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9080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17浙江4月选考,14,2分)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 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 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 D 根据材料中“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逐步的和 平转变”等信息,可以判断“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指的是三

2、大改造。三大改造使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故D项正确。,2.(2016浙江10月选考,14,2分)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 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 )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 B. C. D.,答案 B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人民公社化运动 于1958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在1960年;家庭联产承包

3、责任制的实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故B项正确。,考点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2018浙江4月选考,12,2分)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 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 B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它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2017浙江11月选考,16,2分)右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

4、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答案 A 漫画提供的信息有“一九八四年二月”和“农民自动承包荒山造林”,根据所学 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迅速推广,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 项正确。漫画所示不属于第三产业,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当时情况;这一时期农民承包荒山 造林不是自发性的,而是在中央推动下进行的,故D项错误。,3.(2015浙江10月选考,14,2分)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 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 ( ) A.大连 B.厦门 C.北海 D.深圳,答案 A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5、区设在大连。故A 项正确。,4.(2018浙江11月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 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 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 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

6、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 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4分),答案 (1)政治:“一国两制”构想进入实践阶段; 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沿海城市的开 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科技: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 (1)本题概述1984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根据表格总结概括即 可。政治方面由5月和12月关于“一国两制”的内容,可知“一国两制”构

7、想已逐渐付诸实 践。经济方面涉及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两个方面,对外开放是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 了经济的活力。对内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由农业转向国有企业。科技方面根据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可知空间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2)本题从农村和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两方面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的制度创新是建 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5.(2014浙江文综,19,4分)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 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

8、现在不同 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 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B. C. D.,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本题一是注意时间“20世 纪80年代”;二是理解材料含义。根据“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可以得出人民公社 体制逐渐废除,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企业家“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可以得出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由此可判断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是在1993年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故错误;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 行

9、的,显然说法错误。故选A项。,考点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2017浙江11月选考,17,2分)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 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 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答案 C 材料中“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 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

10、现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故C项正确。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不符合史实;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2.(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 “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

11、。,3.(2016浙江10月选考,15,2分)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下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 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答案 C 漫画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作用。故C项正确。,4.(2015浙江10月选考,15,2分)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 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

12、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答案 D 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状况。“光有 钱买不了东西”到“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 的丰富。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2016浙江4月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 “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 济建设方针。

13、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 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 取得的“初步成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 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

14、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解析 (1)历史背景根据“1956年”这一时间信息联系社会制度变化回答。大会的成果根据 材料提示的信息,即大会作出的决定和一些重要论断,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2)企业制度和经济体制按照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对所有制结 构的影响按照党的十五大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6.(2011浙江文综,20,4分)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 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 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答案 D “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 话,主要反

16、映了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D项 正确。这段话并未涉及改革的重心转移、防“左”和反右以及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 故A、B、C三项错误。,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19课标,31,4分)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 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 表明当时 (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命题评审 本题属于典型的“材

17、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方式。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 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并联系主干知识进行分析。,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以俄文书刊借阅量的变化设置历 史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体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 养,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正确的国家观。 1954年中国的“一五”计划刚刚开始,而“一五”计划中的许多工业项目是苏联援助建立的,当时中国的建设者们迫切需要了解苏联情况,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增的现象,据此分析可知D项正确。当时科学研究尚未与国际前沿接轨,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

18、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B项错误。当时借阅俄文书刊主要是为了学习苏联先进的工业技术,而不是反思苏联经验,故C项错误。,2.(2019江苏单科,12,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 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 正确的是 (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 B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矿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建设成就,同时考 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

19、 性特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进程。 由材料“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 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 后面貌,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并未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A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方针,D项错误。,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一五”计划达到的工业化程度。,3.(2018课标,31,4分)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 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20、。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规律总结 “反映”类试题的答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解答此类 题目要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从漫画信息可知,1953年,资源勘 探队员来到深山叩开了“锰”“铜”“钨”“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开采的大门, 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得以发展,反映了当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故选D项。1957年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排除A项;在古代中国已经开始了对矿

21、 产资源的开采,排除B项;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4.(2017海南单科,12,2分)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答案 C 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 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推断出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 机械,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195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

22、误。,5.(2016江苏单科,13,3分)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 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答案 D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图中的工厂、船只及工人 的工作场景都与之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错在 “基本实现”;B项错在“绿色环保观念”,此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C项不符合史实,排 除;图中工人热情洋溢的表情展现了其投身建设的热情,故D项正确。,6

23、.(2015广东文综,16,4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 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 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 D 1961年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故可排除A、B两 项;题干材料“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说明当时国 民经济调整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排除C项;“变相恢复单干”与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24、任制 有一定联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评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60年 代初期农民单干的家庭生产方式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的具体反抗,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7.(2019课标,41,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 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 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

25、了70余年来未 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答案 (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解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结合材料三中“根据国 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等信息回答“特征”。从海关税率调整的政治意义和经 济意义等角度,结合“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等信息回答“意义”。,8.(2017课标,41,10分)(节

26、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 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 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 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 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

27、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 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 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 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答案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 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 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

28、料二“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可得出列入国家发 展计划;由“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 件”可得出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由“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 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可得出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 勘探;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可得出新中国独立自主开发。第二小问意义, 依据新中国矿业政策的特点,结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意义,可得出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 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9.(2018课

29、标,31,4分)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 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 漫画中“奶奶”“阿姨”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说明女性成为国家建 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反映出工业化建设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 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由漫画信息无法看出城乡差别,并且当时城乡差别并未发生根 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方法归纳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 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

30、题。首先,漫画有多层寓意,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 立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 再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 内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的寓意并深入体会其对我们的启示。,10.(2016课标,31,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 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 A 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

31、住宅建设的投资额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 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仅涉及基本建设内部投资比重 的变化,未涉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增加或减少,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11.(2015福建文综,18,4分)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 实的是 (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 D 从

32、示意图中可以看出,1957年以后中国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而农业总产值呈下降 趋势,这主要是由“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图 片反映的信息不符。,12.(2015课标,31,4分)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 A 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而优先发展重工业,

33、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排除C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评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可以从材料 中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对比入手,联系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状况回答。,13.(2014课标,31,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 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 B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实

34、行该制 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 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粮食 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B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 “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14.(2014课标,31,4分)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 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

35、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 C 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生产短缺的产物。实行粮 食统购统销后,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农民的经济生活就被纳 入了国家计划体制,故选C项。1952年底,我国农村经济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故A项与史实 不符;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与农村政权建设无关,排除B项;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 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并不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排除D项。,评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旨

36、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 中。解题的关键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形势入手,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形成计 划经济体制等知识分析各选项。,15.(2014山东文综,20,4分)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 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 C 词条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一说法带有强烈的“左”倾色 彩,因为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本身就是“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据此分析,C项正确。,【大跃进】dyuj

37、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16.(2014北京文综,18,4分)“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 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答案 C 题干歌谣中的关键信息有“单干变互助”“小组变大组”“合作社”。 透过这些有效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措施,即成立 农业生产互助组,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故C项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

38、 二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包产到户、分田单干;中共八大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A、B、D三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应排除。,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浮夸风,而许多参观者普遍认为这是人的 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无限的表现,其实际上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故选D 项。由材料中的“1958年”“农业社”可知此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材料反 映的是浮夸风而非生产效率的真实提高和粮食产量的真实增长,排除B、C两项。,18.(2014安徽文综,17,4分)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 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

39、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 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 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A “单家独户的经营”“个别卖地”表明此时处于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乡上的 人民代表”说明其反映的现象出现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据此判断材料描述的是三大改 造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均实行土地公有制,个体农民不能买卖土 地。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提供的经营方式和土地所有制形式。,19.(20

40、14重庆文综,9,4分)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 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答案 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一五”计划,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由题干中“苏联对中国的帮助”、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可知,这是新中国“一五”计划 的成就,B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 (“一五”计划完成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调整国民经济,A、C、D三项都与

41、“工业基础” 初步建立的时间不符。故本题选B项。,20.(2013山东文综,14,4分)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 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理解。从材料中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 式”及“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等信息可知答案为D项。A、B、C三项在当时都是合理且必 要的。,21.(2013重庆文综,9,4分)下表根据国家统

42、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 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 A 由表格数据可知,19581960年重工业产值与1957年相比大幅度提升,这是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说明此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出现了“左”的错误,因此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从1960年重工业产值与轻工业产值及农林牧渔业总 产

43、值来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谈不上形势好转,因此B、C、D三项均与表格信息或史实不符。,22.(2013安徽文综,17,4分)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 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答案 D 题干强调的是“主要取决于”,即决定性因素,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教育卫 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中国人平均寿命增加及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故A、B 两项错误;当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不

44、完善,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极大地调动 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故D项正确。,评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本题可用 排除法,先把备选项中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排除掉,再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23.(2013江苏单科,10,3分)“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 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 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 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

45、确认识有 ( ) “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B. C. D.,答案 B “大跃进”并非仅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工业及其他领域,故与史实不符。 表述正确。因此选B项。,24.(2016天津文综,13,10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 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 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 碍建设民主

46、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 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 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 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 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 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

47、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 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 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6分)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4分),答案 (3)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4)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解析 (3)根据材

48、料中“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回答第一小问。根据材 料中“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回答第二小问。 (4)可以从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农民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等角度回答。,考点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2019课标,31,4分)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 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 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9、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A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试题以19791981年农村的经济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题干中“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表明这些政策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发展私营企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退 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不符,B、C两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是在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2.(2018天津文综,11,4分)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 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 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