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登革熱v登革热(也稱骨痛热症),是由登革熱症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v由屬於斑蚊的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與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先叮咬患者後,成為病媒蚊,其它健康的人可能因這隻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登革2型病毒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病媒蚊簡介v病媒蚊為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與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v蚊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卵在水中孵化,幼蟲和蛹也在水中生長發育,成蟲營陸上生活,因而生活史出現水中和陸生二個明顯不同的時期。v卵期:卵粒單產於容器內壁接近水面處。幼蟲期:呼吸管短,靜止於水中時,身體與水面垂直蠕動緩慢上升。
2、蛹期:肉眼不易區分。成蟲期:白天活動,身體及腳具黑白斑。病媒蚊簡介v白線斑蚊:腳上都有黑白相間的班節,亦叫斑腳蚊,胸部背部有一條白線。喜歡棲息於室內,尤其是深色的窗簾,衣服,布幔及其他陰暗處所。v埃及班蚊:胸部背側有一對彎曲白點及中間二條白線。喜歡棲息於室外孳生棲所附近之植物及戶外之陰涼處。在白天吸血,以早上點及下午點為吸血高峰時段。登革熱症狀v(一)典型性登革熱:突發性高燒(體溫常驟昇至三十九至四十,而後可能持續五至六天)、伴隨著畏寒、頭痛、四肢酸痛、骨關節酸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虛弱及全身倦怠。有些則有臉部潮紅、眼皮水腫、結膜充血、味覺改變、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肝腫大,但脾腫
3、大則不常見。發燒及全身症狀約三至四天後消失,一部份人會在體溫下降後再度上升,形成像馬鞍狀的體溫曲線,在發燒後期可能會出現出血斑,尤其常見於下肢。有些人在第三、四日短暫出現疹子,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一些較少見的症狀則包括喉嚨痛、相對性心搏過緩、腦膜炎等症狀及大腦病變等。患者的檢驗數據大多呈現白血球、血小板低下、肝臟發炎指數上升之情形。登革熱症狀v(二)登革出血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為較嚴重的登革熱臨床表徵。潛伏期與初期症狀典型性登革熱相同,通常在發病二至五天後病情嚴重,有自發性出血現象,如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女性月經大量流血、經期延長。也可能出現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的證據,如低
4、蛋白血症,肋膜或腹膜積水。更嚴重時會血壓下降至休克狀況,甚至量不到血壓。登革熱疫苗v登革熱症疫苗於1970年代開始研發,諸多實驗與考量因素下,尚未研發出徹底治療解決登革熱症疫苗。v新加坡和中國科學家合作開發出對抗登革熱的新疫苗。如果臨床試驗獲得成功,它將成為首個可同時預防登革熱所有四種常見亞型的疫苗。v法國和巴西等國也研製出了相關的疫苗,目前正處於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階段,如果試驗成功,該疫苗可望在一到三年內投入使用。如何防治登革熱v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
5、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v(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避免蚊蟲叮咬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合格之衛生用藥,或使用捕蚊燈。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上清除,沒辦法處理的請清潔隊運走。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如何防治登革熱v(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
6、落實巡、倒、清、刷: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如何防治登革熱如何防治登革熱v(三)感染登革熱民眾,應配合的事項:(對病人、接觸者及周圍環境之管制)如果發現疑似感染登革熱之患者,通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患者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且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或噴灑殺成蚊藥,病人應睡在蚊帳內。防疫單位應進行強制附近的孳生源清除工作,並依相關資料綜合 研判後,經過評估,如有必要,實施成蟲化學防治措施。登革熱患者周遭可能已有具傳染力病媒蚊存在,所以應調查患者發病前2週以及發病後1週的旅遊史(或出入場所),確認是否具有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