认识风的磨

38、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补充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完善“风的作用”的认知结构三交流对风的作用的认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地震火山喷发的影响,还会受到风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引发的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预设:风力作用引发的变化比较缓慢)2.提问:谁能梳理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预设:风对岩石具有磨蚀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风可以搬运细小的碎屑物,从而形成戈壁滩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尘会堆积形成沙漠)3.小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现,是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很大原因,但还有

39、来自于地球外圈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了风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探究设计意图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了解本课学生的学习效益,然后引出问题“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疑难解答】风力作用和风化作用有什么区别?风力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要素之一,能够参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教学后记】6.水的作用【教材简析】本课继续研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表面变化这里研究的“水的作用”

40、主要指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即暂时性地面流水(如大气降水时形成的流水)和长期性地面流水(如河流)两方面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和河流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进一步认识水对土地的侵蚀以及沉积现象,从而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学情分析】学生对降雨河流并不陌生,但是很少会关注到它们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并且还能改变地形;他们会关注洪水泥石流等对地表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而忽视降雨河流对土地产生的长期微弱的影响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聚焦到降雨河流对土地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仔细对比以及观察分析现象,关注到过程性的显著及微小

41、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阅读,认识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以及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探究实践通过模拟实验,结合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地形地貌;并能尝试对实验方法改进优化态度责任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能尊重事实,积极交流,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难点能对模拟实验结果以及图片资料等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含介绍实验操作的微视频)学生1.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水槽没有孔的水槽(用于接径流,可以用其他合适的容器代替)降雨器

42、(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彩沙;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呈现现象,直观导入(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PPT:雨后的空旷土地雨后的野草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等图片教师设问:照片上呈现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凹凸不平的;和原来比都发生改变)2.这样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预设:下雨会让泥土流失,导致山坡沟壑纵横地面凹凸不平)3.小结:形成这样的地形和雨水有关系吗?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出示课题:水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多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推测形成图中地形地貌可能的原因,从而自然地进入第一项探索活动二实验探究,感受侵蚀(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水槽没

43、有孔的水槽降雨器水彩沙实验记录单1.提问:你认为雨水是如何让土地变成这样的?2.小组讨论:比如这样一个小山丘,被雨水冲刷后会有什么变化?在纸上画一画自己的想法 小山丘(预设:雨水冲刷地面,把泥土带走;雨水会造成山坡滑坡;雨水会把泥土打散)3.讲述: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但是雨水是不是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会影响土地呢?让我们一起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一下4.出示实验材料,提问:观察这些材料,小组讨论并思考这些问题课件出示:(1)这些材料分别模拟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2)如何进行这个模拟实验?(3)我们要观察什么?5.学生小组讨论6.交流实验方法,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方法:(1)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

44、;(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在小山丘顶部,观察变化;(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的整体变化实验要求: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可以用文字画图的方法把实验前后土地和雨水的变化记录下来7.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8.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预设:小山丘表面的彩沙和一些土被冲走了;小山丘表面渐渐有了一些沟;不少土堆积在相对平坦的地方)教师适机介绍: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学生汇报的不全时,可反复观看微视频9.小结:像刚才实验中我们看到的现象,雨水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流动时,携带走了松散的彩沙与泥土,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形地貌设计意图实验前通过“画一画”为学生充分

45、预测提供支架,同时,让学生了解各部分模拟的分别是什么以及实验中要着重观察的部位模拟实验后,学生能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现象,总结得出相应结论三知识拓展,分析成因(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过渡:降雨形成的流水对土地产生侵蚀,在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和溪流,溪流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2.出示图片:观察这两张图片,你觉得河流会使地表发生哪些改变?小组讨论交流,将讨论结果画一画(预设:会把泥沙带走;会把河流两岸冲宽;河流会变深.)3.我们的猜测准确吗?请看下面这个模拟实验(1)播放并学习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视频(2)提供阅读资料,丰富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4.交流:说说河流对改变地表的作用(预设:河流和雨水一样,对地表也有侵蚀作用;河流对地表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共7课)(2022新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