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卖家):阳光照进你心里 文档编号:3568704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5、教育起源于劳动(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

2、的需要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

3、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

4、: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13、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14、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我国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3)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

5、半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4)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5)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15、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16、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17、教育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

6、H常教育经验(2)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18、教育学在教育理论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扮演着一种中介”作用,体现在:(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了地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加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

7、打下思想基础(6)通过传播教育理论,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9、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3)把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20、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主要表现在:(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

8、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21、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22、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23、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经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24、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9、)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25、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承(2)选择(3)融合(4)创新26、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7、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3

10、)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29、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什么意义?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30、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3

11、1、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3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33、要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3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

12、的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35、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36、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的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3)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3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的质量标准,而培养目标则是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或

13、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即培养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体现、落实在培养目标之中38、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39、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1)个人本位论(2)人格本位论(3)文化本位论(4)生活本位论(5)伦理本位论(6)社会本位论40、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2)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3)人即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即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

14、化41、我们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42、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1)体育(2)智育(3)德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43、我们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1)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2)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3)对教育认识的深化44、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

15、的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45、素质教育的内容:(1)政治(2)思想(3)道德(4)科学文化(5)身体(6)心理46、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

16、体力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4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48、影响学制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传统49、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50、欧美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前苏联型学制

17、51、旧中国的学制:(1) 1902年壬寅学制(2) 1903年癸卯学制(3)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4) 1922年壬戌学制52、老解放区学制的特点:(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3)依靠群众办学5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6)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

18、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9)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10)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11)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12)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完善中等和高等学校的考试招生制度54、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55、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性:强制

19、性、普遍性、免费性56、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政策重心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7、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58、终身教育的特性:(1)民主性(2)形式多样性(3)连贯性(4)自主性59、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不同在于:指导思想不同,涵盖范围不同60、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1)社会变化加速(2)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3)人口的急剧增长(4)闲暇时间的增多61、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在教育过程上,传统教育仅把教育限制在青少年时期,而终身教育把教育贯穿于人的全部生活(2)在

20、教育活动的组织上,传统教育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隔绝开来,而终身教育统筹安排各种教育活动,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3)在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强调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促进自我表现发展(4)在教育功能上,传统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地得到发展(5)在教育机构上,传统教育主要限定在学校,而终身教育扩大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和各种环境(6)在施教人员上,传统教育只能由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教师)来施教,而终身教育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社会整体来提供教育机会(7)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教育集中于学习

21、抽象的知识,而终身教育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并注意从整体上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8)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教育注重从外部施加,而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62、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趋同方面共同主张表现在:(1)教学过程的延续性和终身性(2)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3)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和社会性(4)教学目的的双重性趋异方面主要表现在:(1)目标指向上的不同(2)战略选择上的不同(3)实践重点上的不同63、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64、学生的合法权力:(1)

22、生存的权力(2)受教育的权力(3)受尊重的权力(4)安全的权利65、当代学生的特点:(1)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2)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3)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4)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5)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6)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儿童的积极与不良影响同时增多(7)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8)自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念呈多样化66、教师是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主要职责的社会成员67、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1)非职业化阶段(2)职业化阶段(3)专门化阶段(4)专业化阶段68、教师的常规角色:(1)父母的替代者(

23、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的楷模(4)集体的领导(5)法官与裁判(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69、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1)学习的促进者(2)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3)终身学习者(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70、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2)劳动方式的示范性(3)劳动手段的创造性(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5)劳动时空的广延性(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71、教师的职业素养:(1)专业知识素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2)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研能力(3)专业精神素养:专业道德、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人格、专业自我7

24、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74、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1)日常教学反思(2)个人行动研究(3)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4)同伴交流与合作(5)跳出教育谋发展7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76、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

25、容77、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1)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目的的工作关系(或教育关系)(3)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关系78、几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专制型:特征:(1)对学生时时严加监视(2)要求即刻无条件接受一切命令(3)认为表扬可能宠坏学生,所以很少给予表扬(4)认为没有教师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学生反应:(1)屈服,但一开始就不喜欢和厌恶这种领导(2)推卸责任是常见的事情(3)学生易激怒,不愿合作,而且可能会在背后伤人(4)教师一离开课堂,学习就明显松垮放任型:特征:(1)在和学生打交道中几乎没有什么信心,或认为学生爱怎样就怎样(2)

26、很难作出决定(3)没有明确的目标(4)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既不参加学生的活动,也不提供帮助或方法学生反应:(1)不仅道德差,而且学习也差(2)学生中有许多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容易激怒的行为(3)没有合作(4)谁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民主型:特征:(1)和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2)在不损害集体的情况下,很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指导(3)尽可能鼓励集体的活动(4)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学生反应:(1)学生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喜欢同教师一道学习(2)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很高(3)学生互相鼓励,而且独自承担某些责任(4)不论教师在不在课堂,学生的努力程度适中7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

27、)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80、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2)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81、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的环节:(1)自我分析(2)环境分析(3)确立目标(4)拟定专业发展路径,设计行动方案82、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83、从教育途径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从而大

28、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3)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4)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发展84、课外活动的特点:(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上的实践性85、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公益活动86、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87、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2)坚持科学性、知识性

29、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88、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8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90、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9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多角度开发(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始课程内容(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3)综合、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照进你心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