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6404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第1页,共36页。目录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第2页,共36页。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对的社会的推动作用,除了直接创造物质文明外,就是创造了新的更多的精神文明。科学技术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为多种文化生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对道德和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对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仰有巨大的作用。第3页,共36页。“文明”“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周易,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明以键,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文明一词在这里是指文秀明丽的

2、景物,高尚的道德,良好的教化。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出现得相当晚,来自古拉丁文的civils,原指人们和谐地在城市群体中生活在一起的能力、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的道德。第4页,共36页。现代“文明”的含义很广,或指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高丽的生活方式,与没有教养、粗野、下流、野蛮相对;或指技术及其物质成果,与被称为文化的哲学、艺术等精神成果相区别。或指一些先进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总的特征,以便与一些原始民族生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我们这里把文明理解为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而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成果的总和。包括

3、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部分。显然科学技术对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具体对精神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5页,共36页。认识水平认识水平(1)认识水平认识水平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描述、解释并预见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从自然界争取自由的武器。自然科学对认识水平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科学上每取得一个新的知识,都使人们为取得新认识提供认识工具。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人类智力资源的社会储备。科学技术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人们的胸怀,启迪人们的心智。第6页,共36页。目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已不限于感官所及的宏观世界,还可以借助仪

4、器去认识微观世界(10-10m以下)、介观世界(10-4m-10-9m)和宇观世界(106m以上)。第7页,共36页。认识方法认识方法(2)认识方法认识方法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方法不断发展,在观察、实验、类比、模拟、数学模型、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的基础上,现代科学又出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研究复杂系统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等等。第8页,共36页。批判精神批判精神 3)批判精神批判精神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证方法和理性方法。科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坚持一切科学理论都要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并要接受实践严格的、反复的和长期的检验。任何权威、任何情感偏见,无论是宗教的、政治的还是伦理的都不能

5、作为判别真理的标准。第9页,共36页。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本质上,自然科学理论是唯物的、辩证的,它是人们建立正确宇宙图景的根据,是推动哲学发展的一种力量。哥白尼的日心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解放思想。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往往是思想解放的先导。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精神和道德面貌。当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第10页,共36页。合理性合理性(4)合理性合理性 科学又是人类的理性活动,人们在观察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必须经过理性的加工整理、通过概念的构造,提示事物的本质;通过逻辑思维把概念织成

6、理论之网,又借助于数学使理论之网具有逻辑的简单性和严格的精确性。理性要求人们有条理按规则思考和行动,使人们摆脱迷信和盲从。另外,科学方法追求的简洁明晰、对称和谐,对现代社会的美学追求产生很大影响。第11页,共36页。行为模式行为模式(5)行为模式行为模式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当代科学技术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人们以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从事科学职业,在科学共同体内人们专业化分工、合作、互相交流、互相竞争。这为人们行为之间相互调整和适应提供范式。美国科学到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 1910-)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行为规范:普遍性、公共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性,它们构成科学的精

7、神气质。第12页,共36页。普遍性要求人们评价科研成果只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准则而不应该考虑种族、年龄、性别、宗教、民族、国家、阶级、个人品质以及诸如此类的因素。公有性要求公开科学成果。并且一旦公开后,其开创者个人不宣称占有这一新思想,科学何况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研,以追求真理为最高利益,而不把研究作为带来荣誉、地位、声望和金钱的敲门砖。有条理的怀疑性,要求对所有知识,无论其来源如何,在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都要经过同样仔细的考察验证。第13页,共36页。道德观念道德观念(6)道德观念道德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与恶评价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

8、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以及行为活动。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观念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人们的伦理观念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伦理观念作为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第14页,共36页。实际上,没有超历史、超现实和超社会群体的道德。但教育应该宣传最新时代的的全人类的道德,而不是某个局部社会过时的道德。第15页,共36页。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两种文化的提出两种文化的提出英国学者查尔斯帕希斯诺(C.P.Snow,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方是文学知

9、识分子,一方是科学家,并犹以物理学家最有代表性。第16页,共36页。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科学文化可比喻为日神阿波罗文化,人文文化又称为酒神文化。第17页,共36页。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人文”一词的英文humanity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有这样一些含义: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道指对人和人类福利的关心;博爱指对人和人类的广泛的爱;人本主义指与神本主义相对立,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10、。人文文化是以人道、博爱和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科学文化追求真实理性至上不同,追求首先是美与善。并对理性之外的意志、信仰、情感和潜意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第18页,共36页。两种文化的对立两种文化的对立从历史上讲,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立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反对至高无上的神权。与神学不同,这两种文化都推崇人,认为人和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性。理性是人的本质。要冲破神学的束缚就要唤醒人的理性。显然近代科学是在人文主义的帮助下诞生的。只是在科学主义把理性推崇至极,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或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来越深。第19页,共

11、36页。斯诺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最主要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的社会模式固定下来的倾向。我们总是希望一个人能很快地在某个领域达到深入的境界,而且认为专业化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捷径。我们也是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我们现存的社会模式永久不变,力图使它固定下来,按这个模式发展下去,而这却是一种保守僵化的倾向。”第20页,共36页。近代科学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和每门科学内部的独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其特点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分解为简单的,把高级的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的运动形式。“科学的兴起把人推入一条专门化训练的隧道。人越在知识方面有所进展,就越看不清

12、整体世界,也看不清自己,于是就进一步陷入了存在的遗忘。”第21页,共36页。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唯一崇尚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同其它一切知识对立起来,主张从科学中清除价值,拒斥世界观,认为不能证实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理性脱离了人文,丧失了人类的终极价值,沦为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第22页,共36页。在哲学界里,叔本华和尼采等人通过强调意识、意志与理性主义抗衡,存在主义把人的生存问题置于哲学的中心位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试图建立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历史科学、文化科学和精神科学等等。认为研究精神和价值应有与研究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第23页,共36页。两种文化的交融趋势两种

13、文化的交融趋势两种文化的交融各自双方。20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科学内部涌现了一批交叉科学和综合科学(如:系统科学、生态学、技术经济学等)。另外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1922-1994)认为一切科学发现中都包含非理性因素。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接受某一理论的影响,费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则认为科学并没有独特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他提倡多元方法论原则。第24页,共36页。两种文化的交融也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发现科学不是万能的,任何

14、科学技术的出现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使人在思考,科学技术能确保人类的幸福吗?为什么有人享受着物质文明却并不感到幸福?为什么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今天还没有消除贫困和不公正?人是不是会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是否终将失控?第25页,共36页。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们的问题不能由科学来解决,而只能由人自己来解决。”确实,研究科学技术本身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需要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已成了一种包括大量人员、巨额资金、昂贵设备和复杂组织在内的大科学、大技术,成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何况产业。科技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而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第26页,共36页

15、。居里夫人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第27页,共36页。因而出现了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学科,以及专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科学技术和社会(STS)。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延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以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不仅从历史、经济、哲学、文化与社会学等角度研究科学技术,而且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目前STS的研究和教育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

16、已建制化。这将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沟通和融合。第28页,共36页。杨叔子院士做客人文讲座回眸世纪科技发展第29页,共36页。华中科技大学的系列人文讲座 第30页,共36页。科技发展的20世纪回眸,科技发展的21世纪初趋势和几点人文思考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里,杨叔子从1个技术(计算机),2个理论(相对论、量子论),3个工程(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工程、人类基因组工程),4个模型(夸克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模型、地球板块模型)等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20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情况。第一部分:天翻地覆慨而慷第一部分:天翻地覆慨而慷第31页,共36页。第二部分: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从一个兴起(纳米技术),二个焦点(环境安全科技、资源安全科技),三个关注(地球科技、海洋科技、空间科技),四个支撑(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生命科技)等四个方面来讲述科技发展的21世纪趋势。第32页,共36页。第三部分:背靠五千年,不畏浮云遮望眼第三部分:背靠五千年,不畏浮云遮望眼 第33页,共36页。总结第34页,共36页。作业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产生,发展,融合。简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第35页,共36页。The End!第36页,共3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