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13山东理综,3,4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过程。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 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 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 加工
2、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2.(2015课标全国,40,15分)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 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 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 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 是 。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3、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 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 肿瘤。,答案 (1)RNA 逆转录酶 cDNA(或DNA)(每空2分,共6分) (2)抗体(2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3分) (3)T(或T淋巴)(2分) (4)监控和清除(2分),解析 本题以HIV为背景,主要考查了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人体的免疫调节等。(1)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要获取目的蛋白的基因,可先从HIV中提取其RNA,再以其作为模板,在逆 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此cDNA即含有该目的蛋白的基因。(2)目的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 体后,可启动机体的体液免疫
4、,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而此抗体可与目的蛋白抗原结合。利用上 述原理可检测受试者血清中是否含有HIV。(3)HIV致病的机理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 的部分T细胞,降低了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监控和清除癌细胞 的功能。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艾滋病等相关知识考查科学思维中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易错警示 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了 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2017课标全国,4,6分)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 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
5、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 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与过敏反应。将提取液A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未出现异 常,但若干天后再注射少量提取液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典型的过敏反应,提 取液A中含过敏原,C正确;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
6、会出现头晕、心 慌、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 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若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则初次注射提取液 时,小鼠就会出现异常表现,D错误。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过敏反应的相关实验考查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审题方法 解题时注意“题眼”。该题的“题眼”是再次注射少量A,小鼠很快出现异常表 现,这与过敏反应中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发生过敏反应的特点相吻合。,2.(2016课标全国,31,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
7、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 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 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解析 (1)由题意知,感染病毒甲后,动物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
8、导致其患 肿瘤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甲疫苗的实质是处理后的抗 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相应疾病的作用。(3)胞吞和胞吐这 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均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均形成囊泡,且均需要消耗能量。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免疫预防相关知识考查科学思维中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评分细则 (1)题回答“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功能下降”也给分。(2)题第一、二空答案唯一,第 三空如下的具体表述“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得分。(3)题只要答出 其中2条即可得分。,B组 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
9、功能,1.(2018江苏单科,9,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 B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 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会迅速 增殖分化,形成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如果直接 移植给肿瘤患者,会被患者
10、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C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骨 髓瘤细胞和针对某抗原的相应B细胞,D错误。,知识拓展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顺免疫学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免疫学相关概念网 络图如下。,2.(2017天津理综,2,6分)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答案 C 本题考查不同免疫类型的区别。呼吸道黏膜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 免疫,A 正确; 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 正确;抗体、B 细胞仅参与体 液免疫,C 错误,D 正确。 方法技巧 免疫三道防线的区分 免疫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11、和吞噬细胞,但无淋巴细胞 参与,无特异性。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免疫反应有淋巴细胞参与,有B细胞参与的为体液 免疫,只有T细胞参与的为细胞免疫。,3.(2015课标全国,5,6分)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细胞癌变等知识。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因此不能消 灭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A项错误;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
12、化,溶菌酶能使细胞破裂、内容物逸出,导致细菌溶解,故溶菌酶杀菌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 同,B项错误;Rous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发生癌变,为病毒致癌因子,C项错误;HIV最初侵入 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HIV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 染机会增加,D项正确。 知识拓展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人体消灭胞内寄生病原体的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宿主细 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原体到内环境中,然后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 细胞集团,并最终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2015北京理综,1,6分)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
13、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答案 D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与特 定抗原结合,B错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由吞噬细胞吞噬,C错误;抗体的本 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易错警示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具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性质,参 与体液免疫反应。在多数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 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5.(2015四川理综,5,6分)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
14、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 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 D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患者出现蛋白尿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 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组织水肿;链球菌为原核生物,故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吞噬 细胞可吞噬并消化内环境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故选D。 题后反思 (1)链球菌是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2)在还
15、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5065 水浴加热,脂肪的检测可能用到 显微镜。,6.(2019课标全国,30,11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 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 及处理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填 “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 。初次注射抗原后 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 。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
16、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 象的原因是 。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 (答出2点即可)。,答案 (1)抗体 (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 本题以动物个体的免疫应答为背景,考查考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通过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 (1)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所以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2)再次免疫应答发生在体内已有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的个体,
17、故再次注射抗原后,能够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是A、D组。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 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 大量抗体。(3)已注射过抗原甲的小鼠,小鼠血浆中已存在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 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4)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 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常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思维点拨 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 (1)免疫过强 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 将“非病原体”作为“抗原”过敏反应。 (2)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缺失免疫缺陷病。,7.(2019江苏单
18、科,31,8分)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 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 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 问题: 图1,图2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 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 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 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 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 死亡。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
19、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 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 传送与 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 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 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 。,答案 (8分)(1)胞吞 (2)分化 记忆 (3)特异 裂解 (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5) 降低免疫排异,解析 本题借助细胞免疫相关知识,考查考生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通过细胞免疫过程图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的分析体现 了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素养。 (1)图1中的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2)T细胞被抗
20、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 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3)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识别带有同种抗原的肿瘤细胞,说明其发挥 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肿瘤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抗PD-L1抗 体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抑制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解 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 体区段,降低免疫排异,更好地发挥解除T细胞活化抑制的作用。 知能拓展 非人源性抗体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严重的机体排异反应,进而影响抗体在临床应用 时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最大程度降
21、低抗体的异源性,并且使 其特异性和亲和力保持不变。,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2016江苏单科,13,2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 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答案 D 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使免疫系统受损,故HIV感染人群比健康
22、人群 免疫力低,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机 体免疫系统只能识别暴露于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因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无HIV蛋 白,故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破坏免疫系统,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反应,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 知识拓展 HIV感染机体后入侵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病原体。HIV感染初 期,HIV含量低,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进行消灭,但不能全部消灭,继而HIV增殖,破坏人体 的免疫细胞。,2.(2015天津理综,2,6分)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
23、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 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 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 C 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致病力下降,可作为抗原,A错误;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 使鸡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而不是产生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会迅 速地增殖与分化,产生更
24、多的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也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 产生的抗体太少,不足以清除体内的霍乱病原菌,D错误。 易错警示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是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及与抗 体结合的特异性。 评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 握免疫反应的原理和基本过程。,3.(2015福建理综,2,6分)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 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
25、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 A 该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细胞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的,属于自身免疫病; 因患者胰岛B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直接作用下而裂解死亡,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 生理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易错警示 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成抗原进行攻击引发的免疫异常是自身免疫 病,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于敏感引发的免疫异常是过敏反应。,4.(2015浙江理综,1,6分)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
26、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答案 A 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其RNA要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 体DNA上,因此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断此过程,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可通过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必须经逆转录形成DNA后 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艾滋病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 减退,因为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体液免疫起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功能也大受影响,D错误。 易错警示 HIV的遗传物质
27、是RNA,HIV为逆转录病毒。HIV进入细胞后先在逆转录酶的作用 下形成DNA,由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 评析 本题考查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掌握HIV的遗传物质和传播途径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5.(2019北京理综,29,17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 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 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 、穿 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 细胞,后者能产生 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
28、、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 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 理是 。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 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 细胞。 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 (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
29、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 抗体是 。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 特异性结合。 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答案 (17分)(1)活细胞 吸附 (2)浆/效应B (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 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4)a、c、e D63 流感病毒 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解析 本题借助免疫调节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对一些生 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通过预防接种、疫苗研制
30、的思路、流感患者的应对措施等体现了 社会责任素养中的珍爱生命要素。 (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流感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 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由于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 变异频率非常高,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 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根据预测进行预防接种。(4)若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 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培养易感细胞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将各 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
31、胞培养瓶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图中 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好的抗体是D63;对照抗体抑制率很低,说明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 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依据(4)小题中的实验,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因此 可选用NA制备相应的流感疫苗。(5)流感患者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尽早隔离,避免病毒传 播;尽早注射抗流感病毒抗体等。,知识拓展 疫苗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6.(2018北京理综,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 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
32、细胞具有无限 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 系统发挥 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 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 空白组的数值, 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答案 (1)分裂/增殖 免疫 (2)实验一:高于 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
33、的抗原 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 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 实验二:细胞 (3)F D C B (4)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清除。(2) 根据表中数据,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 用后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具有类似的抗原(或DB7具有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 的抗原)。给小鼠注射DB7,小鼠形成肿瘤,但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 变小,因此可推测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
34、,与MEF无共同的抗原。(3)iPSC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肿瘤的细胞免疫,给健康小鼠注射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健康小鼠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这 种效应T细胞可清除由DB7引发的肿瘤细胞,故图中分别为F、D、C、B。(4)通过以 上分析可推测,iPSC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 知识拓展 干细胞的类型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多种组织,专能干细胞只分化形成特定组织。,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14天津理综,6,6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35、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 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 B 由图示知,物质a作为抗原激活了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该 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抗a抗体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能被吞噬细胞清除;因抗a抗 体可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36、2.(2014海南单科,13,2分)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答案 D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水解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 线;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 免疫。,3.(2014江苏单科,21,3分)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
37、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答案 BC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 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B正确;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产生 的皮肤红肿、哮喘等异常生理现象,C正确;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以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评析 本题综合考查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中等。正确理解免 疫细胞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解题关键。,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2014重庆理综,3,6分
38、)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 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 因是 (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答案 C 第一次口服疫苗,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次口服疫苗,抗 原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应答效果更显著,A错误,C正确;抗 原入侵机体后会被相应免疫细胞、免疫物质清除,不会积累,B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无 特异性,D
39、错误。,2.(2014课标全国,30,9分)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 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 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 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
40、细胞免疫过 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 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答案 (9分)(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 作用(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 解死亡(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淋巴(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1分) 抗体(1分),解析 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1)非特异性免疫与生俱来,作用的对象无特异性。 (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紧密
41、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3)在特异 性免疫中,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 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评分细则 (1)题只要答出“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病原体”关键词句就得分,只答出一点得1. 5分。(2)题答出“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和“使宿主细胞裂解”两个关键词句得3分,答出其 中一个得1.5分。(3)题答案唯一。,3.(2014北京理综,31,16分)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 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 病理变化,可发
42、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 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 因转录,再以 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 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 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 。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 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 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 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
43、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 。,答案 (16分)(1)载体 氨基酸 (2)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宿(寄)主细胞 (3)A1 (4)细胞免疫 (5)预防,解析 (1)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疫苗过程中,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为目的基因,将其与载体 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以氨基酸为原料翻译出L1蛋 白,即获得HPV外壳蛋白。(2)人体接种疫苗后,HPV外壳蛋白L1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抗体。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一旦HPV侵入,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合成 分泌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内环境中的HPV结合,使其不能吸附、侵染宿主细胞,所以注射
44、疫苗 组癌前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B1组接种前检出HPV DNA,癌前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接 种前未检测出HPV DNA的A1组,由此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4)B2组与B1组 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使靶细胞内的 HPV病毒释放进而被清除。(5)由表格结果可知: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及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原理和基本过程。,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19山东日照期末,4)下列生命活
45、动中,未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 A.垂体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 B.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C.机体接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 B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对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进行调控,涉及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 外液中,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B符合题意;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与突触 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不符合题意;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 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说明两者之间需要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46、 知识拓展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激素靶细胞。,2.(2019山东济南期末,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免疫活性物质是只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C.淋巴因子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作用于T淋巴细胞 D.溶菌酶只能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答案 B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错误;抗体 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
47、结合,B正确;淋巴因子可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于B淋巴细胞,C错 误;溶菌酶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D错误。 易错警示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 且它们的分泌物(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相关叙述,如溶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3.(2019山东日照期末,2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细胞中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浆细胞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D.计
48、划免疫中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答案 D 免疫细胞中没有识别功能的是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吞噬细胞,A错误;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造血干细胞存在于 骨髓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属于抗原,注射后使人产生特异性免 疫,即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增强 免疫力,D正确。 知识拓展 白细胞包括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为白细胞里面的两种不 同细胞。,4.(2019山东济宁月考,25)如图表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49、 ( ) A.物质具有促进细胞C增殖、分化的作用 B.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有B、C和D C.没有物质机体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D.细胞A和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答案 B 物质(淋巴因子)可促进细胞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A正确;细胞D(浆细胞)不 具有识别作用,B错误;没有物质(抗体),机体仍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C正确;吞 噬细胞(细胞A)和T淋巴细胞(细胞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正确。,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2019山东济南期末,32)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艾滋病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