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360290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

2、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3、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

4、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二、北伐胜利进军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

5、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2.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侨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3.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6、。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2.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

7、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有人说,北伐军胜利进军,基本打跨了北洋军阀,所以国民革命胜利了。有人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

8、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探究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结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总结归纳提升能力北伐战争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的创立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东北易帜达标测评巩固新知一、选择题1.这张毕业证上显示,总理:孙文;

9、校长:蒋中正;主任:廖仲恺。可以判定这张毕业证是哪一学校颁发的(C)A.福州船政学堂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北京大学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D)建立民国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A.B.C.D.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A)A.广州B.长沙C.武汉D.上海4.1924年11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A)A.周恩来B.蒋介石C.廖仲恺D.叶挺5.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C)A.外争国权内

10、惩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强除军阀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6.“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A)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广州7.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英勇无畏,战绩辉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独立团的领导人是(D)A.蒋介石B.董必武C.李达D.叶挺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南昌起义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 B. C. D.9.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国共产

11、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D)年代1927年4月1927年4月后中共党员人数5.7万1万多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D.小华: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10.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D)A.帝国主义B.封建势力C.资产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1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D)A.没有打倒军

12、阀张作霖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C.国民党实行“清共”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教学后记】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讨论毛泽东为什么进军井冈山,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等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三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勇于探索的斗争精神,体会先烈们不

13、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以此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理由。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恩来贺龙举红旗,陈毅朱德来转移。湘赣边来了毛泽东,秋收时节起义兴。中国革命何处去?开辟农村根据地。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南昌起义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

14、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后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2.

15、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3.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6、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三、工农武装割据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毛泽东向农村进军为什么首选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结论:原因:1.城市里

17、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2.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3.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力量薄弱;4.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成为革命的摇篮。【探究二】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何意义?结论: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

18、据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红军的发展。总结归纳提升能力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及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时间,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

19、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A)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2.2016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走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我党创建军队开始于(A)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黄埔军校的建立3.“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B)A.南昌起义前夕B.秋收起义后C.第五次反“围剿”中D.遵义会议后4.“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

20、的重大历史事件是(C)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的召开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的召开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D)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6.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B)A.中共一大、秋收起义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武昌起义7.读图,回

21、答问题: (1)请指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如图中_处;(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1)B。(2)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8.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一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事件”后建立了哪支队伍?(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

22、师,创建红军。(2)南昌打响第一枪;井冈山上朱毛合。(3)建军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教学后记】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2.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

23、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3.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激动人心的战斗就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

24、,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25、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

26、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二、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27、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结论: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在这个极其危险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

28、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第二,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第三,遵义会议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归结起来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

29、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我们无法设想,没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果;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探究二】什么是长征精神?其内涵是什么?结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

30、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总结归纳提升能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经过: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吴起会师会宁会师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C)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左”倾

31、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B)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的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下图是位于灌阳县的新圩酒井红军烈士纪念碑。1934年11月,在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后,有100多名红军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丢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井中。为缅怀先烈,特立此碑。请指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D)A.井冈山方向B.湘西方向C.瑞金方向D.贵州遵义方向4.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

32、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B)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二大D.八七会议5.在某红色旅游景点,导游介绍说:“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一景点是在(A)6.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B)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C.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7.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A.突破乌江B.巧渡金沙江

33、C.四渡赤水河D.强渡大渡河8.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A)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写于l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B)A.强渡大渡河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C.飞夺泸定桥D.巧渡金沙江10.长征,人类战争史的奇迹。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C)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革命取得了成功C.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D.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教学后记】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案(共3课)(2022秋).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