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拟题(二十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2.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A.三B.四C.一D.二3.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 A.动机B.理想C.能力D.世界观6
2、.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补偿C.感受能力的差别D.感觉的相互作用7.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9.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 )出版的教育心理学。A.乌申斯基 B.卡普捷列夫C.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3、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社会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2.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1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1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是( )的教育行政部门。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人民政府D.国务院15.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
4、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1.课程管理2.教育法规3.头脑风暴训练4.反思性教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3.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4.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的认识。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14分,共14分)认真阅读材料
5、,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材料三: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
6、馆工作。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模拟题(二十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以及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2.A【解析】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D【解析】替代强化就
7、是指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4.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5.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6.B【解析】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7.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榜样的作用。8.B【解析】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培养。9.B【解析】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10.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
8、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11.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12.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加以解决。13.C【解析】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由此引起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应。14.A【解析】教育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实施。15.C【解析】学生作为公民享有民法通则赋予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因此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二、名词解释1.课程管理是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
9、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2.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3.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互相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
10、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1)师生在教育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11、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或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3)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四、论述题(答案要点)1.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包括感觉规律的运用和知觉规律的运用。(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
12、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
13、规律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
14、,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2.(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1)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2)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3)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会学习;激励学生会思考;指导学生能实践。3.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