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新 发发 传传 染染 病病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新发传染病的概念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一般将题的传染病。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已存在的被认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
2、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消化性溃疡疡、T细胞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等。等。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军团菌病、莱姆病等。病、莱姆病等。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AIDS)等。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态势 目前全球表现为新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交目前全球表现为新传染病和传统
3、传染病交替并存的格局,近替并存的格局,近30年来新发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中国新发20多种。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多种。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被认知等。目前流行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肠出目前流行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肠出血性血性大肠大肠埃希菌埃希菌0157:H7感染、感染、0139霍乱、军团菌霍乱、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病、空肠弯曲菌腹泻腹泻、莱姆病、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引、莱姆病、单核细胞
4、李斯特菌引起的起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小肠小肠结肠炎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汉坦耶尔森菌感染、汉坦病毒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肝炎肝炎、肺炎、肺炎衣原体衣原体感染、小隐感染、小隐孢子虫感染腹泻、汉赛巴通体感染的猫抓病、孢子虫感染腹泻、汉赛巴通体感染的猫抓病、禽流感禽流感、SAPS、甲型、甲型H1N1流感等。流感等。国外有报道,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的新发传染国外有报道,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的新发传染病有人类克雅病、埃博拉出血热、立克病毒病有人类克雅病、埃博拉出血热、立克病毒脑脑炎炎、拉沙热、裂谷热、埃立克体感染等。、拉沙热、裂谷热、埃立克体感染等。目前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如全球一体目前
5、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如全球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人口化、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人口流动、不良的行为方式等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流动、不良的行为方式等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扩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不断出现和扩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发传染病及病原体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提高,使发传染病及病原体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提高,使新发传染病在全球的不断爆发流行成为可能。新发传染病在全球的不断爆发流行成为可能。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人兽共患性人兽共患性 研究发现,研究发现,60.3%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中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中71.8%由野生动物传播
6、引起,如由野生动物传播引起,如AIDS、埃博拉病毒等。林健、埃博拉病毒等。林健东等认为新发传染病中约东等认为新发传染病中约3/4为为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近年来出,近年来出现的现的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以下简称“人禽人禽流感流感”)、甲型、甲型H1N1流感等重要新发传染病也均为人流感等重要新发传染病也均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兽共患传染病。2.细菌细菌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 分析发现,分析发现,54.3%的新发传染病为细菌及发疹伤寒的新发传染病为细菌及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引起;谢学勤、林健东等认为新发传染病等的病原体引起;谢学勤、林健东等认为新发传
7、染病多为病毒引起,李劲松对近多为病毒引起,李劲松对近30年新发的年新发的14种病种病毒性毒性传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染病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大及速度加快使得新加大及速度加快使得新发病发病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成为可能。病的流行成为可能。3.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AIDS自自1981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2006年年5月已覆盖全球月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6 500万人,累计死亡万人,累计死亡2 500万人,其中以非洲万人,其中以非洲最为严
8、重。最为严重。SAPS、人禽流感及甲型、人禽流感及甲型HI N1流流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4.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而且缺乏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而且缺乏基线资料评估,因此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基线资料评估,因此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我国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60%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被定义为不明原因疾病。被定义为不明原因疾病。新发传染病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新发传染
9、病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由于由于H和和N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l变种有时根据宿主而改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变种有时根据宿主而改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l*禽流感禽流感l*人类人类流感流感l*猪流感猪流感l*马流感马流感l*狗流感狗流感l也有时被命名为根据其致命的禽类,特别是鸡:也有时被命名为根据其致命的禽类,特别是鸡:l*低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l*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也称
10、为:致命流感或禽(禽流感),也称为:致命流感或禽流感死亡流感死亡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人禽流行性感冒人禽流行性感冒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侵染人)侵染人末梢血末梢血中中性粒细胞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该病是一种。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蜱(也叫壁虱)叮(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
11、病毒病毒性性疾病疾病相似,容易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治疗治疗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四环素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为首选:类抗生素为首选:强力霉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四环(多西环素)、四环素;儿童,对四环素类过敏或不宜使用选择利福素;儿童,对四环素类过敏或不宜使用选择利福霉素;喹诺酮类),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霉素;喹诺酮类),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型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例可进行经验型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免加重病情。治疗治疗l病毒感染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
12、治疗。病毒感染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l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等。l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L)者,可输)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
13、于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L),建议使用),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l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
14、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1976年,埃博拉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90%。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埃博拉河流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2014年西非年西非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疫情是自2014年年2月开始爆月开始爆发于发于西非西非的疫情,截至的疫情,截至2014年年10月月31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
15、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拉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与塞内加尔利亚与塞内加尔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染病例13567例,其中例,其中4951人死亡。人死亡。感染人数已经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l2014年年11月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称,自日世界卫生组织称,自2013年年底以年年底以来,全球已有共计来,全球已有共计15145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5420人死亡。人死亡。l2014年年11月月19日世卫组织还表示,已知全球共有日世
16、卫组织还表示,已知全球共有584名医疗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名医疗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329人死亡人死亡。传染源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整个撒哈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果蝠可以携带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果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这种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人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人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几乎相同,与当前西非爆发的疫情相似。根据最新消几乎相同,与当前西非爆发的疫情相似。根据最新消息,此次疫情的最初
17、感染者为一名息,此次疫情的最初感染者为一名2岁男童,感染埃岁男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博拉病毒的果蝠果蝠叮咬叮咬 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2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黑色的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黑色的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零号零号”病病人,此名婴儿在发病人,此名婴儿在发病4天后,于天后,于2013年年12月月6日死亡。日死亡。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在这名婴儿死去后,孩子的母亲出现出血症状,并在在这名婴儿死去后,孩子的母亲出现出
18、血症状,并在2013年年12月月13日死亡。然后婴儿的日死亡。然后婴儿的3岁姐姐也在岁姐姐也在12月月29日死亡,并且症日死亡,并且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等。婴儿的祖母后来也有同样症状,并于状表现为发热、呕吐等。婴儿的祖母后来也有同样症状,并于2014年年1月月1日死亡。婴儿一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日死亡。婴儿一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的边境地区。而就在几名村庄外部的人员参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的边境地区。而就在几名村庄外部的人员参加了婴儿祖母的丧礼后,陆续出现了感染症状。由于埃博拉病毒加了婴儿祖母的丧礼后,陆续出现了感染症状。由于埃博拉病毒随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越传越
19、远,疫情范围越来越大。随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越传越远,疫情范围越来越大。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它通过患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汗液和眼泪传播。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由于只
20、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由于只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那些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那些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那些吃果蝠、羚羊或其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那些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检查检查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关键。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病毒的关键。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 RT-PCR 检测
21、。抗原检测也可以一起进行,作为确诊检测。抗原检测也可以一起进行,作为确诊检测。而抗体检测(例如检测。而抗体检测(例如IgM和和IgG)是次要的检测方)是次要的检测方法。法。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天内出现症状。状。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
22、血功能障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出血,伴随皮肤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诊断诊断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到到21天,如何及早发现是天,如何及早发现是关键。因此全球各国都在研发快速检测法。关键。因此全球各国都在研发快速检测法。治疗治疗 现状现状l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发现病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
23、隔离,发现病猴应全部捕杀。死亡患者立即火化。猴应全部捕杀。死亡患者立即火化。l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板输注)。板输注)。l其他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其他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中国援利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中国援利
24、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关于我国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建议关于我国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建议 1 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网络,保证及时识别疫情及,保证及时识别疫情及预防控制策略迅速实施预防控制策略迅速实施 监测网络应该对公共卫生相监测网络应该对公共卫生相关信息进行连续、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卫生部要从组关信息进行连续、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卫生部要从组织体系、人员、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提高监测新传织体系、人员、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提高监测新传染病的能力,注重症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新传染病的能力,注重症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新传染源或新的病原体以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染源或新的病原体以及影
25、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控制其扩散和蔓延。急措施,控制其扩散和蔓延。2 改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改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培训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支持公共卫生行动计划、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支持公共卫生行动计划、进行公共卫生评估的根本。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进行公共卫生评估的根本。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质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发传染病及其威胁,专业人士应该加强对公卫医对新发传染病及其威胁,专业人士应该加强对公卫医师的培训,培养建立现代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队伍师的培训,培养建立现代
26、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队伍(重要的是培养决策分析能力、现场工作能力),从(重要的是培养决策分析能力、现场工作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时能有条不紊的采取合而使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时能有条不紊的采取合理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理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3 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科学研究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科学研究 其具体内其具体内容包括改进识别和认识新发传染病的手段容包括改进识别和认识新发传染病的手段;了了解传染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评价解传染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评价;准确进行预测准确进行预测和预警和预警;为制订和评价预防和控制策略而开展为制订和评价预防和控制策略而开展研究等等。研究等等。4 针对新发传染病制定
27、相应的法律法规,加针对新发传染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防治的力度大依法防治的力度 目前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目前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除应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以外,还应法规,除应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以外,还应该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阐明新传染病的流该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阐明新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对行环节、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及措施提供依据。策及措施提供依据。5 重视公众教育和信息沟通重视公众教育和信息沟通 开展公共卫生开展公共卫生与新闻学、传播学多学科研究,以应对传染病与新闻学、传播学多学科研究,以应对传染病爆发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即如何选择适当的爆发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即如何选择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途径,将适当的信息告诉适时间,通过适当的途径,将适当的信息告诉适当的人,包括疾病爆发信息、流行控制的成功当的人,包括疾病爆发信息、流行控制的成功/无效的策略。无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