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橡皮筋作动力设计思路: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四单元第二课,主要是通过安装小车,研究小车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关系,建立“弹力”概念。对于弹力的认识,通过让学生体验具体的物品,从学生的发现与感受中建立弹力概念;实验过程,简化了对小车安装、实验设计,而侧重指导实验操作,正确完成实验;教学中还重视对学生记录习惯、记录方法、数据观察分析能力等的培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产生恢复原状的弹力;2.在一定限度内,物体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过程与方法:1.感受并认识弹力;2.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3.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形变程度)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情感
2、、态度、价值观:1.体会弹力与我们生活的联系;2.关注研究的中问题,完善自己的发现,并想办法解决;3.认真收集实验数据,解释实验数据,并提出科学结论的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弹力,了解形变程度与弹力大小关系。教学难点:研究物体形变程度与弹力大小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橡皮筋、弹簧、尺、海绵、书写板、夹子、小车、记录表等。演示材料:小车、拉力器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建立弹力概念1.玩一玩:(橡皮筋、弹簧、尺、海绵、书写板、夹子)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感觉?2.交流研讨:你是怎么玩的?感受到了什么?3.概括:物体 产生力时,什么发生了改变? 物体,形变 产生 力4.辨析:形变一定产生力吗?橡
3、皮泥 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产生力。5.弹力: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改变后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二、活动二: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调试: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2.测试: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观察:橡皮筋缠绕一圈时与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与缠绕多圈时,橡皮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3.收集数据4.交流研讨: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5:小结:在一定限度内,物体形变程度越大,产生弹力越大。三、课堂总结什么叫弹力,它是怎么产生的?四、课堂延伸 弹簧测力计,猜猜里面的秘密,下一节课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第 小组 记录人:橡皮筋缠绕圈数实验次数小车大约行驶距离(厘米)中间数我们的发现 圈123 圈123 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